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72644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在箱体一侧,所述尾气水循环过滤装置33与尾气活性炭过滤装置31连接,所述左扬尘输水管34与左扬尘过滤器9连接,所述右扬尘输水管35与右扬尘过滤器20连接;所述尾气扬尘排放装置包括排气管B36、尾气自检测感应装置37、废气排出口 38、排污装置39、废气排气扇A40,所述废气排出口 38位于排气管B36末端,所述尾气自检测感应装置37和废气排气扇A40设置在排气管B36末端,所述排污装置39位于箱体另一侧的底部。
[0018]所述扬尘吸附过滤装置通过扬尘管道将挡泥板、过滤网、吸气扇吸附的扬尘送到扬尘过滤器,经过扬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过滤后,再将扬尘输送到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和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中进行二次过滤,再经由尾气扬尘排放装置的排污装置39排出,所述尾气分化装置通过尾气分化器24将尾气分化处理后再通过尾气排放助力装置输送到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和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中进行二次过滤,再经由尾气扬尘排放装置的废气排出口 38排出。
[0019]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通过风能驱动装置产生动力吸附扬尘过滤尾气。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是由风能传动轴,驱动水泵连接水管,对过滤设备进行水循环冲洗。箱体底部设有一个密封排污口,便于适时排污换水。
[0020]扬尘吸附过滤装置由过滤网、吸气扇、扬尘管道连接到扬尘过滤器进行水循环过滤和活性炭过滤。为了在汽车行驶中消除水浪声,在水面位置设置有消音隔层29。尾气分化处理装置是安装在排气管A23前段的锥形多孔铁球,起到二次燃烧分化的作用。尾气排放助力装置是由排气管A23中段设置尾气排放助力系统25并连接到控制器,根据油门大小,解决排气阻力,通过阻水弯管27连接到箱体内进行水过滤,活性炭过滤吸附,再经尾气助力器2排出,末端设置尾气感应自检测装置37。
[0021]本发明安装在汽车尾部,汽车启动后,尾气经过尾气分化器24 二次燃烧分化,油门控制尾气排放助力器25的排放量,分化后的尾气经过消声器26进入箱体,通过风能驱动装置进行水过滤,活性炭吸附。
[0022]本发明根据蚂蚁搬家的原理,实行以移动资源,治理流动污染源,转化新能源的原贝U,治理尾气、扬尘,吸附所到之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让汽车成为清洁空气的义务兵和移动清洁源,配套车载尾气自监测系统解决尾气、扬尘污染和汽车自身缺陷为目的。
[0023]本发明通过改变原有的轮毂挡泥板形状,增加风能驱动风扇,建造扬尘管道,与箱体连接,并设置过滤网,对汽车扬尘进行水循环过滤,使公路扬尘得到有效的吸收和控制,同时还具有除雾功能,汽车不再是污染源而是移动清洁源,所到之处都可以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既不影响汽车行业发展,又不影响国民收入,更不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利于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保留部分重工业企业,把汽车打造成治理雾霾的排头兵和义务兵。尤其在大雾天气情况下具有除雾功能,冰雪路有待测试,从而弥补汽车自身缺陷。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尘吸附过滤装置、尾气分化处理装置、尾气排放助力装置、风能驱动装置、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尾气扬尘排放装置、箱体和箱体固定连接件,所述尾气分化处理装置通过尾气排放助力装置与箱体连接,所述扬尘吸附过滤装置与箱体连接,所述风能驱动装置、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和尾气扬尘排放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吸附过滤装置包括挡泥板、扬尘管道、过滤网、吸气扇、扬尘过滤器、扬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挡泥板包括左前挡泥板(I )、左后挡泥板(5)、右前挡泥板(12)和右后挡泥板(16),所述扬尘管道包括左前扬尘管道(2)、左后扬尘管道(6)、右前扬尘管道(13)和右后扬尘管道(17),所述过滤网包括左前过滤网(3)、左后过滤网(7)、右前过滤网(14)和右后过滤网(18),所述吸气扇包括左前吸气扇(4)、左后吸气扇(8)、右前吸气扇(15)和右后吸气扇(19),所述扬尘过滤器包括左扬尘过滤器(9)和右扬尘过滤器(20),所述扬尘过滤网包括左扬尘过滤网(10)和右扬尘过滤网(21),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包括左活性炭过滤网(11)和右活性炭过滤网(22 );所述左前挡泥板(I)、左后挡泥板(5 )、右前挡泥板(12 )和右后挡泥板(16)分别位于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右后轮的后方,所述左前扬尘管道(2)、左后扬尘管道(6)、右前扬尘管道(13)、右后扬尘管道(17)分别与对应的左前挡泥板(I)、左后挡泥板(5 )、右前挡泥板(12 )、右后挡泥板(16 )连接,所述左前扬尘管道(2 )、左后扬尘管道(6 )、右前扬尘管道(13 )、右后扬尘管道(17 )内靠近对应的左前挡泥板(I)、左后挡泥板(5 )、右前挡泥板(12)、右后挡泥板(16 )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前过滤网(3 )和左前吸气扇(4 )、左后过滤网(7)和左后吸气扇(8)、右如过滤网(14)和右如吸气扇(15)、右后过滤网(18)和右后吸气扇(19 ),所述左前扬尘管道(2 )和左后扬尘管道(6 )的底端连接并与左扬尘过滤器(9 )连接,所述左扬尘过滤网(10 )和左活性炭过滤网(11)设置在左扬尘过滤器(9 )内,所述右前扬尘管道(13)和右后扬尘管道(17)的底端连接并与右扬尘过滤器(20)连接,所述右扬尘过滤网(21)和右活性炭过滤网(22)设置在右扬尘过滤器(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分化装置包括排气管A (23)和尾气分化器(24),所述尾气分化器(24)设置在排气管A (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助力装置包括尾气排放助力器(25)、油门(41)、消音器(26)和阻水弯管(27),所述尾气排放助力器(25)包括控制器、油门拉线和废气排气扇B,根据油门大小控制尾气排放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驱动装置包括风能驱动系统(28)和消音隔层(29),所述消音隔层(29)设置在箱体水面,所述风能驱动系统(28)包括风扇、传动轴和循环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箱底活性炭(30)和尾气活性炭过滤装置(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加水口( 32)、尾气水循环过滤装置(33)、左扬尘输水管(34)、右扬尘输水管(35),所述加水口(32)设置在箱体一侧,所述尾气水循环过滤装置(33)与尾气活性炭过滤装置(31)连接,所述左扬尘输水管(34 )与左扬尘过滤器(9 )连接,所述右扬尘输水管(35 )与右扬尘过滤器(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扬尘排放装置包括排气管B (36),尾气自检测感应装置(37)、废气排出口(38)、排污装置(39)、废气排气扇A (40),所述废气排出口(38)位于排气管B (36)末端,所述尾气自检测感应装置(37)和废气排气扇A (40)设置在排气管B (36)末端,所述排污装置(39)位于箱体另一侧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尾气扬尘处理系统,包括扬尘吸附过滤装置、尾气分化处理装置、尾气排放助力装置、风能驱动装置、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尾气扬尘排放装置、箱体和箱体固定连接件,尾气分化处理装置通过尾气排放助力装置与箱体连接,扬尘吸附过滤装置与箱体连接,风能驱动装置、风能活性炭过滤装置、风能水循环过滤装置和尾气扬尘排放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上部。本发明通过改变原有的轮毂挡泥板形状,增加风能驱动风扇,建造扬尘管道,与箱体连接,并设置过滤网,对汽车扬尘进行水循环过滤,使公路扬尘得到有效的吸收和控制,同时还具有除雾功能,汽车不再是污染源而是移动清洁源。
【IPC分类】B01D50-00
【公开号】CN104587778
【申请号】CN201410620727
【发明人】杨吉全
【申请人】杨吉全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