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6750发布日期:2019-07-06 11:0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频繁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

但是,现有的废气处理装备存在以下缺陷:

市面上的废气处理装备无法根据气体压力过大或过小来调节气体的通断,调节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能解决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进气管路、混合液储罐、泵体、再沸器、冷凝器及分离稳压装置,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混合液储罐连接,所述混合液储罐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再沸器连接,所述再沸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底部连通管路及第二水封,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稳压装置包括第一分离罐及稳压罐,所述第一分离罐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稳压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还包括第二分离罐,所述第二分离罐与所述稳压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第二分离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二压力控制器及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所述第一液位计显示所述第一水封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所述第二液位计显示所述第二水封的液面高度,所述排出管路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所述第二水封设有进气口,液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内,废气的压力使所述第二水封的液面高度向下移动直至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出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出气端,所述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封和所述排出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端处设有一出气液面,所述出气液面位于所述出气端的最上方,当所述第二水封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气液面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出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三液位计,所述第三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

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液位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一液位计的信息,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与一控制端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液位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信息,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与一控制端通信。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混合液储罐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再沸器连接,所述再沸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10、底部连通管路50及第二水封60,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连通。废气从所述进气管路流入所述混合液储罐后经所述泵体进入所述再沸器中,经过冷凝和稳压分离后,流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中,满足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压力后才可排出,合理根据压力调节废气的排除与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装置中一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的结构图。

图中:100、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第一水封;11、上部排气管;20、第一液位计;30、第一压力控制器;40、第三液位计;50、底部连通管路;60、第二水封;61、进气口;70、第二液位计;80、第二压力控制器;90、排出管路;101、出气端;102、出气液面;200、进气管路;300、混合液储罐;400、泵体;500、再沸器;600、冷凝器;700、分离稳压装置;701、第一分离罐;702、稳压罐;703、第二分离罐;800、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2,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进气管路200、混合液储罐300、泵体400、再沸器500、冷凝器600及分离稳压装置700,所述进气管路200与所述混合液储罐300连接,所述混合液储罐300通过所述泵体400与所述再沸器500连接,所述再沸器500与所述冷凝器600连接,所述冷凝器600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10、底部连通管路50及第二水封60,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连通。废气从所述进气管路200流入所述混合液储罐300后经所述泵体400进入所述再沸器500中,经过冷凝和稳压分离后,流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中,满足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压力后才可排出,合理根据压力调节废气的排除与否。

优选的,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包括第一分离罐701及稳压罐702,所述第一分离罐701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600和所述稳压罐702连接。具体的,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还包括第二分离罐703,所述第二分离罐703与所述稳压罐702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烟囱800,所述烟囱800与所述第二分离罐703连接。一方面,所述第一分离罐701及所述第二分离罐703进行两次分离,提升分离效果,另一方面,所述稳压罐702位于所述第一分离罐701及所述第二分离罐703,实现稳压效应,提高了废气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还包括第一液位计20、第二水封60、第二液位计70、第二压力控制器80及排出管路90,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20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10,所述第一液位计20显示所述第一水封10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液位计70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60,所述第二液位计70显示所述第二水封60的液面高度,所述排出管路90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60,所述第二水封60设有进气口61,液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内,废气的压力使所述第二水封60的液面高度向下移动直至所述进气口61与所述排出管路90连通。当废气的压力不足时,所述第二水封60的液面高度过高从而阻断所述进气口61与所述排出管路90连通,当废气压力足够时,压力使所述第二水封60向下移动,使所述进气口61与所述排出管路90连通,进一步合理根据压力调节废气的排除与否。

优选的,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出气端101,所述出气端101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封60和所述排出管路90连通。具体的,所述出气端101处设有一出气液面102,所述出气液面102位于所述出气端101的最上方,当所述第二水封60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气液面102时,所述进气口61与所述排出管路90连通。可通过所述第一液位计20及所述第二液位计70直观的观察出液面的变化,方便管理。

优选的,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还包括第三液位计40,所述第三液位计40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10。进一步提高了液面的观察效率,方便了人们的观察。

优选的,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器30,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30与所述第一液位计20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一液位计20的信息,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30与一控制端通信。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压力控制器80,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80与所述第二液位计70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二液位计70的信息,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80与一控制端通信。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封10还设有上部排气管11,所述上部排气管11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水封10的气体,避免所述第一水封10气体过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封10、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及所述第二水封60呈u型分布。所述排出管路90呈u型。所述排出管路90的出气口朝下,由于热的废气与冷空气相比较轻,会分散较快,避免堵塞在出气口附近。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封10平行于所述第二水封60。更加方便液面的观察和对比,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