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9736发布日期:2018-11-14 02:57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和制药等行业所需要的物质都需要在反应釜中进行生产,普通的反应釜在进行物品的反应过程中为了促进反应釜内的反应速度和效果,现有的反应釜一般在罐体内中轴处设置一个搅拌专用轴,上端与设置在罐体顶端的电机组件连接,但是在反应釜运行过程中,反应釜内部搅拌均匀不均匀,很难保证内腔物料能够进行充分的反应,且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将粘结在内侧壁上的物料能够直接的刮擦下来,如果合成产物为固体颗粒物,则很容易在反应釜的底部发生沉积,不能实现内部物料全方位的高效率搅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联轴器、搅拌轴、刮料板和搅拌片;所述反应釜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盘旋的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釜体的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的外侧套设有由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护套,所述反应釜体顶部中央安装有防爆电机,所述防爆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延伸入反应釜体内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可转动的连接于设置在反应釜体底壁上的轴承座内,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部中央两侧设有压力表、温度计和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上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与反应釜体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和温度计的底端均伸入反应釜体内,且压力表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计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体上还设有进料口和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底部设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搅拌轴的轴体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水平横杆,所述搅拌轴的轴体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水平横杆,所述第一水平横杆与第二水平横杆的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紧贴釜体的内侧壁设置,所述刮料板上沿着搅拌轴轴线的方向间隔设有扰流杆,所述搅拌轴的两侧交错设置有若干搅拌片,且所有的搅拌片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横杆与第二水平横杆之间,所述搅拌片上均布有若干导料孔,所述搅拌轴底端两侧均连接有圆弧形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圆弧朝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蛇形管道是用于通入热蒸汽或冷凝水的管道。

优选地,所述蛇形管道的左侧上方进口端连通有入口管,所述入口管的管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蛇形管道的右侧下方出口端连通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管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刮料板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水平横杆和第二水平横杆的端部上,所述刮料板为橡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体的底端设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和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还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所述传输给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控制器还和防爆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设计合理,提高了搅拌效果,搅拌轴的轴体上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水平横杆和第二水平横杆,第一水平横杆与第二水平横杆的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刮料板紧贴釜体的内侧壁设置,可将粘附于内壁上的物料被刮下,避免了内壁上附着物料的反应不充分,刮料板上沿着搅拌轴轴心的方向间隔设有扰流杆,第一水平横杆与第二水平横杆之间所在的搅拌轴的两侧交错设有若干搅拌片,搅拌片上均布有若干导料孔,从而增大了物料间的碰撞机会,能实现水平方向大幅度的搅动,使得搅拌更加充分、均匀,搅拌轴底端两侧均连接有圆弧形的搅拌杆,有效避免了物料沉积在反应釜体底部,反应釜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盘旋的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釜体的蛇形管道,当反应釜体内需要加热时,通入加热蒸汽进行升温,同时也可以用于紧急情况下,对反应釜进行注水降温。此外,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可以将反应釜体内部物料的温度、压力和液位高度传递到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分析后将信息显示在显示屏,通过显示屏上进行参数设置调节,当温度高于设定值的时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向蛇形管道内进行注水持续冷却降温,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液位过高的情况,当釜体内部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泄压阀调节釜体内的气压,当气压过高超过预定值时气压顶起泄压阀及时降低釜体内的气压,避免安全隐患。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安全,能充分混匀各组分原料,搅拌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反应釜体内部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体;2、蛇形管道;3、保护套;4、防爆电机;5、驱动转轴;6、联轴器;7、搅拌轴;8、轴承座;9、压力表;10、温度计;11、泄压阀;12、进料口;13、检修口;14、第一水平横杆;15、第二水平横杆;16、刮料板;17、扰流杆;18、搅拌片;19、导料孔;20、搅拌杆;21、入口管;22、出口管;23、支撑腿;24、显示屏;2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联轴器6、搅拌轴7、刮料板16和搅拌片18;反应釜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盘旋的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釜体1的蛇形管道2,蛇形管道2的外侧套设有由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护套3,反应釜体1顶部中央安装有防爆电机4,防爆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延伸入反应釜体1内部,并通过联轴器6连接有搅拌轴7,搅拌轴7的底端可转动的连接于设置在反应釜体1底壁上的轴承座8内,反应釜体1的顶部中央两侧设有压力表9、温度计10和泄压阀11,泄压阀11上连接有泄压管,泄压管与反应釜体1内部连通,压力表9和温度计10的均伸入反应釜体1内,且压力表9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计10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反应釜体1上还设有进料口12和检修口13,检修口13底部设有液位传感器;

搅拌轴7的轴体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水平横杆14,搅拌轴7的轴体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水平横杆15,第一水平横杆14与第二水平横杆15的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16,刮料板16紧贴釜体的内侧壁设置,刮料板16上沿着搅拌轴7轴线的方向间隔设有扰流杆17,搅拌轴7的两侧交错设置有若干搅拌片18,且所有的搅拌片18位于第一水平横杆14与第二水平横杆15之间,搅拌片16上均布有若干导料孔19,搅拌轴7底端两侧均连接有圆弧形的搅拌杆20,搅拌杆20的圆弧朝上设置。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特点:蛇形管道2是用于通入热蒸汽或冷凝水的管道,蛇形结构有利于增加加热或冷却面积,提高加热冷却效果。蛇形管道2的左侧上方进口端连通有入口管21,入口管21的管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蛇形管道2的右侧下方出口端连通有出口管22,出口管22的管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刮料板16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水平横杆14和第二水平横杆15的端部上,刮料板16为橡胶材质。反应釜体1的底端设设有支撑腿23,支撑腿23一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24,如图3所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和显示屏24电连接,显示屏24还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传输给显示屏显示,控制器还和防爆电机4电连接。反应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25。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合成反应釜,设计合理,提高了搅拌效果,搅拌轴的轴体上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水平横杆和第二水平横杆,第一水平横杆与第二水平横杆的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刮料板紧贴釜体的内侧壁设置,可将粘附于内壁上的物料被刮下,避免了内壁上附着物料的反应不充分,刮料板上沿着搅拌轴轴心的方向间隔设有扰流杆,第一水平横杆与第二水平横杆之间所在的搅拌轴的两侧交错设有若干搅拌片,搅拌片上均布有若干导料孔,从而增大了物料间的碰撞机会,能实现水平方向大幅度的搅动,使得搅拌更加充分、均匀,搅拌轴底端两侧均连接有圆弧形的搅拌杆,有效避免了物料沉积在反应釜体底部,反应釜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盘旋的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釜体的蛇形管道,当反应釜体内需要加热时,通入加热蒸汽进行升温,同时也可以用于紧急情况下,对反应釜进行注水降温。此外,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可以将反应釜体内部物料的温度、压力和液位高度传递到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分析后将信息显示在显示屏,通过显示屏上进行参数设置调节,当温度高于设定值的时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向蛇形管道内进行注水持续冷却降温,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液位过高的情况,当釜体内部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泄压阀调节釜体内的气压,当气压过高超过预定值时气压顶起泄压阀及时降低釜体内的气压,避免安全隐患。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安全,能充分混匀各组分原料,搅拌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控制器型号为hhn05s,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其实际情况替换为其他型号的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