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及其浸漆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95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及其浸漆槽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及其浸漆槽装置。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包括底材预处理、调配浸漆槽漆液、浸涂、流平干燥,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本发明的浸漆槽装置包括浸漆槽、循环泵及漆液进、出口管。本发明所设计的工艺及其浸漆槽装置,解决了浸漆槽内漆液分层、结块、沉淀的技术问题,浸涂后的锅炉受热面漆膜均匀,涂装质量完全达标;对底材预处理的除锈等级要求较低,降低了涂装施工成本;通过控制浸漆槽内漆液的循环量还可有效避免漆液在低温条件下结冰,减少了低温环境对涂装施工带来的制约和影响。
【专利说明】
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及其浸漆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涂料的涂装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
[000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的浸漆槽装置。
【背景技术】
[0003]涂料涂装工艺主要有喷涂、浸涂两种。锅炉受热面的涂装由于其部件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如蛇形管、螺旋翅片管等),在采用喷涂施工时漆液往往难以覆盖全部工件表面而易留有死角,而且在喷涂施工时漆雾污染较大,因此锅炉受热面的涂装一般采用浸涂工艺。
[0004]用于锅炉受热面涂装的传统涂料采用醇酸铁红防锈漆。醇酸铁红防锈漆属于溶剂型涂料,存在着闪点低、易挥发、易燃易爆等缺点,同时在涂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化合物(VOC),如果直接排放的话不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经活性炭有效处理后排放则处理成本很高,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近年来新型的水性涂料因其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而越来越多地得到了采用。
[0005]但水性涂料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和稀释剂的,漆料在漆液中的沉降速度较快,而漆液在浸漆槽中又往往是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漆液易出现分层、结块、沉淀而使得漆液的均匀性较差,涂装后的工件表面,特别是酸洗钢板、不锈钢部件表面会出现漆膜不均匀或未附着的情况,涂装质量难以达标;同时,由于水性涂料的分散性及稀释效果远低于溶剂型涂料,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涂装对象的底材预处理要求较高,涂装前底材需经除油、除污处理,确保表面干燥、无明显锈迹、油污,底材表面的除锈等级需达到GB8923标准Sa2级,即需要进行喷砂除锈。由于喷砂处理的施工周期长、费用高,由此带来了涂装施工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漆液均匀性差造成锅炉受热面的涂装质量不达标、对底材预处理要求高造成涂装施工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漆液均匀性良好、对底材预处理要求较低、涂装施工成本较低的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及其浸漆槽装置。
[0007]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材预处理,按GB8923标准St2级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的表面灰尘、油污使用手工及动力工具进行清除;
2)调配浸漆槽液,按常规的水性涂料调配工艺调配浸漆槽内漆液,其中:漆液粘度为涂四杯40?60秒,清洁自来水量根据漆液粘度控制在3-6%,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
3)浸涂,锅炉受热面浸入槽液中浸涂,浸涂时悬挂合理且表面不留死角,浸涂时间为15-20 秒;
4)流平干燥,锅炉受热面浸涂完成后移至流平场地流平干燥,流平场地通过大功率排风机增加空气流通,漆膜表干约60-120分钟,实干约24小时,浸涂作业即可全部完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浸漆槽内漆液循环流动的循环量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在0.01次/小时?0.05次/小时之间。
[0009]针对上述工艺步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浸漆槽内漆液循环流动的浸漆槽装置。本发明的浸漆槽装置包括浸漆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浸漆槽外的循环栗,具有漆液进口端的漆液进口管,具有漆液出口端的漆液出口管,漆液进口管远离漆液进口端的一端与循环栗进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远离漆液出口端的一端与循环栗出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端和漆液出口端分别伸入浸漆槽内漆液液面以下相对的两侧。
[0010]作为优选,循环栗采用隔膜栗。
[0011]因此,本发明工艺简单、方便实用,具有以下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中,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漆液的循环流动形成类似于搅拌的效果,从而抑制了漆料在漆液中的沉降,解决了浸漆槽内漆液分层、结块、沉淀的技术问题,使得漆液的均匀性得到较大提高,浸涂后的锅炉受热面漆膜均匀且漆膜的覆盖和附着均可达到涂装技术要求;漆液的循环流动还使漆液的分散性及稀释效果得到改善,因此对底材表面的除锈等级要求大大降低,只需达到GB8923标准St2级,故锅炉受热面只需进行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即可满足涂装要求,与现有技术中需进行喷砂处理相比,大大提高了涂装施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涂装施工的成本;根据环境温度的情况通过调整漆液循环流动的循环量还可以有效避免漆液在低温条件下结冰而无法进行涂装施工的问题,减少了低温条件对涂装施工带来的制约和影响。
[0012]本发明的浸漆槽装置通过设置循环栗实现了浸漆槽内漆液的循环流动,并通过循环栗对漆液的循环量进行控制调节,使漆液的循环流速在保持漆液均匀性的同时又不至于因漆液流速太快产生气泡而影响浸涂质量。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浸漆槽装置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浸漆槽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实施例1:本发明的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材预处理,按GB8923标准St2级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的钢材表面使用手工及动力工具进行清除,钢材表面预处理后无可见的油污并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和铁锈;
2)调配浸漆槽液,按常规的水性涂料调配工艺调配浸漆槽内漆液,其中:漆液粘度为涂四杯45-50秒,清洁自来水量为3%,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在环境温度为38 °C时,漆液的循环量为0.01次/小时;
3)浸涂,锅炉受热面通过吊车吊挂浸入漆液中浸涂,浸涂时锅炉受热面悬挂合理且表面不留死角,浸涂时间为15-20秒;
4)流平干燥,锅炉受热面浸涂完成后吊至在流平场地流平干燥,流平场地通过大功率排风机增加空气流通,漆膜表干60-120分钟,实干24小时,涂装作业即可全部完成。
[0016]如附图1所示,用于上述工艺的浸漆槽装置包括与锅炉受热面相匹配的浸漆槽101,还包括固设于浸漆槽101外部的循环栗102,循环栗102采用隔膜栗,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的漆液出口管104,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分别伸入浸漆槽101内漆液液面以下并位于浸漆槽101内相对的两侧。
[0017]本发明通过循环栗102使浸漆槽101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抑制了漆料在漆液中的沉降,使得漆液的均匀性较好,浸涂后的锅炉受热面漆膜均匀且覆盖和附着情况均可达标;漆液的循环流动在提高了漆液的均匀性的同时使漆液的附着性也得到改善,对底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只需达到GB8923标准St2级即可,锅炉受热面只需进行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即可满足涂装施工对底材表面清洁度的要求,因而涂装施工的工作效率较高,涂装施工的成本较低。
[0018]实施例2:本发明的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材预处理,按GB8923标准St2级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的钢材表面使用手工及动力工具进行清除,钢材表面预处理后应无可见的油污并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和铁锈;
(2)调配浸漆槽液,按常规的水性涂料调配工艺调配浸漆槽内漆液,其中:漆液粘度为涂四杯45-50秒,清洁自来水量为4%,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在环境温度为10°C时,漆液的循环量为0.02次/小时;
(3)浸涂,锅炉受热面通过吊车吊挂浸入漆液中浸涂,浸涂时锅炉受热面悬挂合理且表面不留死角,浸涂时间为15-20秒;
(4)流平干燥,锅炉受热面浸涂完成后吊至在流平场地流平干燥,流平场地通过大功率排风机增加空气流通,漆膜表干60-120分钟,实干24小时,涂装作业即可全部完成。
[0019]如附图2所示,用于上述工艺的浸漆槽装置包括可容纳锅炉受热面的矩形浸漆槽101,固设于浸漆槽101外部的循环栗102、循环栗102’,循环栗102、循环栗102’采用隔膜栗,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 ’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的漆液出口管104、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 ’的漆液出口管104’,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漆液进口端1031 ’和漆液出口端1041 ’分别伸入浸漆槽101内漆液液面以下,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纵向相对的两侧、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位于浸漆槽101内纵向相对的两侧且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进口端1031’还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横向相对的两侧、漆液出口端1041和漆液出口端1041,还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横向相对的两侧。
[0020]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栗和漆液进口管及漆液出口管设置为相对而设的两组,两个漆液进口端以及两个漆液出口端分布于浸漆槽内两两相对的位置,使漆液在浸漆槽内的循环流动更为均匀且可避免因在漆液循环量提高的情况下漆液出口端漆液流出速度太快而在漆液内产生气泡,因此漆液的均匀性较好,浸涂后的锅炉受热面漆膜均匀且覆盖和附着情况均可达标;由于漆液的循环流动在提高了漆液的均匀性的同时使漆液的附着性也得到改善,对底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只需达到GB8923标准St2级,锅炉受热面只需进行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即可满足涂装施工对底材表面清洁度的要求,涂装施工的预处理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浸漆槽101内漆液的循环量设定为0.02次/小时,漆液循环量的适度提高,可使漆液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不会产生凝结,可以正常进行涂装施工。
[0021]实施例3:本发明的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材预处理,按GB8923标准St2级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的钢材表面使用手工及动力工具进行清除,钢材表面预处理后应无可见的油污并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和铁锈;
(2)调配浸漆槽液,按常规的水性涂料调配工艺调配浸漆槽内漆液,其中:漆液粘度为涂四杯45-50秒,清洁自来水量为5%,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在环境温度为(TC时,漆液的循环量为0.03次/小时;
(3)浸涂,锅炉受热面通过吊车吊挂浸入漆液中浸涂,浸涂时锅炉受热面悬挂合理且表面不留死角,浸涂时间为15-20秒;
(4)流平干燥,锅炉受热面浸涂完成后吊至在流平场地流平干燥,流平场地通过大功率排风机增加空气流通,漆膜表干60-120分钟,实干24小时,涂装作业即可全部完成。
[0022]如附图2所示,用于上述工艺的浸漆槽装置包括可容纳锅炉受热面的矩形浸漆槽101,固设于浸漆槽101外部的循环栗102、循环栗102’,循环栗102、循环栗102’采用隔膜栗,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 ’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的漆液出口管104、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 ’的漆液出口管104’,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漆液进口端1031 ’和漆液出口端1041 ’分别伸入浸漆槽101内漆液液面以下,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纵向相对的两侧、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位于浸漆槽101内纵向相对的两侧且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进口端1031’还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横向相对的两侧、漆液出口端1041和漆液出口端1041,还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横向相对的两侧。
[0023]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栗和漆液进口管及漆液出口管设置为相对而设的两组,两个漆液进口端以及两个漆液出口端分布于浸漆槽内两两相对的位置,使漆液在浸漆槽内的循环流动更为均匀且可避免因漆液出口端漆液流出速度太快而在漆液内产生气泡,因此漆液的均匀性较好,浸涂后的锅炉受热面漆膜均匀且覆盖和附着情况均可达标;由于漆液的循环流动在提高了漆液的均匀性的同时使漆液的附着性也得到改善,对底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只需达到GB8923标准St2级,锅炉受热面只需进行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即可满足涂装施工对底材表面清洁度的要求,涂装施工的预处理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浸漆槽101内漆液的循环量设定为0.03次/小时,漆液循环量的适度提高,加快了漆液的流动,漆液在环境温度为0°C的低温条件下也不会出现结冰现象,可以正常进行涂装施工。
[0024]实施例4:本发明的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材预处理,按GB8923标准St2级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的钢材表面使用手工及动力工具进行清除,钢材表面预处理后应无可见的油污并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和铁锈;
(2)调配浸漆槽液,按常规的水性涂料调配工艺调配浸漆槽内漆液,其中:漆液粘度为涂四杯45-50秒,清洁自来水量为6%,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在环境温度为-7 °C时,漆液的循环量为0.05次/小时;
(3)浸涂,锅炉受热面通过吊车吊挂浸入漆液中浸涂,浸涂时锅炉受热面悬挂合理且表面不留死角,浸涂时间为15-20秒;
(4)流平干燥,锅炉受热面浸涂完成后吊至在流平场地流平干燥,流平场地通过大功率排风机增加空气流通,漆膜表干60-120分钟,实干24小时,涂装作业即可全部完成。
[0025]如附图2所示,用于上述工艺的浸漆槽装置包括可容纳锅炉受热面的矩形浸漆槽101,固设于浸漆槽101外部的循环栗102、循环栗102’,循环栗102、循环栗102’采用隔膜栗,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进口端1031 ’的漆液进口管103’,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的漆液出口管104、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 ’的漆液出口管104’,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漆液进口端1031 ’和漆液出口端1041 ’分别伸入浸漆槽101内漆液液面以下,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纵向相对的两侧、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出口端1041’位于浸漆槽101内纵向相对的两侧且漆液进口端1031和漆液进口端1031’还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横向相对的两侧、漆液出口端1041和漆液出口端1041’还分别位于浸漆槽101内横向相对的两侧。
[0026]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栗和漆液进口管及漆液出口管设置为相对而设的两组,两个漆液进口端以及两个漆液出口端分布于浸漆槽内两两相对的位置,使漆液在浸漆槽内的循环流动更为均匀且可避免因漆液出口端漆液流出速度太快而在漆液内产生气泡,因此漆液的均匀性较好,浸涂后的锅炉受热面漆膜均匀且覆盖和附着情况均可达标;由于漆液的循环流动在提高了漆液的均匀性的同时使漆液的附着性也得到改善,对底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只需达到GB8923标准St2级,锅炉受热面只需进行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即可满足涂装施工对底材表面清洁度的要求,涂装施工的预处理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浸漆槽101内漆液的循环量设定为0.05次/小时,由于漆液循环量的适度提高,加快了漆液的循环流动,漆液在环境温度为_7°C的低温条件下也不结冰,可以正常进行涂装施工。
[0027]当然,上述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凡属与本发明同一构思或置换其他等效手段所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材预处理,按GB8923标准St2级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的表面灰尘、油污使用手工及动力工具进行清除; 2)调配浸漆槽漆液,按常规的水性涂料调配工艺调配浸漆槽内漆液,其中:漆液粘度为涂四杯40?60秒,清洁自来水量根据漆液粘度控制在3-6%,浸漆槽内漆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 3)浸涂,锅炉受热面浸入漆液中浸涂,浸涂时锅炉受热面悬挂合理且表面不留死角,浸涂时间为15-20秒; 4)流平干燥,锅炉受热面在流平场地流平干燥,流平场地通过大功率排风机增加空气流通,漆膜表干60-120分钟,实干24小时,涂装作业即可全部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漆槽内漆液循环流动的循环量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在0.01次/小时?0.05次/小时之间。3.—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的浸漆槽装置,包括浸漆槽(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浸漆槽(101)外部的循环栗(102),具有漆液进口端(1 31)的漆液进口管(1 3 ),具有漆液出口端(1041)的漆液出口管(104 ),所述漆液进口管(103)远离所述漆液进口端(1031)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栗(102)进口密封连接,所述漆液出口管(104)远离所述漆液出口端(1041)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栗(102)出口密封连接,所述漆液进口端(1031)和所述漆液出口端(1041)分别伸入所述浸漆槽(101)内漆液液面以下相对的两侧。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栗(102)采用隔膜栗。
【文档编号】B05D3/04GK105834079SQ20161023289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卢斗, 陈琳, 姜顺明, 李昊峰, 何园华, 沈国斌
【申请人】东方菱日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