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445发布日期:2018-09-25 20:5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代碳酸乙烯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氯代碳酸乙烯脂主要通过碳酸亚乙烯酯和氯气在紫外灯照射下反应生成,研究人员发现,以碳酸亚乙烯酯和氯气作为原料反应生产氯代碳酸乙烯酯过程中,容易得到副产物双氯代碳酸乙烯脂,而副产物双氯代碳酸乙烯脂处理起来比较繁琐,当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和原料碳酸亚乙烯酯比例接近1:1时,副产物双氯代碳酸乙烯脂含量最低,大约为0.1%-0.5%,所以一般通过间歇化反应控制氯代碳酸乙烯酯和原料碳酸亚乙烯酯的比例,造成反应效率低下、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具有可连续化生产、能耗低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紫外灯、产品出口、尾气出口,所述氯化塔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所述紫外灯在氯化塔内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所述产品出口设置在塔底,所述尾气出口设置在塔顶。

进一步地,所述氯化塔塔径为500-800mm,高为5-8m。

作为优选,所述氯化塔塔径为600mm,高为6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口和高位槽相连,用于引入碳酸亚乙烯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入口和液氯汽化器相连,用于引入氯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入口和氮气罐相连,用于引入氮气。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灯数量为4-6个。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灯数量为5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示意图;

其中:1是第一入口、2是第二入口、3是第三入口、4是紫外灯、5是产品出口、6是尾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包括: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2、第三入口3、紫外灯4、产品出口5、尾气出口6,所述氯化塔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2、第三入口3,所述紫外灯4在氯化塔内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所述产品出口5设置在塔底,所述尾气出口6设置在塔顶。

其中,所述氯化塔塔径为500mm,高为5m。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1和高位槽相连,用于引入碳酸亚乙烯酯。

其中,所述第二入口2和液氯汽化器相连,用于引入氯气。

其中,所述第三入口3和氮气罐相连,用于引入氮气。

其中,所述紫外灯4数量为5个。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式如下:将称重后的碳酸亚乙烯酯由高位槽通过第一入口1加入氯化塔内;将液氯经过液氯汽化器热水汽化后,通过氯气稳压阀控制氯气压强,调节阀控制氯气流量,最后通过第二入口2引进氯化塔内;氮气通过第三入口3引入氯化塔内,确保氯气均匀分布,充分反应;

打开紫外灯,通过紫外光的催化作用,釜内氯气和碳酸乙烯酯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和副产物碳酸亚乙烯酯、双氯代碳酸乙烯脂;

得到的产物和副产物含量分别为:氯代碳酸乙烯酯=51.2%、双氯代碳酸乙烯脂=0.5%、碳酸亚乙烯酯=48.2%。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氯化塔,包括: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2、第三入口3、紫外灯4、产品出口5、尾气出口6,所述氯化塔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2、第三入口3,所述紫外灯4在氯化塔内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所述产品出口5设置在塔底,所述尾气出口6设置在塔顶。

其中,所述氯化塔塔径为600mm,高为6m。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1和高位槽相连,用于引入碳酸亚乙烯酯。

其中,所述第二入口2和液氯汽化器相连,用于引入氯气。

其中,所述第三入口3和氮气罐相连,用于引入氮气。

其中,所述紫外灯4数量为5个。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式如下:将称重后的碳酸亚乙烯酯由高位槽通过第一入口1加入氯化塔内;将液氯经过液氯汽化器热水汽化后,通过氯气稳压阀控制氯气压强,调节阀控制氯气流量,最后通过第二入口2引进氯化塔内;氮气通过第三入口3引入氯化塔内,确保氯气均匀分布,充分反应;

打开紫外灯,通过紫外光的催化作用,釜内氯气和碳酸乙烯酯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和副产物碳酸亚乙烯酯、双氯代碳酸乙烯脂;

得到的产物和副产物含量分别为:氯代碳酸乙烯酯=50.1%、双氯代碳酸乙烯脂=0.4%、碳酸亚乙烯酯=49.4%。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