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87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需将原料通过投料斗加入反应釜中,目前大多数采用人工投料的反应釜的投料斗的形状为喇叭形,而便于工人投料;然而,对于有些特殊的反应釜,其投料斗的高度较高,因此需要适配相应的提升设备如提升机来配合进行投料。但是提升机每次提升的重量是有限的,每次需要加料时就必须要重启提升机将提升机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进行加料,而不能及时进行加,且使用十分不方便。另外,由于粉状原料中会出现少量结块等现象,如果直接加入反应釜中,则不利于粉状原料进入反应釜后的反应。因此,设计一种化工上用于投粉料的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包括支撑底座、转动轴和螺旋上料带,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储料槽,所述转动轴对应储料槽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上料带螺旋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且螺旋上料带的末端对应储料槽设置有铲料板,所述限位板底部对应螺旋上料带的输出端设置有承接仓。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上对应转动轴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径大于储料槽的内部直径。防护壳对转动轴带动螺旋上料带上料时,避免螺旋上料带上的粉状原料散落,造成物料浪费。

优选地,所述储料槽内对应转动轴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呈内凹状设置,且导料板内对应铲料板的位置设置有导槽。导料板将储料槽内的粉状原料集中导向导槽,便于铲料板对导槽内的粉状原料铲起。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对应储料槽设置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顶部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呈弧状设置,且遮板对应投料斗的开口处设置有吸附棉层。通过投料斗向储料槽内投入粉状原料,遮挡对投料斗遮挡,并通过吸附棉层对扬起的粉末吸附,避免对粉状原料调加时粉状原料飞扬的现象发生。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对应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并通过安装板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轴的末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安装板对转动轴的底部承接,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盘对转动轴转动的底部辅助转动,提高转动轴运行的稳定。

优选地,所述承接仓内对应螺旋送料带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端部对应防护壳内部设置,所述承接仓底部对应承接板设置排料连管。螺旋上料带将粉状原料输送至承接仓内,通过承接仓内的承接板对原料承接,并通过排料连管直接排向生产设备内。

本实用新型中,将需要生产的粉状原料通过投料斗投入原料至支撑底座内的储料槽内,并通过导料板将原料导送至导槽内,驱动电机运行,对转动轴转动驱动,转动轴底部的铲料板将导槽内的原料铲起,通过螺旋上料带螺旋对原料输送,螺旋上料带将粉状原料输送至承接仓内,通过承接仓内的承接板对原料承接,并通过排料连管直接排向生产设备内。该粉状原料投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降低粉状原料输送生产时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的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的遮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11储料仓;111导料板;112导槽; 12投料斗;121遮板;122吸附棉层;13防护壳;2转动轴; 21限位板;22驱动电机;23安装板;231转动盘;3螺旋上料带;31铲料板;32承接仓;33承接板;321排料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粉状原料投料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转动轴 2和螺旋上料带3,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储料槽11,所述储料槽11内对应转动轴2设置有导料板111,所述导料板111呈内凹状设置,且导料板111内对应铲料板31的位置设置有导槽1 12。导料板111将储料槽11内的粉状原料集中导向导槽11 2,便于铲料板31对导槽112内的粉状原料铲起。所述支撑底座 1对应储料槽11设置有投料斗12,所述投料斗12的顶部设置有遮板121,所述遮板121呈弧状设置,且遮板121对应投料斗 12的开口处设置有吸附棉层122。通过投料斗12向储料槽11 内投入粉状原料,遮挡对投料斗12遮挡,并通过吸附棉层122对扬起的粉末吸附,避免对粉状原料调加时粉状原料飞扬的现象发生。所述转动轴2对应储料槽1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所述支撑底座1上对应转动轴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13,所述防护壳13的内径大于储料槽11的内部直径。防护壳13对转动轴2带动螺旋上料带3上料时,避免螺旋上料带3上的粉状原料散落,造成物料浪费。所述转动轴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固定连接,所述螺旋上料带3螺旋固定安装在转动轴2上,且螺旋上料带3 的末端对应储料槽11设置有铲料板31,所述支撑底座1对应转动轴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23,并通过安装板23安装有转动盘23 1,所述转动轴2的末端与转动盘231固定连接。安装板23对转动轴2的底部承接,驱动电机22驱动转动轴2转动时,转动盘23 1对转动轴2转动的底部辅助转动,提高转动轴2运行的稳定。所述限位板21底部对应螺旋上料带3的输出端设置有承接仓32。所述承接仓32内对应螺旋送料带3设置有承接板33,所述承接板33 的端部对应防护壳13内部设置,所述承接仓32底部对应承接板3 3设置排料连管321。螺旋上料带3将粉状原料输送至承接仓32 内,通过承接仓32内的承接板33对原料承接,并通过排料连管3 21直接排向生产设备内。

本实用新型中,将需要生产的粉状原料通过投料斗12投入原料至支撑底座1内的储料槽11内,并通过导料板111将原料导送至导槽112内,驱动电机22运行,对转动轴2转动驱动,转动轴2 底部的铲料板32将导槽112内的原料铲起,通过螺旋上料带3螺旋对原料输送,螺旋上料带3将粉状原料输送至承接仓32内,通过承接仓32内的承接板33对原料承接,并通过排料连管321直接排向生产设备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