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2210发布日期:2020-06-16 22:2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玻璃纤维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布多用于手糊成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方格布主要是在船体、贮罐、冷却塔、船舶、车辆、槽罐、建筑结构材料。玻璃纤维布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隔热、防火、阻燃。该材料在遭到火焰燃烧时吸收大量热量并能阻止火焰穿过、隔绝空气。

玻璃纤维布是将玻璃拉制成极细的玻璃丝,此时的玻璃丝就具有了很好的柔软性。将玻璃丝纺成纱,再通过织布机就可以织成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包括玻璃纤维丝的制备、纺织成布两部分,其中玻璃纤维丝的制备包括选择原料,再清洗,洗净后晒干,把处理好的原料放到钳埚预热,再点火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到1300摄氏度),再调整温度,再经过拉丝、抽丝、软化、上丝和缠丝制成下丝成品;纺织成布包括,将玻璃纤维丝经过纺织、清洗、烘干得到玻璃纤维布。如中国专利cn201610497957.0、cn201310319187.7等均公开了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

玻璃纤维布经胚布织造后需要进行表面活性处理,表面活性处理后需要进行烘干、切边后后续处理,得到一等品玻璃纤维布。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设备主要采用热风烘干,将玻璃纤维布采用烘架或烘车等形式,送入到烘干炉内,利用电加热管作为热风来源,实现热交换烘干。

现有技术中的烘干机在处理经过秒变活性剂活化后处理的玻璃纤维布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表面活性处理为喷涂表面活性剂如硅烷偶联剂,烘干过程中会挥发,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玻璃纤维渣;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纤维布对含水率、柔软度均有要求,因此要求热风的分布均匀,热风的均匀分布及有效的热循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烘干速度快,且实现有效的热循环,节能环保,热风分布均匀。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所述烘干炉连接加热组件、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烘干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设有进出门,所述壳体内形成烘干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为热风机、进风风管,所述热风机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热风机连接进风风管,所述进风风管位于穿过壳体位于烘干炉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热风分布板,所述热风分布板位于进风风管的下方,所述热风分布板包括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均包括若干平行分布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折流凸板,折流凸板的板面设有若干散热孔,相邻折流凸板之间设有热气通道,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位置相互错位;所述壳体内壁设有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立板、折板,所述折板的一端固定练级壳体的内壁,所述折板的另一端与立板之间就有间隙,折板与立板之间的间隙内设有保温层,所述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壁上;所述烘干炉连接除尘风机,除尘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热风机的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机包括风机、进风管、出风管、加热管,所述热风机的壳体底部上设有进风管,壳体内设有风机,风机连接进风管,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出风管,出风管连接进风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烘干输送系统。采用烘干车输送玻璃纤维布,将玻璃纤维布放置在烘干车上,然后通过导轨输送至烘干炉的烘干空间内,实现对玻璃纤维布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室壁上设有保温层,采用三层式的迷宫式保温层实现对壳体内的热风有效的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进出门为电控密封门。当烘干过程中,可关闭电控密封门,实现快速的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方便观察烘干室内的情况。观察窗采用法兰密封连接在壳体的壳壁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烘干装置专为玻璃纤维布设计,整个热风分布均匀,玻璃纤维布均匀的烘干,有效的对玻璃纤维布烘干、脱水、定型;采用电加热,热风内置循环,使得烘干速度快、烘干效果好,有效的节约资源,合理利用热风烘干,且烘干过程中,有效的除尘,处理有机溶剂和悬浮的玻璃纤维颗粒。由于玻璃纤维布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残渣,本发明有效的除尘;同时,除尘处理后的带有余温的热风再次进入到热风机内加热,形成循环热风。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利用电加热管作为热风能源,通过热风进行对流换热,对卷布进行热量传递,整个过程大部分热风在炉内循环,部分热风排出后经除尘处理后再次进入到热风机内加热,实现热风的循环使用,大部分热风在炉内循环,热效率高,节约能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左视);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3、本发明的热风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烘干炉1、加热组件2、热风循环组件3、立板31、折板32、保温层33、壳体4、进出门5、热风机6、风机61、进风管62、出风管63、加热管64、进风风管7、热风分布板8、上折流板81、下折流板82、除尘风机9、导轨10、观察窗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1,烘干炉连接加热组件2、热风循环组件3,烘干炉包括壳体4,壳体两侧设有进出门5,壳体内形成烘干空间。玻璃纤维布从进出门进入,然后在烘干空间内烘干,然后从进出门移出,实现对玻璃纤维布的烘干。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为热风机6、进风风管7,热风机位于壳体的顶部,热风机连接进风风管,进风风管位于穿过壳体位于烘干炉的内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热风分布板8,热风分布板位于进风风管的下方,热风分布板包括上折流板81和下折流板82,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均包括若干平行分布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折流凸板,折流凸板的板面设有若干散热孔,相邻折流凸板之间设有热气通道,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位置相互错位,位于上层的相邻折流凸板的两条下边缘与位于下层的折流凸板的上边缘对应;壳体内壁设有热风循环组件,热风循环组件包括立板31、折板32,折板的一端固定练级壳体的内壁,折板的另一端与立板之间就有间隙,折板与立板之间的间隙内设有保温层33,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壁上;烘干炉连接除尘风机9,除尘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热风机的进风口。

热风机中加热空气(或循环的热风),将热风通过进风风管进入到烘干炉内,然后热风会玻璃纤维布进行热交换烘干玻璃纤维布,然后热风进入到除尘风机中,对热交换后的热风进行除尘处理,然后热风回到热风机内继续加热,实现循环加热,对纤维布快速的烘干。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机包括风机61、进风管62、出风管63、加热管64,热风机的壳体底部上设有进风管,壳体内设有风机,风机连接进风管,壳体内设有加热管,壳体的上部设有出风管,出风管连接进风风管。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底部设有导轨10,导轨上设有烘干输送系统。采用烘干车输送玻璃纤维布,将玻璃纤维布放置在烘干车上,然后通过导轨输送至烘干炉的烘干空间内,实现对玻璃纤维布烘干。采用烘车或烘架形式,卷布进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室壁上设有保温层。采用三层式的迷宫式保温层实现对壳体内的热风有效的保温。

在本实施例中,进出门为电控密封门。当烘干过程中,可关闭电控密封门,实现快速的烘干。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上设有观察窗11。观察窗方便观察烘干室内的情况。观察窗采用法兰密封连接在壳体的壳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的外壳为耐热不锈钢材料制作,运行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lc分组控制,运行平稳。

实施例2

烘干装置技术参数

除尘风机功率(kw):8

加热管功率(kw):216

风量(m3/h:22000

加热温度(℃):450-600

温差(℃):4

烘干的外壳尺寸(长*宽*高,m):6×3×3

烘干装置重量(kg):6000-7000kg

采用plc控制,自动控制,运行平稳。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