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5367发布日期:2021-01-23 10:4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


背景技术:

[0002]
钕磁铁也称为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现在常采用金属粉末冶金法、旋喷熔炼法来制备钕铁硼磁铁。
[0003]
在钕磁铁金属粉末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装置,如申请号为20192023951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加工用混合装置,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混合效果好与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壳体的内壁上会残留下金属元素粉末,这样产生使用后金属元素粉末会变成沉积物,加之空气有水分会使得金属元素与壳体内壁产生化学反应,一方面降低壳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对后续在金属元素混合产生影响,导致混合效果不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包括:
[0006]
混合机本体,所述混合机本体包括平置混合桶、减震板、内混合机构、变速驱动机构以及余料清理机构;所述平置混合桶、所述变速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减震板上,所述内混合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内,所述变速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右端,所述变速驱动机构与所述内混合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余料清理机构可动地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内并用于对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内壁进行余料清理,所述平置混合桶的上方设置有电动进料管,下方设置有电动出料管,所述变速驱动机构、所述余料清理机构、所述电动进料管、所述电动出料管分别于控制器电连接。
[0007]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混合机构包括平置杆、多个可动铰接架,所述平置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内,所述平置杆的右端与所述变速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可动铰接架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平置杆上,所述可动铰接架包括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以及多个v型铰架,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可动地套接在所述平置杆上,多个所述v型铰架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铰接,并位于所述平置杆的周围,所述v型铰架包括第一斜向杆、第二斜向杆,所述第一斜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斜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向杆铰接,所述第二斜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件铰接。
[0008]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混合机构还包括第三铰接件、多个弹簧,所述第三铰接件套接在所述平置杆并位于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中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向杆的另一端连接。
[0009]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辅助帽,所述辅助帽包括铰杆、u型杆、弹性板以及刷毛体,所述第一斜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杆与所述第二斜向杆铰接,所述铰杆的端部与所述u型杆的端部连接,所述u型杆朝向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内壁,所述弹性板设置在所述u型杆上,所述刷毛体设置在所述弹性板上。
[0010]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余料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部、右清理部;所述左清理部包括第一左电动伸缩杆、第二左电动伸缩杆以及左清理内筒,所述第一左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左电动伸缩杆均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左端,所述左清理内筒滑动地套在所述平置混合桶内,并位于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左端,所述第一左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左电动伸缩杆均与所述左清理内筒连接,所述第一左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左电动伸缩杆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1]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右清理部包括第一右电动伸缩杆、第二右电动伸缩杆以及右清理内筒,所述第一右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右电动伸缩杆均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右端,所述右清理内筒滑动地套在所述平置混合桶内,并位于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右端,所述第一右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右电动伸缩杆均与所述右清理内筒连接,所述第一右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右电动伸缩杆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2]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变速驱动机构包括伺服马达、减速机、承载架以及防护总成,所述承载架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的右端,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竖直板,所述防护总成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上,所述伺服马达设置在所述防护总成内,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上并位于所述防护总成的左侧,所述减速机与所述伺服马达转动连接。
[0013]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防护总成包括竖直承载板、第一外防护筒、内防护部以及左端防护部;
[0014]
所述竖直承载板与所述竖直板连接,所述第一外防护筒设置在所述竖直承载板上,并且所述第一外防护筒的外筒壁通过多个加强板与所述竖直承载板连接,所述第一外防护筒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孔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导孔与多个所述加强板交错设置,所述竖直承载板上设置有马达夹筒,所述伺服马达设置在所述马达夹筒内,所述内防护部套接在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内防护部包括第一内防护筒、第二内防护筒、第三内防护筒以及盖板,所述第一内防护筒设置在所述伺服马达的左端,所述第二内防护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防护筒的左端,所述第三内防护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防护筒的左端,所述盖板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内防护筒的左端,并通过内置筒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0015]
所述左端防护部包括左端板、第二外防护筒、锥形内圆板以及圆翅板,所述第二外防护筒的右端套接在所述第一外防护筒的左端外,所述锥形内圆板的小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内防护筒上,所述圆翅板套接在所述锥形内圆板的大端上,并与所述第二外防护筒的内壁连接,所述左端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防护筒的左端,所述左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对应的第一插孔,所述圆翅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孔、第三导孔,所述第二导孔位于所述第一外防护筒与所述第二外防护筒之间的所述圆翅板上,所述第三导孔位于所述第
一外防护筒与所述锥形内圆板之间的所述圆翅板上,所述第二导孔内设置有第一抽吸机构,所述第三导孔内设置有第二抽吸机构,所述第一抽吸机构、所述第二抽吸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6]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抽吸机构包括抽吸架、设置在所述抽吸架内的抽吸马达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抽吸马达上的抽吸叶轮,所述抽吸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7]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外防护筒的外壁左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所述左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孔对应的插杆;
[0018]
所述圆翅板上设置有第一夹筒、第二夹筒,并且所述第一外防护筒的左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夹筒、所述第二夹筒之间。
[0019]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包括混合机本体,混合机本体包括平置混合桶、减震板、内混合机构、变速驱动机构以及余料清理机构;其中,余料清理机构用于对平置混合桶内壁上残留的金属元素的沉积物进行清理,使得金属元素的沉积物从平置混合桶的内壁上脱落下来,保持平置混合桶的内壁洁净,防止残留金属元素在内壁上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以便于后续生产使用;有效地延长平置混合桶的使用寿命。
[0021]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中辅助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中防护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中防护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中内防护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中左端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中第一抽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1]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2]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包括:
[0033]
混合机本体1,所述混合机本体1包括平置混合桶101、减震板102、内混合机构2、变速驱动机构3以及余料清理机构;
[0034]
所述平置混合桶101、所述变速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减震板102上,所述内混合机构2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内,所述变速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右端,所述变速驱动机构3与所述内混合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余料清理机构可动地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内并用于对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进行余料清理,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上方设置有电动进料管103,下方设置有电动出料管104,所述变速驱动机构3、所述余料清理机构、所述电动进料管103、所述电动出料管104分别于控制器105电连接。
[003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了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包括混合机本体1,混合机本体1包括平置混合桶101、减震板102、内混合机构2、变速驱动机构3以及余料清理机构;使用时,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未示出)打开平置混合桶101上方的电动进料管103,将用于钕磁铁生产的各种金属元素通过电动进料管103输送到平置混合桶101内,然后启动变速驱动机构3,变速驱动机构3则带动平置混合桶101内的内混合机构2对金属元素进行转动混合,使得金属元素相互混合符合生产需要;当混合完成后,操作人员再启动平置混合桶101下方的电动出料管104,金属元素由电动出料管104输送到外部;然后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启动余料清理机构,余料清理机构用于对平置混合桶101内壁上残留的金属元素的沉积物进行清理,使得金属元素的沉积物从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上脱落下来,保持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洁净,以便于后续生产使用。
[003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钕磁铁生产的金属元素混合机,包括混合机本体1,混合机本体1包括平置混合桶101、减震板102、内混合机构2、变速驱动机构3以及余料清理机构;其中,余料清理机构用于对平置混合桶101内壁上残留的金属元素的沉积物进行清理,使得金属元素的沉积物从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上脱落下来,保持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洁净,防止残留金属元素在内壁上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以便于后续生产使用;有效地延长平置混合桶101的使用寿命。
[003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混合机构2包括平置杆201、多个可动铰接架,所述平置杆201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内,所述平置杆201的右端与所述变速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可动铰接架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平置杆201上,所述可动铰接架包括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以及多个v型铰架,所述第一铰接件202、所述第二铰接件203可动地套接在所述平置杆201上,多个所述v型铰架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件202、所述第二铰接件203铰接,并位于所述平置杆201的周围,所述v型铰架包括第一斜向杆204、第二斜向杆205,所述第一斜向杆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件202铰接,所述第一斜向杆2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向杆205铰接,所述第二斜向杆2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件203铰接。
[003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内混合机构2的结构,具体而言,该内混合机构2包括平置杆201、多个可动铰接架;使用时,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启动变速驱动机构3,变速驱动机构3转动并带动平置杆201转动,进而平置杆201带动多个可动铰接架在平置混合桶101转动,对金属元素进行混合作业;其中,可动铰接架包括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以及多个v型铰架,而v型铰架包括第一斜向杆204、第二斜向杆205,具体而言,
第一斜向杆204连接在第一铰接件202上,第二斜向杆205连接在第二铰接件203上,第一铰接件202又与第二斜向杆205铰接起来,这样当平置杆201转动时,带动着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一起转动,进而第一铰接件202、第二斜向杆205也一起转动起来,由于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控制器调节变速驱动机构3的转速,所以在转速较大时,第一铰接件202、第二斜向杆205受到的离心力也较大,所以会使得二者相互靠近,进而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也相互靠近,以此实现了内混合机构2的转动半径可变,对金属元素起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003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与平置杆201之间有导轨导槽结构,以实现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沿着平置杆201移动而不发生轴向转动,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004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内混合机构2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内混合机构2包括平置杆201、多个可动铰接架,多个可动铰接架包括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以及多个v型铰架,使得内混合机构2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变速驱动机构3的转速可以在转动时半径可变,对金属元素起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004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混合机构2还包括第三铰接件206、多个弹簧207,所述第三铰接件206套接在所述平置杆201并位于所述第一铰接件202、所述第二铰接件203中间,所述第一弹簧20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件20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向杆204的另一端连接。
[004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上述实施例中v型铰架可以根据变速驱动机构3的转速而相互靠近,但是还需要进一步使得其具有复位的功能,所以本实施例中为内混合机构2配设了第三铰接件206、多个弹簧207,第三铰接件206安装在平置杆201上,并位于对于的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这里第三铰接件206是固定在平置杆201上的,不会沿着平置杆201移动;弹簧207连接着第三铰接件206、第一斜向杆204(第二斜向杆205),这样在变速驱动机构3的转速由大变小时,弹簧207起到复位作用将v型铰架向平置杆201方向拉回来,当该金属元素混合机停止工作时,则v型铰架被弹簧207完全拉回到最初位置,进一步完善内混合机构2的功能,以便于后续使用。
[004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三铰接件206、多个弹簧207等结构,变速驱动机构3的转速由大变小时,弹簧207起到复位作用将v型铰架向平置杆201方向拉回来,当该金属元素混合机停止工作时,则v型铰架被弹簧207完全拉回到最初位置,进一步完善内混合机构2的功能,以便于后续使用。
[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帽,所述辅助帽包括铰杆208、u型杆209、弹性板210以及刷毛体211,所述第一斜向杆20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杆208与所述第二斜向杆205铰接,所述铰杆208的端部与所述u型杆209的端部连接,所述u型杆209朝向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所述弹性板210设置在所述u型杆209上,所述刷毛体211设置在所述弹性板210上。
[004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进一步增加内混合机构2的功能,以及对余料清理机构起到辅助清理平置混合桶101内壁的作用,所以本实施例中设计了辅助帽,具体而言,辅助帽包括铰杆208、u型杆209、弹性板210以及刷毛体211,使用铰杆208作为实现第一斜向杆204、第二斜向杆205的“铰轴”,u型杆209连接在铰杆208的两端,支撑着弹性板210,而弹
性板210上设计了刷毛体211,弹性板210、刷毛体211一方面对v型铰架的端部起到防护作用,另一方面在需要对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进行清理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调节变速驱动机构3的转速,可以实现第一斜向杆204、第二斜向杆205相互靠近并使得刷毛体211接触到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对金属元素进行清理。
[004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辅助帽的具体结构,该辅助帽包括铰杆208、u型杆209、弹性板210以及刷毛体211,进一步增加内混合机构2的功能,可以对型铰架的端部起到防护作用,以及对余料清理机构起到辅助清理平置混合桶101内壁的作用。
[004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料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部、右清理部;
[0048]
所述左清理部包括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以及左清理内筒214,所述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所述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均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左端,所述左清理内筒214滑动地套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内,并位于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左端,所述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所述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均与所述左清理内筒214连接,所述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所述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4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余料清理机构的结构,具体而言,该余料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部、右清理部;以左清理部为例,该左清理部包括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以及左清理内筒214;使用时,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启动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共同将左清理内筒214沿着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由左向右推动至中间位置,使得左清理内筒214对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上的金属元素沉积物进行清理。
[005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余料清理机构的具体结构,该余料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部、右清理部,其中,左清理部包括第一左电动伸缩杆212、第二左电动伸缩杆213以及左清理内筒214,可以实现左清理内筒214的平稳移动,能较好地对平置混合桶101的左半部分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效果好。
[005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清理部包括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以及右清理内筒217,所述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所述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均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右端,所述右清理内筒217滑动地套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内,并位于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右端,所述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所述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均与所述右清理内筒217连接,所述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所述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5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右清理部的结构,具体而言,该右清理部包括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以及右清理内筒217,使用时,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启动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共同将右清理内筒217沿着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由右向左推动至中间位置,使得右清理内筒217对平置混合桶101的内壁上的金属元素沉积物进行清理。
[005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右清理部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右清理部包括第一右电动伸缩杆215、第二右电动伸缩杆216以及右清理内筒217,可以实现右清理内筒217的平稳移动,能较好地对平置混合桶101的右半部分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效果好。
[005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31、减速机32、承载架33以及防护总成,所述承载架33设置在所述平置混合桶101的右端,所述承载架33上设置有竖直板34,所述防护总成设置在所述竖直板34上,所述伺服马达31设置在所述防护总成内,所述减速机32设置在所述承载架33上并位于所述防护总成的左侧,所述减速机32与所述伺服马达31转动连接。
[005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变速驱动机构3的结构,具体而言,变速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31、减速机32、承载架33以及防护总成;承载架33承载着伺服马达31、减速机32以及防护总成,使用时,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启动防护总成内的伺服马达31,伺服马达31则带动减速机32转动,减速机32进一步带动平置杆201转动,以实现变速驱动机构3与内混合机构2的转动动作,防护总成对伺服马达31起到防护作用。
[005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变速驱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变速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31、减速机32、承载架33以及防护总成,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可以较好地实现变速驱动机构3与内混合机构2的转动动作,并且防护总成对伺服马达31起到防护作用,延长伺服马达31的使用寿命。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总成包括竖直承载板301、第一外防护筒302、内防护部以及左端防护部;
[0058]
所述竖直承载板301与所述竖直板34连接,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设置在所述竖直承载板301上,并且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外筒壁通过多个加强板303与所述竖直承载板301连接,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孔304,所述第一导孔304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305,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导孔304与多个所述加强板303交错设置,所述竖直承载板301上设置有马达夹筒306,所述伺服马达31设置在所述马达夹筒306内,所述内防护部套接在所述伺服马达31的输出轴上,所述内防护部包括第一内防护筒307、第二内防护筒308、第三内防护筒309以及盖板310,所述第一内防护筒307设置在所述伺服马达31的左端,所述第二内防护筒308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防护筒307的左端,所述第三内防护筒309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防护筒308的左端,所述盖板310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内防护筒309的左端,并通过内置筒311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0059]
所述左端防护部包括左端板312、第二外防护筒313、锥形内圆板314以及圆翅板315,所述第二外防护筒313的右端套接在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左端外,所述锥形内圆板314的小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内防护筒308上,所述圆翅板315套接在所述锥形内圆板314的大端上,并与所述第二外防护筒313的内壁连接,所述左端板312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防护筒313的左端,所述左端板312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机32的输入轴对应的第一插孔316,所述圆翅板315上设置有第二导孔、第三导孔,所述第二导孔位于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与所述第二外防护筒313之间的所述圆翅板315上,所述第三导孔位于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与所述锥形内圆板314之间的所述圆翅板315上,所述第二导孔内设置有第一抽吸机构35,所述第三导孔内设置有第二抽吸机构36,所述第一抽吸机构35、所述第二抽吸机构36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6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防护总成的具体结构,具体而言,该防护总成包括竖直承载板301、第一外防护筒302、内防护部以及左端防护部,竖直承载板301安装在承载架33的竖直板34上,第一外防护筒302连接在竖直承载板301上,而竖直承载
板301上设计了用于安装伺服马达31的马达夹筒306,由于第一外防护筒302是平置安装在竖直承载板301上的,并且需要承载着左端防护部,所以在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外壁上又增加了多个加强板303连接着竖直承载板301,以增加第一外防护筒302的稳定性;
[0061]
内防护部连接在伺服马达31的左端,具体而言,内防护部包括第一内防护筒307、第二内防护筒308、第三内防护筒309以及盖板310,将伺服马达31的输出轴包裹起来,防止金属元素粉末粘落输出轴上而“腐蚀”输出轴,盖板310通过内置筒311与输出轴连接,防止金属元素粉末从盖板310与第三内防护筒309之间进入到输出轴上;左端防护部包括左端板312、第二外防护筒313、锥形内圆板314以及圆翅板315,其中,锥形内圆板314通过栓杆321与第二内防护筒308、第一内防护筒307同时连接起来,这样进一步增加锥形内圆板314与内防护部的稳固程度,并且圆翅板315连接着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左端,对第二外防护筒313、左端板312起到承载作用,再者,锥形内圆板314、圆翅板315将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左端“封堵”住,以避免金属元素进入到第一外防护筒302内,在第一外防护筒302产生聚集而发生爆炸的意外;左端板31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外防护筒313的左端,第二外防护筒313与圆翅板315连接,减速机32通过左端板312上的第一插孔316连接着盖板310,使得方便拆卸左端防护部;
[0062]
防护总成将伺服马达31防护住,同时在第一外防护筒302上开设了第一导孔304,并为了防止金属元素进入到第一外防护筒302内在第一导孔304内设计了防水透气膜305,在圆翅板315上设计第二导孔、第三导孔,对应的第二导孔内设置有第一抽吸机构35,第三导孔内设置有第二抽吸机构36,再者从图3可以看出,盖板310在第二外防护筒313内与第一插孔316的大小差不多,起到对金属元素粉末的阻挡作用,并且和第二抽吸机构36配合在盖该310与第一插孔316之间形成往外排出的气流,也可以阻挡金属元素的作用;进一步地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控制器启动第一抽吸机构35、第二抽吸机构36,第二抽吸机构36将伺服马达3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第一外防护筒302抽吸到第二外防护筒313内,在经过第一抽吸机构35排出带外部,对伺服马达31起到防爆的作用。
[006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防护总成的具体结构,该防护总成包括竖直承载板301、第一外防护筒302、内防护部以及左端防护部;第一外防护筒302、竖直承载板301对伺服马达31、内防护部以及左端防护部起到承载的作用,内防护部可以防护伺服马达31的输出轴,避免金属元素“腐蚀”输出轴;左端防护部可以将第一外防护筒302“封堵”住,以避免金属元素进入到第一外防护筒302内,在第一外防护筒302产生聚集而发生爆炸的意外;同时,第一导孔304、第二导孔、第三导孔、防水透气膜305、盖板310、第一抽吸机构35、第二抽吸机构36等结构,起到阻挡金属元素的作用,还可以将伺服马达3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带外部,对伺服马达31起到防爆的作用。
[006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抽吸机构35包括抽吸架351、设置在所述抽吸架351内的抽吸马达352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抽吸马达352上的抽吸叶轮353,所述抽吸马达35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6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抽吸机构35的具体结构,具体而言,该第一抽吸机构35包括抽吸架351、抽吸马达352、抽吸叶轮353,抽吸架351安装在第二导孔内,使用时,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启动抽吸马达352,抽吸马达352转动并带动抽吸叶轮353转动,以将热量排出至外部。
[0066]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抽吸机构36选取与第一抽吸机构35相同的结构,以此提高零部件的通用率,可以降低成本。
[006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抽吸机构35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第一抽吸机构35包括抽吸架351、抽吸马达352、抽吸叶轮353,具有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的优点,可以高效地将热量排出到外部。
[006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防护筒313的外壁左端设置有缺口317,所述缺口317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318,所述左端板3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孔318对应的插杆;
[0069]
所述圆翅板315上设置有第一夹筒319、第二夹筒320,并且所述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左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夹筒319、所述第二夹筒320之间。
[007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提供了为了方便左端板312与第二外防护筒3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外防护筒313的外壁左端设置有缺口317,对应的缺口317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318,这样可以方便将左端板312安装在第二外防护筒313上,也方便拆卸;
[0071]
进一步地,在圆翅板315上设置有第一夹筒319、第二夹筒320,而第一外防护筒302的左端插接在第一夹筒319、第二夹筒320之间,也方便了圆翅板315与第一外防护筒302之间的连接;
[0072]
也就是说,操作人员将左端板312从第二外防护筒313上拆卸后,在将栓杆321拆卸下来,进而可以将第二外防护筒313、锥形内圆板314以及圆翅板315从第一外防护筒302上向左之间拉取出来,完成快速拆卸。
[007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缺口317、第二插孔318等结构,实现了左端板312与第二外防护筒3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通过设计第一夹筒319、第二夹筒320,也方便了圆翅板315与第一外防护筒302之间的连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整个外防护部的安装和拆卸。
[007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7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76]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