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乳增浓专用沉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093发布日期:2018-09-07 22:3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石灰乳增浓专用沉降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环氧丙烷的方式主要有氯醇法和间接氧化法两种。石灰乳是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的主要原料,其浓度对环氧丙烷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为高效控制石灰乳浓度,需使用专用的沉降器来增浓石灰乳,使其保持合适的浓度进行皂化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实用性强、能提高石灰乳浓度的石灰乳增浓专用沉降器,用于氯醇法环氧丙烷制备合格浓度的原料石灰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石灰乳增浓专用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进料分布装置、耙式搅拌装置、减速装置、收集出料装置和溢流槽,池体中心的上部安装一个进料分布器,池体的底部设置一个耙式搅拌装置,该耙式搅拌装置的上端连接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安装在池体上部,池体下部的出口连接收集出料装置,池体上部的内壁设置环形溢流槽,池体侧壁制出与环形溢流槽连通的排液孔。

而且,所述的池体为圆形钢筋混凝土池或钢结构圆形池体。

而且,所述的池底为锥形,该锥形的锥度为117:800。

而且,所述的进料分布装置的外形为倒Y形,其上部连接进料管,下部分为互成120°的两个出料口。

而且,所述的耙式搅拌装置由搅拌轴和耙齿构成,搅拌轴的下端安装耙齿,搅拌轴的上端连接减速装置。

而且,所述的耙齿宽度为800mm,弧度半径为12米,弧两端连线与横梁夹角为45°,且耙齿的下端与池底保持80至120厘米的间距。

而且,所述的减速装置为减速机。

而且,所述的收集出料装置为圆锥型,其安装在池体中心的底部,与进料分布装置同轴设置。

而且,所述的环形溢流槽顶部设有锯齿形溢流堰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石灰乳增浓专用沉降器,将外来的低浓度石灰乳液进行增浓,得到规定浓度的石灰乳液,进行皂化反应。外界来的低浓度石灰乳液由池中心上部的进料分布装置进入池内,经过静置沉降,大部分固体石灰乳沉降到圆锥型池底,池内耙式搅拌装置被池上装的减速机驱动旋转,搅拌装置下部的耙齿紧贴池底,刮动池底石灰乳向中心移动,池中心底部设有圆锥型收集出料装置,收集增浓后的石灰乳液由管道流出沉降器外,即可得到符合氯醇法环氧丙烷制备合格浓度的原料石灰乳。

本装置使用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环氧丙烷产品的收率和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锯齿形溢流堰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中:1-池体,2-进料分布装置,3-耙式搅拌装置,4-减速装置,5-收集出料装置,6-溢流槽,7-锯齿形溢流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石灰乳增浓专用沉降器,包括池体1、进料分布装置2、耙式搅拌装置3、减速装置4、收集出料装置5和溢流槽6。池体为圆形钢筋混凝土池或钢结构圆形池体,池底为锥形,设置特殊锥度,该锥形的特殊锥度为117:800。

池体中心的上部安装一个进料分布器,该进料分布装置的外形为倒Y形,其上部连接进料管,下部分为互成120°的两个出料口。

池体的底部设置一个耙式搅拌装置,该耙式搅拌装置由搅拌轴和耙齿构成,搅拌轴与进料分布器同轴设置,搅拌轴的下端安装耙齿,耙齿具有特殊的弧度(耙齿宽度为800mm,弧度半径为12米,弧两端连线与横梁夹角为45°),且耙齿的下端与池底保持80至120厘米的间距,通过搅拌装置下部的耙齿刮动池底石灰乳向中心移动。

搅拌轴的上端连接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安装在池体上部,该减速装置为减速机。

池体下部的出口连接收集出料装置,该收集出料装置为圆锥型,其安装在池体中心的底部,与进料分布装置同轴设置。

池体上部的内壁设置环形溢流槽,该环形溢流槽顶部设有锯齿形溢流堰板7(见图3和图4)。池体侧壁设有与环形溢流槽连通的方形排液孔(300mm×5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外来的低浓度石灰乳液进入沉降池中心的进料分布装置内,均匀分布到池内,通过重力沉降,石灰乳沉降到池底,经过耙齿刮运,逐步集中到池中心,经过圆锥型收集出料装置排入管道,输送到其它设备使用。上部的清液流入环形溢流槽内,通过侧壁的排液孔排出池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