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震荡的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937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可震荡的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震荡试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震荡的试管架。



背景技术: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受干流顶托作用,支流流速减缓,大量营养盐富集,造成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然而支流库湾富营养化和水化问题逐渐成为三峡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有必要对水环境现状进行持续的调查研究。本团队进行了野外监测和室内水化学分析。而室内实验工作量较大,需要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由于实验要求,需要对加完药的试管进行摇匀,这个过程也是带来数据误差的原因之一。

试管架是实验中的常用仪器,每次加完药后,需要上下倒置,是为了使药品更好的均匀溶解,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节约时间。目前实验室通常采用是简单的木质或者塑料的试管架。但是这种试管架都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费力费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加药后摇匀时,当样点较多需要大量试管,进行人为手动摇匀,因为条件不允许,每次最多操作两个试管,这样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使得实验进展缓慢。

(2)实验结果可靠性低。手动摇匀试剂时,无法精确控制每次摇试剂的圈数和幅度,从而导致不同试剂的均匀程度不同,导致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3)安全性低。在人为手动摇匀的过程中,存在试管盖合不实,造成药剂溢出,溢出药剂后,会对实验结果打了大大折扣,其次由于药品可能具有腐蚀性,溢出的液体飞溅到实验员的眼睛等防护措施无法覆盖的部位,对人体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4)损坏率高。在震荡试剂时,因试管较光滑,可能存在试管脱手而出导致的试管破碎,对于试管和药剂的损耗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震荡的试管架,此试管架既能够用于存放试管,也能够用于试管的震荡,进而提高了其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可震荡的试管架,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固定有支撑架,在两个支撑架中间位置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支撑有旋转中轴,所述旋转中轴的外壁上围绕其轴心均布固定有多个试管架,所述试管架的另一端支撑固定在环形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旋转中轴与驱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整个试管架转动。

所述试管架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底座,另一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弹簧,在海绵底座和夹板之间安装试管。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中轴相连,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底板上,所述电机底板通过加强斜板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电机与电源线相连,在电源线的末端连接有插头,所述电源线和电机之间安装有开关按钮。

所述底座的底部加工有梯形槽。

所述试管架的数量至少为3个。

所述环形外壳的外缘加工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支撑架顶部的水平顶杆构成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的可震荡试管架,能够一次放置多根试管,而且通过电机能够一次带动所有的试管绕着旋转中轴转动,进而对试管进行旋转震荡,达到所需要的试验目的,而且通过调节电机的频率或者转速能够实现不同的震荡效果。

2、通过所述环形外壳外缘的环形槽与水平顶杆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保证试管架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保证了其安全性。

3、通过在试管架内部设置弹簧和夹板能够保证试管在转动过程中进行震荡,保证了震荡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底座1、支撑架2、水平顶杆3、环形槽4、环形外壳5、试管架6、弹簧7、夹板8、试管9、海绵底座10、旋转中轴11、支撑板12、开关按钮13、梯形槽14、电源线15、插头16、电机17、电机底板18、加强斜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可震荡的试管架,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对称固定有支撑架2,在两个支撑架2中间位置固定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支撑有旋转中轴11,所述旋转中轴11的外壁上围绕其轴心均布固定有多个试管架6,所述试管架6的另一端支撑固定在环形外壳5的内壁上;所述旋转中轴11与驱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整个试管架6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架4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底座10,另一端设置有夹板8,所述夹板8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弹簧7,在海绵底座10和夹板8之间安装试管9。通过海绵底座10保证在旋转震荡时试管底部不破裂。通过所述的弹簧7起到缓冲和震荡的目的,弹簧采用高精密度和高稳定性的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与旋转中轴11相连,所述电机17安装在电机底板18上,所述电机底板18通过加强斜板19固定在支撑板12上。工作过程中,通过电机17驱动旋转中轴11,再由旋转中轴11驱动整个试管架6转动,进而带动试管9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17与电源线15相连,在电源线15的末端连接有插头16,所述电源线15和电机17之间安装有开关按钮13。通过开关按钮13能够控制电机17的启停,达到启停试验装置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底部加工有梯形槽14。通过所述的梯形槽14方便了底座1底部水流的通过。

进一步的, 所述试管架6的数量至少为3个。通过设置多个试管架6能够一次安装多个试管9,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外壳5的外缘加工有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与支撑架2顶部的水平顶杆3构成滑动配合。通过所述设置环形槽4与水平顶杆3能够对环形外壳5起到限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需要试验的溶液装入试管9中;

然后,将试管9安装入试管架6内部,并通过弹簧和夹板之间的配合对其进行固定;

最后,插上电源线的插头,按下开关按钮13,启动电机17,通过电机17驱动旋转中轴11,再由旋转中轴11驱动整个试管架6转动,进而带动试管9转动,达到震荡的目的。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