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0679发布日期:2020-03-17 15:2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so2、n2、o2、co、co2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

现有的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无法对净化材料进行循环利用,进而造成净化材料大量的浪费和增加烟气净化所需的费用,且现有的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的过滤机构在过滤时易出现堵塞的现象,且过滤机构和所过滤的杂质不便于取出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无法对净化材料进行循环利用,进而造成对净化材料大量的浪费和增加烟气净化所需的费用,且现有的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的过滤机构在过滤时易出现堵塞的现象,且过滤机构和所过滤的杂质不便于取出和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该净化回收装置包括储藏罐,所述储藏罐内部一端侧壁安装有延伸至储藏罐外侧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阀,所述储藏罐另一端侧壁与排气管相连,且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阀,所述储藏罐的上端与第一四通管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四通管三个入口分别通过第五油阀、第六油阀及第七油阀与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及第三导管一端相连,第一导管另一端通过第一油泵与第一原料罐相连,第二导管另一端通过第二油泵与第二原料罐相连,第三导管通过第三油泵与第三原料罐相连,所述储藏罐的下端通过第一油阀与第二四通管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四通管三个出口分别通过第二油阀、第三油阀及第四油阀与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及第三原料罐相连,所述储藏罐内腔顶部安装有喷头,且喷头的上方延伸至储藏罐的外侧与第一四通管进口连通,且喷头的截面呈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原料罐包括挡板,两个挡板对称设置于第一原料罐内壁,挡板上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斗,承接斗安装于挡板上,承接斗两长侧壁之间安装有拎手,承接斗底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原料罐上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原料罐和第三原料罐均与第一原料罐结构相同。

所述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

所述第一四通管呈耙子形结构,所述第二四通管呈巾字形结构。

所述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和第三油泵分别通过第一油泵控制开关、第二油泵控制开关和第三油泵控制开关与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通过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和第三原料罐对净化所消耗的净化材料进行储存,同时承接斗对净化材料进行过滤,且配合油泵将净化后的净化材料输送至喷头的内部,并由喷头将净化材料喷洒在储藏罐的内部对烟气进行净化,从而对净化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并减少对净化材料的浪费和减少气净化所需的费用消耗。

2、该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通过将承接斗安装在向下倾斜的挡板上方,进而使承接斗所过滤的杂质由于重力和净化材料下落的冲击力而集聚在承接斗内部的一侧,当向上提起拎手并向安装口外拉动拎手,而使承接斗从原料罐的内部取出,从而避免出现杂质堵塞的现象和便于将过滤机构和所过滤的杂质取出和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接斗的装配图示意图。

1、储藏罐,2、进气管,3、第一气阀,4、排气管,5、第二气阀,6、喷头,7、第一四通管,8、第一油阀,9、第二四通管,10、第二油阀,11、第三油阀,12、第四油阀,13、第一原料罐,14、第一油泵,15、第一导管,16、第五油阀,17、第二原料罐,18、第二油泵,19、第二导管,20、第六油阀,21、第三原料罐,22、第三油泵,23、第三导管,24、第七油阀,25、承接斗,26、挡板,27、安装口,28、拎手,2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烟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包括储藏罐1,所述储藏罐1内部一端侧壁安装有延伸至储藏罐1外侧的进气管2,进气管2另一端与输送烟气管道相连,且进气管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阀3,所述储藏罐1另一端侧壁与排气管4相连,排气管4另一端与大气相连,且排气管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阀5,所述储藏罐1的上端与第一四通管7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四通管7三个进口分别通过第五油阀16、第六油阀20及第七油阀24与第一导管15、第二导管19及第三导管23出口端相连,第一导管15进口端通过第一油泵14出口端相连,第一油泵14进口端与第一原料罐13出口端相连,第二导管19进口端与第二油泵18出口端相连,第二油泵18进口端与第二原料罐17出口端相连,第三导管23进口端与第三油泵22出口端相连,第三油泵22进口端与第三原料罐21出口端相连,所述储藏罐1的下端通过第一油阀8与第二四通管9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四通管9三个出口分别通过第二油阀10、第三油阀11及第四油阀12与第一原料罐13、第二原料罐17及第三原料罐21进口端相连,所述储藏罐1内腔顶部安装有喷头6,且喷头6的上方延伸至储藏罐1的外侧与第一四通管7进口连通,且喷头6的截面呈弧形结构,通过弧形结构的喷头6便于更好的将净化材料喷洒在储藏罐1的内部,从而便于使净化材料与烟气充分接触并使烟气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第一油泵14、第二油泵18和第三油泵22型号均为ab-12/40w。

所述第一原料罐13包括挡板26,两个挡板26对称设置于第一原料罐13内壁,挡板26上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斗25,承接斗25安装于挡板26上,承接斗25两长侧壁之间安装有拎手28,承接斗25底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9,第一原料罐13上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口27,且安装口27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原料罐17和第三原料罐21均与第一原料罐13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原料罐13、第二原料罐17和第三原料罐21对净化所消耗的净化材料进行储存,同时承接斗25对净化材料进行过滤,且配合第一油泵14、第二油泵18和第三油泵22将净化后的净化材料输送至喷头6的内部,并由喷头6将净化材料喷洒在储藏罐1的内部对烟气进行净化,从而对净化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并减少对净化材料的浪费和减少气净化所需的费用消耗。

所述挡板2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通过将承接斗25安装在向下倾斜的挡板26上,进而使承接斗25所过滤的杂质由于重力和净化材料下落的冲击力而集聚在承接斗25内部的一侧,从而避免出现杂质堵塞的现象。

所述第一四通管7呈耙子形结构,所述第二四通管9呈巾字形结构,通过第二四通管9便于将不同的净化材料进行分类储存,且配合第一四通管7便于将不同的净化材料输送至喷头6的内部。

所述第一油泵14、第二油泵18和第三油泵22分别通过第一油泵控制开关、第二油泵控制开关和第三油泵控制开关与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原理:使用前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五油阀16,通过第一油泵控制开关启动第一油泵14,第一油泵14将第一原料罐13内部的油输送至第一导管15内部,油流经第五油阀16和第一四通管7后输送至喷头6的内部,并由喷头6将油喷洒在储藏罐1的内部,同时打开第一气阀3,通过进气管2向储藏罐1的内部通入烟气,从喷头6喷洒的油对储藏罐1内的烟气进行一级净化,净化后的杂质落入储藏罐1内腔底部,通过储藏罐1内的液位传感器判断油位,当储藏罐1内部的油位高于储藏罐1内部进气管2管口时,同时打开第一油阀8、第二油阀10,关闭第一气阀3,储藏罐1内的杂质油通过第一油阀8、第二四通管9和第二油阀10后输送至第一原料罐13的内部进行储存,当储藏罐1内部的油位为低液位时,即油位为零时,关闭第一油阀8、第二油阀10和第五油阀16并打开第六油阀20,通过第二油泵控制开关启动第二油泵18,第二油泵18将第二原料罐17内部的油输送至第二导管19的内部,油流经第六油阀20和第一四通管7后输送至喷头6的内部,并由喷头6将油喷洒在储藏罐1的内部,对储藏罐1内的烟气进行二级净化,净化后的杂质落入储藏罐1内腔底部,当储藏罐1内部的油位高于储藏罐1内部进气管2管口时,同时打开第一油阀8、第三油阀11,储藏罐1内的杂质油通过第一油阀8、第二四通管9和第三油阀11后输送至第二原料罐17的内部进行储存,当储藏罐1内的油位为低液位时,关闭第一油阀8、第三油阀11和第六油阀20并打开第七油阀24,通过第三油泵控制开关启动第三油泵22,第三油泵22将第三原料罐21内部的油输送至第三导管23的内部,油流经第七油阀24和第一四通管7后输送至喷头6的内部,并由喷头6将油喷洒在储藏罐1的内部,对储藏罐1内的烟气进行三级净化,净化后的杂质落入储藏罐1内腔底部,当储藏罐1内部的油位高于储藏罐1内部进气管2管口时,同时打开第一油阀8和第四油阀12,杂质油经过第一油阀8、第二四通管9和第四油阀12后输送至第三原料罐21的内部进行储存,当储藏罐1内的油位为低液位时,关闭第一油阀8和第四油阀12并打开第二气阀5,经过三级净化处理的净化气体通过排气管4排向大气,落入第一原料罐13、第二原料罐17和第三原料罐21内部的油配合安装在挡板26上的承接斗25和通孔29进行过滤后在继续使用,且配合提起拎手28而将承接斗25从安装口27取出,并对承接斗25进行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