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1715发布日期:2022-05-17 15:0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涂装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


背景技术:

2.所谓涂装即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涂装已由手工向工业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且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涂装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涂装流水线的七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前处理设备、吧喷粉系统、喷漆设备、烘炉、热源系统、电控系统、悬挂输送链等,涂装流水线设备适用于工件表面的喷漆、喷塑处理,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工件的涂装作业,配合悬挂输送机、电轨小车、地面输送机等运送机械形成运输作业。
3.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工件装运的活络式电动平板车在涂装生产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活络式电动平板车的使用,方便了工件的短途转运,给生产线的涂装作业提供了便利,但是,现有的活络式电动平板车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不足:活络式电动平板车在使用时,货物通常直接置于车体上端,长期使用之后极易造成车体上端面变形损坏,从而影响车体上工件的平稳放置,并对车体的外观造成局部破坏,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具有面板拆换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包括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所述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车板,所述车板的上端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包括侧板和中板,所述侧板呈对称设置于车板的前后两端上部,所述中板设置于车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侧板的一端与车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侧板的另一端与中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座板、第一限位凹槽、第一磁吸限位片、第一盖板、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一限位插销,所述第一座板一体成型于车板的前后两端上部,所述第一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一磁吸限位片,所述第一盖板一体成型于侧板的一端上部,所述第一盖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且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插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一座板滑动连接且第一盖板的底端面与第一座板的上端面贴合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插销的上端与第二限位凹槽相互插合,所述第一限位插销的底端与第一限位凹槽相互插合,且所述第一限位插销的底端与第一磁吸限位片通过磁性相互吸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座板、限位通槽、第三限位凹槽、第二磁吸限位片、第二盖板、第四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插销,所述第二座板一体成型于中板的前后两端底部,且所述第二座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通槽,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开设于车板的上端内部且第三限位凹槽位于限位通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二磁吸限位片,所述第二盖板一体成型于侧板的另一端上部,所述第二盖板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限位凹槽且第四限位凹槽位于限位通槽的正上方,所述第四限位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插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座板与第二盖板滑动连接且第二盖板的底端面与第二座板的上端面贴合接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插销的上端与第四限位凹槽相互插合,所述第二限位插销的底端贯穿限位通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插销的底端与第二限位插销通过磁性相互吸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限位组件还包括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固定于第二磁吸限位片的一侧且密封胶条与中板挤压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可对车板上端的面板进行拆换操作,在操作时,首先将第一限位组件中的第一限位插销,以及第二限位组件中的第二限位插销上提取出,然后将车板上端的侧板和中板水平推出,之后将新的侧板通过第一限位组件中的第一盖板与第一座板滑动推于车板的上端两侧,接着通过第一限位插销对推入后的侧板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一磁吸限位片对第一限位插销进行磁吸限位,最后将新的中板通过第二座板与第二盖板滑动推入车板上端位于两处侧板之间,接着通过第二限位插销对推入后的中板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二磁吸限位片对第二限位插销进行磁吸限位,从而完成车板上端面板的拆换操作,确保车板的使用效果,以便于车板的更好使用。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3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3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2、车板;3、面板;4、侧板;5、中板;6、第一座板;7、第一限位凹槽;8、第一磁吸限位片;9、第一盖板; 10、第二限位凹槽;11、第一限位插销;12、第二座板;13、限位通槽;14、第三限位凹槽;15、第二磁吸限位片;16、第二盖板;17、第四限位凹槽; 18、第二限位插销;19、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涂装生产线用活络式工艺车,包括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1,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车板2,车板2的上端设置有面板3,面板3包括侧板4和中板5,侧板4呈对称设置于车板2的前后两端上部,中板5设置于车板2的上端中间位置,侧板4的一端与车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侧板4的另一端与中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对车板2上端的面板3进行拆换操作,在操作时,首先将第一限位组件中的第一限位插销11,以及第二限位组件中的第二限位插销18上提取出,然后将车板2上端的侧板4和中板5水平推出,之后将新的侧板4通过第一限位组件中的第一盖板9与第一座板6滑动推于车板2的上端两侧,接着通过第一限位插销11对推入后的侧板4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一磁吸限位片8对第一限位插销11进行磁吸限位,最后将新的中板5通过第二座板12 与第二盖板16滑动推入车板2上端位于两处侧板4之间,接着通过第二限位插销18对推入后的中板5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二磁吸限位片15对第二限位插销18进行磁吸限位,从而完成车板2上端面板3的拆换操作,确保车板2 的使用效果,以便于车板2的更好使用,本实用新型中,侧板4共设置有两处,且呈前后对称分布,中板5共设有一处,且位于两处侧板4之间,侧板4 与车板2通过第一限位组件进行限位连接,侧板4与中板5通过第二限位组件进行限位连接,通过第一限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设置,使得面板3中的侧板4与车板2之间,以及面板3中的侧板4与中板5之间连接稳定牢固,面板3中的侧板4以及中板5不易上下左右前后活动,以便于车板2上端面板3的使用,同时,通过两处侧板4和一处中板5组接安的面板3便于分拆搬运,使用效果更佳,另外,本实施方案中,未作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27.参照图4和图6所示,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座板6、第一限位凹槽7、第一磁吸限位片8、第一盖板9、第二限位凹槽10和第一限位插销11,第一座板6一体成型于车板2的前后两端上部,第一座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7,且第一限位凹槽7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一磁吸限位片8,第一盖板 9一体成型于侧板4的一端上部,第一盖板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10,且第二限位凹槽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插销11,另外,第一盖板9与第一座板6滑动连接且第一盖板9的底端面与第一座板6的上端面贴合接触,第一限位插销11的上端与第二限位凹槽10相互插合,第一限位插销11的底端与第一限位凹槽7相互插合,且第一限位插销11的底端与第一磁吸限位片8 通过磁性相互吸合,第一限位组件用于侧板4与车板2之间的限位,在具体使用时,将新的侧板4通过第一盖板9与第一座板6滑动推于车板2的上端两侧,接着将第一限位插销11插入第二限位凹槽10和第一限位凹槽7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插销11对推入后的侧板4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一磁吸限位片8对第一限位插销11进行磁吸限位,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插销11共设置有两处,第一限位插销11用于车板2上端侧板4推入后的限位,使得车板2上的侧板4不易滑动脱出。
28.参照图5和图7所示,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座板12、限位通槽13、第三限位凹槽
14、第二磁吸限位片15、第二盖板16、第四限位凹槽17和第二限位插销18,第二座板12一体成型于中板5的前后两端底部,且第二座板 1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通槽13,第三限位凹槽14开设于车板2的上端内部且第三限位凹槽14位于限位通槽13的正下方,第三限位凹槽14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二磁吸限位片15,第二盖板16一体成型于侧板4的另一端上部,第二盖板16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限位凹槽17且第四限位凹槽17位于限位通槽13 的正上方,第四限位凹槽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插销18,另外,第二座板 12与第二盖板16滑动连接且第二盖板16的底端面与第二座板12的上端面贴合接触,第二限位插销18的上端与第四限位凹槽17相互插合,第二限位插销18的底端贯穿限位通槽13,且第二限位插销18的底端与第二限位插销18 通过磁性相互吸合,在具体使用时,将新的中板5通过第二座板12与第二盖板16滑动推入车板2上端位于两处侧板4之间,接着将第二限位插销18插入第四限位凹槽17、限位通槽13和第三限位凹槽14的内部,通过第二限位插销18对推入后的中板5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二磁吸限位片15对第二限位插销18进行磁吸限位,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限位插销18共设置有两处,第一限位插销11用于车板2上端中间位置位于两处侧板4之间中板5推入后的限位,使得车板2上的中板5不易滑动脱出。
29.参照图5和图7所示,第二限位组件还包括密封胶条19,密封胶条19固定于第二磁吸限位片15的一侧且密封胶条19与中板5挤压接触,其中,通过侧板4与中板5之间的密封胶条19,可提高过侧板4与中板5之间的密封效果,减少侧板4与中板5之间缝隙,使得车间中的粉尘颗粒不易沉积进入侧板4与中板5之间的缝隙中,以便于面板3中侧板4和中板5的使用。
3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待加工工件水平置于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1上端的车板2上,此过程中工件与车板2上端的面板3相互接触,之后外接电源启动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1通过活络式电动平板车主体1对工件进行相应的转运操作;
31.日后若要对车板2上端的面板3进行拆换时,首先上提第一限位组件中的第一限位插销11将第一限位插销11从第一限位凹槽7和第二限位凹槽10 的内部取出,并使第一限位插销11的底端与第一磁吸限位片8相互分离,接着上提第二限位组件中的第二限位插销18将第二限位插销18从第三限位凹槽14和限位通槽13以及第四限位凹槽17的内部取出,并使第二限位插销18 的底端与第二磁吸限位片15相互分离,然后从车板2的两侧任意一侧将车板 2上端位于两处侧板4之间的中板5水平推出,此过程中中板5两端的第二座板12相对侧板4一端的第二盖板16水平滑动,接着从车板2的两侧任意一侧将车板2上端两侧的中板5水平推出,此过程中中板5异于第二盖板16一端的密封胶条19相对于车板2一端上部的第一座板6水平滑动,从而完成车板2上端面板3的拆取;
32.之后将新的侧板4通过第一盖板9与第一座板6滑动推于车板2的上端两侧,接着将第一限位插销11插入第二限位凹槽10和第一限位凹槽7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插销11对推入后的侧板4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一磁吸限位片8对第一限位插销11进行磁吸限位,最后将新的中板5通过第二座板12 与第二盖板16滑动推入车板2上端位于两处侧板4之间,接着将第二限位插销18插入第四限位凹槽17、限位通槽13和第三限位凹槽14的内部,通过第二限位插销18对推入后的中板5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二磁吸限位片15对第二限位插销18进行磁吸限位,从而完成车板2上端面板3的更换,确保车板 2的使用效果,以便于车板2的更好使用。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