一种过滤型去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833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型去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光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过滤型去墨机。



背景技术:

蚀刻技术属于感光化学技术领域,是用光刻腐蚀加工薄形精密金属制品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在基体金属基片两面均匀涂敷感光材料采用光刻方法,将胶膜板上栅网产显形状精确地复制到金属基片两面的感光层掩膜上通过显影去除未感光部分的掩膜,将裸露的金属部分在后续的加工中与腐蚀液直接喷压接触而被蚀除,最终获取所需的几何形状及高精度尺寸的产品技术蚀刻技术,而在蚀刻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油墨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预浸,传统的蚀刻去墨生产线的预浸槽大多未设置油墨过滤槽,使得油墨残渣累积在预浸槽底部,进而造成对预浸槽的清理周期较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过滤型去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型去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蚀刻去墨生产线的预浸槽大多未设置油墨过滤槽,使得油墨残渣累积在预浸槽底部,进而造成对预浸槽的清理周期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型去墨机,包括油墨过滤槽,所述油墨过滤槽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包括过滤网纱,所述过滤网纱的右侧设置有石墨过滤蜂窝网,所述石墨过滤蜂窝网的右侧设置有永磁过滤网,所述油墨过滤槽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器,且两组电加热器位于两组滤芯之间,所述油墨过滤槽的顶部左侧设置有进墨口,所述油墨过滤槽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底部伸入油墨过滤槽的内腔,所述搅拌轴伸入油墨过滤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油墨过滤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出墨管,所述油墨过滤槽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渣口。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与油墨过滤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

优选的,所述出墨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排渣口上设置有电磁闸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过滤型去墨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型去墨机在传统的去墨生产线的预浸槽增加油墨过滤槽,可以将油墨渣过滤出来,减少在预浸槽内的累积,可以有效降低保养得频率,从而增加生产效率和设备保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墨过滤槽、2滤芯、21过滤网纱、22石墨过滤蜂窝网、23永磁过滤网、3电加热器、4进墨口、5电机、6搅拌轴、7搅拌叶、8出墨管、9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型去墨机,包括油墨过滤槽1,油墨过滤槽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滤芯2,滤芯2包括过滤网纱21,过滤网纱21的右侧设置有石墨过滤蜂窝网22,石墨过滤蜂窝网22的右侧设置有永磁过滤网23,油墨过滤槽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器3,且两组电加热器3位于两组滤芯2之间,油墨过滤槽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进墨口4,油墨过滤槽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6,且搅拌轴6的底部伸入油墨过滤槽1的内腔,搅拌轴6伸入油墨过滤槽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搅拌叶7,油墨过滤槽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出墨管8,油墨过滤槽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渣口9。

其中,搅拌轴6与油墨过滤槽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减少油墨进入到搅拌轴6与油墨过滤槽1的连接处,对搅拌轴6的工作造成影响,出墨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排渣口9上设置有电磁闸阀。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型去墨机在使用时,油墨通过进墨口4输送进油墨过滤槽1的内腔,通过电加热器3对油墨进行加热,使得油墨处于熔融状态,不易凝结在一起,而电机5带动着搅拌轴6进行旋转,搅拌叶7对油墨进行搅拌,使得油墨中的杂质均匀的混合在油墨中,且使得杂质与油墨能够彻底分离,便于对油墨进行过滤处理,油墨经过滤芯2的过滤时,过滤网纱21可以阻止油墨中大颗粒的杂质流过滤芯2,石墨过滤蜂窝网22对油墨中腐蚀性较大的物质进行吸附,永磁过滤网23对油墨中纤维类杂志进行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油墨中大多杂质被阻隔在两组滤芯2之间,最后通过排渣口9排出,而过滤后的油墨通过出墨管8输送给过滤型去墨机内的预浸槽中,为过滤型去墨机提供油墨,油墨过滤槽1将油墨渣过滤出来,减少油墨渣在预浸槽内的累积,可以有效降低保养得频率,从而增加生产效率和设备保养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