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2257发布日期:2019-06-13 15: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聚氨酯混凝土是一种改性聚氨酯和集料冷绊而成的高分子铺装材料,聚氨酯混凝土具有强度高、粘结性好、防水性能优秀、耐高温、耐磨等优点,因此聚氨酯混凝土得到广泛的青睐。聚氨酯混凝土需要各种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冷绊,因此需要一台能够控制各原料流量的搅拌机。

现有的搅拌机按照按作业方式分有循环作业式和连续作业式两种,连续作业式是将供料、搅拌、卸料三道工序在一个较长的筒体内连续进行的,其生产率相对较高,但对于聚氨酯混凝土而言,需要定量添加胶料、催化剂、固化剂等各种原料,这种连续作业式各料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均难以控制,所以搅拌出的混凝土质量较差;另外一种作业方式为循环作业式,循环作业式的供料、搅拌、卸料三道工序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进行的,拌制的各种物料都经过准确的称量,虽然搅拌的混凝土质量好,但是物料每次都需要称重配比,这就耗费了大量的生产时间,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且在不同液体原料添加的过程中,每一种原料都需要单独配备计量泵和配套的动力系统,占用整机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且空间合理的混凝土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石料箱、混料腔、胶料箱和辅料箱,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来将石料箱内石料运输至混料腔内的传输机构以及用来承接石料的运料槽,在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用来将胶料箱和辅料箱中的原料同步定量输送至混料腔内的计量泵。

为保证液体原料的输入,作为改进,所述计量泵包括支架、定量泵、用以驱动定量泵的第一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和定量泵的传动机构以及变量泵组,所述变量泵组通过滑杆组件连接在传动机构上,所述传动机构能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滑杆组件同步上、下运动以同时带动定量泵和变量泵组输入或者输出原料。

具体地,所述滑杆组件包括铰接在支架上的滑杆和能滑动地设置在滑杆上的滑块,所述变量泵组包括至少一个变量泵,所述变量泵一端铰接在支架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滑块上。

为保证变量泵能随主活塞轴上下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输出轴同轴设置偏心轮和与定量泵内部活塞相连接的主活塞轴,所述偏心轮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带动主活塞轴上、下运动,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在支架和主活塞轴上,并能带动变量泵的活塞杆随主活塞轴同步上、下运动。

具体地,所述滑杆包括铰接在主活塞轴上并能随主活塞轴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铰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铰接部外侧并铰接在支架上的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通过销轴铰接在主活塞轴的下端。

为保证对输入原料流量的调控,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铰接部和第一铰接部之间,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该滑杆的通槽,所述滑块穿过并能滑动地设置在该通槽内,所述通槽上还设置有用以调整滑块所处位置进而控制变量泵的流量的摇杆。

为保证石料的传输,优选地,所述混料腔设置在机架前侧,所述胶料箱设置在机架后侧,所述石料箱设置在混料腔和胶料箱之间并通过设置在石料箱下方的运料槽与混料腔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传送机构具有能穿过石料箱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能容置在运料槽内并带动运料槽内的石料向混料腔方向运动。

为调节石料的输出量,优选地,所述石料箱邻近混料腔一侧的面板下部开设有供下层传输带穿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控制石料输出量的控制门,所述控制门通过控制机构开启或者关闭。

具体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向控制门方向延伸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控制门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混凝土搅拌机,在机架上设置有石料箱、混料腔、胶料箱和辅料箱,在机架上安装有用来将石料箱内石料运输至混料腔内的传输机构以及用来承接石料的运料槽,在机架上还安装有用来将胶料箱和辅料箱中的原料同步定量输送至混料腔内的计量泵。计量泵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各个原料的精确添加,且单个计量泵和第一驱动机构的配合实现多种液体原料同时同步的添加搅拌,不必设置多套泵结构,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空间分布合理,还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计量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量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省略部分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轮与传输带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省略部分结构后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传输带与石料箱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机设置在行走设备上的管路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石料箱2、混料腔3、胶料箱4和辅料箱5,在机架1上安装有用来将石料箱2内石料运输至混料腔3内的传输机构6以及用来承接石料的运料槽8,在机架1上还安装有用来将胶料箱4和辅料箱5中的原料同步定量输送至混料腔3内的计量泵7。

本实施例中的计量泵7包括支架71、定量泵72、用以驱动定量泵72的第一驱动机构73、以及连接第一驱动机构73和定量泵72的传动机构74,本实施例中的定量泵72为常规的结构,其输入和输出的流量为一个定值,它还装配有与胶料箱4相连通的主进料管721,以及与混料腔3相连通的主出料管722。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74包括偏心轮741和主活塞轴742,偏心轮741通过支撑架7412固定连接在支架71上,主活塞轴742上套设有定向套75,定向套75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7412上,其中主活塞轴742下端与定量泵72内部活塞相连接,主活塞轴742的上端与偏心轮741的偏心轴7411相连接,偏心轮741与第一驱动机构73同轴设置,这样在第一驱动机构73工作时,就可以带动偏心轮741旋转,连接在偏心轴7411上的主活塞轴742与偏心轴7411同时做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滑杆组件76包括滑杆761和能滑动地设置在滑杆761上的滑块762,滑杆761分别转动地连接在支架71和主活塞轴742上,具体而言,滑杆761包括铰接在支架71上的第二铰接部761b以及通过销轴铰接在主活塞轴742的下端并能随主活塞轴742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铰接部761a,滑杆76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该滑杆761的通槽7611,滑块762穿过并能滑动地设置在该通槽7611内,在通槽7611上还设置有用以调整滑块762所处位置的摇杆7612,在通槽7611内还设置有贯穿通槽7611的螺杆,摇杆7612连接在螺杆的端部,这样可实现滑块762与螺杆的匹配,摇动摇杆7612即可实现滑块76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变量泵组75a,变量泵组75a包括至少一个变量泵75,变量泵75一端铰接在支架71的底部,另一端通过活塞杆754铰接在滑块762上。上述滑杆761的第一铰接部761a能随主活塞轴742同步上下运动,由于螺杆贯穿滑块762和通槽7611,相当于将滑块762上下限位在滑杆761上,这就意味着在第一铰接部761a随主活塞轴742同步上下运动时,滑块762连同铰接在滑块762上活塞杆754均同步上下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交待了滑杆761的一个转动模式,即滑杆761左端为第二铰接部761b,右端是第一铰接部761a,滑块762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铰接部761b和第一铰接部761a之间,当主活塞轴742带动右侧的第一铰接部761a向上运动,滑块762带动活塞杆754同步向上运动,即主活塞轴742与活塞杆754的运动方向相同;还可以是滑杆761的右端是第一铰接部761a,第二铰接部761b设置于第一铰接部761a同侧,这样第二铰接部761b以左均为滑块762滑动的范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翘板的结构,当主活塞轴742向下运动,位于滑杆761左侧的滑块762带动活塞杆754同步反向向上运动,即主活塞轴742与活塞杆754的运动方向相反。

变量泵75的数量可以根据机器所需液体原料的种类而设定,以2个为佳,本实施例中变量泵75的具体结构为:变量泵75自上而下依次装配有相互连通的上泵体751、中泵体752和下泵体753,在二者之间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塞杆754,在下泵体753上连通有进料管7531,相对应地,上泵体751上连通有出料管7511,中泵体752和下泵体753之间设置有限制液体原料仅由下泵体753输送至上泵体751的单向阀755,单向阀755包括阀芯7551和阀块7552。当第一驱动机构73工作,活塞杆754向上运动,密封的变量泵75内部形成负压,在压强的作用下,辅料箱5内的原料从进料管7531输送到变量泵75内,当活塞杆754向下运动时,密封的变量泵75内部形成正压,在压强的作用下,阀芯7551被向下挤压,阀芯7551与阀块7552将进料口堵牢,原料只能从出料管7511输出,第一驱动机构73带动偏心轮741的偏心轴7411旋转,偏心轴7411旋转一周,变量泵75完成一个输入输出的周期,上述摇动摇杆7612能够实现滑块762移动,该操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变滑块762在通槽7611的位置以改变其与第一铰接部761a之间的间距,这样可以调整活塞杆754上下移动的行程,进而调控输入或者输出液体原料的流量。

由上文可知,定量泵72的活塞是与主活塞轴742相连接的,同时交待了变量泵75的活塞杆754也与主活塞轴742相连接,即实现了一个第一驱动机构73驱动滑杆组件76同步上、下运动以同时带动定量泵72和变量泵组75a输入或者输出原料,胶料箱4内的液体原料经由主进料管721进入到定量泵72中,并由主出料管722传输至混料腔3;辅料箱5内的液体原料经由进料管7531进入到变量泵75中,并由出料管7511传输至混料腔3,胶料箱4和辅料箱5的原料进入到混料腔3内,与石料进行搅拌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混料腔3设置在机架1前侧,胶料箱4设置在机架1后侧,石料箱2设置在混料腔3和胶料箱4之间并通过设置在石料箱2下方的运料槽8与混料腔3相连通,混料腔3与石料箱2邻近设置可以保证传输机构6的传输效率。

其中,传输机构6具有能穿过石料箱2内并形成上、下两层的传输带61,下层传输带61能容置在运料槽8内并带动运料槽8内的石料向混料腔3方向运动,传输机构6通过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机构62驱动,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第二驱动机构62配合的传动轮63,传输带61能绕设在该传动轮63上,上述的第二驱动机构62包括了发电机、驱动电机、机油箱等常规驱动结构,其中的驱动电机与传动轮63配合连接。

为了调控石料输入混料腔3内的量,在石料箱2邻近混料腔3一侧的面板下部开设有供下层传输带61穿出的开口21,开口21上设置有控制石料输出量的控制门22,控制门22通过控制机构9开启或者关闭第二驱动机构62驱动传动轮63带动传输带61运动,在传输带61上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档杆,在石料用尽前,石料箱2底部始终会有石料,这些石料容置在运料槽8中,这样,同样容置在运料槽8中的下层传输带61向混料腔3一侧运动就会通过上述档杆将底部石料带动经由开口21向混料腔3运动,达到传输石料的目的;上述控制门22的设计并不意味着控制门22仅仅起到了开启和关闭开口21的作用,实际上,由于传输带61的存在,控制门22并不能完全的封闭开口21,通过调控控制门22开启的大小,就可以调控经由开口22进入到混料腔3中石料的输入量,这样就能起到精确输入的目的。

上述的控制机构9可以是多种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9包括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的控制杆91,控制杆91向控制门22方向延伸有第一连接杆92,控制门2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3,第一连接杆92和第二连接杆93之间通过连接件94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搅拌机并不是在一处固定不动,还可以是整体固定在行走设备,如图8所示,可以设置在汽车上,避免了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在铺装不同路段时,可以一边移动一边施工,提高了路面铺装的效率。当搅拌的混凝土为聚氨酯混凝土时,由于聚氨酯混凝土凝固时间短,因此需要直接将搅拌好的聚氨酯混凝土原料输送至摊铺机进行摊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