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470发布日期:2019-11-05 23:0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进步,车间内部机械化的程度愈来愈高,目前,为了提高生产环境同时也避免工业废气污染环境,厂区内一般会设有用于对工业废气、尾气进行处理废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但是,目前的废气处理装置具如下痛点:

目前的废气处理装置(例如:UV光解),其主要是通过废气处理箱侧壁上设置的控制柜对废气处理箱内部的加热装置(灯管)进行供电,从而使得其内部的催化物质(光触媒)分解,产生处理废气的必要物质,而工业废气的量较大,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在运行时,控制柜内部的热量难以散失,在加上废气处理箱内的热量同样也需要从废气处理箱的侧壁散出,导致控制柜内部的温度上升,影响控制柜内部物件(例如:控制模块、电缆)的损坏,导致废气处理装置报废;

其次,由于目前的工业废气多样化,例如:有碱性废气和酸性废气,现有技术中,无法将两部分产生的废气进行充分利用,即:碱性的废气和酸性的废气均进行单独处理,导致处理废气的效率降低,并且还导致处理废气的成本提高。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供废气通过的废气通道的废气处理箱、多个间隔设于该废气处理箱顶部且用于向其内部提供热气的供气组件以及多个分别设于所述废气处理箱两侧且用于将从废气处理箱两侧散失的热气进行回收并且重新送入废气处理箱内部的余热回收组件;各供气组件均包括形状为“圆柱形”且部分自废气处理箱顶部嵌入废气处理箱的供气筒,所述供气筒嵌入废气处理箱的外壁上设有与废气处理箱连通的进气口,所述供气筒远离废气处理箱的顶部连通有供气管且在所述供气筒内设有引气装置;各余热回收组件均包括与废气处理箱侧壁固定连接的热能储备箱、设于热能储备箱内部且用于控制引气装置驱动的控制模块、设于热能储备箱一侧且用于连通热能储备箱与废气处理箱的热能回流罩、设于热能储备箱另一侧且用于进气并散热的微孔、多个设于废气处理箱内部且分别与热能回流罩固定连接的挡流罩以及设于热能回流罩内部的排气组件。

优选为:所述引气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供气筒两端内壁之间且中空设置的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内设有轴向间隔设置且形状为“环形”的安装座,在转动筒的外表设有多个一端均部分穿入转动筒内部且分别与所述安装座与转动筒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各转动轴位于转动筒外的外壁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引气片。

优选为:所述引气片的形状设为三个角度分别为:30°、60°、90°的“直角三角形”。

优选为: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热能回流罩顶部内壁和其底部内壁之间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外壁周向螺旋间隔分布的排气杆,且各排气杆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排气块,且相邻的排气块均相互接触。

优选为:以传动轴的转动方向为基准,各排气块远离传动轴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三棱柱”形的排气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气组件提供用以处理废气的气体,该部分气体可以是“热气体”,当热能储备箱内部的装置(如:控制模块、电缆)工作导致其内部的温度升高,其内部的热量可通过引气装置送入废气处理箱内,并且通过微孔补充冷空气对其内部的装置进行散热,众所周知,大部分物质之间的反应效果在加热条件下会高于普通的情况,故该设置适用于对该部分物质废气的处理,故该设置不仅可以对热能进行回收,还可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保证热能储备箱(用于安装控制模块、控制器、电缆等的箱子)内部的温度,保证其内部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引气装置与排气组件均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电机均可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该部分控制原理例如:市场上大多数的智能机器(例如:编织袋打包机等)一般;(其二)、当电机驱动引气装置转动时(即:电机驱动转动筒转动),当转动筒转动、而供气管又持续向废气处理箱内部供气时,进入的气体进过各引气片并且使得转动轴转动,该设置的目的是:转动轴以及转动筒的转动可加快进气效率,并且可快速促使进入的气体与需要处理的废气进行融合,提高进入的气体与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处理的效率;(其三)、基于第二点,又进一步的将引气片的形状设为三个角度分别为:30°、60°、90°的“直角三角形”,其目的是:在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可快速的气体送入废气处理箱,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其四)、当热能储备箱内部的温度较高时,可驱动传动轴转动,在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排气杆以及与排气杆固定连接的排气块转动,从而将热能储备箱内部的热气通过热能回流罩送入废气处理箱内,从而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其五)、“弧形”的排气块通过周向螺旋间隔分布的排气杆固定连接,其目的时: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下提高排气块在转动时的排气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热能储备箱内部的散热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废气处理箱内部获得热能的效率,进而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其六)、在各传动轴上设置的排气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排气块的排气效率,从而提高对热能储备箱内部的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气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具有供废气通过的废气通道10的废气处理箱1、多个间隔设于该废气处理箱1顶部且用于向其内部提供热气的供气组件 2以及多个分别设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两侧且用于将从废气处理箱1两侧散失的热气进行回收并且重新送入废气处理箱1内部的余热回收组件3;各供气组件2 均包括形状为“圆柱形”且部分自废气处理箱1顶部嵌入废气处理箱1的供气筒20,所述供气筒20嵌入废气处理箱1的外壁上设有与废气处理箱1连通的进气口200,所述供气筒20远离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连通有供气管21且在所述供气筒20内设有引气装置201;各余热回收组件3均包括与废气处理箱1侧壁固定连接的热能储备箱30、设于热能储备箱30内部且用于控制引气装置201驱动的控制模块31、设于热能储备箱30一侧且用于连通热能储备箱30与废气处理箱1的热能回流罩32、设于热能储备箱30另一侧且用于进气并散热的微孔300、多个设于废气处理箱1内部且分别与热能回流罩32固定连接的挡流罩100以及设于热能回流罩32内部的排气组件32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气装置20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供气筒20两端内壁之间且中空设置的转动筒2010,所述转动筒2010内设有轴向间隔设置且形状为“环形”的安装座2011,在转动筒2010的外表设有多个一端均部分穿入转动筒2010内部且分别与所述安装座2011与转动筒2010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012,各转动轴2012位于转动筒2010外的外壁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三个引气片2013。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气片2013的截面形状可以设为三个角度分别为:30°、60°、90°的“直角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在进气口200远离废气通道10入口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向废气通道10内部延伸的引流部201。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组件320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热能回流罩32顶部内壁和其底部内壁之间的传动轴3201,所述传动轴3201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外壁周向螺旋间隔分布的排气杆3202,且各排气杆3202远离传动轴 320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排气块3203,且相邻的排气块3203 均相互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以传动轴3201的转动方向为基准,各排气块 3203远离传动轴3201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三棱柱”形的排气部32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气组件提供用以处理废气的气体,该部分气体可以是“热气体”,当热能储备箱内部的装置(如:控制模块、电缆)工作导致其内部的温度升高,其内部的热量可通过引气装置送入废气处理箱内,并且通过微孔补充冷空气对其内部的装置进行散热,众所周知,大部分物质之间的反应效果在加热条件下会高于普通的情况,故该设置适用于对该部分物质废气的处理,故该设置不仅可以对热能进行回收,还可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保证热能储备箱(用于安装控制模块、控制器、电缆等的箱子)内部的温度,保证其内部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引气装置与排气组件均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电机均可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该部分控制原理例如:市场上大多数的智能机器(例如:编织袋打包机等)一般;(其二)、当电机驱动引气装置转动时(即:电机驱动转动筒转动),当转动筒转动、而供气管又持续向废气处理箱内部供气时,进入的气体进过各引气片并且使得转动轴转动,该设置的目的是:转动轴以及转动筒的转动可加快进气效率,并且可快速促使进入的气体与需要处理的废气进行融合,提高进入的气体与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处理的效率;(其三)、基于第二点,又进一步的将引气片的形状设为三个角度分别为:30°、60°、90°的“直角三角形”,其目的是:在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可快速的气体送入废气处理箱,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其四)、当热能储备箱内部的温度较高时,可驱动传动轴转动,在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排气杆以及与排气杆固定连接的排气块转动,从而将热能储备箱内部的热气通过热能回流罩送入废气处理箱内,从而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其五)、“弧形”的排气块通过周向螺旋间隔分布的排气杆固定连接,其目的时: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下提高排气块在转动时的排气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热能储备箱内部的散热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废气处理箱内部获得热能的效率,进而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其六)、在各传动轴上设置的排气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排气块的排气效率,从而提高对热能储备箱内部的排气效率;挡流罩可有效的控制废气处理箱内部的气体进入热能储备箱内,引流部能达到对进气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进气与废气的融合效果;安装座即可提高对转动轴的固定效果,保证转动轴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