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536发布日期:2019-05-11 01:1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管。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厨房中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含水废油的再生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处理、进入高含水期油田所采出的原油等领域。目前已知的油水分离主要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静电分离、真空闪蒸、吸附分离、聚结分离等。但由于分离设备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处理量小,速度慢,成本高,能耗高,其使用并不尽人意,因此,油水分离设备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管,可有效解决油水分离设备处理量小,速度慢,成本高,能耗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管,包括前接头、后接头和管体,所述的管体是由金属多层烧结网制成的空心圆形,烧结网的网孔为50-300目,前接头外周壁上开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装有第一密封圈,后接头外周壁上开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装有第二密封圈,前接头与管体连接端的连接孔内周壁呈台阶状,管体的前端装在台阶上,构成前接头内孔壁与管体的内孔壁在同一直面上的通孔结构,前接头与管体连接部位的通孔内装有紧密在一起的紊流器,后接头与管体的连接端凸台状,管体的端部套装在凸台的外周上,后接头的中心开有与外端连通的缝隙,缝隙的宽为1-3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生产制造,具有处理量大、处理速度快、制作成本低、无能耗等特点,可有效用于油水分离,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管,包括前接头、后接头和管体,所述的管体3是由金属多层烧结网制成的空心圆形,烧结网的网孔为50-300目,前接头1外周壁上开有第一密封槽5-1,第一密封槽5-1内装有第一密封圈6-1,后接头4外周壁上开有第二密封槽5-2,第二密封槽5-2内装有第二密封圈6-2,前接头1与管体3连接端的连接孔内周壁呈台阶状,管体的前端装在台阶上,构成前接头内孔壁与管体的内孔壁在同一直面上的通孔结构,前接头与管体连接部位的通孔内装有紧密在一起的紊流器2,后接头与管体的连接端凸台状,管体的端部套装在凸台的外周上,后接头的中心开有与外端连通的缝隙9,缝隙的宽为1-3mm。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6-1、第二密封圈6-2均为橡胶制成的O型;

所述的缝隙9为扁长方形的通孔;

所述的金属多层烧结网的金属丝表面均涂覆一层超亲油和超疏水的表面改性涂料层;

所述的前接头与管体的连接端外周壁呈斜面7;

所述的后接头的外周壁上有装配槽8。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油水混合液从前接头1进入,被分离出来的油通过油水分离管体3并从其外壁滴落,而水则从后接头4中间的窄缝隙中流出。本油水分离过滤管适合安装在专用的油水分离器中,过滤管的前接头1和后接头4分别安装在专用油水分离器的前、后孔板上并通过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前接头内部安装有紊流器2,其目的在于使进入油水分离管体3中的油水混合液能处于紊流状态,保证混合液与油水分离管的管壁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油水分离管是由金属多层烧结网加工而成,金属多层烧结网的控制层孔径为50~300目不等,并且在金属多层烧结网的金属丝表面均涂覆一层超亲油和超疏水的表面改性涂层,由于油水分离管表面的超疏水亲油特性使得在管内流动的水无法穿越由金属多层烧结网制成的管壁上的网孔而只能顺流通过至后接头4的窄缝中流出,而水中所夹带的油则可在微小的管内、外压力差的驱动下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地通过具有超亲油特性的金属多层烧结网向油水分离管3外侧流出,后接头4的特征在于中间具有一条宽度只有1~3毫米的窄缝隙,其目的在于减缓混合液在油水分离管中的流动速度和停留时间。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过滤管是利用过滤管中的超疏水亲油特性进行的油水分离,它具有处理量大、处理速度快、制作成本低、无能耗等特点,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