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混合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8750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豆豉混合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豉混合罐。



背景技术: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其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在罐体容器中进行接种、制曲,制备成曲豆,然后在容器内加盐等调味剂,在人工搅拌下将盐与曲豆进行充分混合,最后装罐发酵。

传统的豆豉制备不但耗费人力资源,而且效率极低。就接种、制曲而言,就需要安排较大的人力资源进行定时为黄豆反面有效制曲。除此之外,将曲豆与盐等调味剂进行混合更是需要人力去操作,且人力搅拌不但费事费力而且搅拌不均,降低豆豉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接种、制曲黄豆,且搅拌均匀的豆豉混合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设置有放置豆豉及其他材料的混合腔,所述的混合腔设置有腔口及封闭腔口的罐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罐体以水平线作为转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的罐体位于混合腔内沿转轴周向排布设置有若干个混料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机械化,利用驱动装置带动罐体以水平线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使沿转轴周向设置的混料挡板在罐体内周期旋转,混料挡板旋转带动豆豉及其他材料,当超过旋转半径高度之后,豆豉及其他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降回底部与底部材料混合从而起到搅拌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支撑罐体的支架及驱动罐体转动的电机,所述的电机驱动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外周设置有电机齿轮,所述的罐体外周沿转轴周向设置有与电机齿轮啮合的罐体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架支撑罐体,并在罐体外周设置罐体齿轮,将罐体齿轮啮合于受电机驱动的电机齿轮之上,起到使罐体转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架位于罐体的转轴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罐体及配合罐体转动的旋转支撑组件,所述的旋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及安装在支撑轴上的旋转支撑轮,所述的支撑轴转动设置于支架,所述支撑轴的转轴与罐体的转轴相平行,所述的罐体外周相抵于旋转支撑轮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旋转支撑轮,使罐体起到被支撑的效果,旋转支撑轮的设置配合罐体进行转动,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磨损,从而保护支架及罐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罐体外周沿转轴周向设置有旋转轨道,所述的旋转轨道相抵于旋转支撑轮,所述的旋转支撑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旋转轨道位于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上旋转轨道及旋转支撑轮上定位槽的配合设置,将旋转轨道安置于定位槽之内,通过定位槽周边限制旋转轨道平行转轴方向移动,从而防止罐体无规则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罐体及罐盖上设置有将罐体及罐盖固定的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启闭作用的固定杆、与罐体一体设置的固定块及裙边,所述的固定杆一端与固定块铰接,所述的固定杆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的裙边包括设置于罐体腔口外周的第一裙边及设置在罐盖上并与第一裙边相对应的第二裙边,所述的第一裙边及第二裙边分别对应设置有卡扣槽,所述的卡扣槽位于固定杆转动轨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裙边上卡扣槽的设置,铰接的固定杆可以旋转使固定杆位于卡扣槽之内,然后通过固定杆另一侧上的螺母进行旋转,使螺母紧紧相抵于第二裙边,利用螺母的挤压力使罐体和罐盖紧密固定在一起,当需要打开罐盖时,旋转螺母使螺母脱离第二裙边,转动固定杆脱离卡扣槽,使罐盖与罐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裙边及第二裙边之间压缩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计,使第一裙边及第二裙边通过固定件固定之后将混合腔与外界隔离,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罐盖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内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在不开启罐体的前提下观察内部状况,便于判断罐体内状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罐体设置有供豆豉及其他材料进入罐体内部的入料孔,所述的入料孔设置有可拆卸的入料孔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孔的设置,使豆豉及其他材料装入混合腔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总体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除去罐盖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罐盖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豉混合罐,包括罐体1,罐体1设置有放置豆豉及其他材料的混合腔2,混合腔2设置有腔口21及封闭腔口21的罐盖3,还包括驱动罐体1以水平线作为转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4,罐体1位于混合腔2内沿转轴周向排布设置有若干个混料挡板5。驱动装置4包括支撑罐体1的支架41及驱动罐体1转动的电机42,电机42驱动设置有输出轴421,输出轴421外周设置有电机齿轮422,罐体1外周沿转轴周向设置有与电机齿轮422啮合的罐体齿轮11。支架41位于罐体1的转轴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罐体1及配合罐体1转动的旋转支撑组件411,旋转支撑组件411包括支撑轴4111及安装在支撑轴4111上的旋转支撑轮4112,支撑轴4111转动设置于支架41,所述支撑轴4111的转轴与罐体1的转轴相平行,罐体1外周相抵于旋转支撑轮4112外周。罐体1外周沿转轴周向设置有旋转轨道12,旋转轨道12相抵于旋转支撑轮4112,旋转支撑轮4112外周沿周向设置有定位槽41121,旋转轨道12位于定位槽41121内。罐体1及罐盖3上设置有将罐体1及罐盖3固定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启闭作用的固定杆14、与罐体1一体设置的固定块13及裙边6,固定杆14一端与固定块13铰接15,固定杆14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14螺纹配合的螺母141,裙边6包括设置于罐体1腔口21外周的第一裙边61及设置在罐盖3上并与第一裙边61相对应的第二裙边62,第一裙边61及第二裙边62分别对应设置有卡扣槽63,卡扣槽63位于固定杆14转动轨迹。第一裙边61及第二裙边62之间压缩有密封圈7。罐盖3设置有观察窗31,观察窗31内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32。罐体1设置有供豆豉及其他材料进入罐体1内部的入料孔16,入料孔16设置有可拆卸的入料孔封盖17。

在使用时,将豆豉及其他材料通过入料孔16装入混合腔2之内,装放完毕之后,利用入料孔封盖17密封罐体1。然后开启电机42,电机42驱动电机齿轮422转动,电机齿轮422带动罐体齿轮11转动罐体1。在罐体1转动过程中,豆豉及其他材料由于混料挡板5的作用沿转动方向上升,后由于重力作用脱离混料挡板5回落到罐底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从而起到搅拌作用。当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31确认搅拌完毕之后,旋转固定杆14脱离裙边6,从而打开罐体1。除此之外,在支架41两侧分别设置旋转支撑轮4112,使罐体1起到被支撑的效果,旋转支撑轮4112的设置配合罐体1进行转动,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磨损,从而保护支架41及罐体1。罐体1上旋转轨道12及旋转支撑轮4112上定位槽41121的配合设置,将旋转轨道12安置于定位槽41121之内,通过定位槽41121周边限制旋转轨道11平行转轴方向移动,从而防止罐体1无规则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