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6051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是指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部分油田出现异常低压,给修井带来一定困难,部分气井低压开采,出砂掩埋地层而无法及时清理,使得气井的产量降低甚至停产。在没有外在能量的补充情况下实施井下作业,修井液对地层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作用后排液周期不断延长。因此,不管是在开采或是排液时均需要向该类气井进行增压处理。现有技术中,Gasjack机组可进行气水混输,即机组自带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液体随同增压气进入输气管线。但自带分离装置处理能力较小,即日处理排液量小于15方,当各种气井液量较大,或有股装液体出现时,致使机组内进液造成设备停用,同时对机组可能造成大的损坏,恢复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解决开采过程中增压机组中容易出现进水停用的问题,同时增加增压机组的气水分离处理能力。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本发明包括罐体,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两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滤芯筒设置在罐体内,所述进气口正对滤芯筒侧壁,所述滤芯筒顶端倾斜且正对所述出气口,在所述滤芯筒底端设置有沿滤芯筒底端指向其顶端方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所述分离滤网的滤孔孔径小于所述滤芯筒自带的滤孔孔径;还包括固定在滤芯筒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流板和吸水板,所述挡流板上开有多个小孔且小孔正对进气口,且所述挡流板和吸水板之间留有间隙。现有技术中,针对低压气井的采气工序需要用到增压机组才能顺利将天然气抽出,而抽出的天然气中会携带部分的液体一起被输送带管线中,本发明被安装在气井与增压机组之间。工作时,抽出的气液混合物由进气口进入到罐体内,通过高速流动的气液混合物与滤芯筒之间发生碰撞,部分气体通过滤芯筒上的滤网进入到罐体的另一侧,而液体则被滤芯筒外壁阻挡且顺沿下滑至罐体的底部;另一部分气液混合物在沿滤芯筒与罐体内壁之间的环空部分向下移动,直至滤芯筒的底部,由于滤芯筒底端与罐体底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则向下移动的气液混合物会在该间隙区域内聚集变向,即通过滤芯筒底部垂直向上移动直至由出气口排出,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在靠近进气口一侧的罐体内壁下移时,由其自身的初始速度以及自身重力在下降过程中形成的冲量总和,使得大部分的液相均直接下滑至罐体底部,实现大部分的气液分离,而剩余部分的液体则随气体在滤芯筒底端发生变向开始上移,本发明中滤芯筒的底部为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进而使得液体在变向上移后进入到滤芯筒内部的距离增加,即剩余部分的液体的动能在经过变向以及上升时动能转换为势能的消耗过后,无法继续实现上移,则直接下落至罐体底部,最终实现混合物之间的气液分离,避免残留的液体由出气口输送时进入到增压机组内后造成停用,同时也增大增压机组的分离处理能力。
[0005]其中,高速运动的气流在由进气口进入后会直接与滤芯筒侧壁发生碰撞,以此来实现一部分气液混合物的分离,但是在碰撞过程中滤芯筒的侧壁会逐渐发生形变或是受损,进而导致气液的分离效率大大降低;而本发明在滤芯筒正对进气口的部分上安装有挡流板和吸水板,挡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小孔,气流通过挡流板本体的缓冲后,部分气流通过小孔直接作用到吸水板上,而气流中的液体在被吸水板吸收后,剩余的气体则沿吸水板与挡流板之间的间隙向下移动,在避免滤芯筒侧壁受到冲击的同时,还可以对气流中的液体进行初步的吸收筛选,进而减小滤芯筒的处理负荷。
[0006]所述吸水板为发泡海绵板。作为优选,发泡海绵板成本较低,并且可重复使用,当其吸收达到饱和后,可对罐体进行开盖后直接更换或是进行脱水处理,以满足对气液混合物的持续分离。
[0007]还包括排污阀,所述排污阀设置在罐体底端。作为优选,安装的排污阀可及时将罐体底部收集的液体排出,避免罐体内部的液体积压过多而影响滤芯筒的正常工作。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滤芯筒的底部为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进而使得液体在变向上移后进入到滤芯筒内部的距离增加,即剩余部分的液体的动能在经过变向以及上升时动能转换为势能的消耗过后,无法继续实现上移,则直接下落至罐体底部,最终实现混合物之间的气液分离,避免残留的液体由出气口输送时进入到增压机组内后造成停用,同时也增大增压机组的分离处理能力;
2、本发明在滤芯筒正对进气口的部分上安装有挡流板和吸水板,挡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小孔,气流通过挡流板本体的缓冲后,部分气流通过小孔直接作用到吸水板上,而气流中的液体在被吸水板吸收后,剩余的气体则沿吸水板与挡流板之间的间隙向下移动,在避免滤芯筒侧壁受到冲击的同时,还可以对气流中的液体进行初步的吸收筛选,进而减小滤芯筒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进气口、2_触体、3_挡流板、4_吸水板、5_出气口、6_滤芯筒、7_分尚滤网、8_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罐体2,所述罐体2两侧设有进气口 I和出气口 5,滤芯筒6设置在罐体2内,所述进气口 I正对滤芯筒6侧壁,所述滤芯筒6顶端倾斜且正对所述出气口 5,在所述滤芯筒6底端设置有沿滤芯筒6底端指向其顶端方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7,所述分离滤网7的滤孔孔径小于所述滤芯筒6自带的滤孔孔径;还包括固定在滤芯筒6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流板3和吸水板4,所述挡流板3上开有多个小孔且小孔正对进气口 1,且所述挡流板3和吸水板4之间留有间隙。
[0011]工作时,抽出的气液混合物由进气口 I进入到罐体2内,通过高速流动的气液混合物与滤芯筒6之间发生碰撞,部分气体通过滤芯筒6上的滤网进入到罐体2的另一侧,而液体则被滤芯筒6外壁阻挡且顺沿下滑至罐体2的底部;另一部分气液混合物在沿滤芯筒6与罐体2内壁之间的环空部分向下移动,直至滤芯筒6的底部,由于滤芯筒6底端与罐体2底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则向下移动的气液混合物会在该间隙区域内聚集变向,即通过滤芯筒6底部垂直向上移动直至由出气口 5排出,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在靠近进气口 I一侧的罐体2内壁下移时,由其自身的初始速度以及自身重力在下降过程中形成的冲量总和,使得大部分的液相均直接下滑至罐体2底部,实现大部分的气液分离,而剩余部分的液体则随气体在滤芯筒6底端发生变向开始上移,本发明中滤芯筒6的底部为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7,进而使得液体在变向上移后进入到滤芯筒6内部的距离增加,即剩余部分的液体的动能在经过变向以及上升时动能转换为势能的消耗过后,无法继续实现上移,则直接下落至罐体2底部,最终实现混合物之间的气液分离,避免残留的液体由出气口 5输送时进入到增压机组内后造成停用,同时也增大增压机组的分离处理能力。
[0012]其中,高速运动的气流在由进气口 I进入后会直接与滤芯筒6侧壁发生碰撞,以此来实现一部分气液混合物的分离,但是在碰撞过程中滤芯筒6的侧壁会逐渐发生形变或是受损,进而导致气液的分离效率大大降低;而本实施例在滤芯筒6正对进气口 I的部分上安装有挡流板3和吸水板4,挡流板3上开设有多个小孔,气流通过挡流板3本体的缓冲后,部分气流通过小孔直接作用到吸水板4上,而气流中的液体在被吸水板4吸收后,剩余的气体则沿吸水板4与挡流板3之间的间隙向下移动,在避免滤芯筒6侧壁受到冲击的同时,还可以对气流中的液体进行初步的吸收筛选,进而减小滤芯筒6的处理负荷。
[0013]作为优选,发泡海绵板成本较低,并且可重复使用,当其吸收达到饱和后,可对罐体2进行开盖后直接更换或是进行脱水处理,以满足对气液混合物的持续分离。
[0014]作为优选,安装的排污阀8可及时将罐体2底部收集的液体排出,避免罐体2内部的液体积压过多而影响滤芯筒6的正常工作。
[001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2),所述罐体(2)两侧设有进气口(I)和出气口( 5),滤芯筒(6)设置在罐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 I)正对滤芯筒(6 )侧壁,所述滤芯筒(6 )顶端倾斜且正对所述出气口( 5 ),在所述滤芯筒(6 )底端设置有沿滤芯筒(6)底端指向其顶端方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7),所述分离滤网(7)的滤孔孔径小于所述滤芯筒(6)自带的滤孔孔径;还包括固定在滤芯筒(6)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流板(3)和吸水板(4),所述挡流板(3)上开有多个小孔且小孔正对进气口(1),且所述挡流板(3)和吸水板(4)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板(4)为发泡海绵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阀(8 ),所述排污阀(8 )设置在罐体(2 )底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用于单井增压机组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两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滤芯筒设置在罐体内,所述进气口正对滤芯筒侧壁,所述滤芯筒顶端倾斜且正对所述出气口,在所述滤芯筒底端设置有沿滤芯筒底端指向其顶端方向上弯曲的分离滤网;还包括挡流板和吸水板,挡流板正对进气口,挡流板和吸水板之间留有间隙。液体在变向上移后进入到滤芯筒内部的距离增加,即剩余部分的液体的动能在经过变向以及上升时动能转换为势能的消耗过后,无法继续实现上移,则直接下落至罐体底部,最终实现混合物之间的气液分离,避免残留的液体由出气口输送时进入到增压机组内后造成停用,同时也增大增压机组的分离处理能力。
【IPC分类】B01D50/00
【公开号】CN105080272
【申请号】CN201510574808
【发明人】黄建军
【申请人】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