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86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釜体中溶液的液面下方,当回流管将液体输送至冲液口时,由于延长管的一端与冲液口连接,因而液体会进入到延长管中,又由于延长管的另一端封闭,因而延长管中的溶液会通过透水孔对釜体中的溶液产生冲击力。透水孔的大小相对较小,因而所产生的冲击力可以有效地促使釜体中的溶液发生流动,从而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延长管与冲液口连接的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包括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或嵌套锁合。所述螺纹连接具体包括:所述延长管上具有外螺纹,所述冲液口上具有与延长管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卡合连接具体包括:所述延长管上具有第一卡合件,所述冲液口上具有与延长管的第一卡合件相配合的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相互卡合。所述嵌套锁合具体包括:所述回流管在冲液口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所述延长管的容腔,延长管可在容腔内相对滑动,摩擦配合。这样,当冲液口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的距离较大时,说明此时冲液口流出的液体可以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因而可以将延长管取下备用,当冲液口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的距离较小时再将延长管与冲液口连接。同时,当延长管发生损坏时,维修人员可以很轻易地将延长管与回流管分离开,进而对延长管进行更换或维护,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管的形状为U型。将回流管的形状设置为U型,不仅可以使得胶体搅拌装置整体美观大方,且有利于溶液在回流管中的传输。在泵的增压作用下,可以使得溶液快速传输至冲液口,进而对釜体中液体形成冲击。
[004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的表面透明或半透明。釜体的表面透明或半透明,有利于一方面技术人员实时监测釜体中胶体溶液的搅拌情况,另一方面当胶体搅拌装置发生故障时,也便于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还包括上盖11,当上盖扣合时,所述釜体处于封闭状态。在需要加入胶体溶液时,可以将上盖打开进行添加,而在胶体溶液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以将上盖扣合,使得釜体处于封闭状态,可以有效防止釜体中的胶体溶液溢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刻度线12。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釜体上的刻度线,观测冲液口与釜体中溶液的液面的距离,也可以用于调整延长管插入液面下的距离,还可以用于观测釜体中所添加的搅拌的溶液的液面高度,很好地适应了工业生产的需要。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8,所述第三阀门8用于控制运输管导通或关闭。当不需要使用胶体搅拌装置时,可以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关闭,可以有效增强导管的气密性,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当胶体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三阀门开启,使得运输管处于导通状态,以便釜体中的液体依次通过运输管、泵、回流管构成循环回路。
[004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口的高度低于釜体中溶液的液面高度。对于夏季用电高峰期时,部分地区会出现停电的情况,此时若釜体中的胶体溶液已经搅拌完成,但由于泵的工作需要用电,因而搅拌好的溶液就无法被传输至出液口,这将是一件尴尬和痛苦的事情。因而将出液口的高度设置成低于釜体中溶液的液面高度,则釜体中的溶液与出液口之间通过导管构成一连通器,只要关闭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则釜体中搅拌好的液体会自然而然地从出液口流出,直至釜体中溶液的液面高度与出液口的高度持平。这样,可以使得胶体溶液在搅拌好后,提取更加便捷,且不一定需要依赖于泵的增压作用,适用性更广。
[0044]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包括釜体,泵和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回流管,出液管和运输管,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输液口 ;所述运输管的一端与输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泵连接;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冲液口,所述冲液口位于所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上方,所述回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回流管导通或关闭;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出液管导通或关闭。在需要对胶体进行搅拌时,可以将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关闭,釜体中的溶液会通过运输管传输至泵中,泵将溶液通过回流管再次传输至釜体中液面上方的冲液口,溶液从冲液口中依靠重力作用,竖直向下流出,构成对釜体中溶液的冲击。釜体,运输管,泵,回流管之间构成一循环回路,通过泵的增压作用,不断地通过冲液口反复冲击釜体中的溶液,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当胶体溶液搅拌完成后,可以关闭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泵会将搅拌完成后的釜体中的溶液传输至出液口,进而进行下一道生产工序,如装罐包装等。上述方案由于采用溶液反复冲击水流的方式来对釜体中溶液进行搅拌,改变了电机带动搅棒转动的搅拌方式,节约了功耗、同时增加了安全性,同时由于受到冲击力作用,釜体中的溶液扩散更加均匀,提高了搅拌原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在机械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夕卜,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46]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泵和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回流管,出液管和运输管,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输液口 ; 所述运输管的一端与输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泵连接; 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冲液口,所述冲液口位于所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上方,所述回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回流管导通或关闭; 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出液管导通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还包括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延长管的一端与冲液口连接,另一端封闭,所述延长管长度大于冲液口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为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与冲液口连接,另一端封闭且自由延伸,所述伸缩管延伸的长度大于冲液口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的垂直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与冲液口连接的方式为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包括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 所述螺纹连接具体包括:所述延长管上具有外螺纹,所述冲液口上具有与延长管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卡合连接具体包括:所述延长管上具有第一卡合件,所述冲液口上具有与延长管的第—^合件相配合的第二卡合件,第—^合件与第二卡合件相互卡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刻度线。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用于控制运输管导通或关闭。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还包括上盖,当上盖扣合时,所述釜体处于封闭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表面透明或半透明。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的高度低于釜体中溶液的液面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体搅拌装置,包括釜体,泵和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回流管,出液管和运输管,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输液口;所述运输管的一端与输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泵连接;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冲液口,所述冲液口位于所述釜体中溶液的液面上方;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在对釜体中的胶体进行搅拌时,釜体,运输管,泵,回流管之间构成一循环回路,通过泵的增压作用,溶液不断地通过冲液口反复冲击釜体中的溶液,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
【IPC分类】B01F5/10
【公开号】CN204638031
【申请号】CN201520355183
【发明人】张新贞, 柳屏, 曹宏权
【申请人】张新贞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