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5980发布日期:2018-06-30 05:51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氧机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机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是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目前,小型家用制氧机已经成为了非常畅销的保健产品,选择一台好的制氧机,能帮助我们科学地开展氧保健。

目前的家用制氧机滤芯材料就是选用一般密度的海绵,对空气杂质过滤效果较差, 直接影响了压缩机和分子筛的使用寿命.空气中的颗粒杂质进入压缩机的气缸,会损失气缸皮碗,影响气缸的气密性,从而降低制氧效率。但是家用制氧机体积小,限制了过滤器的体积与过滤能力。另外家用制氧机过滤器更换困难,一些使用者无法按时更换清洗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氧机空气过滤器,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过滤效果好且拆卸方便。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氧机空气过滤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滤气道,所述滤气道由所述过滤筒端部向中部一侧逐渐向所述过滤筒靠近,所述过滤筒上与所述滤气道相对设置有过气孔,所述滤气道内侧表面固定有过滤纤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过滤气道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过滤气道由所述过滤筒向所述外壳一侧均匀分布,相邻所述过滤气道间由隔板分隔开。

作为一种优选,沿所述过滤筒延伸方向上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气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滤气道为弧形,所述滤气道靠近所述过气孔一端设有隔离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过滤纤维包括银纤维以及棉纤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前端板,所述外壳以及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前端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定位板,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开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前端板相对一侧设置有后端板,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隔板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过滤筒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弯折设置的过滤气道配合过滤筒,减小了过滤器的体积,相同体积状态下能够保证过滤效果;滤气道内侧表面固定有过滤纤维,能够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以及水分;外壳以及过滤筒拆卸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外壳,11.定位板,2.过滤筒,21.过滤网,22.滤气道,221.隔离层,23.过气孔,24.隔板,3.过滤纤维,4.前端板,5.后端板,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制氧机空气过滤器,包括外壳1,外壳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外壳1内设置有过滤筒2,过滤筒2内设有过滤网21,过滤筒2与外壳1之间设有滤气道22,滤气道22由过滤筒2端部向中部一侧逐渐向过滤筒2靠近,过滤筒2上与滤气道22相对设置有过气孔23,滤气道22内侧表面固定有过滤纤维3。空气从外部进入滤气道22后,穿过过气孔23流入过滤筒2内。滤气道22内侧表面固定有过滤纤维3,能够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以及水分。

过滤气道22的数量大于两个,过滤气道22由过滤筒2向外壳1一侧均匀分布,相邻过滤气道22间由隔板24分隔开,气体分流入各个滤气道22内进行过滤,保证了过滤效果。沿过滤筒2延伸方向上过滤网21位于过气孔23之间,经过滤气道22过滤的气体沿滤筒流动时再次经过滤网21过滤。

滤气道22为弧形,滤气道22靠近过气孔23一端设有隔离层221。隔离层221可选用羊毛毡等吸水材料进行隔离和二次吸水。过滤纤维3包括银纤维以及棉纤维,在吸水的同时防霉防臭,避免滤气道22内湿度变化导致细菌滋生,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外壳1一侧设置有前端板4,外壳1以及过滤筒2与前端板4之间螺纹连接,外壳1内设有定位板11,隔板24固定在定位板11上,定位板11上设有开孔,外壳1以及过滤筒2拆卸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

外壳1上与前端板4相对一侧设置有后端板5,后端板5上设置有弹簧6,弹簧6一端与隔板24相抵。后端板5与外壳1连接后,弹簧6结构与端部的隔板24相抵并处于压缩状态,起到减振作用,提高结构间的稳定性。弹簧6的数量为四个且沿过滤筒2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