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9985发布日期:2020-03-27 13:5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洗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湿法工艺生产磷酸或磷肥的过程中,磷矿中的一部分氟通常以气态四氟化硅的形式逸出,氟的逸出率可达30%-45%、在磷酸或磷肥生产时,尾气系统中的气体含氟量高达28-32g/m3,吸收这部分含氟气体,既可保护环境,又可制成其他的含氟产品,湿法磷酸、磷肥生产通用的除去废气中氟的方法是用水、石灰乳、碱液等吸收剂在吸收设备中将四氟化硅气体吸收下来。

经检索,公布号为cn2062403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包括反应室,反应室的下底部设有积液室,积液室的左侧与吸液泵a的进液端连接,吸液泵a的出液端与吸液管a连接,吸液管a的上端部设有喷淋装置,积液室的右侧与吸液泵b的进液端连接,吸液泵b的出液端与吸液管b连接,吸液管b的末端与集液槽连接,集液槽通过回流管与积液室连通,集液槽与吸液泵b之间的吸液管b上还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含氟气体洗涤装置能较快的使吸收液温度降低,吸收四氟化硅气体充分,减少有害气体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该装置所使用的网板和滤网能更好的过滤吸收液,有利于吸收液的循环使用。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洗涤装置在使用时对底部积液室的过滤效果不佳,使得吸液泵a抽取液体过程中易发生堵塞影响使用,且冷却装置为固定式结构,在发生热传递后,冷却装置内部的液体或气体温度升高,无法形成长久的降温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便于提高对固体颗粒物的过滤效果,避免第一水泵抽取液体过程中发生堵塞影响使用,且能够通过循环水降低集液室内部液体的温度,方便长时间利用,同时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将集液室内部的液体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网孔板,所述网孔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且网孔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位于网孔板的上方设置有反应室,且固定壳的内部位于网孔板的下方设置有集液室,所述集液室的内部位于网孔板的底部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固定壳的底部外侧通过管体连接在第一水泵的进液端,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壳的外壁连接在反应室的内部,且第一出液管的端部位于反应室的内部连接有集液腔,所述集液腔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固定壳的底部外侧对应第一水泵的另一侧位置处通过管体连接在第二水泵的进液端,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的连接管体贯穿固定壳的外壁连接在反应室的内部,且三通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外部靠近三通管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液体电磁阀,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外部缠绕连接有循环冷却管,所述循环冷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水泵的出液端,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循环冷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集水机构的内部,所述固定壳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壳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出气口设置在靠近喷淋头的上方一侧位置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呈“s”形结构,且通孔的两端部贯穿网孔板的上下表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机构由第二滤网、纱布和第三滤网组成,所述纱布连接在第二滤网与第三滤网之间,所述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底部均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焊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液腔的后壁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进液端管体与固定壳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机构具体为一种水槽或水井。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孔板的边缘处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网孔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s”形结构的通孔,便于提高对固体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且在集液室的内部位于网孔板的底部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由第二滤网、纱布和第三滤网组成,纱布连接在第二滤网与第三滤网之间,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底部均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焊接,便于整个过滤机构的安装固定,进而便于进一步提高对集液室底部液体的过滤效果,避免造成第一水泵抽取液体过程中发生堵塞影响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出液管的外部缠绕连接有循环冷却管,循环冷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水泵的出液端,第三水泵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和循环冷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集水机构的内部,集水机构具体为一种水槽或水井,便于形成循环水在循环冷却管的内部流动,进而降低第二出液管内部流动液体的温度,同时在第二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管口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的外部靠近三通管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液体电磁阀,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开启液体电磁阀方便将集液室内部的液体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网孔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固定壳、2网孔板、3第一滤网、4反应室、5集液室、6过滤机构、7第一水泵、8第一出液管、9集液腔、10喷淋头、11进气管、12第二水泵、13第二出液管、14三通管、15排放管、16液体电磁阀、17循环冷却管、18集水机构、19第三水泵、20进液管、21控制开关、201通孔、61第二滤网、62纱布、63第三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氟气体洗涤装置,包括固定壳1,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网孔板2,所述网孔板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201,且网孔板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3,所述网孔板2的边缘处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通孔201呈“s”形结构,且通孔201的两端部贯穿网孔板2的上下表面,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位于网孔板2的上方设置有反应室4,且固定壳1的内部位于网孔板2的下方设置有集液室5,所述集液室5的内部位于网孔板2的底部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过滤机构6,所述过滤机构6由第二滤网61、纱布62和第三滤网63组成,所述纱布62连接在第二滤网61与第三滤网63之间,所述第二滤网61和第三滤网63的底部均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焊接,所述固定壳1的底部外侧通过管体连接在第一水泵7的进液端,所述第一水泵7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一出液管8,所述第一出液管8的一端贯穿固定壳1的外壁连接在反应室4的内部,且第一出液管8的端部位于反应室4的内部连接有集液腔9,所述集液腔9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淋头10,且集液腔9的后壁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壳1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的底部出气口设置在靠近喷淋头10的上方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一水泵7的进液端管体与固定壳1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如图1-4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用时,外部气体通过进气管11进入固定壳1内部的反应室4内,通过启动第一水泵7将集液室5内部的水抽出,通过喷淋头10喷出与进入的四氟化硅气体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硅酸和氟化氢,通过在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网孔板2,网孔板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201,且网孔板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3,便于对生成的反应物进行过滤处理,使液体向下回流,网孔板2的边缘处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便于网孔板2的安装固定,通孔201呈“s”形结构,且通孔201的两端部贯穿网孔板2的上下表面,便于提高对固体颗粒物的过滤效果,通过在集液室5的内部位于网孔板2的底部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过滤机构6,过滤机构6由第二滤网61、纱布62和第三滤网63组成,纱布62连接在第二滤网61与第三滤网63之间,第二滤网61和第三滤网63的底部均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焊接,便于整个过滤机构6的安装固定,便于进一步提高对集液室5底部液体的过滤效果,避免造成第一水泵7抽取液体过程中发生堵塞影响使用,且第一水泵7的进液端管体与固定壳1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便于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所述固定壳1的底部外侧对应第一水泵7的另一侧位置处通过管体连接在第二水泵12的进液端,所述第二水泵12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二出液管13,所述第二出液管13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14,所述三通管14一端的连接管体贯穿固定壳1的外壁连接在反应室4的内部,且三通管14的另一端管口连接有排放管15,所述排放管15的外部靠近三通管1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液体电磁阀16,所述第二出液管13的外部缠绕连接有循环冷却管17,所述循环冷却管17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水泵19的出液端,所述第三水泵19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管20,所述进液管20和循环冷却管17的另一端均连接在集水机构18的内部,所述集水机构18具体为一种水槽或水井,所述固定壳1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21。

如图1-2和图5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在固定壳1的底部外侧通过管体连接有第二水泵12,第二水泵12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二出液管13,由于混合反应过程中会使集液室5内部的液体温度不断增加,因此,通过第二水泵12将集液室5内部的液体抽出并从反应室4的内部流出形成循环,并在第二水泵12的第二出液管13的外部缠绕连接有循环冷却管17,循环冷却管17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水泵19的出液端,第三水泵19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管20,进液管20和循环冷却管17的另一端均连接在集水机构18的内部,集水机构18具体为一种水槽或水井,便于形成循环水在循环冷却管17的内部流动,进而降低第二出液管13内部流动液体的温度,同时在第二出液管13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14,三通管14的一端管口连接有排放管15,排放管15的外部靠近三通管1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液体电磁阀16,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开启液体电磁阀方便将集液室5内部的液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使用时,通过在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网孔板2,网孔板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201,通孔201呈“s”形结构,且通孔201的两端部贯穿网孔板2的上下表面,便于提高对固体颗粒物的过滤效果,通过在集液室5的内部位于网孔板2的底部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过滤机构6,过滤机构6由第二滤网61、纱布62和第三滤网63组成,纱布62连接在第二滤网61与第三滤网63之间,第二滤网61和第三滤网63的底部均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焊接,便于整个过滤机构6的安装固定,便于进一步提高对集液室5底部液体的过滤效果,避免造成第一水泵7抽取液体过程中发生堵塞影响使用;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附图5,通过在第二水泵12的第二出液管13的外部缠绕连接有循环冷却管17,循环冷却管17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水泵19的出液端,第三水泵19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管20,进液管20和循环冷却管17的另一端均连接在集水机构18的内部,集水机构18具体为一种水槽或水井,便于形成循环水在循环冷却管17的内部流动,进而降低第二出液管13内部流动液体的温度,同时在第二出液管13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14,三通管14的一端管口连接有排放管15,排放管15的外部靠近三通管1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液体电磁阀16,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开启液体电磁阀方便将集液室5内部的液体排出。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