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0661发布日期:2018-09-11 20:5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



背景技术:

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的主要依据是“变压吸附的原理”,即就是把压缩空气中的水分除掉以便获取干燥的压缩空气。无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器的结构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负责吸附干燥压缩空气的工作,另一方面主要负责脱附再生吸附剂的工作,这种构成结构被称为是双塔式结构,两方面互相交替工作,以便可以持续得到干燥的压缩空气。

现有的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结构相对复杂,制造复杂、成本高,另外吸附干燥压缩空气和脱附再生吸附剂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包括左干燥塔、右干燥塔、位于左干燥塔下方的第一底座、位于第一底座左侧的第一排气阀、位于右干燥塔下方的第二底座、位于第二底座右侧的第二排气阀、位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并连接二者的固定座,固定座内上下分别设有出气阀和进气阀;

进气阀具有一朝下设置的进气孔、朝左设置的第一导气孔、朝右设置的第二导气孔,进气阀内设有第一阀腔,第一阀腔内设有与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相对应配合的进气换气球,进气换气球能在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之间进行移动并堵住第一导气孔或者第二导气孔,以使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之间不导通,第一底座内设有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阀的第一导气孔和左干燥塔的进气口,第一排气阀的进气口与第一导气管连通,第二底座内设有第二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阀的第二导气孔和右干燥塔的进气口,第二排气阀的进气口与第二导气管连通;

出气阀具有一朝上设置的出气孔、朝左设置的第三导气孔和第一补气孔、朝右设置的第四导气孔和第二补气孔,出气阀内设有第二阀腔,第二阀腔内设有与第三导气孔和第四导气孔相对应配合的出气换气球,出气换气球能在第三导气孔和第四导气孔之间进行移动并堵住第三导气孔或者第四导气孔,以使第三导气孔和第四导气孔之间不导通,第一底座内设有第三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的一端连通出气阀的第三导气孔和第一补气孔,第三导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左干燥塔的出气口,第二底座内设有第四导气管,第四导气管的一端连通出气阀的第四导气孔和第二补气孔,第四导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右干燥塔的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的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相对设置在进气阀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阀的第三导气孔和第四导气孔相对设置在出气阀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设置进气阀和出气阀,就实现气体在左右干燥塔之间进行流动,实现高效吸附干燥压缩空气和脱附再生吸附剂,简化气体的流动路径,结构简单,能提高干燥效率以及再生效率。另外,干燥气体可以通过补气孔,来实现对干燥塔的吸附剂进行脱湿,能提高脱湿效率,使结构大大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中第二排气阀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中第一排气阀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左干燥塔11、右干燥塔12、位于左干燥塔11下方的第一底座13、位于第一底座13左侧的第一排气阀14、位于右干燥塔12下方的第二底座15、位于第二底座15右侧的第二排气阀35、位于第一底座13和第二底座15之间并连接二者(第一底座13和第二底座15)的固定座16,固定座16内上下分别设有出气阀和进气阀,第一排气阀14、第二排气阀35均可以采用电磁阀,左干燥塔11和右干燥塔12均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左干燥塔11和右干燥塔12内均设有用于吸附水分的3A分子筛,该进气口与3A分子筛连通,3A分子筛内穿过一排气管,排气管延伸至该出气口处;

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阀具有一朝下设置的进气孔17、朝左设置的第一导气孔18、朝右设置的第二导气孔19,进气阀内设有第一阀腔20,进气孔17、第一导气孔18、第二导气孔19均与第一阀腔20连通,第一阀腔20内设有与第一导气孔18和第二导气孔19相对应配合的进气换气球21,进气换气球21能在第一导气孔18和第二导气孔19之间进行移动并堵住第一导气孔18或者第二导气孔19,以使第一导气孔18和第二导气孔19之间不导通,第一底座13内设有第一导气管22,第一导气管22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阀的第一导气孔18和左干燥塔11的进气口,第一排气阀14的进气口与第一导气管22连通,第二底座15内设有第二导气管23,第二导气管23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阀的第二导气孔19和右干燥塔12的进气口,第二排气阀35的进气口与第二导气管23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气阀具有一朝上设置的出气孔24、朝左设置的第三导气孔25和第一补气孔27、朝右设置的第四导气孔26和第二补气孔28,出气阀内设有第二阀腔29,出气孔24、第三导气孔25、第一补气孔27、第四导气孔26和第二补气孔28均与第二阀腔29连通,第二阀腔29内设有与第三导气孔25和第四导气孔26相对应配合的出气换气球30,出气换气球30能在第三导气孔25和第四导气孔26之间进行移动并堵住第三导气孔25或者第四导气孔26,以使第三导气孔25和第四导气孔26之间不导通,出气换气球30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堵住第一补气孔27和第二补气孔28,第一底座13内设有第三导气管31,第三导气管31的一端连通出气阀的第三导气孔25和第一补气孔27,第三导气管31的另一端连通左干燥塔11的出气口,第二底座15内设有第四导气管32,第四导气管32的一端连通出气阀的第四导气孔26和第二补气孔28,第四导气管32的另一端连通右干燥塔12的出气口。

如图1所示,第二排气阀35工作时,第二导气管23中的气体可以从第二排气阀35中排出,从而第一导气管22内的压强高于第二导气管23内的压强,进气换气球21能向右移动至进气阀的第二导气孔19处并堵住第二导气孔19,湿空气从进气阀的进气孔17进入第一阀腔20内,首先由于湿空气压力高,进气换气球21能保持堵住第二导气孔19的位置,然后湿空气穿过进气阀的第一导气孔18、第一导气管22后,从左干燥塔11的进气口进入到左干燥塔11内,湿空气经过左干燥塔11内的吸附剂(3A分子筛)吸附后变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从左干燥塔11的出气口流出至第三导气管31,干燥气体穿过出气阀的第三导气孔25、第二阀腔29后再从出气阀的出气孔24流出至外界,由于干燥气体压力作用,出气换气球30会向右移动并堵住出气阀的第四导气孔26,流入至出气阀的第二阀腔29内的干燥气体有一部分会穿过第二补气孔28进入至第四导气管32内,干燥空气经过右干燥塔12内的吸附剂(3A分子筛)会吸收水分使右干燥塔脱湿,吸收水分后的气体流入第二导气管23,然后该部分气体从第二排气阀35排出。

如图1所示,然后关闭第二排气阀35,停止工作一定时间后,干燥气体能继续穿过第二补气孔28,来实现第三导气管31和第四导气管32之间的气压平衡。

如图2所示,然后第一排气阀14工作,第一导气管22中的气体可以从第一排气阀14中排出,从而第一导气管22内的压强低于第二导气管23内的压强,进气换气球21能向右移动至进气阀的第一导气孔18处并堵住第一导气孔18,之后湿空气从进气阀的进气孔17进入第一阀腔20内,首先由于湿空气压力高,进气换气球21能保持堵住第一导气孔18的位置,然后湿空气穿过进气阀的第二导气孔19、第二导气管23后,从右干燥塔12的进气口进入到右干燥塔12内,湿空气经过右干燥塔12内的吸附剂(3A分子筛)吸附后变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从右干燥塔12的出气口流出至第四导气管32,干燥气体穿过出气阀的第四导气孔26、第二阀腔29后再从出气阀的出气孔24流出至外界,由于干燥气体压力作用,出气换气球30会向左移动并堵住出气阀的第三导气孔25,流入至出气阀的第二阀腔29内的干燥气体有一部分会穿过第一补气孔27进入至第三导气管31内,干燥空气经过左干燥塔11内的吸附剂(3A分子筛)会吸收水分使右干燥塔脱湿,吸收水分后的气体流入第一导气管22,然后该部分气体从第一排气阀14排出。

本实施例仅通过设置进气阀和出气阀,就实现气体在左右干燥塔之间进行流动,简化气体的流动路径,结构简单,能提高干燥效率以及再生效率。另外,干燥气体可以通过补气孔,来实现对干燥塔的吸附剂进行脱湿,能提高脱湿效率,使结构大大简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阀的第一导气孔18和第二导气孔19相对设置在进气阀的左右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阀的第三导气孔25和第四导气孔26相对设置在出气阀的左右两侧。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