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243发布日期:2018-12-14 22:3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釜,具体涉及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



背景技术:

搅拌釜作为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一类反应装置,最主要的功能是将釜内物料混合均匀。同时,产品在制备过程中原料的加入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原料的加入可以是在称重结束后投入搅拌釜,但是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残留,造成进料误差,而采用泵送物料,在达到称量值时到关闭阀门停止加料这段过程中会产生多余加料,导致出现误差,难以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制备,且无法满足规模化的高精度工业生产要求,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称量精准、自动精准加料的搅拌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包括架体、搅拌釜、称量架、固定座、承压杆、传感器、升降装置、加料盖、加料板、连接杆、旋转电机、加料管和真空泵,其中,所述搅拌釜通过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称量架上,所述称量架通过所述承压杆和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加料盖,所述加料盖内设置有所述加料板,所述加料板上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加料板顶端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加料盖顶端的所述旋转电机,所述加料盖上还连接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加料管连接有储料箱。

所述加料管至少为一个。

所述搅拌釜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釜下方设置有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装置。

所述加料口两侧还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称量架、固定座、承压杆和传感器的设置,可精确快捷的对搅拌釜内进行加料称量;通过加料盖的设置可方便对搅拌釜进行加料,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方便加料的设置同时不会影响对搅拌釜的称量;通过加料板的设置实现向搅拌釜内进行单一加料,且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加料盖进行旋转不仅实现单一加料同时实现精准加料,加料盖可对多余物料进行收集,减少浪费;总的,本发明具有称量精准、自动精准加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料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搅拌釜3、称量架4、固定座5、承压杆6、传感器7、升降装置8、加料盖9、加料板10、连接杆11、旋转电机12、加料管13、真空泵14、加料口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包括架体1、搅拌釜2、称量架3、固定座4、承压杆5、传感器6、升降装置7、加料盖8、加料板9、连接杆10、旋转电机11、加料管12和真空泵13。

其中,搅拌釜2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釜2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装置,搅拌釜2通过固定座4固定设置在称量架3上,称量架3通过承压杆5和传感器6设置在架体1上,可通过传感器6直接对搅拌釜进行称量。

其中,架体1上设置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料盖8,加料盖8内设置有加料板9,加料板9上设置有加料口14,加料口14两侧还设置有挡板15,加料板9顶端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固定连接设置在加料盖8顶端的旋转电机11,加料盖8上还连接设置有加料管12,加料管12至少为一个,加料管12上设置有真空泵13,加料管12连接有储料箱。

本发明具体实施时,通过加料管12连接储料箱,将加料板9上的加料口14通过旋转电机11旋转至相应的加料管12下方,启动真空泵13,可通过加料口14向搅拌釜2中进行加料,可通过升降装置7调节加料盖8和搅拌釜2之间的距离,此时架体1上的传感器6可对搅拌釜2进行称量,当年第一次加料至预设量时,则关闭当前真空泵13同时启动旋转电机11带动加料板9进行旋转,将加料口14旋转至下一个加料管12下方,进行二次加料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准称量加料的搅拌釜,包括架体、搅拌釜、称量架、固定座、承压杆、传感器、升降装置、加料盖、加料板、连接杆、旋转电机、加料管和真空泵,搅拌釜通过固定座固定设置在称量架上,称量架通过承压杆和传感器设置在架体上,架体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料盖,加料盖内设置有加料板,加料板上设置有加料口,加料板顶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设置在加料盖顶端的旋转电机,加料盖上还连接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上设置有真空泵,加料管连接有储料箱;总的,本发明具有称量精准、自动精准加料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晓刚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