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976发布日期:2018-06-30 06:14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空气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心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加湿器、净化器等设备中,需要使用到雾化机构。而传统结构的雾化机构一般存在如下问题:

一,出雾粗细不均匀,细水滴比例较大:吸水及离心转盘共用一个电机,吸水量和离心盘转速不能分别单独控制,吸水量随着离心盘的转速升高而加大,容易造成水量过剩,影响离心雾化效果;

二,单次雾化效率低:离心盘用逐级提升水位,摊薄成水膜并通过离心加速撕裂成水丝、水滴甩出盘面的方式,水滴离开盘面的加速度比较低,导致雾化效率低;

三,噪音大:现有雾化技术下,为了获得更好雾化效果,就需要更高的离心加速度,也就需要更高的电机转速,而电机转速越高造成机器的噪音、震动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离心雾化装置,该装置具有雾化效率高、雾化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空气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需要雾化的设备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水箱、水泵和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离心盘、驱动离心盘转动的电机、造雾栅格,所述离心盘上方设置出水口,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连接出水口,所述造雾栅格设置在离心盘外部周向,在离心盘上方还设置有涡流盖,所述涡流盖下方设置若干个涡流板,水经离心盘甩出后撞击造雾栅格形成细雾后反弹至离心盘后形成沿离心盘盘面高速旋转的水雾气流,水雾气流经涡流板引导后向离心盘中心移动并上升形成螺旋雾流后经外壳上设置的出雾孔排出。

所述离心盘为表面带砂或砂纹的砂面盘。

所述离心盘采用180~420目砂面或砂纹面。

所述离心盘为平面圆盘。

所述涡流盖中心处设置与出雾孔对应的中心孔,若干个涡流板本体呈弧形沿中心孔周向布置。

在所述涡流盖中心孔下方设置注水头,所述注水头固定在涡流板上,出水口设置在注水头底部,注水头一侧设置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口。

所述出水口大小为0.5~6mm,出水口与离心盘顶面之间的间距对应为0.1~10mm,离心盘大小对应为10~120mm。

所述造雾栅格包括位于离心盘外部的筒体,筒体内壁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栅格片,任何两相邻格栅片径向延长对应离心盘外圆弧上的两点,该两点的切线逆时针延长后与栅格片形成的两交点均落在同一栅格片上。

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座架上,在电机座架底部设置减震垫,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离心盘底座,所述离心盘固定在离心盘底座上。

所述水箱设置在外壳底部,所述出雾孔设置在外壳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通过独特的雾化结构使得本装置雾化效率高且出雾均匀细腻,通过设置的涡流盖将盘面气旋雾流导向出雾孔形成涡流,有利于水雾的轴向排出,大大提高了出雾量。

2、本发明采用水泵独立供水,供水量可单独控制,有利于精准控制雾化量。

3、本发明采用砂面盘结构,能够使离心盘将水流分流、撕裂变成极细的水丝,雾化效果好,且离心盘的结构相比普通逐级提升水位的布水盘不但结构更加简单雾化效果也更好,在同样电机转速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结构雾化效率大大提高。

4、本发明的造雾栅格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合适的栅格片密度设置可达到极好的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雾化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造雾栅格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涡流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栅格片布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6为图5中Ⅰ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减震胶脚;2、水箱;3、控制按键;4、进气道;5、外壳;6、电机座架;7、出水口;8、上盖;9、出雾孔;10、涡流盖;11、注水头;12、离心盘;13、离心盘底座;14、造雾栅格;15、电机;16、减震垫;17、控制仓;18、送水管;19、电源插座;20、水泵;21、中心孔;22、栅格片;23、筒体;24、涡流板;25、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包括外壳5,外壳5内部设置水箱2、水泵20和雾化机构,在外壳5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键3、电源插座19、进气道4,外壳5底部设置若干减震胶脚1,其中雾化机构包括离心盘12、驱动离心盘12转动的电机15、造雾栅格14,在离心盘12上方设置出水口7,水泵20通过进水管18连接出水口7,水箱2里的水由水泵20经送水管18送到出水口7处,并从出水口7处流出到离心盘12的中心,离心盘12在电机15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可将水流往外甩,造雾栅格14设置在离心盘12外部周向,由离心盘12盘面切线高速飞出的水流撞击到造雾栅格14形成细雾,细雾经造雾栅格14后反弹回离心盘12的盘面并形成沿盘面外圆高速旋转的水雾气流,在离心盘12上方设置有涡流盖10,所述涡流盖10下方设置至少两个涡流板24,水雾气流经涡流板24引导后向离心盘12中心移动并上升,形成螺旋雾流,最后经外壳5上设置的出雾孔9排出空中完成整个雾化过程。在本发明中涡流盖10设置在出雾孔9下方离心盘12上方,将盘面气旋雾流导向后形成涡流,有利于水雾轴向排出,大大提高了出雾量,出雾效率相比设置前能够提高一倍以上;同时本发明的水泵20独立供水,供水量可单独控制,有利于精准控制雾化量。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离心盘12采用表面带砂或砂纹的砂面盘,砂面盘采用平面圆盘结构,在使用时砂面不断将水流分流、撕裂变成极细的水丝、水滴后沿离心盘12切线方向飞出,能够有效提高雾化效果。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砂越粗产生的雾颗粒越粗,砂越细越容易“水淹盘面”,本方案中优选180-420目砂面,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平面造型的沙面盘相比普通逐级提升水位的布水盘不但结构更简单雾化效果也更好。同样电机转速砂面盘雾化效率提升50%以上,同样的雾化效果用砂面盘电机转速可降低50%;相比光面平面盘,同转速下砂面平面盘的雾化效率也能提升30%以上,同样的雾化效果下,用砂面平面盘也能降低30%电机转速。

如图2、3、4所示,本发明的涡流盖10中心处设置与出雾孔9对应的中心孔21,若干个涡流板24本体呈弧形沿中心孔21周向围拢布置,涡流板24设置在中心孔21下方,离心盘12处的气旋雾流通过弧形的涡流板24导向逐渐向中心孔21处聚拢形成螺旋气雾,经中心孔21流出至出雾孔9处。

涡流盖10中心孔21下方设置注水头11,注水头11通过涡流板24固定,其中出水口7设置在注水头11底部,注水头11一侧设置用于连接进水管18的进水口25。出水口7一方面用于将水引导至离心盘12中心上方,另一方面具有限流作用,注水头11的出水口7大小需要与离心盘12的大小匹配,水流过大过小都不利于雾化,在本发明中,离心盘大小优选为10~120mm出水口7对应优选大小为0.5~6mm,出水口7与离心盘12顶面之间的间距对应优选为0.1~10mm。

如图3、5、6所示,本发明的造雾栅格14包括位于离心盘12外部的筒体23,筒体23内壁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栅格片22,由离心盘12处飞出的水流碰撞筒体23内壁和栅格片22后反弹回离心盘面。栅格片22紧贴筒体23内壁,任何两相邻格栅片22径向延长对应离心盘12外圆弧上的两点A1、A2,其头尾两点A1与A2的切线逆时针延长,与格栅片22首次形成的两交点B1、B2,均落在同一格栅片22上。即从任意两格栅片22对应盘面外沿A1、A2段甩出的水,最后都打在同一片格栅22上,从而在盘面外沿实现了水的分区,每一分区的水都有唯一格栅片一一对应的粉碎,大大提高了单次雾化效率,而且每个分区的水打到格栅的距离和力度都一致,也大大提高了雾化的均匀度。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电机15固定在电机座架6上,在电机座架6底部设置减震垫16用于减少电机15的震动和噪音,电机15的输出轴上安装离心盘底座13,离心盘12固定在离心盘底座13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离心盘12底座上增加风轮,以提高雾气排出的速度和密度。

本发明的水箱2设置在外壳5底部,外壳5顶部通过上盖8密封,上出雾孔9设置在上盖8上,采用下水箱循环上送水的方式,下水箱上送水有利于雾化不完全的水自然回流、收集和循环上送,相对设置上水箱还要设置回流水收集箱来说,结构更简单也更紧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