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6746发布日期:2019-04-09 20: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气降解、除臭装置,通常都是废气从除臭塔的底部进入,然后在除臭塔中垂直向上进行多步过滤、降解、除臭,最终从除臭塔的顶部排出以完成废气的降解、除臭,这种废气垂直向上进行降解、除臭的方式,因为受到除臭塔高度的限制,降解、除臭效率比较低,而且基本上都是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除臭的,除臭效果往往不理想。

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生物除臭装置,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由离心风机1、送风管2、预洗池3、生物滤池4、排放管5顺序连接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恶臭气体经收集管道收集后被离心风机1经送风管2送入预洗池3顶部,从上往下通过生物填料层,再从下部空间进入生物滤池,至下而上通过生物填料层,最后经顶部的排放管排入大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具有多级净化、净化效率高、净化液利用率高、安全节能的优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体,除臭箱体一侧设有蓄液池,除臭箱体另一侧下方设有进气口,除臭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液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震动装置。通过除臭箱体另一侧下方设有进气口,用于将臭气从中进入除臭箱体内进行净化,除臭箱体一侧设有蓄液池,用于盛放生物液,除臭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液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震动装置,设置喷液装置能够对除臭箱体内进行生物除臭,设置的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能够对臭气进行多次净化,同时,设置的震动装置,能够对净化装置底部产生震动,加快臭气的净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作为优选,蓄液池中设有水泵通过输送管与除臭箱体内上方的环形管连通,环形管上方设有喷液装置。通过在蓄液池中设有水泵通过输送管与除臭箱体内上方的环形管连通,环形管上方设有喷液装置,使蓄液池中的生物液,能够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喷液装置喷出,同时,环形管的设置,使生物液能够覆盖除臭箱体喷出,使液体喷洒更加均匀,大大增加了液体与臭气的接触,提高了气体的净化效率。

作为优选,喷液装置,包括垂直均布于输送管上端面的输液管,输液管另一端面与倒喷头下表面连通,倒喷头下表面环布连接有喷液区,喷液区内排布有朝外设置的喷液口,喷液口上沿边设有喷液挡板,喷液口内设有倾斜设置的隔条。通过设置垂直均布于输送管上端面的输液管,输液管另一端面与倒喷头下表面连通,使蓄液池中的生物液能够通过输液管上端设置的倒喷头下表面喷洒出,在倒喷头下表面环布连接有喷液区,喷液区内排布有朝外设置的喷液口,使液体能够呈现环形状向外喷出,在喷液口上沿边设有喷液挡板,能够对液体进行一定的阻挡,使喷出的液体更加集聚,同时,挡板能够对后方喷液区喷出的液体产生一定的阻挡,使液体产生多股分流,飘散在除臭箱体中,增加液体对臭气的净化效率,同时,液体被阻挡而产生部分水气能够与流动在喷液装置上方的臭气进行结合净化,提高了净化效率。

作为优选,震动装置,包括安装于除臭箱体底部的伸缩电机,伸缩电机输出端通过伸缩杆与安装于净化装置底表面的顶块连接。在除臭箱体底部设置伸缩电机,伸缩电机输出端通过伸缩杆与安装于净化装置底表面的顶块连接,使伸缩杆在伸缩电机作用下,能够上下伸缩,从而带动伸缩杆上端面连接的顶块不断地对净化装置底部产生抖动效果,促进净化装置中液体与空气不断碰撞、加快空气与液体的融合净化,同时,还能防止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堵塞净化装置,加快大颗粒物的下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净化装置从下至上依次为散堆填料层、活性炭层、整堆填料层。设置净化装置从下至上依次为散堆填料层、活性炭层、整堆填料层,能够对进入净化装置下方的气体中含有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同时,两种填料层的设置,减小了填料的阻力,使气体分散均匀,使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同时,延长了液体在填料之间逗留时长,使气体能够与液体充分反应净化,提高了净化液体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第二净化装置,包括安装于除臭箱体上端的电机,电机与除臭箱体内设置的转动杆连接,转动杆另一端面与双头电机表面连接,双头电机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有叶轮,叶轮与双头电机输出端连接,进气罩内外表面均布有磁铁片,进气罩锥表面设有环形圆弧槽。通过安装于除臭箱体上端的电机,电机与除臭箱体内设置的转动杆连接,使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继而使转动杆下端连接的双头电机旋转,双头电机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有叶轮,且叶轮叶片反向朝内设置,使外部气流往进气罩内部吸,并由进气罩锥表面设有的环形圆弧槽中出,加快了除臭箱体内气体循环流动,加速了空气中的臭气分子与生物液体中的药物分子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有效的清除臭气废气,同时,在进气罩表面均布有磁铁片,使进气罩表面环绕磁场,在外部气流与喷洒下的生物液通过进气罩内部时,产生的切割磁感线效应,改变了生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即单位面积自由能、黏度、饱和蒸汽压和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以及气体的溶解度、扩散系数,通过降低生物溶液的表面张力来减小液膜对气体扩散的阻力,使气体分子更容易穿过液相薄膜至液相主体,由于表面束缚力的降低,喷淋下的生物溶液更容易分散成小颗粒,使吸收系数增大,从而强化气体吸收过程,提高臭气吸收净化。

作为优选,除臭箱体内壁安设有温度计,除臭箱体与蓄液池接触面下方通过回液口相互连通,除臭箱体外表面还设有控制面板。除臭箱体内壁安设有温度计,用于检测除臭箱体内的温度,设置除臭箱体与蓄液池接触面下方通过回液口相互连通,使除臭箱体底部的液体能够通过回液口回流至蓄液池内循环利用,除臭箱体外表面还设有控制面板,用于控制装置各个控制部件。

作为优选,除臭箱体上端安装风机,风机输出端通过热气管连通除臭箱体内部,热气管上设有加热丝。在除臭箱体上端安装风机,风机输出端通过热气管连通除臭箱体内部,热气管上设有加热丝,当臭箱体内壁安设有温度计,检测出箱体内部温度过低时,控制面板控制风机运作,使通过加热丝加热后的风,通过加热管输送至除臭箱体内部进行高温灭菌,同时还能提高生物液的活性,促进对臭气的净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除臭箱体底部设置的震动装置,能对净化装置底部产生抖动效果,促进净化装置中液体与空气不断碰撞、加快空气与液体的融合净化,同时,还能防止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堵塞净化装置,加快大颗粒物的下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通过除臭箱体另一侧下方设有进气口,用于将臭气从中进入除臭箱体内进行净化,除臭箱体一侧设有蓄液池,用于盛放生物液,除臭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液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震动装置,设置喷液装置能够对除臭箱体内进行生物除臭,设置的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能够对臭气进行多次净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多级净化、净化效率高、净化液利用率高、安全节能的优点,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倒喷头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环形管的俯视图;

图5为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震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除臭箱体;101输液管;102倒喷头;103喷液区;104喷液口;105隔条;106喷液挡板;2蓄液池;121转动杆;122双头电机;123进气罩;124磁铁片;125圆弧槽;126叶轮;3净化装置;31散堆填料层;32活性炭层;33整堆填料层;4进气口;5震动装置;51顶块;52伸缩杆;53伸缩电机;6.回液口;7水泵;8输送管;81环形管;9温度计;10喷液装置;11控制面板;12第二净化装置;13热气管;14加热丝;15风机;16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6所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体1,除臭箱体1一侧设有蓄液池2,除臭箱体1另一侧下方设有进气口4,除臭箱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液装置10、第二净化装置12、净化装置3、震动装置5。通过除臭箱体另一侧下方设有进气口,用于将臭气从中进入除臭箱体内进行净化,除臭箱体一侧设有蓄液池,用于盛放生物液,除臭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液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震动装置,设置喷液装置能够对除臭箱体内进行生物除臭,设置的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能够对臭气进行多次净化,同时,设置的震动装置,能够对净化装置底部产生震动,加快臭气的净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蓄液池2中设有水泵7通过输送管8与除臭箱体1内上方的环形管81连通,环形管81上方设有喷液装置10。通过在蓄液池中设有水泵通过输送管与除臭箱体内上方的环形管连通,环形管上方设有喷液装置,使蓄液池中的生物液,能够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喷液装置喷出,同时,环形管的设置,使生物液能够覆盖除臭箱体喷出,使液体喷洒更加均匀,大大增加了液体与臭气的接触,提高了气体的净化效率。

喷液装置10,包括垂直均布于输送管8上端面的输液管101,输液管101另一端面与倒喷头2下表面连通,倒喷头2下表面环布连接有喷液区103,喷液区103内排布有朝外设置的喷液口104,喷液口104上沿边设有喷液挡板106,喷液口104内设有倾斜设置的隔条105。通过设置垂直均布于输送管上端面的输液管,输液管另一端面与倒喷头下表面连通,使蓄液池中的生物液能够通过输液管上端设置的倒喷头下表面喷洒出,在倒喷头下表面环布连接有喷液区,喷液区内排布有朝外设置的喷液口,使液体能够呈现环形状向外喷出,在喷液口上沿边设有喷液挡板,能够对液体进行一定的阻挡,使喷出的液体更加集聚,同时,挡板能够对后方喷液区喷出的液体产生一定的阻挡,使液体产生多股分流,飘散在除臭箱体中,增加液体对臭气的净化效率,同时,液体被阻挡而产生部分水气能够与流动在喷液装置上方的臭气进行结合净化,提高了净化效率。

震动装置5,包括安装于除臭箱体1底部的伸缩电机53,伸缩电机53输出端通过伸缩杆52与安装于净化装置3底表面的顶块51连接。在除臭箱体底部设置伸缩电机,伸缩电机输出端通过伸缩杆与安装于净化装置底表面的顶块连接,使伸缩杆在伸缩电机作用下,能够上下伸缩,从而带动伸缩杆上端面连接的顶块不断地对净化装置底部产生抖动效果,促进净化装置中液体与空气不断碰撞、加快空气与液体的融合净化,同时,还能防止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堵塞净化装置,加快大颗粒物的下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净化装置3从下至上依次为散堆填料层31、活性炭层32、整堆填料层33。设置净化装置从下至上依次为散堆填料层、活性炭层、整堆填料层,能够对进入净化装置下方的气体中含有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同时,两种填料层的设置,减小了填料的阻力,使气体分散均匀,使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同时,延长了液体在填料之间逗留时长,使气体能够与液体充分反应净化,提高了净化液体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除臭箱体1内壁安设有温度计9,除臭箱体1与蓄液池2接触面下方通过回液口6相互连通,除臭箱体1外表面还设有控制面板11。除臭箱体内壁安设有温度计,用于检测除臭箱体内的温度,设置除臭箱体与蓄液池接触面下方通过回液口相互连通,使除臭箱体底部的液体能够通过回液口回流至蓄液池内循环利用,除臭箱体外表面还设有控制面板,用于控制装置各个控制部件。

除臭箱体1上端安装风机15,风机15输出端通过热气管13连通除臭箱体1内部,热气管13上设有加热丝14。在除臭箱体上端安装风机,风机输出端通过热气管连通除臭箱体内部,热气管上设有加热丝,当臭箱体内壁安设有温度计,检测出箱体内部温度过低时,控制面板控制风机运作,使通过加热丝加热后的风,通过加热管输送至除臭箱体内部进行高温灭菌,同时还能提高生物液的活性,促进对臭气的净化。

实施例2: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化方案为:第二净化装置12,包括安装于除臭箱体1上端的电机,电机与除臭箱体1内设置的转动杆121连接,转动杆121另一端面与双头电机122表面连接,双头电机122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罩123,进气罩123内设有叶轮126,叶轮126与双头电机122输出端连接,进气罩123内外表面均布有磁铁片124,进气罩123锥表面设有环形圆弧槽125。通过安装于除臭箱体上端的电机,电机与除臭箱体内设置的转动杆连接,使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继而使转动杆下端连接的双头电机旋转,双头电机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有叶轮,且叶轮叶片反向朝内设置,使外部气流往进气罩内部吸,并由进气罩锥表面设有的环形圆弧槽中出,加快了除臭箱体内气体循环流动,加速了空气中的臭气分子与生物液体中的药物分子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有效的清除臭气废气,同时,在进气罩表面均布有磁铁片,使进气罩表面环绕磁场,在外部气流与喷洒下的生物液通过进气罩内部时,产生的切割磁感线效应,改变了生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即单位面积自由能、黏度、饱和蒸汽压和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以及气体的溶解度、扩散系数,通过降低生物溶液的表面张力来减小液膜对气体扩散的阻力,使气体分子更容易穿过液相薄膜至液相主体,由于表面束缚力的降低,喷淋下的生物溶液更容易分散成小颗粒,使吸收系数增大,从而强化气体吸收过程,提高臭气吸收净化。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臭气从进气口4灌入,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水泵7工作,将蓄液池2中的生物液经输送管8从喷液装置10中喷洒出,臭气经过净化装置3进行过滤净化后,与喷液装置10中喷洒出的生物液进行混合反应进行经一部净化,设置的温度计9检测除臭箱体1内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风机15将加热丝14加热后的风,通过热气管13输送至除臭箱体1内,以保持除臭箱体1合适的温度,提高生物液的活性,同时,设置的第二净化装置12,能够加速液体与气体的融合净化,提高净化效率,设置的震动装置5能够对净化装置3底部产生震动,加速气体上升,液体下流,以提高液体与气体的交换水平,设置的回液口6,用于将回流的生物液,收集于蓄液池2中收集,并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