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砂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689发布日期:2018-12-14 22:4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卧式砂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卧式砂磨机。



背景技术:

卧式砂磨机集国内外机型的精华,具有效率高,工作连续性强,少污染,自控可靠等优点,且成本低,结构紧凑,造型大方,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公告号CN206046175U、公开日2017032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卧式砂磨机,包括机架、电机、料筒,所述料筒内设有与电机轴线固定连接的研磨砂轮,所述机架位于料筒的下方滑移连接有接料框,所述接料框上设置有带过滤孔的过滤板,所述接料框上滑移连接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与过滤板的下方紧贴,所述筛分板上设置有落料孔,所述筛分板与过滤板抵触的一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落料孔的孔径、过滤孔的孔径、容纳槽的槽口口径均一致,所述落料孔、容纳槽、过滤孔在同一直线上并与筛分板滑移方向平行。

上述卧式砂磨机通过筛分板上的容纳槽进行收集小粒径碎料,落料孔来通过大粒径碎料,达到筛分不同粒径碎料的作用。但是更换待研磨的物料时,就需要将料筒内遗留的物料和研磨介质取出,现有技术中都是需要将料筒取下,才能进行清理工作,存在清理工序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砂磨机,具有方便清理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砂磨机,包括机架、研磨辊和带动研磨辊自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设置有套在研磨辊外的料筒,所述料筒设置有插入料筒内并供研磨介质进入的加料管;

所述料筒末端设置有供物料进入的入料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物料流出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靠近料筒首端,所述料筒和出料管之间通过过滤装置来连通;

所述机架设置有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储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有与加料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输水管,所述料筒的末端同心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侧凹陷有凹槽,所述料筒设置有贴合凹槽滑移的固定盘,所述入料管位于固定盘的边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固定盘,使入料管位于料筒中心线上方,将研磨截止从加料管加入,从入料管将物料输入料筒内,启动驱动电机来带动研磨辊自转,随着研磨辊的转动,将物料和研磨介质带动旋转,物料中的固体微粒和研磨介质相互间产生更加强烈的碰撞、摩擦、剪切作用,达到将物料磨细和粉碎的目的,加工好的物料便可通过过滤装置并离开。工作完成后,需要清理料筒时,转动固定盘,使入料管位于料筒下端,并将第一输水管和加料管连通,启动水泵,将水送入料筒内,驱动电机带动研磨辊慢速转动,料筒内的残余物料和研磨介质便会跟着水从入料管离开,随着研磨辊的转动,水可以运动到料筒内每一处空间,因此能将料筒内的物料和研磨介质都带动到入料管并离开,不需要拆卸料筒来清理,取得了提高方便清理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贴合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凹槽和固定盘之间,所述密封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受到凹槽和固定盘的挤压后变形,密封垫会充满固定盘和凹槽之间的缝隙,使料筒内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物料从凹槽流出,取得了提高密封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料筒的末端设置有数个均匀分布的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与料筒螺纹连接,所述顶紧螺栓的末端贴合固定盘并位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长期变形后会产生疲劳,密封垫的弹性会降低,导致凹槽和固定盘之间空隙变大,当发现有液体渗出凹槽时,可以旋紧顶紧螺栓,缩小凹槽和固定盘之间的空隙,恢复料筒的密封性,延长了密封垫的密封有效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入料管内壁与料筒内侧壁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管位于料筒下端时,入料管和料筒相切,因此料筒内的水和物料都可以从入料管离开,避免部分水留在料筒内影响下次研磨的效果,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同时水和物料直接离开料筒,不会滞留,不需要等入料管下方的水中物料运动到入料管处才能离开,加快了清洗的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部设置有位于入料管下方的收料桶,所述收料桶内设置有孔径小于研磨介质的第一过滤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管流出的水、物料和研磨介质会落在收料桶内的第一过滤框上,研磨介质体积较大,无法穿过第一过滤框,便会留在第一过滤框上,避免后期再从水中取出研磨介质。水和物料继续穿过第一过滤框并汇集在收料桶内,由于物料和水的密度不同,静置一段时间后,物料便会和水分层,此时就可以再将物料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收料桶内设置有位于第一过滤框下方的第二过滤框,所述第二过滤框用于滤出物料中的小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筒中会存在部分没有研磨充分的小颗粒,将物料从水中分离后,还会需要将小颗粒再分离出,此时借助第二过滤框,便可以直接将小颗粒取出,取得了提高过滤效率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滤框的两侧延伸有挂靠在收料桶边缘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过滤框设置有位于第一挂钩上方的第二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二过滤框挂在收料桶内,再将第一过滤框放置在第二过滤框上,使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并列放置,使第一过滤槽和第二过滤槽相对固定,将料筒清理好后,将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同时抬起并抖动,便可以将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上滞留的物料抖下,提高分离充分性。

作为优选,所述料筒内同心设置有隔层,所述料筒设置有连通隔层的第二输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连通水泵,所述出水管连通储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研磨辊长期持续工作后,研磨辊的温度会上升很多,导致设备损坏,因此无法长期工作。在工作的时候,用水泵给第二输水管送水,水进入隔层后将料筒内的热量吸收后再回到储水箱内,形成水循环,避免研磨辊温度上升过高,取得了延长工作时间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效果:

1.借助料筒和清理部的配合,避免通过拆卸料筒来清理,提高了清理效率;

2.借助收料桶、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的配合,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分离;

3.借助清理部和隔层的配合,实现了料筒的水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清理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用于表现料筒具体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收料桶具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研磨辊;12、驱动电机;13、过滤装置;2、料筒;21、加料管;22、入料管;23、出料管;24、隔层;25、第二输水管;26、出水管;3、清理部;31、储水箱;32、水泵;33、第一输水管;301、开口;302、凹槽;303、固定盘;304、密封垫;305、顶紧螺栓;34、收料桶;35、第一过滤框;36、第二过滤框;37、第一挂钩;38、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卧式砂磨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研磨辊11和带动研磨辊11自转的驱动电机12,机架1设置有套在研磨辊11外的料筒2,料筒2设置有插入料筒2内并供研磨介质进入的加料管21。料筒2的末端设置有供物料进入的入料管22,机架1上设置有供物料流出的出料管23,出料管23靠近料筒2首端,料筒2和出料管23之间通过过滤装置13来连通。从加料管21加入研磨介质,并从入料管22加入物料,驱动电机12通过皮带来带动研磨辊11自转,研磨辊11带动物料和研磨介质滚动,实现物料的磨细和粉碎。

如图2所示,机架1设置有清理部3,清理部3包括储水箱31和水泵32,水泵32设置有与加料管2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输水管33。清理部3设置有位于入料管22下方的收料桶34,收料桶34内设置有孔径小于研磨介质的第一过滤框35。将第一输水管33与加料管21连通,储水箱31内的水输入料筒2内,料筒2内水过多便会从入料管22溢出,并将物料带到收料桶34内,第一过滤框35会将研磨介质留住。

如图3所示,料筒2的末端同心设置有开口301,开口301内侧凹陷有凹槽302,料筒2设置有贴合凹槽302滑移的固定盘303,入料管22内壁与料筒2内侧壁相切。当需要清理料筒2时,转动固定盘303,使入料管22转动到下方,料筒2内的水会迅速离开。

如图3所示,凹槽302内贴合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304,密封垫304位于凹槽302和固定盘303之间,密封垫304由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垫304受到凹槽302和固定盘303的挤压后变形,密封垫304会充满固定盘303和凹槽302之间的缝隙,使料筒2内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物料从凹槽302流出。

如图3所示,料筒2的末端设置有数个均匀分布的顶紧螺栓305,顶紧螺栓305与料筒2螺纹连接,顶紧螺栓305的末端贴合固定盘303并位于凹槽302内。密封垫304长期变形后会产生疲劳,密封垫304的弹性会降低,导致凹槽302和固定盘303之间空隙变大,可以旋紧顶紧螺栓305,缩小凹槽302和固定盘303之间的空隙。

如图4所示,收料桶34内设置有位于第一过滤框35下方的第二过滤框36,第二过滤框36用于滤出物料中的小颗粒。料筒2(参照图1)中会存在部分没有研磨充分的小颗粒,将物料从水中分离后,还会需要将小颗粒再分离出,此时借助第二过滤框36,便可以直接将小颗粒取出。

如图4所示,第二过滤框36的两侧延伸有挂靠在收料桶34边缘的第一挂钩37,第一过滤框35设置有位于第一挂钩37上方的第二挂钩38。将第一过滤框35和第二过滤框36同时抬起并抖动,便可以将第一过滤框35和第二过滤框36上滞留的物料抖下,提高分离充分性。

如图1所示,料筒2内同心设置有隔层24,料筒2设置有连通隔层24的第二输水管25和出水管26,第二输水管25连通水泵32,出水管26连通储水箱31。在工作的时候,用水泵32给第二输水管25送水,水进入隔层24后将料筒2内的热量吸收后再回到储水箱31内,避免研磨辊11温度上升过高。

工作过程:转动固定盘303,使入料管22位于料筒2中心线上方,将研磨截止从加料管21加入,从入料管22将物料输入料筒2内,启动驱动电机12来带动研磨辊11自转,随着研磨辊11的转动,将物料和研磨介质带动旋转,物料中的固体微粒和研磨介质相互间产生更加强烈的碰撞、摩擦、剪切作用,达到将物料磨细和粉碎的目的,加工好的物料便可通过过滤装置13并离开。

加工的同时,用水泵32给隔层24内输水,水将料筒2内热量吸收后,再回到储水箱31内,避免研磨辊11过热。

需要清理料筒2时,转动固定盘303,使入料管22位于料筒2下端,并将第一输水管33和加料管21连通,启动水泵32,将水送入料筒2内,驱动电机12带动研磨辊11慢速转动,料筒2内的残余物料和研磨介质便会跟着水从入料管22离开,随着研磨辊11的转动,水可以运动到料筒2内每一处空间,因此能将料筒2内的物料和研磨介质都带动到入料管22并离开,不需要拆卸料筒2来清理。

入料管22流出的水、物料和研磨介质会落在收料桶34内的第一过滤框35上,研磨介质体积较大,无法穿过第一过滤框35,便会留在第一过滤框35上,避免后期再从水中取出研磨介质。水和物料继续穿过第一过滤框35并汇集在收料桶34内,由于物料和水的密度不同,静置一段时间后,物料便会和水分层,此时就可以再将物料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将料筒2清理好后,将第一过滤框35和第二过滤框36同时抬起并抖动,便可以将第一过滤框35和第二过滤框36上滞留的物料抖下,提高分离充分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