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打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5184发布日期:2019-01-05 08: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击打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冲击式破碎机的击打条,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具有这样的击打条的转子以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冲击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冲击式破碎机用于粉碎矿物材料(天然石料或再生材料)并且用于制造精细和粗糙的岩石颗粒。在此,材料自由地置于转子的击打条的作用区域内并且从那里离心抛向碰撞板。在碰撞板处打碎所述材料。击打条是磨损件并且必须定期更换。在可反转的冲击式破碎机中,转子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从而击打条的正面和背面可以交替使用,直至达到磨损极限。接着,可以将击打条围绕其自身的纵向轴线翻转。击打条的之前处于转子中击打条容纳部内的还未磨损的端部区域由此向外,从而也可以使用击打条直至该端部区域达到磨损极限。鉴于所使用材料的利用率而值得期望的是,击打条的保持区域尽可能小并且经受磨损的击打区域尽可能大。不过如果保持区域过小,则可能导致击打条中的应力过高。击打条可能断裂,这可能引发冲击式破碎机的其他部件受损。结果是维修和停止生产。如果保持区域过大,则击打条的明显大的材料份额可能未用于与要粉碎的材料接触。低的利用率在经济方面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阐明一种用于冲击式破碎机的击打条,所述击打条具有长的寿命和高的利用率。此外,应展示一种用于这样的击打条的合适的转子以及一种具有较长寿命的转子的冲击式破碎机。

所述第一任务在击打条方面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解决所述任务的合适的转子是权利要求8的技术方案,而相应的冲击式破碎机是权利要求14的技术方案。

建议一种可翻转的击打条,所述击打条用于插入到冲击式破碎机的特别是可反转的转子的轴线平行的击打条容纳部中。当击打条可以翻转时,产生最大的利用率。击打条具有位于中央的保持区域并且与保持区域相邻地分别具有一个击打区域。在击打条的端侧上的所述两个击打区域之一处于使用位置中,也就是说所述两个击打区域所述之一从转子突出。另一个击打区域受保护地处于转子中可以通过翻转击打条而置于使用位置中。

所述击打条在笛卡尔坐标系之内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在安装位置中平行于转子的击打条容纳部延伸;沿y方向延伸的竖向轴线,所述竖向轴线指向击打条的径向的顶面;以及沿x方向延伸的横向轴线,所述横向轴线指向击打条的纵向侧面。所述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击打条的横截面的中央。

所述击打条在其纵向侧面(正面和背面)的每个上具有两个端侧的用作击打面的端面并且在各端面之间具有一个正面的和一个背面的保持区域。哪个侧面是正面而哪个侧面是背面取决于安装位置和转子的转动方向。本发明从关于那里的作用面相同的正面和背面出发。这能实现转子的可反转的运行,而在反转时击打条不必手动地翻转。

所述保持区域分别由两个相同的纵向板条限界,也就是说保持区域位于各纵向板条之间。所述纵向板条相对于端面伸出。所述纵向板条关于y-z平面并且关于x-z平面镜像对称地设置。击打条由此是旋转对称的。所述击打条可以绕x、y或z轴转动180°并且此时又呈现自己本身。

所述纵向板条的横截面是梯形。纵向板条具有一个在击打条上的宽的底边和一个与底边间隔开的较窄的顶边。所述顶边平行于y-z平面延伸。端面也基本上平行于y-z平面延伸。“基本上”就此而言意味着“在制造公差的范围中”。击打条特别是铸造构件。铸造构件具有由制造决定而可能轻微倾斜或不平坦的表面。本发明不仅涵盖通过浇铸制造的表面,而且涵盖这样的通过变形或材料消除的方法加工的表面、例如锻造的或铣削的表面。按照本发明的击打条可以由金属的铸造材料、陶瓷材料或包括钢与陶瓷组分的混合材料组成。本发明不局限于确定的材料,而所述材料可以以足够的寿命来将矿物材料打碎。

梯形的纵向板条分别具有两个侧边,这些侧边由底边向顶边延伸。相邻的纵向板条的相互面对的内部的侧边分别相对于x轴成20°至27°的侧边角度。特别是,侧边角度为23°至26°和优选为25°。该侧边角度已证明为特别适合于由击打条向转子传递力和由转子向击打条传递转矩。

优选地,不仅在一个纵向侧面上的所述两个内部的侧边的侧边角度是相同的,而且所述两个外部的侧边的侧边角度也是相同的。此外,内部的和外部的侧边的侧边角度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同样为20°至27°、特别是23°至26°、优选25°。

外部的侧边具有与x轴偏离约25°的所述角度,以便导入到纵向板条中的力在由底边向侧边的过渡中不必转向90°而是转向约65°。此外,侧边向底边的过渡部被倒圆,这同样避免材料中的应力集中。

所述击打条具有沿x方向测量的宽度,其中,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宽度至少如在端面区域中的宽度那么大。优选地,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宽度大于在端面区域中的宽度,特别是大4至10%的量级。击打条在击打区域中的宽度仅与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宽度相对少地偏离,例如80mm/85mm或100mm/108mm(端面宽度/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宽度)。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较大的宽度是符合目的的,因为纵向板条在按照本发明的力导入方式中承受较高的负荷并且因为纵向板条的负荷应尽可能低应力地通过击打条的中间区域传递到另外的纵向板条上。击打条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中间区域因此应具有较大的宽度。

本发明基于如下,不磨损的击打条的宽度不仅在端面区域中而且在各纵向板条之间是基本上恒定的。

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保持区域是击打条保持所在的区域。所述保持区域始于在外部的纵向板条上的上接触区域并且终于在下面的纵向板条上的下接触区域。击打条在各纵向板条之间通过形锁合嵌接来保持。

本发明避免了击打条的横截面由于侧面刻槽而削弱。不同的宽度引起: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中间区域虽然看上去像是凹部,但实际上不削弱、却甚至加强击打条的横截面。不产生刻槽效应。通过在中间区域中的更多材料提供了用于可靠锚定能翻转的击打条的底边。稍微更宽的中间区域与内部的侧边的所述侧边角度的组合能实现如下的击打条,所述击打条因此在高的可负载性时需要较少材料并且因此达到至少50%的高利用率。优选地,所述利用率大于55%并且特别是大于60%。

如果内部的和外部的侧边具有同一侧边角度,那么由于宽度差异,各纵向板条的相互面对的内部的侧边短于外部的侧边。在运行期间,离心力通过径向内部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传递到击打条容纳部中的击打条保持器上。击打条通过其高的自重和高的旋转速度引起非常高的离心力。在转子和击打条之间的形锁合嵌接引起沿转子的径向方向的固定。尽管如此击打条在静止状态中仍可机械方面容易地更换,因为所述击打条仅通过纵向板条的侧边与转子接触。击打条可以沿轴向从击打条容纳部拔出。因为轴向负荷相对小,所以简单的固定器件(例如拧紧到转子上的轴向固定装置)就足以进行轴向固定。所述固定器件可轻易拆卸并且能实现直接够到击打条。

击打条容纳部在两侧由击打条保持器限界。击打条保持器与转子焊接。转子可以由多个平行于彼此设置的转子片构建,其中,击打条保持器从转子片到转子片地延伸。击打条保持器是如下构件,击打条通过所述击打条的侧边与所述构件接触。

径向内部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不仅受离心力负荷,而且特别是通过如下方式受负荷,即,要粉碎的材料撞击到击打条上并且被击打条强烈加速。因为转子的击打半径大于转子本身,所以转矩施加到受负荷的击打条上。所述转矩通过纵向板条的侧边传递到转子中。相反地,受驱动的转子将力传递到击打条保持器中并且所述击打条保持器又通过所述侧边传递到击打条的纵向板条中。纵向板条的相互面对的内部的侧边是除了击打面以外击打条最重要的面,这是因为所述内部的侧边(并且按照本发明仅所述内部的侧边)参与力传递。在本发明的范畴内不排除,通过侵入到击打条与击打条保持器之间的缝隙和间隙中的矿物材料而进行附加的或间接的力传递。力主要通过侧边传递。

在击打条的背面上在击碎材料时首先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的径向内部的侧边受负荷。在正面上在击碎时则是径向内部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受负荷。侧边按照本发明这样定向,使得要承受的转矩围绕击打条的纵向轴线(转动轴线/z轴)作用到相对于转动轴线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面上。理想的是,所述面具有距转动轴线大的径向间距。杠杆臂增大并且由此在支撑点上的面压强减少,也就是说力矢量变小。按照本发明,在窄的击打条时的大的杠杆臂通过如下方式达到,即,用作支撑点或支撑面的侧边具有距纵向轴线(z轴)大的径向间距。以此将利用率同时保持得高,纵向板条不需要过宽/高。视为最佳的是,侧边成20°至27°的角度来设置并且处于与纵向轴线相交的径向平面中。基于对称性,四个内部的侧边的交叉的径向平面相互成2×20°-27°=40°-54°、优选50°。内部的侧边在一定程度上关于击打条的中点或z轴呈x形地设置,转矩绕所述中点或z轴施加,并且其所处的平面与沿对角线设置的内部的侧边所处的平面相同。

结果,导入的转矩在该配置中最佳地被击打条保持器承受。纵向板条中的弯折力矩减少并且材料的磨损以及负载减弱。断裂风险降低,从而在各纵向板条之间的中间区域可以相对于整个击打条设计得更小,由此利用率变更大。

所述两个径向外部的侧边在安装位置中可以形成用于保护转子邻接构件的凸肩。径向外部的侧边为此目的允许磨损至一定程度。这对于击打条的功能不是不利的,因为外部的侧边不具有与转子的接触面。在该区域中的尺寸精确性偏差或磨损不妨碍可靠支承或击打条寿命。

当在击打区域中的宽度与中间区域内各侧边的最小间距之间的比例为1.8-2.2比1、特别是2比1时,击打条的几何形状视为特别有利的。所述在击打区域中的宽度优选大于70至80mm。宽度特别是在整个击打区域上是基本上恒定的。

在纵向板条之间的内部的侧边的最小间距与纵向板条的高度之间的比例优选为1.8-2.2比1、特别是2比1。

纵向板条应具有击打条高度的40%-60%、特别是50%的沿x方向宽度。纵向板条的顶边应具有沿y方向的如下高度,所述高度优选为在纵向板条之间的内部侧边的最小间距的40%-60%、特别是50%。击打条在纵向板条区域中的宽度优选比击打条在击打区域中的宽度大40%-60%、特别是50%。击打条沿z方向的长度与其他比例无关。

本发明为了紧固而建议如下合适的转子,在所述转子中,所述击打条容纳部具有相互对置的击打条保持器,所述击打条保持器具有突起部,以便嵌入到各纵向板条之间。在该情况下,所述突起部优选具有与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相同的侧边角度。由此实现,不仅在转子上而且在击打条上的面压强尽可能小并且均匀。在均匀负荷的情况下最佳地利用材料。由此可以节省转子和击打条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扩展方案中,在转子上设置有转子保护板,所述转子保护板沿径向在周侧上覆盖击打条保持器。转子保护板是可更换的磨损件,不过所述转子保护板具有比击打条明显更高的寿命,因为所述转子保护板不强烈地受负荷。在本发明中,转子保护板可以非常靠近击打条。转子保护板的边缘侧优选直接与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的顶边相对置地设置。由此,可以最佳地保护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的顶边,端面磨损直至所述顶边,从而击打条可以最大化地磨损,而不损坏其纵向板条。

在击打条与击打条保持器之间的接触区域在高度方面非常受限。在击打条与击打条保持器之间的径向最内侧的接触区域处于径向内部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上。相反地,在击打条与击打条保持器之间的径向最外侧的接触区域处于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上。在转子与击打条之间的接触区域虽然非常集中,但通过用作支撑面的侧边的沿对角线的布置和通过由此造成的大的杠杆臂还是可以传递非常大的力和转矩。

在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扩展方案中,所述击打条容纳部可以具有径向内部的区域,以用于容纳击打条的第二端面或第二击打区段,其中,所述径向内部的区域沿x方向加宽,并且所述击打条容纳部具有沿x方向较窄的区域,所述较窄的区域处于各突起部之间。所述较窄的区域在径向上更为靠外。在各区域之间设置有倒圆的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在内部纵向板条的顶边的宽度的至少50%上延伸。倒圆的区域非常大,从而在该区域中可以尽可能不产生刻槽应力。纵向板条的顶边不接触击打条容纳部的内部区域并且因此不传递力。然而通过成对直接对置的纵向板条提供宽的凸肩带,其将击打条的离心力传递到转子中。

按照本发明的击打条具有以下优点:

在安装位置中,对置的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构成相比于凸肩带而最大宽度的区域。击打条的最大的转矩作用在径向外部的凸肩带上。所述凸肩带通过最佳的侧边几何结构而有效地导入到邻接的构件中。宽的凸肩也保护转子本身以防磨损。

击打条简单地成型、具有明确的比例并且因此在制造中是成本有利的。

击打条通过同向定向的沿对角线设置的侧边具有尽可能最大的保护宽度,由此减少击打条的负荷。

击打条容纳部中的尽可能最大的半径阻止击打条保持器中的应力集中并且确保最高的稳定性。

约20°至27°、优选25°的侧边角度具有如下优点,即,在击打条容纳部之内的扩张力是小的。随着侧边角度增大,扩张力、即横向于击打条容纳部作用的力将增大。低于20°的侧边角度在侧边的径向间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扩大击打条的宽度,由此降低利用率。如果宽度不变为更大,则侧边的径向间距必须变为更小,这导致更短的杠杆臂和更高的面压强。在20°至27°之间的范围被视为最佳的。

作用在击打条上的力在所述侧边角度的情况下通过径向内部的纵向板条进一步在转子内部导入到转子中。这降低了转子在外部的周向区域中的负荷并且改善材料利用。

转子可以装备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相同的击打条,这些击打条均匀分布在周边上地设置。也可能的是,不同高度的击打条相互组合,例如两个较高的击打条与两个较低的击打条分别交替地组合。击打条特别是应用于可反转的冲击式破碎机中。在不可反转的冲击式破碎机中的应用同样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在纯示意性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

图中:

图1以俯视图示出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子;

图2示出图1的转子沿着图1中的直线ii.的剖视图;

图3示出图2中的细节iii.,以及

图4以横剖视图示出击打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此外未进一步示出的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子1。转子1具有水平的转子轴2,所述转子轴支承在轴承3、4中。转子轴2水平地在轴承3、4之间延伸。所述转子轴由皮带盘5驱动。在转子1上分布在周边上地设置有击打条6。在图1的图平面中处于最上面的击打条6与所有其他击打条6一样平行于转子轴2的转动轴线d延伸。

在以下对击打条6的阐述中参照笛卡尔坐标系。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击打条6的中央,也就是说位于所述击打条6的长(z轴)、高(y轴)和宽(x轴)的一半处。关于在图平面中最上面的击打条6且垂直于转动轴线d地,x方向与转子1相切地延伸。y轴是径向方向并且远离转子轴2指向。z轴平行于转动轴线d延伸。

由图2的剖视图得出,在转子1的周向侧均匀分布地设置有总共四个击打条6。四个击打条6是相同的,而在转子1之内的所属的击打条容纳部7也是如此。击打条容纳部7是沿转子的纵向方向、即平行于转子轴2的转动轴线d延伸的袋状部。参照图1提出的坐标系,袋状部沿z方向延伸。

击打条6的横截面基本上构造为矩形。这些击打条关于y-z平面并且也关于x-z平面镜像对称。这些击打条分别具有径向的顶面8,所述顶面基本上平行于x-z平面延伸。因为击打条6是铸造构件,所述顶面8由铸造技术决定地具有轻微脱模斜度。击打条6的纵向侧面9、10平行于彼此间隔开地延伸并且由此基本上垂直于顶面8。

在纵向侧面9、10上存在两个端侧的端面11、12、13、14,所述端面用作击打面。在每个纵向侧面9、10的各端面11-14之间存在各一个侧凹,所述侧凹被称为保持区域15、16。保持区域15、16分别由两个纵向板条17、18、19、20来限界,这如借助图2至4的视图也可看出的那样。全部纵向板条17-20构造为相同的并且具有同一种横截面。纵向板条17-20的横截面是梯形并且具有加宽的底边21以及较窄的顶边22(图4)。倾斜的侧边分别在底边21与顶边22之间延伸。内部的侧边23-26面向彼此并且限界保持区域15、16。外部的侧边27形成至端面11-14的过渡。所有的棱边被倒圆。

图2中的箭头p1象征转子轴2和因此转子1的转动方向。基于所述转动方向,端面11称为击打面。在该转动方向中也可以使用名称:击打条6的正面和背面。因为转动方向是可反转的,所以在反向运行中对置的端面14同样可以用作击打面。

通过转子1和击打条容纳部17,转动运动传递到击打条6上。击打条6以未更进一步示出的方式沿z方向(也就是说沿转子1的纵向方向)推入到击打条容纳部7中。所述击打条在安装位置中被固定以防轴向移动。通过将击打条保持器28、29形锁合地嵌接到纵向板条17-20之间,击打条6不会丢失地保持在转子1中。击打条保持器28、29贴靠在击打条6的相应的内部的侧边23-26上。由于内部的侧边23-26倾斜,侧凹区域的横截面、即相应的保持区域15、16的横截面是具有倒圆的角的梯形。

从图3的放大示图可看出,在侧边23-26与击打条保持器28、29之间存在接触区域。击打条保持器28、29为此具有相对的突起部30、31,所述突起部的几何形状和特别是其支撑面匹配于内部的侧边23-26的侧边角度。侧边角度w1在图4中标出。

图3示出,在击打条保持器28、29与击打条6之间的径向最外侧的接触区域是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17、19的径向内部的侧边23、24。以相同的方式,径向最内侧的接触区域位于内部的侧边25、26与击打条保持器28、29的相应的突起部30、31之间。在各区域的径向上部或下部不存在其他接触区域。相应于此地,径向外部的纵向板条17、19突出于击打条保持器28、29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径向在外侧贴靠在转子1上。所述击打条保持器通过转子保护板32来保护,所述转子保护板沿径向从外部拧紧到转子1上。转子保护板32覆盖击打条保持器28、29并且保护其以防磨损。各转子保护板32分别具有一个边缘侧33,所述边缘侧与纵向板条17、19的顶边22对置。由此,纵向板条17、19在该区域中被保护以防磨损。转子保护板32可更换地紧固。

图3以放大图示出按照图2的区域iii。在击打条6的径向外部的部分标出不同的磨损线。磨损线示出,转子1最初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因为击打条6的左上角首先被磨损。接着,转动方向反转,从而在图平面中右边的端面11用作击打面。相应于此地,击打条6的右上角被磨损。在转子1多次反转之后达到磨损极限v。磨损极限v例如位于径向外部的侧边27的延长部中。磨损极限v是击打条6的最大利用极限。击打条6在该状态下具有磨损极限v处的例如三角形的剩余横截面。

最迟当到达磨损极限v时,将击打条6沿转子1的纵向方向从击打条容纳部7拔出并且可以将其围绕其纵向轴线翻转,从而以前内部的端面13、14向外。在所述翻转180度时不存在击打条6的优先方向。不重要的是,击打条6是仅围绕其纵向轴线转动还是在翻转时同时也围绕其竖向轴线(y轴)转动。击打条6的旋转对称性能实现到击打条容纳部7中的两个插入方向。

图3示出,击打条容纳部7对于击打条6的不处于嵌接的区域构造成相对宽的。击打条容纳部7中存在内部的沿x方向加宽的区域34。所述内部的区域34的宽度大于击打条6的宽度,所述宽度在纵向板条18、20上测量。沿x方向较窄的区域35处于各突起部30、31之间。加宽的区域34通过过渡区域36与较窄的区域35连接。过渡区域36倒圆。过渡区域36的倒圆在内部的纵向板条的顶边22的高度的至少50%上延伸。通过大的倒圆半径来避免在击打条保持器28、29的该区域中的应力。这之所以是重要的,是因为击打条保持器28、29的该区域不仅必须承受由击打条6施加到转子1上的离心力,而且是因为转子1的转矩必须由击打条6传递到要粉碎的材料上。按照本发明的击打条为此具有特殊的比例,以下借助图4阐述所述比例。

击打条6在该实施例中具有320mm的高度h1,在其击打区域中的宽度b1为80mm。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为4:1。

击打条6在其非设置用于磨损的中间保持区段中略宽于击打区域中。纵向板条17-20分别具有20mm的高度,所述高度由端侧的端面11-14起测量(宽度b2)。所述纵向板条的顶边22具有20mm的高度h2。高度h3在底边21处测量并且规定纵向板条17-20的内部的侧边23-26的最小间距。

图4还示出,侧边角度w1在纵向板条17-20的所有标出的侧面中是相同的。所述侧边角度为25度。内部的侧边23-26分别沿径向从击打条6的中点m出发延伸。因此,所示的点划线作为相应的内部的侧边23-26的延长线在中点m处相交。中点m处于击打条6的纵向轴线(z轴)上,所装配的击打条6在运行期间理论上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可以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在击打条容纳部7之内枢转。

在转子1的转动方向为沿顺时针方向、也就是说沿箭头p1的方向(图2)时,来自于转子1的力施加到内部的侧边24、26上。同时,下面的纵向板条18、20的所述两个径向内部的侧边25、26同时将击打条6保持在位置中。在那里承受击打条6的离心力。如果现在通过进行碰撞的材料将力施加到端面11上,特别是在图平面中左上方的纵向板条19和附加地纵向板条18从右下方受负荷,这是因为沿箭头p2的方向围绕中点m的转矩施加到击打条6上。在此产生的力通所述内部的侧边25、26承受并且导入到击打条保持器28、29中。涉及法向力、即垂直于侧边的力。

图4还示出,击打条6的宽度b3(所述宽度在纵向板条18、20的顶边22上测量)是击打条6的在其击打面区域中的宽度b1的1.5倍。在击打条6中间的保持区域15、16中,宽度b4至少为端面11、12区域中的宽度b1那么大,从而不存在材料削弱部意义上的刻槽。在该实施例中,在各纵向板条17-20之间的区域中的宽度b4为85mm,相比之下在击打区域中的宽度为80mm。

附图标记列表:

1转子

2转子轴

3轴承

4轴承

5皮带盘

6击打条

7转子的击打条容纳部

8击打条的顶面

9击打条的纵向侧面

10击打条的纵向侧面

11击打条的端面

12击打条的端面

13击打条的端面

14击打条的端面

15击打条的保持区域

16击打条的保持区域

17击打条的纵向板条

18击打条的纵向板条

19击打条的纵向板条

20击打条的纵向板条

21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底边

22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顶边

23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

24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

25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

26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

27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外部的侧边

28转子的击打条保持器

29转子的击打条保持器

30转子的击打条保持器的突起部

31转子的击打条保持器的突起部

32转子的转子保护板

33转子的转子保护板的边缘侧

34转子的击打条容纳部的保持区域

35转子的击打条容纳部的较窄的区域

36在转子的击打条容纳部的保持区域和转子的击打条容纳部的较窄的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

b1在击打条的端面和击打条的端面之间的宽度

b2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宽度

b3在击打条的纵向板条和击打条的纵向板条之间的宽度

b4在击打条的保持区域和击打条的保持区域之间的宽度

d转动轴线

h1击打条的高度

h2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高度

h3在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底边处在击打条的纵向板条的内部的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

m击打条的中点

p1转动方向

p2转矩

v磨损极限

w1角度

x、y、z击打条的坐标系的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