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研磨装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6860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推料装置2与所述回收装置3之间的气缸装置4、位于所述气缸装置4上方的框体5、位于所述框体5左右两侧的推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框体5上的研磨装置7、吹气装置8及位于所述框体5右侧的进料装置9。
[0021]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I呈长方体,所述底座I水平放置。所述推料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气缸22、位于所述第一气缸22右侧的推料杆23、位于所述推料杆23右侧的推料块2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挡止块25及位于所述第一推料块24上方的定位板26。所述第一支架2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上方的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气缸2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杆23呈长方体,所述推料杆23水平放置,所述推料杆2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2连接,使得所述推料杆23在所述第一气缸22的作用下左右移动,所述推料杆23的右表面与所述推料块2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料块24呈长方体,所述推料块2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料块24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板26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止块2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止块25的上表面的左侧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止块25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右表面的右侧。所述定位板26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板26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回收装置3包括第二支架31、位于所述第二支架31左侧的右壁32、位于所述右壁32左侧的左壁34、位于所述左壁34下方的第二挡止块35、位于所述左壁34上方的刮板36、位于所述刮板36左侧的斜杆37、设置于所述斜杆37上的第一滚轮38、位于所述左壁34下方的第一支撑杆39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9右侧的收料框30。所述第二支架31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3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1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壁3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壁32呈长方体,所述右壁32竖直放置。所述左壁34包括左端部及位于所述左端部右侧的右端部,所述左端部与所述右端部一体成型。所述左端部呈水平状,所述右端部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左壁34与所述右壁32构成一回收框,其下端形成一开口。所述第二挡止块3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挡止块35上表面的右侧与所述左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止块35的左端位于所述左端部左端的左侧。所述斜杆37呈倾斜状,所述斜杆37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斜杆37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37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371。所述第一滚轮38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38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71中且与所述斜杆37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38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371中旋转,所述第一滚轮38与所述左端部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刮板36呈L型,所述刮板36的一端与所述框体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刮板36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38的表面上,以便将第一滚轮38上的粉末刮掉。所述第一支撑杆39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支撑杆39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9的上表面与所述右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料框30呈长方体,所述收料框30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收料框3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收料腔,所述收料腔呈长方体状,所述收料腔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0023]如图1所示,所述气缸装置4包括第二气缸41、位于所述第二气缸41上方的第一顶靠杆42及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42上方的顶靠板43。所述第二气缸4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顶靠杆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4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顶靠杆42在所述第二气缸41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顶靠杆42的上表面与所述顶靠板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43呈长方体,所述顶靠板43水平放置。
[0024]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5呈长方体,所述框体5包括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51及位于内部的斜板52。所述第一通孔5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通孔51使得所述框体5的外部空间与其内部空间相通。所述斜板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斜板52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斜板及位于右侧的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斜板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的右表面呈竖直平面状,所述第二斜板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板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的左表面呈竖直平面状。所述第一斜板的右表面与所述顶靠板43的左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斜板的左表面与所述顶靠板43的右表面紧密接触。
[0025]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6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推动装置61及位于左侧的第二推动装置62。所述第一推动装置61包括第三气缸611、位于所述第三气缸611下方的第三支架612及位于所述第三气缸611左侧的第一推动杆613。所述第三支架612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612的一端与所述框体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6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6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613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气缸61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613在所述第三气缸61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613在所述第三气缸611的作用下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613的左表面呈倾斜状,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推动杆613的左端穿过所述框体5的右表面及第二斜板的右表面,所述第一推动杆61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斜板的左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推动装置62包括第四气缸621、位于所述第四气缸621下方的第四支架622及位于所述第四气缸621右侧的第二推动杆623,所述第四气缸621位于所述框体5的左侧。所述第四支架622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622的一端与所述框体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6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气缸6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23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推动杆623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气缸62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623在所述第四气缸621的作用下作用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623的右端穿过所述框体5的左表面及第一斜板的左表面,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62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斜板的右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0026]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装置7包括第五支架71、位于所述第五支架71右侧的第五气缸72、位于所述第五气缸72下方的移动杆73、位于所述移动杆73下方的转轴74、位于所述转轴74左右两侧的第二顶靠杆75、设置于所述第二顶靠杆75上的研磨轮77、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75下方的竖杆76及设置于所述竖杆76上的弹簧78。所述第五支架71呈侧放的凹字型,所述第五支架71的一端与所述框体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7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气缸7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73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73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73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气缸72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杆73在所述第五气缸72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杆73的下端穿过所述框体5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框体5的内部,所述移动杆73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731,所述第二凹槽731呈长方体状。所述转轴74呈圆柱体,所述转轴74贯穿所述移动杆73及第二顶靠杆75的前后表面,使得所述第二顶靠杆75可以围绕所述转轴74旋转。所述第二顶靠杆7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