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2818发布日期:2018-07-04 01:0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烟气净化装置,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手烟的危害越来越为人所知,但是抽烟又不能彻底杜绝,因而如何减少二手烟的危害,使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互不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烟气净化装置,能快速净化吸烟者产生的烟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喇叭形的吸气罩和壳体,所述吸气罩通过柔性波纹管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吸气罩内设置有抽气风扇,所述抽气风扇通过进风管道将外界空气抽入壳体内,所述进风管道位于波纹管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所述第一滤池内置26%的氯化钠溶液,所述第二滤池内置12%的烷基磺酸钠溶液,所述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上均设置有盖体,所述进风管道穿过第一滤池的盖体插入到第一滤池底部,所述第一滤池的盖体上插装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一端与第一滤池的液面上方连通,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滤池的盖体后伸到第二滤池的底部,所述第二滤池的盖体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的下部设置有带有支撑凸起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凸起之间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之间的间隙与通气孔连通,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所述底座内置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抽气风扇电连接,为抽气风扇供电。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使得底座能手持,或能置于茶几上,或能固定于床头,或能固定于车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气风扇将吸烟者呼出或吸烟时产生的烟气吸入壳体内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活性炭再次进行吸附后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净化吸烟者产生的烟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吸气罩、2为壳体、3为抽气风扇、4为进风管道、5为第一滤池、6为第二滤池、7为盖体、8为中间管、9为出气孔、10为支撑板、11为通气孔、12为活性炭吸附板、13为底座、14为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喇叭形的吸气罩1和壳体2,所述吸气罩1通过柔性波纹管连接在壳体2上,所述吸气罩1内设置有抽气风扇3,所述抽气风扇3通过进风管道4将外界空气抽入壳体2内,所述进风管道4位于波纹管内,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第一滤池5和第二滤池6,所述第一滤池5内置26%的氯化钠溶液,所述第二滤池6内置12%的烷基磺酸钠溶液,所述第一滤池5和第二滤池6上均设置有盖体7,所述进风管道4穿过第一滤池5的盖体7插入到第一滤池5底部,所述第一滤池5的盖体7上插装有中间管8,所述中间管8的一端与第一滤池5的液面上方连通,所述中间管8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滤池6的盖体7后伸到第二滤池6的底部,所述第二滤池6的盖体7上设置有出气孔9,所述第一滤池5和第二滤池6的下部设置有带有支撑凸起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凸起之间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1,所述出气孔9通过第一滤池5和第二滤池6之间的间隙与通气孔11连通,所述支撑板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12,所述活性炭吸附板1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4。

所述底座13内置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抽气风扇3电连接,为抽气风扇3供电。

所述底座13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使得底座13能手持,或能置于茶几上,或能固定于床头,或能固定于车内。

本实用新型能将吸烟者个人吸烟所产生的烟气的90%-100%全部吸钠并净化呈无烟气成份的空气,同时,吸烟者在吐烟时应尽量靠近吸气罩1,同时不吸烟时最好将燃着的烟对着吸气罩1,且吸气罩1能通过柔性波纹管任意调整角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气风扇将吸烟者呼出或吸烟时产生的烟气吸入壳体内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活性炭再次进行吸附后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净化吸烟者产生的烟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如车载的、床头的、茶几摆放的和手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