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砂机二级传动对辊机的辊动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06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把大块石头打碎制成小石头的制沙机械,具体涉及制沙机械里的动力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制沙机是一种用于将石头粉碎为沙子的机械设备。制沙机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锤式破碎机、另一种为对辊机。锤式破碎机易损件多、能耗大、粉尘多,细度不均。对辊式制沙机则能够避免粉尘多、细度不均的不足。

专利号为 2010202399225、公开号为CN201791554U、名称为“对辊式制沙机的驱动机构”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对辊式制沙机:“包括机架、机箱、轧辊、轴承座、制沙机轴,轴承座和机箱安装于机架上,轴承座位于机箱的左右两侧,在机箱内设置有两根制沙机轴,制沙机轴的两端由轴承座支撑,每个制沙机轴上安装有轧辊;还包括两组动力传动机构,每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一个电机、一个联轴器、一个减速箱和一个第二联轴器;电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连接减速箱的输入轴,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联轴器;两组动力传动机构的第二联轴器分别连接两根制沙机轴的端部。”该实用新型动力传动机构中采用联轴器实现软连接,目标是企图提高传动效率,大大减轻磨损、振动和噪音。实际上,存在效率差、磨损大、承载能力小、抗冲击能力小、振动及外观体积大、连续运转寿命短的不足的缺点。此外该制沙机还存在粉碎滚筒工作时的平稳性差的不足。

申请号 201610163573.5,申请公布号 CN 105728102 A,名称为“对辊式内驱动制沙机”的发明申请文件公开了一件发明申请:“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一对粉碎滚筒、驱动粉碎滚筒转动的驱动结构和调整一对粉碎滚筒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整机构,粉碎滚筒包括碾压筒和主轴,碾压筒套设并转动连接于主轴,粉碎滚筒通过主轴同机架连接在一起,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碾压筒内的内齿圈、转动连接于主轴的齿轮传动轴和驱动齿轮传动轴转动的齿轮箱和输入动力给齿轮箱的电机,齿轮传动轴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之间通过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该发明试图在滚筒内部设置行星齿轮系的方式,解决现有制沙机滚筒通过在外部设置链轮进行传动以实现转动而导致的外观体积大、承载能力小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只设计一级行星齿轮传动,要达到需要的传动比,行星齿轮系统的齿轮参数受到限制,同时主轴又为空心结构用于穿置齿轮传动轴的需要,这都会降低整个系统的强度,进而对行星齿轮传动的使用寿命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同一辊动体本体内可以安装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制砂机二级传动对辊机的辊动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砂机二级传动对辊机的辊动体组件,包括辊动体本体、和辊动体本体左端固连的左端盖、和辊动体本体右端固连的右端盖。辊动体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分割成用于安装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第一空间和位于第一空间右侧、用于安装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第二空间。左端盖设有供安装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轴穿过的通孔;左端盖还设有用于和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固连的键连接结构。辊动体本体在与第二空间对应的辊体上设有若干用于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螺栓连接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在辊动体本体的空腔内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行星齿轮传动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主体,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轮轴相连,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则和辊动体本体固连,这样当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轮轴在相应的机构驱动下转动时,就会依次驱动相应的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转动,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进一步驱动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轮轴的转动,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轮轴的转动就依次驱动相应的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转动,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则带动辊动体本体,也即带动制砂机二级传动对辊机的辊动体组件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辊动体本体内设的空腔,可以串联安装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使得可以在空腔不变,总传动比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相应的传动参数,从而提高制砂机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适用场合。另外,也可以在保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使总传动比比用单个行星齿轮传动来的高些,从而提高制砂机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是非常优秀的一种制砂机二级传动对辊机的辊动体组件。

作为优选,左端盖设有若干滚动轴承安装孔,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轴通过相应的滚动轴承和左端盖滚动相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

作为优选,若干圆孔均布在两个同心圆上。这两个同心圆的圆面均垂直于辊动体本体的轴线。本优选方案,稳定性、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第二空间的右侧设有用于定位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位置的定位挡肩。本优选方案,结构合理,安装定位快捷,有利于提高安装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左、右端盖均通过螺栓和辊动体固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稳定、装配容易。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连接圆环;相应的左端盖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圆环的凹圆环,连接圆环上固设有带键槽的、与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的轮轴适配的圆孔,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通过和连接圆环键连接实现和左端盖固连的键连接。进一步地,连接圆环通过螺栓和左端盖固连。本优选方案,便于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的连接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辊动体本体串联两个行星齿轮传动,可以在不降低传动强度的条件下,有效解决安装空间和传动比不能兼顾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辊动体本体1、空腔1.1、第一空间1.1.1、第二空间1.1.2、圆孔1.1.21、定位挡肩1.1.22、左端盖2、通孔2.1、滚动轴承安装孔2.2、连接圆环2.3、键槽2.4、圆孔2.5、右端盖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辊动体本体1、和辊动体本体1左端固连的左端盖2、和辊动体本体1右端固连的右端盖3。辊动体本体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分割成用于安装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第一空间1.1.1和位于第一空间1.1.1右侧、用于安装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第二空间1.1.2。左端盖2设有供安装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轴穿过的通孔2.1;左端盖2还设有用于和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固连的键连接结构,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利用连接键和左端盖2连接,具体结构细节在此不做赘述;辊动体本体1在与第二空间1.1.2对应的辊体上设有若干用于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螺栓连接的圆孔1.1.21。左端盖2设有两个滚动轴承安装孔2.2,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的轴通过相应的滚动轴承和左端盖2滚动相连。若干圆孔1.1.21均布在两个同心圆上,圆孔1.1.21的具体个数,在此不做赘述。第二空间1.1.2的右侧设有用于定位第二行星齿轮传动的齿圈位置的定位挡肩1.1.22。左、右端盖2、3均通过若干螺栓和辊动体本体1固连,螺栓的具体个数在此不做赘述。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连接圆环2.3;相应的左端盖2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圆环2.3的凹圆环,连接圆环2.3上固设有带键槽2.4的、与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的轮轴适配的圆孔2.5,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通过和连接圆环2.3的键连接实现和左端盖2固连的键连接,也即第一行星齿轮传动的行星轮轮轴相对左端盖是固定不动的,连接圆环2.3通过相应的、图中未示出的、均布的若干螺栓和左端盖2固连,具体连接细节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