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式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3423发布日期:2020-08-21 14:3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式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式干燥机。



背景技术:

真空干燥机运用了高级的化工科技,其原理为将饱和的压缩空气利用水分和空气分子体积之不同采用了气体净化专用分子筛来过滤除压缩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汽,可轻易的将水分子吸附在分子筛颗粒内,进而对空气进行干燥。

现有的真空式干燥机在对空气进行干燥时,空气由下而上进入吸附层,空气在干燥塔中的流速慢,降低装置的干燥效率,此外,现有的真空式干燥机在对气体干燥时,气体在干燥塔内的时间有限,造成气体干燥不充分,降低装置干燥效果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真空式干燥机,解决了现有的真空式干燥机在对空气进行干燥时,空气由下而上进入吸附层,空气在干燥塔中的流速慢,降低装置的干燥效率的问题,以及现有的真空式干燥机在对气体干燥时,气体在干燥塔内的时间有限,造成气体干燥不充分,降低装置干燥效果和实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真空式干燥机,包括干燥塔、螺旋杆和吸附层,所述干燥塔内设置有所述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与所述干燥塔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两侧壁上设置有干燥管,所述干燥管与所述螺旋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干燥塔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与所述干燥管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塔外壁上设置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与所述干燥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观察镜上方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干燥塔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观察镜可观察装置内气体的干燥情况,所述压力表实时检测装置内的气压,提高装置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塔底端一侧壁上成型有进气口,所述干燥塔顶端另一侧壁上成型有出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干燥的气体由所述进气口进入装置,干燥后的气体由所述出气口排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塔底端四角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干燥塔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将所述干燥塔支撑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塔底端一侧壁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干燥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螺旋杆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螺旋杆旋转,进而加快气体的流速,且使空气能够均匀通过所述吸附层,提高装置的干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一侧设置有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干燥塔插接,所述真空管道另一端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管道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真空管道降低所述干燥塔内的气压,提高吸附层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道一侧壁上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与所述真空管道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球阀控制所述真空管道的通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真空式干燥机在对空气进行干燥时,空气由下而上进入吸附层,空气在干燥塔中的流速慢,降低装置的干燥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杆,可加快气体的流速,且使空气能够均匀通过吸附层,提高装置的干燥效率;

2、为解决现有的真空式干燥机在对气体干燥时,气体在干燥塔内的时间有限,造成气体干燥不充分,降低装置干燥效果和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干燥管和吸附层,干燥管可在气体上升过程中首先对其进行部分干燥,然后再由吸附层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全吸附干燥,提高装置干燥效果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真空式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真空式干燥机中干燥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2、进气口;3、干燥塔;4、出气口;5、压力表;6、观察窗;7、球阀;8、真空管道;9、真空泵;10、电动机;11、吸附层;12、干燥管;13、螺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真空式干燥机,包括干燥塔3、螺旋杆13和吸附层11,干燥塔3内设置有螺旋杆13,螺旋杆13与干燥塔3转动连接,螺旋杆13两侧壁上设置有干燥管12,干燥管12与螺旋杆13通过螺钉连接,干燥塔3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吸附层11,吸附层11与干燥管12通过螺钉连接,干燥塔3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6,观察窗6与干燥塔3通过螺钉连接,观察窗6上方设置有压力表5,压力表5与干燥塔3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观察窗6可观察装置内气体的干燥情况,压力表5实时检测装置内的气压,提高装置安全性,干燥塔3底端一侧壁上成型有进气口2,干燥塔3顶端另一侧壁上成型有出气口4,待干燥的气体由进气口2进入装置,干燥后的气体由出气口4排出装置,干燥塔3底端四角设置有底座1,底座1与干燥塔3通过螺栓连接,底座1将干燥塔3支撑起来,干燥塔3底端一侧壁设置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与干燥塔3通过螺栓连接,电动机10与螺旋杆13键连接,电动机10带动螺旋杆13旋转,进而加快气体的流速,且使空气能够均匀通过吸附层11,提高装置的干燥效率,电动机10一侧设置有真空管道8,真空管道8与干燥塔3插接,真空管道8另一端设置有真空泵9,真空泵9与真空管道8插接,真空泵9通过真空管道8降低干燥塔3内的气压,提高吸附层11的吸附效果,真空管道8一侧壁上设置有球阀7,球阀7与真空管道8通过螺钉连接,球阀7控制真空管道8的通断。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干燥塔3内设置有螺旋杆13,螺旋杆13与干燥塔3转动连接,螺旋杆13旋转过程中可加快气体的流速,且使空气能够均匀通过吸附层11,提高装置的干燥效率。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螺旋杆13两侧壁上设置有干燥管12,干燥管12与螺旋杆13通过螺钉连接,干燥塔3两内壁之间设置有吸附层11,干燥管12可在气体上升过程中首先对其进行部分干燥,然后再由吸附层11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全吸附干燥,提高装置干燥效果和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真空泵9打开,使干燥塔3内部为真空状态,然后将待干燥的气体通过进气口2进入干燥塔3内部,打开电动机10,电动机10带动螺旋杆13旋转,进而加快气体的流速,且使空气能够均匀通过吸附层11,提高装置的干燥效率,同时螺旋杆13两侧的干燥管12可在气体上升过程中首先对其进行部分干燥,然后再由吸附层11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全吸附干燥,提高装置干燥效果和实用性,最后干燥后的气体由出气口4排出,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6可观察装置内气体的干燥情况,也通过压力表5实时了解装置内部的气压,提高装置安全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