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5164发布日期:2021-01-23 10:4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属于鱼竿旋转支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类似鱼竿、高尔夫球杆这一类的杆件产品的加工中,在需要对杆件进行分段喷漆时,需要在杆件上预定位置缠绕特定的粘性不大的胶带。加工企业现有的常规方式是通过人工缠绕,人工缠绕的工作效率不高,且容易出现缠绕偏差,超出应缠绕的位置,导致后期喷漆的效果不好,影响美观;也有部分企业采用了机械缠绕的方式,在现有的机械缠绕中,通过卡爪来两端夹持鱼竿类杆件,将其夹持固定,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鱼竿这样的杆件,本身就有一定的弹性,尤其鱼竿的端部是较为细小的,也不便于夹持,另外当需要对杆件的端部进行缠绕胶带或者喷漆的时候,卡爪式的夹持,杆件端头设于卡爪内,不便于端杆件的端部进行缠绕胶带和喷漆。介于卡爪可调行程有限,对棒料杆径的兼容程度一般,需要配置不同尺寸型号的治具,硬件成本高,且上下料耗时长,生产效率低,对棒料的长度有限制,否则设备长度会较大,增加设备成本,卡爪一般为硬质金属材料,夹持产品容易造成损伤,杆径相差较大的产品切换生产时,耗时较长等问题,需要一种便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加工的鱼竿杆件支撑转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鱼竿类杆件在缠绕胶带或喷涂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旋转机构包括平行安装的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一侧的压料辊,所述压料辊安装在压料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压料辊其中一个辊为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步进电机连接。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压料辊均为胶辊。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料气缸安装在压料气缸支架上,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安装在转动辊支架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进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旋转机构为三个,其中中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主动辊安装传动轮与步进电机连接。
[0009]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旋转机构的主动辊通过主传动轴连接。
[0010]
进一步地,位于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距离中间支撑旋转机构的距离小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与另一个支撑旋转机构之间的间距。
[0011]
进一步地,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之间还可以通过滑动联轴
器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3]
1.可以夹持棒料的任意部位,搓动棒料旋转,针对棒料端头操作时可以夹持中段有效避让两端端头,可实现两端端头同时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0014]
2.夹持行程大,可以兼容不同棒料的杆径,减少卡爪等治具的配置。
[0015]
3.可以满足不同长度棒料的夹持,设备尺寸受棒料长度影响小。
[0016]
4.夹持胶辊为表面包胶滚轮,夹持过程不会对棒料表面造成损伤。
[0017]
5.切机耗时短,同时适用于大批量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图;
[0019]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支撑旋转机构,1.1-压料辊,1.2-第一支撑辊,1.3-第二支撑辊,1.4-压料气缸,1.5-压料气缸支架,1.6-转动辊支架,2-步进电机,3-主传动轴,4-杆件,5-电机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包括平行安装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和第二支撑辊1.3之间一侧的压料辊1.1,所述压料辊1.1安装在压料气缸1.4的伸缩杆上,所述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均为胶辊;所述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其中一个辊为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安装在电机座上的步进电机2连接,所述的压料气缸1.4安装在压料气缸支架1.5上,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安装在转动辊支架1.6上。
[0024]
所述的支撑旋转机构1为三个,其中中间的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安装传动轮与步进电机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通过主传动轴3连接,位于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距离中间支撑旋转机构的距离小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与另一个支撑旋转机构之间的间距。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之间还可以通过滑动联轴器连接。
[0025]
所述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上下位置,主动轴设置可任意组合,所述传动轮,压料气缸1.4,压料气缸支架1.5和转动辊支架1.6的安装结构根据所述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的位置相应的进行变化。
[0026]
机构一般设置三组支撑旋转机构,实际间距可根据棒料的长度布置。使用时只需有两组支撑旋转机构进行夹持驱动,根据棒料操作位置的不同,可以进行配置。当需要对棒料的中间位置操作时,棒料放置在左侧两组支撑旋转机构上,将滑动联轴器脱离主传动轴,仅使用左侧两组支撑旋转机构进行驱动。当需要对棒料端头位置操作时,棒料放置在右侧
两组支撑旋转机构上,将滑动联轴器接合主传动轴,仅使用右侧两组支撑旋转机构进行驱动。
[0027]
实施例2
[0028]
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包括平行安装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和第二支撑辊1.3之间上方的压料辊1.1,所述压料辊1.1安装在压料气缸1.4的伸缩杆上,所述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均为胶辊;所述第一支撑辊1.2为主动辊,所述第一支撑辊1.2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安装在电机座上的步进电机2连接,所述的压料气缸1.4安装在压料气缸支架1.5上,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安装在转动辊支架1.6上。
[0029]
所述的支撑旋转机构1为三个,其中中间的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安装传动轮与步进电机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通过主传动轴3连接,位于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距离中间支撑旋转机构的距离小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与另一个支撑旋转机构之间的间距。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之间还可以通过滑动联轴器连接。
[0030]
实施例3
[0031]
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包括平行安装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和第二支撑辊1.3之间左侧的压料辊1.1,所述压料辊1.1安装在压料气缸1.4的伸缩杆上,所述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均为胶辊;所述第二支撑辊1.3为主动辊,所述第二支撑辊1.3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安装在电机座上的步进电机2连接,所述的压料气缸1.4安装在压料气缸支架1.5上,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安装在转动辊支架1.6上。
[0032]
所述的支撑旋转机构1为三个,其中中间的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安装传动轮与步进电机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通过主传动轴3连接,位于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距离中间支撑旋转机构的距离小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与另一个支撑旋转机构之间的间距。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之间还可以通过滑动联轴器连接。
[0033]
实施例4
[0034]
一种用于鱼竿加工工序中的杆件支撑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包括平行安装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和第二支撑辊1.3之间右侧的压料辊1.1,所述压料辊1.1安装在压料气缸1.4的伸缩杆上,所述的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和压料辊1.1均为胶辊;所述压料辊1.1为主动辊,所述压料辊1.1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与安装在电机座上的步进电机2连接,所述的压料气缸1.4安装在压料气缸支架1.5上,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安装在转动辊支架1.6上。
[0035]
所述的支撑旋转机构1为三个,其中中间的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安装传动轮与步进电机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旋转机构1的主动辊通过主传动轴3连接,位于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距离中间支撑旋转机构的距离小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与另一个支撑旋转机构之间的间距。入料端的支撑旋转机构与中间支撑旋转机构之间还可以通过滑动联轴器连接。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