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0336发布日期:2021-01-26 20:2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净化器工作模式是将吸入的空气通过滤芯过滤后,用风扇排出干净清新的空气。滤芯在达到使用寿命后,表面有各种过滤后的空气中的杂质、粉尘及细菌病毒等,需要更换新的滤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在更换滤芯时,直接将使用过的滤芯取出更换,而使用过后的滤芯表面有各种空气中的杂质、粉尘及细菌病毒,人手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或容易振动造成污染物的震落,导致污染物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使用该空气净化器,在更换滤芯主体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外壳与滤芯主体,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孔以及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与出风孔之间形成风道,所述滤芯主体位于风道上,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具有开口部,所述防尘罩的开口部围绕滤芯主体外侧设置,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有用于拆装滤芯主体以及防尘罩的拆装口。
[0006]
在外壳主体内安装防尘罩,防尘罩的开口部围绕滤芯主体外侧,确保防尘罩能套住污染的滤芯主体;更换滤芯主体时,将污染的滤芯主体套入防尘罩中,隔着防尘罩将滤芯主体从主体外壳内拆卸下来;取出滤芯主体时,合拢防尘罩的开口部,使防尘罩包裹整个污染的滤芯主体,将防尘罩连同滤芯主体从拆装口中取出;整个更换过程中,人手不直接触碰污染的滤芯主体,不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另外,若振动滤芯主体,污染物会震落至防尘罩中,能有效避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还具有伸缩部,所述防尘罩通过伸缩部压缩于主体外壳内。在更换滤芯主体前,将压缩的防尘罩放入主体外壳底部,节省内部空间,同时不易阻挡滤芯主体,从而降低过滤效果;通过拉伸防尘罩,伸缩部自由伸缩活动,便于将防尘罩套于污染的滤芯主体上,并包裹滤芯主体,操作方便简单。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口包括设于主体外壳底部的第一拆装口,所述第一拆装口位于滤芯主体的下方。将滤芯主体从主体外壳底部第一拆装口往上放入并安装至主体外壳内,在主体外壳的底部安装压缩的防尘罩,在空气净化器的滤芯达到使用寿命后,手动隔着防尘罩将滤芯主体随同防尘罩从主体外壳底部的第一拆装口中抽出,并将污染的滤芯主体包裹在防尘罩中,整个操作方便简单。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外壳内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防尘罩的开口部置于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主体外壳底部之间设有间隔并形成容纳腔,所述防尘罩压缩置于容纳腔中,所述容纳腔与第一拆装口连通。通过将防尘罩的开口部置于固定板上,使
防尘罩不容易脱落;设置容纳腔,便于收纳防尘罩,节省主体外壳内部空间。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位于滤芯主体的下方且位于容纳腔中,所述底盖覆盖第一拆装口。设置底盖可防止外界空气从第一拆装口进入主体外壳,进而避免外界的污染物污染防尘罩;安装底盖后,底盖位于容纳腔中,节省主体外壳整体体积,同时提高外观程度。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口还包括第二拆装口,所述第二拆装口位于主体外壳其中一侧的侧壁上,所述主体外壳上可拆卸连接有侧盖,所述侧盖覆盖第二拆装口。所述防尘罩上固定有提手环,所述提手环位于防尘罩的开口部上,且所述提手环位于防尘罩靠近第二拆装口的一侧上。更换滤芯主体时,拆卸侧盖,将防尘罩的开口部的提手环往上提,拉伸防尘罩后将滤芯主体包裹住,然后拉住提手环往外拉,将污染的滤芯主体从第二拆装口中取出;该操作同样方便简单,人手不直接触碰污染的滤芯主体,不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能有效避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主体上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覆盖滤芯主体的侧壁,所述滤芯主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滤芯主体的底部封闭且凹陷设置,所述滤芯主体底部的凹陷处固定有把手。把手的设置,便于取出滤芯主体;把手设于底部凹陷处,不容易触碰过滤层上的污染物,同时提高滤芯主体的外观程度。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上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围绕防尘罩的开口部设置。通过调节松紧带,进行防尘罩开口部的张开与合拢,取出滤芯主体时,将开口部紧密合拢,将整个滤芯主体包裹,防止滤芯主体上的污染物掉落造成二次污染。
[001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在更换滤芯主体过程中,将污染的滤芯主体套入防尘罩中,隔着防尘罩将滤芯主体从主体外壳内拆卸下来,人手不直接触碰污染的滤芯主体,不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另外,若振动滤芯主体,污染物会震落至防尘罩中,能有效避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附图说明
[0015]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0016]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空气净化器的滤芯主体更换操作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空气净化器的滤芯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空气净化器的滤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空气净化器的魔术贴安装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是图7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空气净化器的取出滤芯主体操作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0、主体外壳;11、进风孔;12、出风孔;20、扇风机构;30、滤芯主体;301、过滤层;302、把手;31、防尘罩;311、开口部;312、伸缩部;313、罩底部;40、底盖;50、固定板;51、l型固定块;60、容纳腔;70、侧盖;80、魔术贴;90、提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30]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0031]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0032]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4]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0035]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0036]
实施例一:
[0037]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外壳10、扇风机构20、滤芯主体30以及防尘罩31,主体外壳10内部中空,且主体外壳1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风孔11,主体外壳10的顶部设有出风孔12,所述进风孔11与出风孔12之间形成风道,所述滤芯主体30位于风道上,所述扇风机构20以及滤芯主体30均安装于主体外壳10内,所述扇风机构20具有出风端以及进风端,出风端朝向出风孔12设置,所述滤芯主体30上设有过滤层301,所述过滤层301覆盖于滤芯主体30的侧壁上,所述滤芯主体30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滤芯主体30的顶部朝向扇风机构20的进风端设置,所述防尘罩31具有开口部311、伸缩部312以及罩底部313,所述伸缩部312的其中一端与开口部311连接,另一端与罩底部313连接,所述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围绕滤芯主体30底部外侧设置,所述防尘罩31通过伸缩部312压缩于滤芯主体30的下方。通过以上设置,更换滤芯主体30时,拉伸防尘罩31的伸缩部312,将污染的滤芯主体30套入防尘罩31中,隔着防尘罩31将滤芯主体30从主体外壳10内拆卸出来;整个更换过程中,人手不直接触碰污染的滤芯主体30,不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另外,若
振动滤芯主体30,污染物会震落至防尘罩31中,能有效避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38]
所述主体外壳10底部开有第一拆装口,所述第一拆装口位于滤芯主体30的下方,所述主体外壳10底部还可拆卸连接有底盖40,所述底盖40覆盖第一拆装口。设置第一拆装口,将滤芯主体30通过第一拆装口往上放入并安装至主体外壳10内,在主体外壳10的底部安装压缩的防尘罩31,在滤芯主体30达到使用寿命后,手动隔着防尘罩31将滤芯主体30随同防尘罩31从主体外壳10底部的第一拆装口中抽出,并将污染的滤芯主体30包裹在防尘罩31中,整个操作方便简单。
[0039]
所述主体外壳10内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50,所述固定板50的底侧固定有l型固定块51,所述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挂置于l型固定块51上,l型固定块51将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卡住,便于固定防尘罩31,使防尘罩31不容易脱落。所述防尘罩31上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围绕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设置;可调节松紧带,绑紧固定防尘罩31在l型固定块51上,加固防尘罩31;另外,在取出滤芯主体30时,将开口部311紧密合拢,将整个滤芯主体30包裹,防止滤芯主体30上的污染物掉落造成二次污染。
[0040]
所述固定板50与主体外壳10底部之间设有间隔并形成容纳腔60,所述防尘罩31压缩置于容纳腔60中,所述容纳腔60与第一拆装口连通。设置容纳腔60,便于收纳防尘罩31,合理布置主体外壳10内部空间。所述底盖40位于滤芯主体30的下方且位于容纳腔60中,所述防尘罩31的底部与底盖40靠近滤芯主体30的一侧抵接,且所述防尘罩31的罩底部313位于滤芯主体30与底盖40之间。设置底盖40可防止外界空气从第一拆装口进入主体外壳10,进而避免外界的污染物污染防尘罩31;安装底盖40后,底盖40位于容纳腔60中,节省主体外壳10整体体积,同时提高外观程度;防尘罩31的罩底部313位于滤芯主体30与底盖40之间,在取出滤芯主体30时,防尘罩31的罩底部313跟随滤芯主体30一起移动,便于将滤芯主体30套入至防尘罩31中。
[0041]
所述滤芯主体30的底部封闭且凹陷设置,所述滤芯主体30底部的凹陷处固定有把手302。把手302的设置,便于取出滤芯主体30;把手302设于底部凹陷处,节省滤芯主体30的占用空间,同时提高滤芯主体30的外观程度。
[0042]
基于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滤芯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更换滤芯主体30前,先将滤芯主体30从主体外壳10底部的第一拆装口往上安装好,将压缩的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挂置安装在l型固定块51上,盖上底盖40,将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围绕滤芯主体30底部外侧;
[0044]
更换滤芯主体30时,打开底盖40,隔着防尘罩31抓住滤芯主体30底部的把手302往外抽,将滤芯主体30从主体外壳10底部的第一拆装口抽出;
[0045]
抽出过程中,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保持不动,防尘罩31的底部跟随滤芯主体30一起移动,防尘罩31的伸缩部312同时拉伸,将滤芯主体30逐渐套入防尘罩31中;
[0046]
当滤芯主体30完全套入至防尘罩31中,将防尘罩31一起取出,调节松紧带将开口部311合拢到最紧密,整个防尘罩31将滤芯主体30的进风过滤面完全包裹住。
[0047]
通过以上步骤,整个更换过程中,人手不直接触碰污染的滤芯主体30,不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另外,即使振动滤芯主体30,污染物会震落至防尘罩31中,能有效避
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48]
实施例二:
[0049]
本实施例也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0050]
如图6所示,在主体外壳10内的固定板50上安装魔术贴80的勾面,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安装魔术贴80的毛面,通过以上设置,魔术贴80的勾面和毛面贴合,可拆卸地安装压缩的防尘罩31,该操作方便简单。
[005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防尘罩31的固定方式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防尘罩31。
[0052]
实施例三:
[0053]
本实施例也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0054]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主体外壳10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开有第二拆装口,所述主体外壳10上可拆卸连接有侧盖70,所述侧盖70覆盖第二拆装口。所述防尘罩31上固定有提手环90,所述提手环90位于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上,且所述提手环90位于防尘罩31靠近第二拆装口的一侧上。
[0055]
更换滤芯主体30前,拆卸侧盖70,通过第二拆装口将压缩的防尘罩31放置于主体外壳10的底部,再将侧盖70安装好,覆盖第二拆装口。
[0056]
更换滤芯主体30时,拆卸侧盖70,将防尘罩31的开口部311的提手环90往上提,拉伸防尘罩31后将污染的滤芯主体30包裹住,然后拉住提手环90往外拉,将防尘罩31连同滤芯主体30从第二拆装口中取出。本实施例将滤芯主体30从底部装卸改为侧面装卸,该更换滤芯主体30方法同样方便简单,人手不直接触碰污染的滤芯主体30,不容易接触滤芯表面上的污染物,能有效避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57]
实施例四:
[0058]
本实施例也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0059]
防尘罩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伸缩部312,伸缩部312的一端与第一开口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口部连接。更换滤芯主体时,拉伸伸缩部312,使防尘罩覆盖滤芯主体的过滤层,滤芯主体的底部露出,便于抓取把手将滤芯主体拆卸及取出;将滤芯主体取出前,合拢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开口部,包裹滤芯主体,能有效避免污染物二次污染,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0060]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1]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