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714发布日期:2018-07-20 18: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面上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污染物在这些不透水的地面上逐渐积累,待降雨时,雨水冲刷地面将污染物冲入雨水径流系统形成雨水径流污染。雨水径流污染是一种扩散性污染,然后进入到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由雨水径流引起的非点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城市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降水淋洗大气污染物引起的湿沉降和城市不透水表面污染物的淋溶冲刷,而后者占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的90%以上。颗粒物是城市不透水表面污染物的主要载体,比如:大气沉降、汽车尾气、轮胎磨损、融雪剂、建筑工地上的沉积物、固体垃圾及渗滤液等颗粒物含有的大量污染物(COD、营养物、有机物、重金属、病原体等),最终都将在雨水淋洗、冲刷作用下迁移至受纳水体中,并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还会导致受纳水体浊度升高,通常认为颗粒物是构成环境水体水质恶化的潜在组分。此外,颗粒物在雨水径流冲刷作用下进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后会在管道内产生沉积,形成管道沉积物污染和内涝灾害。

因此,雨水降到地面形成径流,会含有大量的泥沙等颗粒,如果不对雨水中的颗粒物和漂浮物进行拦截处理就直接排到自然水体,就会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将这些污染物与雨水进行分离。目前对雨水大多采用滤网过滤的处置方式,将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预处理,但这种滤网过滤的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滤网可能会堵塞,阻碍雨水的排放造成城市的内涝。

目前采用的调蓄池式的雨水储存过滤方式占地面积大,与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稀缺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小又能够对雨水较好除杂过滤的过滤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能够边处理边排放,且不影响行洪,有效避免阻碍雨水的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包括上游处理装置和下游处理装置,下游处理装置包括下游排水管和设置在下游排水管下方的沉沙层,流经下游排水管的雨水经沉沙层沉沙。

优选地,沉沙层形成下游排水管的底部。

优选地,沉沙层包括砂石垫层。

优选地,沉沙层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优选地,沉沙层还包括位于砂石垫层底部的支撑层,支撑层具有连通砂石垫层和出水管的进水孔。

优选地,砂石垫层的顶部凹凸不平。

优选地,上游处理装置包括上游排水管和沉砂池,下游排水管设置在沉砂池的入水口,下游排水管设置在沉砂池的出水口。

优选地,下游排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挡砂板。

优选地,挡砂板设置在下游排水管的进水口底部,并朝着沉砂池的底部斜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在降雨时能够对雨水边处理边排放,通过沉沙层能够对流经下游排水管的雨水进行沉沙过滤,使得经下游排水管排放至自然水体的雨水比较纯净,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当雨水量较大时,一部分雨水经过过滤进入自然水体,来不及处理的雨水由下游排水管排至自然水体,不影响行洪,避免城市发生内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的结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游排水管;2、砂石垫层;3、出水管;4、支撑层;5、进水孔;6、上游排水管;7、沉砂池;8、挡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并非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包括上游处理装置和下游处理装置,下游处理装置包括下游排水管1和设置在下游排水管1下方的沉沙层,流经下游排水管1的雨水经沉沙层沉沙。

本实用新型的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在降雨时能够通过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对雨水边处理边排放,通过沉沙层能够对流经下游排水管1的雨水进行沉沙过滤,使得经下游排水管1排放至自然水体的雨水比较纯净,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雨水量较大时,一部分雨水经过滤进入自然水体,来不及处理的雨水由下游排水管1排至自然水体,不影响行洪,避免城市发生内涝。

优选地,沉沙层形成下游排水管1的底部,在下游排水管1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孔,在雨水流经下游排水管1的过程中,雨水中的砂石在重力作用下下沉,经泄水孔落入沉沙层的间隙里面,从而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过滤。

优选地,沉沙层包括砂石垫层2。根据本实用新型,沉沙层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雨水流经下游排水管1时,经过沉沙层过滤后进入到出水管3内,然后从出水管3排放至自然水体内,从而使得雨水能够更加充分地经砂石垫层2过滤。

优选地,沉沙层还包括位于砂石垫层2底部的支撑层4,支撑层4具有连通砂石垫层2和出水管3的进水孔5。雨水经砂石垫层2过滤之后,经支撑层4上的进水孔5进入到出水管3内,可以顺利地流入出水管3,然后从出水管3排放入自然水体。

优选地,砂石垫层2的顶部凹凸不平,雨水在流经砂石垫层2时,能够更多地被砂石垫层2留存下来,可以更加充分地对雨水中的砂石过滤。

优选地,上游处理装置包括上游排水管6和沉砂池7,上游排水管6设置在沉砂池7的入水口,下游排水管1设置在沉砂池7的出水口。雨水经上游排水管6进入到沉砂池内之后,会在沉砂池内沉淀,当沉砂池内的雨水高度达到下游排水管1所在高度时,沉砂池内经沉淀后的雨水从下游排水管1排放至自然水体,可以通过沉砂池对雨水中的砂石进行沉淀,减少进入下游排水管1内的雨水中的砂石含量。

优选地,下游排水管1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挡砂板8。挡砂板用于分离雨水的泥沙,避免雨水中的泥沙随雨水一同流入下游排水管1内,减少进入下游排水管1的雨水中的含沙量。

优选地,挡砂板8设置在下游排水管1的进水口底部,并朝着沉砂池7的底部斜向下延伸。在雨水流入下游排水管1的过程中,雨水从下游排水管1下方的沉砂池7流入下游排水管1内,因此雨水会流经挡砂板8,在挡砂板8的作用下,雨水中的泥沙被阻挡下来,不会随雨水一同进入到下游排水管1内,因此能够提高进入到下游排水管1内的雨水的纯净度,降低排放到下游排水管1内的雨水中的泥沙含量,避免雨水污染自然水体。

上述的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直接利用现有排水管道进行雨水过滤,节约土地资源;此外,在线管道式过滤系统能实现边处理边排放,且不影响行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