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以及微液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57547发布日期:2021-03-05 12: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贯通的储液部和吐液部,所述储液部为朝向所述吐液部的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中空圆台,所述吐液部为远离所述储液部的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中空圆台,所述储液部的锥度为c1,所述吐液部的锥度为c2,且c1≦c2,所述储液部的壁厚为d1,所述吐液部的壁厚为d2,且d1>d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的高度为3~50mm,优选为5~30mm,锥度为2~30
°
,优选为2~20
°
,壁厚为0.3~2.0mm,优选为0.4~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液部的高度为1~10mm,优选为2~5mm,锥度为10~60
°
,优选为10~20
°
,壁厚为0.05~0.3mm,优选为0.1~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远离所述吐液部的一端套设有适配部,所述适配部为朝向所述吐液部的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圆台,且所述适配部与储液部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远离所述吐液部的一端设置有环绕所述适配部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吐液部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且所述台阶部一体成型于所述适配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的高度为3~8mm,优选为3~5mm;锥度为2~6
°
,优选为3~4.5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远离所述吐液部的一端为供液开口,所述吐液部远离所述储液部的一端为吐液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液开口的内径为25~200μm,优选为50~200μm,更优选为100~180μm;所述吐液开口的外径为200~800μm,优选为250~550μm,更优选为350~450μm。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制备微液滴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针由与纯水溶液的接触角不小于80度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为氟化乙烯基丙烯共聚物、聚氟乙烯、聚醚砜树脂、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尼龙、聚甲醛、聚氯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优选为尼龙、聚乙烯、聚丙烯、或环烯烃聚合物。10.一种制备微液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加样针;在所述加样针内注满载油,且所述加样针内的载油无气泡;提供盛有样品溶液的第一开口容器,移动加样针,使所述吐液部的吐液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容器的液面上方;向下移动所述加样针,使所述吐液开口接触并浸入所述样品溶液,使得所述加样针内吸入所述样品溶液;提供盛有油性液体的第二开口容器,将吸入所述样品溶液的加样针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口容器的液面上方;向下移动所述加样针,使所述吐液开口接触并浸入所述油性液体,将所述加样针在所述油性液体内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并排液,从而使的所述吐液开口内的所述样品溶液进入所
述油性液体内,形成大小均一的微液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