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气流抽吸力进行除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3000发布日期:2019-07-24 09:08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利用气流抽吸力进行除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除尘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法碾砂生产中的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CN102000625A(干法碾砂除尘成套设备专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提供了一种水雾压尘除尘罩和振动筛排料口装有倒锥形吸尘罩的技术方案,通过水雾喷头所产生的水雾罩,将圆锥制砂机、振动机构所产生的绝大部分粉尘罩住,其漏掉的粉尘通过吸尘罩及负压吸风管吸入除尘器除尘。虽然实现了水雾压尘、一次除尘、二次除尘,降低了能耗消耗和噪音,但是其不足之处是所述的除尘器仍会有电力消耗和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自然气流将干法碾砂生产中所产生的粉尘进行除尘的除尘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不需要传统的除尘器,因此无需消耗能源,且不产生噪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设有碾砂设备的碾砂车间,还包括风塔、吸尘系统、排气管和弧形水箱;风塔中设多条垂直的通道;吸尘系统由碾砂车间、漏尘地板、反圆弧风檐、地下风道、地下水雾喷头、吸尘板及蓄水箱组成;其中,碾砂车间上部设有进风的空腔,下部连接漏尘地板;反圆弧风檐凸面朝下,边缘与漏尘地板连接;所述漏尘地板设有多个漏尘的孔,所述反圆弧风檐设有多条漏尘的间隙;吸尘板的表面设有一层具有毛细管的第一吸尘湿布,地下风道的一端连接风塔,另一端连接排气管下部;排气管上部与弧形水箱连接,两者的连接处设有排气口;弧形水箱凸面朝上,底部平面上设有一层第二吸尘湿布;

地下水雾喷头由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多个细小孔构成,在自来水的水压下,水从多个细小孔高速喷出水柱,水柱撞击在地下风道的顶部,裂成水微粒,散发到空气中的水微粒,形成水雾;沿地下风道的轴线上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地下水雾喷头;所述的地下风道中设置下水道,下水道与溢道相连,溢道通向外界;溢道中设置沉井,沉井中设置浮力闸门。

所述的反圆弧风檐位于地下风道上部。

所述的地下风道设置在地下,地下风道的下部设置地下水雾喷头,地下风道上部设置吸尘板,吸尘板上方设置蓄水箱。

所述的蓄水箱底部设有多个微小孔,从微小孔漏出的水被具有毛细管的吸尘湿布吸收。

所述的碾砂车间位于风塔与排气管之间,碾砂车间通过漏尘地板的孔和反圆弧风檐的间隙与地下风道相通。

所述的在地下风道中反圆弧风檐、地下水雾喷头和吸尘板朝排气管方向顺序排列。

所述的弧形水箱底面设有多个微小孔,从微小孔渗出的水被第二吸尘湿布吸收。

所述的浮力闸门为一矩形壳体。

使用方法:一方面,外界气流流过弧形水箱时,流速加大,压强变小,排气管内空气从下部被吸到上部,进而从排气口流出;另一方面,风塔迎风侧的通道进的风流入地下风道,经过反圆弧风檐时,流速加大,压强变小,使得碾砂车间内的含有粉尘的空气被吸引,穿过漏尘地板的孔和反圆弧风檐的间隙,进入地下风道,进而随同流入地下风道中的气流一起形成混合气流朝排气管方向流动,该混合气流中的粉尘首先被地下水雾喷头喷出的水雾罩住,使其朝下掉落的同时,未被水雾罩住的微量粉尘,随同混合气流撞向吸尘板,被吸尘板上润湿的第一吸尘湿布粘住;此后,该混合气流进入排气管,并在排气管内上升,而后碰撞弧形水箱底面的第二吸尘湿布,当该混合气流中残余的粉尘被第二吸尘湿粘住后,成为洁净的空气从排气口流出。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改变了现有技术的除尘设备需要消耗电力,且除尘设备存在噪声污染的工作模式。本发明运用物理原理,使自然气流驱动粉尘附上水份进行重力除尘和湿布除尘,最后将除尘后的洁净空气释放到外界空气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自然风通风干法碾砂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针对专利CN102000625A(干法碾砂除尘成套设备专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的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作出了改进。本实施例可以是在保留该现有技术的水雾喷头所产生的水雾罩,除去该专利技术方案中的其余除尘设置的情况下进行除尘;也可以是完全除去该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所有除尘设置的情况下进行除尘。

实施例1、除尘装置包括风塔1、吸尘系统2、排气管3和弧形水箱27。风塔中1设多条垂直的通道12,迎风侧的通道进风;吸尘系统2由碾砂车间21、漏尘地板22、反圆弧风檐23、地下风道24、地下水雾喷头25、吸尘板26及蓄水箱28组成;其中,碾砂车间21的漏尘地板22上安装现有技术的碾砂设备29(圆锥制砂机、振动机构),碾砂车间上部设有进风的空腔211。反圆弧风檐23凸面朝下,其边缘与漏尘地板22连接;所述反圆弧风檐23设有多条间隙231,其作用是含有粉尘的空气可以从间隙中流出。所述漏尘地板22中的孔221也是用来流出含有粉尘的空气(见图2)。所述地下风道24设置在地下,其一端连接风塔1,另一端连接排气管3;碾砂车间21位于风塔1与排气管3之间,碾砂车间21通过漏尘地板22的孔221和反圆弧风檐23的间隙231与地下风道24相通;在地下风道24中反圆弧风檐23、地下水雾喷头25和吸尘板26朝排气管3方向顺序排列;排气管3与连接,两者的连接处设有排气口31;所述吸尘板26和蓄水箱28是一个整体,吸尘板26的表面设有一层具有毛细管的第一吸尘湿布261,蓄水箱底部设有多个微小孔,从微小孔漏出的水被具有毛细管的第一吸尘湿布261吸收,使其可以粘住气流中的粉尘。吸尘板26朝进气管3方向倾斜,其作用是减少对气流运行的阻力。

所述地下水雾喷头25和弧形水箱27的水源和水压为市售自来水的水源和水压。

所述地下水雾喷头25可以是市售的水雾喷头。但由于地下风道24是矩形,最好采用以下方式形成水雾(见图3):在水管252上设置多个细小孔作为水雾喷头,在自来水的水压下,水从多个细小孔高速喷出水柱254,水柱254撞击在地下风道24的顶部,裂成水微粒,散发到空气中的水微粒,形成水雾251。采用这样的水雾喷头的好处是:沿地下风道24轴线可设置一个以上地下水雾喷头25。当混合气流经过多道水雾后,混合气流中的绝大部份或全部粉尘会落在地下风道24下部。该技术特征也可以代替现有技术的水雾喷头所产生的水雾罩,也就是设有多个细小孔的水管代替水雾喷头,在所述细小孔的上方增设一块使得从多个细小孔高速喷出的水撞击成水微粒的硬质板块(未画出)。

地下风道24中可以设置下水道253和溢道92(见图1和图3),水雾喷头25喷出的水流入下水道253,然后从溢道92流到外界。

为防止外界的空气从溢道92进入,干扰地下风道24和排气管3中的气流流向,可以在溢道92中设置沉井91,并在沉井91中设置浮力闸门93(见图1)。浮力闸门93为一矩形壳体,可在水中浮起。当下水道253中的水流入沉井91中,浮力闸门93在水中浮起,而多余的水从沉井91中溢出,进而从溢道92流到外界。外界的气流则被挡在浮力闸门93之外。

本发明运行过程是这样的:(见图1)一方面,外界气流流过弧形水箱27时,流速加大,根据伯努力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排气管3内空气从下部被吸到上部,进而从排气口31流出。另一方面,风塔1迎风侧的通道12进的风流入地下风道24,经过反圆弧风檐23时,流速加大,压强变小,使得碾砂车间21内的含有粉尘的空气被吸引,穿过漏尘地板22的孔和反圆弧风檐23的间隙,进入地下风道24(为了补充流失的空气,外界的空气从碾砂车间的空腔211进入),进而随同流入地下风道24中的气流一起形成混合气流朝排气管方向流动,该混合气流中的粉尘首先被地下水雾喷头25喷出的水雾251罩住,使其朝下掉落的同时,未被水雾罩住的微量粉尘,随同混合气流撞向吸尘板26,被吸尘板26上润湿的第一吸尘湿布261粘住;此后,该混合气流进入排气管3,并在排气管3内上升,而后碰撞弧形水箱底面的第二吸尘湿布30(通常,经过上述除尘步骤后,基本上已经是洁净的空气了。如果还有残余的粉尘,这时会被第二吸尘湿布30粘住),当该混合气流中残余的粉尘被第二吸尘湿布30粘住后,成为洁净的空气从排气口31流出。

当上述吸尘湿布上粘住的粉尘积累到一定重量,其重量超过粘着力,积厚的粉尘会自动掉入地下风道的底部。当地下风道24底部的粉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工作人员入内清理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