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无拼缝耐磨环的耐磨型雾化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6444发布日期:2021-05-14 16:4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无拼缝耐磨环的耐磨型雾化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含无拼缝耐磨环的耐磨型雾化盘。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厂常用旋转喷雾法对烟气脱硫,旋转喷雾法关键是使作为吸收剂的石灰浆形成雾滴状态,进而与烟气接触进行脱硫。旋转喷雾法的核心部件是雾化盘。目前雾化盘普通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这种设计具有容易结块堵塞、喷嘴易磨损、雾化效率低、寿命短等缺点。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 10173321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强化型雾化轮,该雾化轮由上盘、下盘和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导流块构成,下盘底部设有用来安装盖板的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内均匀设置有用于调节平衡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导流块呈扇形、沿圆周均匀分布,导流块分别安装在上盘的第一凹槽和下盘的第二凹槽内,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分别错位固定连接,该导流块两侧面开矩形槽组装后形成封闭的雾化出口。该雾化轮由于形成有由相邻导流柱围闭形成的雾化出口,使得在雾化出口处不容易对上盘和下盘造成磨损,但是该高速强化型雾化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4.1、该高速强化型雾化轮的雾化出口由相邻的两个导流块围闭而成,因此在雾化出口处形成上下两条沿径向延伸的拼接缝,而在离心力作用下,石灰浆沿径向高速向外排出,高速运动的石灰浆持续冲刷位于雾化口处沿径向延伸的拼接缝隙,使得上盘以及下盘位于拼接缝隙处的位置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5.2、该高速强化型雾化轮的导流块要加工出扇形形状,并且需要在呈扇形的导流块两侧开设矩形槽,工艺复杂,使得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昂。
6.3、该高速强化型雾化轮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石灰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高速运动,撞到导流块的内端面后,会反向高速撞击到下盘上,使得导流块内端以内的下盘表面依然容易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7.为了解决上述雾化出口处形成拼接缝对雾化盘造成磨损的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 102698589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处理的高速离心式雾化器雾化盘,包括盘体、上盖和喷嘴,所述喷嘴固定安装在盘体与上盖之间,该喷嘴由耐磨材料制成,由上环体、下环体和柱体组成,所述上环体的顶面与上盖贴靠,下环体的底面与盘体相贴靠,在所述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设置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柱体,该柱体与上环体及下环体连为一体,两相邻柱体之间形成喷雾孔。该雾化盘通过将柱体与喷雾孔设置成一个整体的喷嘴结构,这样在喷雾孔的中间位置不存在拼接缝,从而避免了高速石灰浆在喷雾孔中间位置处对盘体以及上盖的磨损。但是该雾化盘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8.1、将导流柱与雾化出口设置成一个整体的喷嘴结构,这样喷嘴结构过于复杂,加工成本高;喷嘴结构由耐磨材料制成,则进一步加大了加工制造的难度,制造成本高昂,且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9.2、将导流柱与雾化出口设置成一个整体的喷嘴结构,在整体结构的喷嘴中,其中
一个位置损坏了,例如某个喷雾孔损坏了,那么整个喷嘴都需要更换,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耗费了更换时间,严重影响工时进度。
10.3、该雾化盘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石灰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高速运动,撞到导流块的内端面后,会反向高速撞击到下盘上,使得导流块内端以内的下盘表面依然容易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无拼缝耐磨环的耐磨型雾化盘,一方面,该雾化盘雾化出口由分体式结构组成,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雾化出口处没有沿径向延伸的拼接缝,防止雾化盘在雾化出口处的磨损;另一方面,该雾化盘能够进一步地保护下盘中导流柱内端以内的区域,避免石灰浆撞到导流块端面时反向运动对下盘造成的磨损,提高雾化盘的使用寿命。
1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13.一种含无拼缝耐磨环的耐磨型雾化盘,包括上盘、下盘以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上盘与下盘之间的导流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盘底部与导流柱顶部之间的上耐磨衬环以及设置在下盘顶部与导流柱底部之间的下耐磨衬环,所述上耐磨衬环和下耐磨衬环均为一体式圆环结构;所述上耐磨衬环和下耐磨衬环的外圆侧面沿径向延伸至超过导流柱的内端面。
14.上述强化耐磨型雾化盘的工作原理是:
15.石灰浆从雾化盘中间的进料口进入,雾化盘高速旋转;进入到雾化盘的石灰浆扩散至下盘的上表面,高速旋转的雾化盘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到石灰浆上,使得石灰浆从由相邻两个导流柱与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构成的雾化口排出,从而在雾化盘的周围形成一层均匀的薄雾。由于上耐磨衬环设置在上盘底部与导流柱顶部之间,下耐磨衬环设置在下盘顶部与导流柱底部之间,因此由相邻两个导流柱与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构成的雾化口不形成沿径向延伸的拼接缝,在石灰浆从雾化口高速排出的过程,封闭的雾化口将石灰浆与上盘、下盘隔离开,从而避免了石灰浆对上盘以及下盘在雾化口位置处产生的磨损,延长雾化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高速运动的石灰浆撞击到导流柱的内端面往回反冲时,石灰浆冲击到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上,即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避免了石灰浆撞到导流块端面时反向运动对上盘以及下盘造成的磨损,提高雾化盘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雾化口由分体的导流柱、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构成,每个零件结构变得更简单,有效降低加工难度,方便后续维护。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盘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耐磨衬环的上凹槽,所述下盘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耐磨衬环的下凹槽;其中,所述上盘包括上盘本体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在上盘本体内圆侧面的上盘压环,所述上盘本体底部设有半封闭槽,所述上盘压环外圆侧面底部设有用于支撑上耐磨衬环的凸起台阶,所述半封闭槽与上盘压环外圆侧面以及凸起台阶顶面构成了所述上凹槽。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下盘包括下盘本体以及用于与转动轴连接的轴套;所述轴套包括位于下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轴套通过该外螺纹与下盘本体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轴套的安装部的顶部设有沿径向扩大的凸环,所述凸环远离安装部的一端设有抛物线曲面;所述凸环的底面压紧在下耐磨衬环的顶面。
19.优选地,所述轴套底端对称设有用于调节动平衡的螺孔。
20.优选地,所述轴套上对称设有两个键槽。
2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耐磨衬环和下耐磨衬环的外圆侧面不超过导流柱的外端面,所述下耐磨衬环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底部的第一半封闭槽;所述上耐磨衬环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顶部的第二半封闭槽。
2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下耐磨衬环和上耐磨衬环的外圆侧面超过导流柱的外端面,所述下耐磨衬环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底部的第一封闭槽;所述上耐磨衬环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顶部的第二封闭槽。
2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盘在与每个导流柱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销孔或螺纹孔,所述定位销孔以及螺纹孔在圆周方向上互相交错;所述下盘也对应设有定位销孔以及螺栓安装孔,所述导流柱通过定位销以及螺栓安装在上盘以及下盘之间。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纸垫,所述纸垫分别设置在导流柱的顶面以及底面。
2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盘以及下盘的材质均为钛合金材料。
2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27.1、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的耐磨型雾化盘,包括上盘、下盘、多个导流柱、下耐磨衬环以及上耐磨衬环,下耐磨衬环设置在下盘顶部与导流柱底部之间,上耐磨衬环设置在上盘底部与导流柱顶部之间,由相邻导流柱与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构成的雾化口将石灰浆与上盘以及下盘分隔开,并且雾化口处没有形成沿径向延伸的拼接缝,从而能够防止石灰浆在雾化出口处对雾化盘的磨损。
28.2、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的耐磨型雾化盘,包括上盘、下盘、多个导流柱、下耐磨衬环以及上耐磨衬环,雾化口由上耐磨衬环、导流柱以及下耐磨衬环构成,是分体式结构,每个零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分别加工,加工制造方便,成本更低;此外,在某个零件损坏的情况下,允许单独更换某个零件,而其它零件不需要跟随更换,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29.3、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的耐磨型雾化盘,包括上盘、下盘、多个导流柱、下耐磨衬环以及上耐磨衬环,在高速运动的石灰浆撞击到导流柱的内端面往回反冲时,石灰浆冲击到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上,即上耐磨衬环以及下耐磨衬环避免了石灰浆撞到导流块端面时反向运动对上盘以及下盘造成的磨损,提高雾化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0.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耐磨型雾化盘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耐磨型雾化盘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耐磨型雾化盘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耐磨型雾化盘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拼缝耐磨型雾化盘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3.实施例1
34.参见图1

图3,一种含无拼缝耐磨环的耐磨型雾化盘,包括上盘1、下盘2以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上盘1与下盘2之间的导流柱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盘1底部与导流柱6顶部之间的上耐磨衬环4以及设置在下盘2顶部与导流柱6底部之间的下耐磨衬环5,所述上耐磨衬环4和下耐磨衬环5均为一体式圆环结构;所述上耐磨衬环4和下耐磨衬环5的外圆侧面沿径向延伸至超过导流柱6的内端面。
35.参见图2,所述上盘1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耐磨衬环4的上凹槽11,所述下盘2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耐磨衬环5的下凹槽;其中,所述上盘1包括上盘本体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在上盘本体内圆侧面的上盘压环,所述上盘本体底部设有半封闭槽,所述上盘压环外圆侧面底部设有用于支撑上耐磨衬环4的凸起台阶10,所述半封闭槽与上盘压环外圆侧面以及凸起台阶10顶面构成了所述上凹槽11。设计上述结构的上盘1,上凹槽11由半封闭槽与上盘压环外圆侧面以及凸起台阶10顶面构成,上耐磨衬环4安装在上凹槽11内时,上耐磨衬环4的底部贴合在凸起台阶10顶面上,上盘压环与上盘本体螺纹拧紧的过程,凸起台阶10与半封闭槽相向运动,从而对上耐磨衬环4起到压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凸起台阶10的支撑作用,使得上盘本体与上盘压环将上耐磨衬环4装配时不会掉落,在上盘压环与上盘本体拧紧后,在上盘压环与上盘本体的螺纹连接处开设若干螺纹孔,再在螺纹孔处锁上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将上盘压环以及上盘本体锁紧,防止上盘本体与上盘压环的相对转动,从而起到防止松脱的作用;此外,在上盘本体与上盘压环将上耐磨衬环4锁紧成为一个整体后,再整体加工定位销孔或螺纹孔等,使得上盘1上的定位销孔或螺纹孔与下盘2上的定位销孔或螺栓孔能够精确对应,极大地提高了雾化盘的装配精度,提高雾化盘高速运转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6.参见图2

图3,所述下盘2包括下盘本体以及用于与转动轴连接的轴套3;所述轴套3包括位于下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轴套3通过该外螺纹与下盘本体固定连接。设置上述结构的下盘2,轴套3与下盘本体可拆卸连接,由于下盘本体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价格贵,而轴套3则可以采用价格更低的普通钢材制作,一方面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后续维护。
37.参见图2,所述轴套3的安装部的顶部设有沿径向扩大的凸环,所述凸环远离安装部的一端设有抛物线曲面;所述凸环的底面压紧在下耐磨衬环5的顶面。设置上述凸环,在轴套3与下盘本体连接时,凸环的端面抵紧所述下耐磨衬环5,既对下耐磨衬环5起到固定作用,又将下盘本体覆盖住,从而进一步保护下盘本体;在凸环的一端设置抛物线曲面,在石灰浆进入雾化盘时起到导流作用,降低石灰浆对下盘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保护雾化盘。
38.参见图2,所述上耐磨衬环4和下耐磨衬环5的外圆侧面不超过导流柱6的外端面,所述下耐磨衬环5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6底部的第一半封闭槽;所述上耐磨衬环4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6顶部的第二半封闭槽。设置上述结构的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在雾化口的外端,上耐磨衬环4与上盘1、下耐磨衬环5与下盘2之间均形成一条弧形连接缝,由于该弧形连接缝在雾化口的外端且垂直与直径方向,因此高速向外排出的
石灰浆在弧形连接缝的位置冲刷作用空间极小,对上盘1以及下盘2的磨损几乎可以忽略,而雾化口的内端仍然由相邻两个导流柱6与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构成,且雾化口处没有形成沿径向的拼接缝,从而避免了石灰浆对上盘1以及下盘2在雾化口位置处的磨损。由此可见,将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的外圆侧面设置为不超过导流柱6的外端面,既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耐磨环的材料又能够达到防止磨损雾化盘的目的。
39.参见图1,所述轴套3上对称设有两个键槽。雾化盘通过轴套3与转动轴连接,具体为轴套3与传动轴通过键连接,对称设置的两个键槽,使得连接更牢固,保证了雾化盘在高速旋转时连接位置的安全性能。
40.参见图2,所述上盘1在与每个导流柱6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销孔或螺纹孔,所述定位销孔以及螺纹孔在圆周方向上互相交错;所述下盘2也对应设有定位销孔以及螺栓安装孔,所述导流柱6通过定位销7以及螺栓9安装在上盘1以及下盘2之间。设置上述定位销孔以及螺纹孔,通过定位销7以及螺栓9将上盘1、导流柱6、上盘1连接固定,构成整体的雾化盘。
41.参见图2,还包括纸垫,所述纸垫分别设置在导流柱6的顶面以及底面。这样,在导流柱6与上耐磨衬环4之间、导流柱6与下耐磨衬环5之间均安装了纸垫,避免导流柱6与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之间的刚性接触,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42.参见图2,所述轴套3底端对称设有用于调节动平衡的螺孔8。这样,通过调节安装在螺孔8上的螺钉,可以调节雾化盘转动时的平衡性能,使得雾化盘在高速旋转时具有极好的平衡精度。
43.参见图1

图3,所述上盘1以及下盘2的材质均为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具有很高的比强度,相比于传统的钢材料,在相同的体积下具有更轻的质量;另一方面,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烟气脱硫的酸性环境中,不易腐蚀,使得雾化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44.上述强化耐磨型雾化盘的工作原理是:
45.石灰浆从雾化盘中间的进料口进入,雾化盘高速旋转;进入到雾化盘的石灰浆扩散至下盘2的上表面,高速旋转的雾化盘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到石灰浆上,使得石灰浆从由相邻两个导流柱6与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构成的雾化口排出,从而在雾化盘的周围形成一层均匀的薄雾。由于上耐磨衬环4设置在上盘1底部与导流柱6顶部之间,下耐磨衬环5设置在下盘2顶部与导流柱6底部之间,因此由相邻两个导流柱6与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构成的雾化口不形成沿径向延伸的拼接缝,在石灰浆从雾化口高速排出的过程,封闭的雾化口将石灰浆与上盘1、下盘2隔离开,从而避免了石灰浆对上盘1以及下盘2在雾化口位置处产生的磨损,延长雾化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高速运动的石灰浆撞击到导流柱6的内端面往回反冲时,石灰浆冲击到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上,即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避免了石灰浆撞到导流块端面时反向运动对上盘1以及下盘2造成的磨损,提高雾化盘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雾化口由分体的导流柱6、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构成,每个零件结构变得更简单,有效降低加工难度,方便后续维护。
46.实施例2
47.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耐磨衬环5和上耐磨衬环4的外圆侧面超过导流柱6的外端面,所述下耐磨衬环5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6底部的第一封闭槽;所述上耐磨衬环4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柱6顶部的第二封闭槽。设置上述结构的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导流柱6完全安装在第一封闭槽
以及第二封闭槽之间,使得上耐磨衬环4与导流柱6之间、下耐磨衬环5与导流柱6之间完全分隔开,这样,由导流柱6与上耐磨衬环4以及下耐磨衬环5构成的雾化口完全与雾化盘分隔开,且雾化口之间没有形成沿径向的拼接缝,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石灰浆对上盘1以及下盘2在雾化口位置处的磨损。
48.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