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979发布日期:2019-10-28 23:0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石英砂和焦炭在电炉中反应生成的产物,碳化硅分子结构呈共价键构成的原子晶格晶体结构,有极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碳化硅微粉主要用于磨料行业,对微粉的分级有特殊要求,微粉中不能有大颗粒出现。传统的研磨装置在研磨过程中,由于碳化硅较为坚硬,研磨装置受损较为严重,导致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碳化硅微粉在研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热量及时排出,有可能会影响研磨装置的寿命。针对于此,专利号为201721812814.0,名称为“碳化硅微粉研磨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所述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盛放碳化硅的浆料的空冷罐、支撑架、空冷搅动装置,所述空冷罐的上端敞开,以散发热量,空冷罐设有空冷浆料进口和空冷浆料出口,空冷浆料进口与研磨装置的出料口连通,以将研磨装置中的浆料排入空冷罐,空冷浆料出口与水冷却装置连通,以将经过空气冷却后的浆料排入水冷却装置,支撑架设置在空冷罐的上方,空冷搅动装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空冷搅动装置的搅动端位于空冷罐中,以搅动浆料从而加速浆料冷却。

该方案能够对碳化硅浆料进行有效的冷却,但是长时间运行时,空冷搅动装置上的搅动电机中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进入碳化硅浆料中,最终影响碳化硅微粉的纯度和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搅动电机的润滑油进入碳化硅浆料的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

一种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空气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所述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盛放碳化硅的浆料的空冷罐、支撑架、空冷搅动装置,所述空冷罐的上端敞开,以散发热量,空冷罐设有空冷浆料进口和空冷浆料出口,空冷浆料进口与研磨装置的出料口连通,以将研磨装置中的浆料排入空冷罐,空冷浆料进口与研磨装置的出料口之间还设有第一控制阀,以控制浆料从研磨装置进入空气冷却装置,空冷浆料出口与水冷却装置连通,以将经过空气冷却后的浆料排入水冷却装置,空冷浆料出口与水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以控制浆料从空气冷却装置进入水冷却装置,支撑架设置在空冷罐的上方,空冷搅动装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空冷搅动装置的搅动端位于空冷罐中,以搅动浆料从而加速浆料冷却,所述空冷搅动装置包括搅动电机、搅动杆、接油盘、引导盖、搅动叶片,所述搅动电机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搅动电机的转轴向下且与搅动杆固定连接,接油盘和引导盖套设在搅动杆上,且引导盖位于接油盘内,搅动叶片与搅动杆的下端套设连接,搅动叶片位于空冷罐的底部,以对碳化硅浆料进行搅动。

优选的,所述接油盘和引导盖呈碗状,接油盘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接油盘通过通孔与搅动杆套设连接,通孔的边沿设有挡边,以防止接油盘中的油从接油盘的通孔与搅动杆之间的空隙流出,引导盖边沿的直径小于接油盘的边沿的直径,引导盖的端口向下设置在接油盘中,引导盖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引导盖通过该通孔与搅动杆套设连接,当润滑油沿着搅动杆下落时,润滑油会沿着引导盖流入接油盘。

优选的,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罐、水冷盘管、水泵、循环水池,所述水冷罐设有水冷浆料进口、水冷浆料出口,水冷浆料进口与空冷浆料出口连通,水冷浆料出口与研磨装置的进口连通,水冷罐的上端敞开,以加强散热,水冷盘管设置在水冷罐中,水冷盘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与循环水池连通,并通过水泵使水冷盘管中的水循环流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两个结构相同的空气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空冷搅动装置包括搅动电机、搅动杆、接油盘、引导盖、搅动叶片,通过接油盘和引导盖的配合,能够使搅动电机泄露的润滑油进入接油盘,从而防止润滑油进入浆料中,污染碳化硅微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10、空气冷却装置20、空冷罐201、第一控制阀2011、第二控制阀2012、支撑架202、空冷搅动装置203、搅动电机2031、搅动杆2032、接油盘2033、引导盖2034、搅动叶片2035、水冷却装置204、研磨装置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和图2,一种防止油污染的碳化硅微粉研磨冷却装置10包括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空气冷却装置20、水冷却装置204,所述空气冷却装置20包括盛放碳化硅的浆料的空冷罐201、支撑架202、空冷搅动装置203,所述空冷罐201的上端敞开,以散发热量,空冷罐201设有空冷浆料进口和空冷浆料出口,空冷浆料进口与研磨装置205的出料口连通,以将研磨装置205中的浆料排入空冷罐201,空冷浆料进口与研磨装置205的出料口之间还设有第一控制阀2011,以控制浆料从研磨装置205进入空气冷却装置20,空冷浆料出口与水冷却装置204连通,以将经过空气冷却后的浆料排入水冷却装置204,空冷浆料出口与水冷却装置204的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2012,以控制浆料从空气冷却装置20进入水冷却装置204,支撑架202设置在空冷罐201的上方,空冷搅动装置203与支撑架202固定连接,空冷搅动装置203的搅动端位于空冷罐201中,以搅动浆料从而加速浆料冷却,所述空冷搅动装置203包括搅动电机2031、搅动杆2032、接油盘2033、引导盖2034、搅动叶片2035,所述搅动电机2031与支撑架202固定连接,搅动电机2031的转轴向下且与搅动杆2032固定连接,接油盘2033和引导盖2034套设在搅动杆2032上,且引导盖2034位于接油盘2033内,搅动叶片2035与搅动杆2032的下端套设连接,搅动叶片2035位于空冷罐201的底部,以对碳化硅浆料进行搅动。

进一步的,所述接油盘2033和引导盖2034呈碗状,接油盘2033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接油盘2033通过通孔与搅动杆2032套设连接,通孔的边沿设有挡边,以防止接油盘2033中的油从接油盘2033的通孔与搅动杆2032之间的空隙流出,引导盖2034边沿的直径小于接油盘2033的边沿的直径,引导盖2034的端口向下设置在接油盘2033中,引导盖2034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引导盖2034通过该通孔与搅动杆2032套设连接,当润滑油沿着搅动杆2032下落时,润滑油会沿着引导盖2034流入接油盘2033。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很难保证接油盘2033与搅动杆2032的连接严丝合缝,当接油盘2033与搅动杆2032存在缝隙时,如果直接设置接油盘2033而没有引导盖2034,那么润滑油有可能会沿着接油盘2033与搅动杆2032之间的缝隙进入浆料中,从而影响接油效果。同时润滑油还有可能伴随着杂质以固态的形式进入接油盘2033中。如果没有引导盖2034,那么固态物质会将接油盘2033中的液体油溅到浆料中。引导盖2034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固态物质下落到接油盘2033中的速度减小,同时接油盘2033中的油飞溅时,也会因为引导盖2034的阻挡不会落到浆料中。因为搅动杆2032的转动速度并不快,所以润滑油在接油盘2033中的离心运动速度较小,不会脱离接油盘2033进入浆料。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却装置204包括水冷罐、水冷盘管、水泵、循环水池,所述水冷罐设有水冷浆料进口、水冷浆料出口,水冷浆料进口与空冷浆料出口连通,水冷浆料出口与研磨装置205的进口连通,水冷罐的上端敞开,以加强散热,水冷盘管设置在水冷罐中,水冷盘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与循环水池连通,并通过水泵使水冷盘管中的水循环流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