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173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搅拌器是长时间工作,所以能耗较高;选用电机功率稍高,以达到需要的叶轮转速一3000转/分;叶轮在高转速时,使得传动轴容易松动,需要3个月时进行检查维护,增加后期运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置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上固定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侧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叶轮,所述多个叶轮外套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一端侧表面与机壳侧表面焊接有多跟固定杆,所述叶轮的数量为三个。
[0005]所述导流罩的截面为C形状结构。
[0006]所述多个叶轮通过焊接技术固定在轴套侧表面上。
[0007]所述叶轮与轴套之间形成45°夹角。
[0008]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新型水下搅拌器,通过增加一个叶轮装置,采用三个叶轮,同时改变叶轮与轴套的焊接角度,将叶轮与轴套的角度由原来30°调整为45°,有效的增加叶轮的搅拌作用,使叶轮在旋转时产生更强的推动力,同时使用低功率,低转速电机,采用1500转/分类型,能达到同样水流推进效果。电机的功率选择方面就可以降低一个级别,在搅拌器长时间运转时,就能达到降耗20%的效率,这样就可以达到节能降耗效果O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水下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水下搅拌器的左视图;
[0011]图中,1、机壳;2、旋转马达;3、传动轴;4、轴套;5、叶轮;6、导流罩;7、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包括机壳(I),所述机壳(I)内安置有旋转马达(2),所述旋转马达(2)上固定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上套装有轴套(4),所述轴套(4)侧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叶轮(5),所述多个叶轮(5)外套装有导流罩(6),所述导流罩(6)—端侧表面与机壳(I)侧表面焊接有多跟固定杆(7),所述叶轮(5)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导流罩(6)的截面为C形状结构;所述多个叶轮(5)通过焊接技术固定在轴套(4)侧表面上;所述叶轮(5)与轴套(4)之间形成45°夹角。
[0013]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机壳内安置有旋转马达,旋转马达上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套装有轴套,轴套侧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叶轮,多个叶轮外套装有导流罩,导流罩一端侧表面与机壳侧表面焊接有多跟固定杆,叶轮的数量为三个,通过增加一个叶轮装置,采用三个叶轮,同时改变叶轮与轴套的焊接角度,将叶轮与轴套的角度由原来30°调整为45°,有效的增加叶轮的搅拌作用,使叶轮在旋转时产生更强的推动力,同时使用低功率,低转速电机,采用1500转/分类型,能达到同样水流推进效果。电机的功率选择方面就可以降低一个级别,在搅拌器长时间运转时,就能达到降耗20%的效率,这样就可以达到节能降耗效果。
[0014]在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旋转马达带动传动轴及轴套转动,焊接在轴套上的三个叶轮转动并产生推力,进行搅拌,C形的导流罩可有效减少阻力,降低能耗,将叶轮与轴套的角度由原来30°调整为45°,有效的增加叶轮的搅拌作用。
[0015]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包括机壳(I),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内安置有旋转马达(2),所述旋转马达(2)上固定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上套装有轴套(4),所述轴套(4)侧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叶轮(5),所述多个叶轮(5)外套装有导流罩(6),所述导流罩(6) —端侧表面与机壳(I)侧表面焊接有多跟固定杆(7),所述叶轮(5)的数量为三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6)的截面为C形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轮(5)通过焊接技术固定在轴套(4)侧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与轴套(4)之间形成45°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搅拌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置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上固定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侧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叶轮,所述多个叶轮外套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一端侧表面与机壳侧表面焊接有多跟固定杆,所述叶轮的数量为三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IPC分类】B01F7/04, B01F15/00, B01F7/02
【公开号】CN205323567
【申请号】CN201620065720
【发明人】李冬梅
【申请人】天津鑫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