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4792发布日期:2020-08-28 17:2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清器滤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滤清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滤芯和机壳,其中滤芯是主要的过滤部分,承担着气体的过滤工作,而机壳是为滤芯提供必要保护的外部结构,滤清器的工作要求是能承担高效率的空气滤清工作,不为空气流动增加过多阻力,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现有滤清器滤芯生产装置采用人工进行组装,工作效率低,且存在上下盖错位的现象,影响滤芯生产质量,对折纸进行上胶时采用人工进行上胶,容易造成上胶不均匀的现象,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夹具机构的调整,降低夹具机构的适用范围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滤清器滤芯生产装置采用人工进行组装,工作效率低,且存在上下盖错位的现象,影响滤芯生产质量,对折纸进行上胶时采用人工进行上胶,容易造成上胶不均匀的现象,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夹具机构的调整,降低夹具机构的适用范围的问题。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包括工作台,支撑脚,压紧机构,上胶机构,夹具机构,电控柜和输送带,所述支撑脚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脚的右侧,位于工作台的右侧;所述输送带通过轴套固定在工作台上方的左侧;所述压紧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输送带的右侧;所述夹具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压紧机构的右侧;所述上胶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夹具机构的后侧。

所述支撑脚具体采用方柱形;所述电控柜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输送带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sgz-ssja8d型;所述工作台上方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尺寸与输送带的尺寸匹配。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板,底板,套筒,固定板,第一电动推杆和压紧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输送带的右侧;所述套筒通过螺纹固定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套筒的后侧;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方的前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的下方,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压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的下方,位于套筒的上方。

所述上胶机构包括立柱,安装板,储胶箱,计量泵,驱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和喷嘴,所述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夹具机构的后侧;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前侧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卡接在安装板上方的中间位置,下端贯穿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电机的下方;所述喷嘴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的下方;所述储胶箱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上方;所述计量泵通过螺栓固定在储胶箱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储胶箱和喷嘴相连。

所述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计量泵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xl-b02型;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86byg450型;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喷嘴和计量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侧板,第三电动推杆和顶针,所述侧板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底板的右侧;所述第三电动推杆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的内侧,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顶针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电动推杆的末端,且与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对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的设置,将下端盖套接在套筒的下方,再套接上内网和外折纸,放上上端盖,第一电动推杆通电运行推动压紧板向下移动,将下端盖、内网、外折纸和上端盖压在一起,实现滤芯的组装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且组件均套接在套筒的外侧,保证上下对齐,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提高滤芯生产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上胶机构的设置,驱动电机通电运行,带动第二电动推杆移动到滤芯组件的一端,第二电动推杆通电运行,将喷嘴推至滤芯组件的上方,计量泵和驱动电机通电运行,往喷嘴输送胶液,且第二电动推杆移动,电磁阀打开,对折纸的对接处进行上胶作业,采用机器进行上胶,提高上胶的均匀性。

3.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的设置,第三电动推杆通电运行,推动顶针抵触滤芯组件的两端,实现滤芯组件的夹紧作业,采用第三电动推杆进行顶针之间距离的调整,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夹具机构的调整,扩大夹具机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台,2-支撑脚,3-压紧机构,31-支撑板,32-底板,33-套筒,34-固定板,35-第一电动推杆,36-压紧板,4-上胶机构,41-立柱,42-安装板,43-储胶箱,44-计量泵,45-驱动电机,46-第二电动推杆,47-喷嘴,5-夹具机构,51-侧板,52-第三电动推杆,53-顶针,6-电控柜,7-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清器滤芯自动生产线,包括工作台1,支撑脚2,压紧机构3,上胶机构4,夹具机构5,电控柜6和输送带7,所述支撑脚2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6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脚2的右侧,位于工作台1的右侧;所述输送带7通过轴套固定在工作台1上方的左侧;所述压紧机构3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输送带7的右侧;所述夹具机构5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压紧机构3的右侧;所述上胶机构4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夹具机构5的后侧。

所述支撑脚2具体采用方柱形;所述电控柜6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输送带7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选用sgz-ssja8d型;所述工作台1上方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尺寸与输送带7的尺寸匹配。

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支撑板31,底板32,套筒33,固定板34,第一电动推杆35和压紧板36,所述底板32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输送带7的右侧;所述套筒33通过螺纹固定在底板32的上方;所述支撑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套筒33的后侧;所述固定板3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31上方的前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5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34的下方,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压紧板36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35的下方,位于套筒33的上方。

所述上胶机构4包括立柱41,安装板42,储胶箱43,计量泵44,驱动电机45,第二电动推杆46和喷嘴47,所述立柱4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夹具机构5的后侧;所述安装板42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41前侧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45卡接在安装板42上方的中间位置,下端贯穿至安装板42的下方;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6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电机45的下方;所述喷嘴4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46的下方;所述储胶箱43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41的上方;所述计量泵44通过螺栓固定在储胶箱43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储胶箱43和喷嘴47相连。

所述安装板4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计量泵44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选用xl-b02型;所述驱动电机45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选用86byg450型;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6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喷嘴47和计量泵4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

所述夹具机构5包括侧板51,第三电动推杆52和顶针53,所述侧板51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底板32的右侧;所述第三电动推杆52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51的内侧,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顶针5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电动推杆52的末端,且与安装板42的中间位置对齐。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电控柜6接通市电进行供电,输送带7进行物料的输送,将下端盖套接在套筒33的下方,再套接上内网和外折纸,放上上端盖,第一电动推杆35通电运行推动压紧板36向下移动,将下端盖、内网、外折纸和上端盖压在一起,实现滤芯的组装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且组件均套接在套筒33的外侧,保证上下对齐,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提高滤芯生产质量,第三电动推杆52通电运行,推动顶针53抵触滤芯组件的两端,实现滤芯组件的夹紧作业,采用第三电动推杆52进行顶针53之间距离的调整,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夹具机构5的调整,扩大夹具机构5的适用范围,驱动电机45通电运行,带动第二电动推杆46移动到滤芯组件的一端,第二电动推杆46通电运行,将喷嘴47推至滤芯组件的上方,计量泵44和驱动电机45通电运行,往喷嘴47输送胶液,且第二电动推杆46移动,电磁阀打开,对折纸的对接处进行上胶作业,采用机器进行上胶,提高上胶的均匀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