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9314发布日期:2019-09-29 16:1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化工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气液反应是指反应物系中存在气相和液相的一种多相反应过程,通常是气相反应物溶解于液相后,再与液相中另外的反应物进行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物均存在于气相中,它们溶解于含有催化剂的溶液以后再进行反应。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化工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影响化工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反应设备,常压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农药、新能源等生产过程和各类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及开发中。根据气液接触的方式,气液反应器可分为:气泡型(如鼓泡塔、板式塔、机械搅拌釜)、液滴型(如喷洒塔、喷射反应器、文丘里反应器)和液膜型(如填料塔、湿壁塔)。

但是现有的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在进行气液反应时,主要是通过传统单一的压力作用进行气液融合,气液反应器的效率低下,影响实验人员的实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包括三脚支架、反应器本体、风叶、搅拌叶片、反应网板和混合滤板;所述三脚支架上端设置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左端上侧设置进气管道,进气管道末端固定在反应器本体上;所述反应器本体顶端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下端设置轴承座,轴承座下端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反应器本体内部;所述轴承座下端设置转轴,转轴轴身表面靠近轴承座一端设置风叶;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右端上侧设置第一喷淋头,第一喷淋头固定在反应器本体上,第一喷淋头右端设置进液管道;

所述搅拌叶片下端设置反应网板,反应网板的整体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反应网板下端设置混合滤板,混合滤板下端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弹簧,弹簧下端设置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反应器本体上;所述反应器本体底端设置排料装置,排料装置左端设置循环管道,排料装置右端设置排料管道,排料管道上设置手动阀;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循环水泵,循环管道末端穿过反应器本体设置第二喷淋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风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呈对称分布设置在转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进气管道和进液管道上都设置电动流量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反应网板包括固定架、上网板和下网板,固定架上端设置上网板,上网板下端设置下网板,下网板固定在固定架的下端,下网板与上网板呈对称设置;所述上网板和下网板的数量都设置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网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为30度,下网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反应器本体外侧中部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内部设置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进液管道下端设置观察窗,观察窗整体采用钢化玻璃材料制成,观察窗与反应器本体的连接处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叶片、反应网板、混合滤板的设置,在风叶、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循环水泵的帮助下,实现对反应气体和反应液体的多级融合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气液反应器的气液融合效率,同时,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实验工作时间,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中反应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脚支架、2-反应器本体、3-进气管道、4-电动流量控制阀、5-压力传感器、6-轴承座、7-转轴、8-风叶、9-搅拌叶片、10-进液管道、11-第一喷淋头、12-反应网板、13-加热装置、14-混合滤板、15-弹簧、16-排料装置、17-循环水泵、18-循环管道、19-第二喷淋头、20-观察窗、121-固定架、122-上网板、123-下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化工气液反应器,包括三脚支架1、反应器本体2、风叶8、搅拌叶片9、反应网板12和混合滤板14;所述三脚支架1上端设置反应器本体2,反应器本体2左端上侧设置进气管道3,进气管道3末端固定在反应器本体2上,将需要混合的气体输送到装置的内部;所述反应器本体2顶端设置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采用型号为JY-P300型气压传感器,对反应器本体2内部的压力进行检测;所述压力传感器5下端设置轴承座6,轴承座6下端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反应器本体2内部,对轴承座6进行支撑;所述轴承座6下端设置转轴7,转轴7轴身表面靠近轴承座6一端设置风叶8,风叶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呈对称分布设置在转轴7上;所述转轴7下端设置搅拌叶片9,搅拌叶片9整体采用不锈刚材料制成,搅拌叶片9表面设置多个通孔,搅拌叶片9整体为镂空结构;所述搅拌叶片9右端上侧设置第一喷淋头11,第一喷淋头11固定在反应器本体2上,第一喷淋头11右端设置进液管道10,对反应器本体2内部进行反应液体的输送;

所述搅拌叶片9下端设置反应网板12,反应网板12的整体数量设置为四个,对经过搅拌叶片9对喷淋后的反应液体进行进一步的分裂,增大反应气体与反应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气液的融合效率后,再通过四层反应网板12的混合溶解,进一步的加快气液融合的效率;所述反应网板12下端设置混合滤板14,混合滤板14下端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弹簧15,弹簧15下端设置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反应器本体2上,通过混合后的液体滴落在混合滤板14上,在混合液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对弹簧15进行挤压作用,在弹簧15自身的伸缩作用下,带动混合滤板14来回震动,对反应器本体2内部的气体和液体进行混合搅拌,进一步的提高气液融合率;所述反应器本体2底端设置排料装置16,排料装置16左端设置循环管道18,排料装置16右端设置排料管道,排料管道上设置手动阀;所述循环管道18上设置循环水泵17,循环管道18末端穿过反应器本体2设置第二喷淋头19,对混合后的混合液体进行进一步的循环融合,提高融合效率;

所述进气管道3和进液管道10上都设置电动流量控制阀4,电动流量控制阀4采用型号为DZB30防爆型电控阀,对进入到反应器本体2内部的气体和液体的含量进行监控;

所述反应网板12包括固定架121、上网板122和下网板123,固定架121上端设置上网板122,上网板122下端设置下网板123,下网板123固定在固定架121的下端,下网板123与上网板122呈对称设置;所述上网板122和下网板123的数量都设置为四个,对滴落在反应网板12上的液体进行来回的过滤,加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气液混合的效率;

所述上网板122与固定架121之间的夹角为30度,下网板123与固定架121之间的夹角为30度,提高混合的效率,降低气液混合的时间;

所述反应器本体2外侧中部设置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13内部设置加热管,对反应器本体2内部的反应混合物进行加热,提高混合效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进液管道10下端设置观察窗20,观察窗20整体采用钢化玻璃材料制成,观察窗20与反应器本体2的连接处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保证整体反应装置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实验人员分别将进气管道3和进液管道10上设置的电动流量控制阀4打开,使得进气管道3内部的气体反应物进入到反应器本体2内部,吹动风叶8,在转轴7和轴承座6的帮助下在反应器本体2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同时,进液管道10内部的反应液体,经过第一喷淋头11的喷射作用产生滴状反应液体与正在转动的搅拌叶片9进行接触,增大反应气体与反应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气液的融合效率后,滴落到反应网板12上,再通过四层反应网板12的多次过滤,使得反应气体与反应液体进行多次的接触混合,进一步的加快气液融合的效率后,再次滴落到混合滤板14上,在弹簧15自身的伸缩作用下,进一步的加快气液混合的效率后,在反应器本体2内部进行堆积,进入到排料装置16内部后,关闭进液管道10上的电动流量控制阀4,在启动循环水泵17,在循环管道18的帮助下,将混合后的气液溶液再次经过第二喷淋头19的喷淋作用,滴落到反应网板12上,再通过四层反应网板12的多次过滤,使得反应气体与反应液体进行多次的接触混合,进一步的加快气液融合的效率后,再次滴落到混合滤板14上,在弹簧15自身的伸缩作用下,进一步的加快气液混合的效率后,在反应器本体2内部进行堆积,形成循环融合流程后,当压力传感器5感应到反应器本体2内部的气体达到额定值时,通过与进气管道3上设置的电动流量控制阀4之间的电性连接,使得电动流量控制阀4关闭,于此同时,实验人员关闭循环水泵17,打开排料装置16右端排料管道上设置的手动阀,使得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排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叶片、反应网板、混合滤板的设置,在风叶、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循环水泵的帮助下,实现对反应气体和反应液体的多级融合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气液反应器的气液融合效率,同时,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实验工作时间,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