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7942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框架;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若干叶片,所述若干叶片设于所述框架内形成电场并且所述若干叶片之间平行布置,各所述叶片的两端与所述框架的两侧固定,在各所述叶片中间的同一位置上开第一槽;以及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被收容于所述第一槽中以防止各所述叶片变形,并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框架的另两侧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叶片整体上更坚固,保证叶片间距,避免变形现象。而且结构简易实用,不仅维持制造成本,而且安装方便,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空调系统终端,利用静电除尘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其一般安装在空调系统、尤其是VRV (可变制冷剂流量)系统的终端。
[0003]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正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正电荷,然后利用库仑力的作用,将带电颗粒物吸附在集尘装置上,从而起到除尘的作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一般附着在颗粒物上,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存在。气溶胶被吸附在集尘装置上后,微生物的细胞膜被电场击穿破坏,且细胞中的蛋白质被变性或者分离,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这样的杀菌作用避免了常规过滤器在吸附微生物气溶胶以后滋生繁衍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弊病。
[0004]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包括叶片,所述叶片间距以一定距离排布,并且一片接地,一片带正电荷,这样能构成一个电极,当多片叶片以这种方式布置,就形成了电场,电场的电压值与极距,即叶片间距有关。电压值越大,叶片间的距离越大,而且除尘效率越好,因此空气净化器使用不小于一千伏的高压电场以达到理想的除尘效果。一般而言,叶片有300mm长,0.4mm厚。虽然叶片两端被固定住,但由于其长度与厚度的比值太大,在使用期间常发生变形。虽然多个厂商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都不太有效而且花费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能防止该空气净化器的叶片变形,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框架;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若干叶片,所述若干叶片设于所述框架内形成电场并且所述若干叶片之间平行布置,各所述叶片的两端与所述框架的两侧固定,在各所述叶片中间的同一位置上开第一槽;以及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被收容于所述第一槽中以防止各所述叶片变形,并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框架的另两侧固定。
[000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新增的支撑杆能支撑叶片,使叶片整体上更坚固,保证叶片(即极板)间距,避免变形现象。而且支撑杆结构简易实用,不仅维持制造成本,而且安装方便,并且延长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0008]在上述结构中,可选地,各所述叶片上开有若干个第一槽,所述若干个第一槽在各所述叶片的不同位置上分别形成若干个通道,对应地,有若干根支撑杆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个通道内。
[0009]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地,各所述叶片上的所述若干个第一槽的深度不均,深度较浅的第一槽与深度较深的第一槽错开布置,所述支撑杆被收容于所述若干个第一槽的最深处。
[0010]通过在单片叶片上设计多个第一槽,并且这些第一槽具有不同深度。叶片的同一位置上的第一槽可以形成通道,支撑杆安装于此通道内,因而相邻支撑杆之间具有相对高度,可以改善应力集中,并且加固叶片整体结构。
[0011]在上述结构中,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若干分段,并由所述若干分段拼接形成。
[0012]在上述结构中,可选地,所述若干分段之间通过超声波热熔连接。
[0013]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可以通过分段拼接出不同长度的支撑杆,当支撑杆采用塑料材质时,超声波热熔工艺使支撑杆的制造更为方便。
[0014]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沿圆周向设第二槽,以嵌入所述叶片。
[0015]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杆的圆周面上还开第三槽,以平衡所述杆内应力。
[0016]由于第二槽密集在支撑杆上,同样会造成应力集中的问题。因此在支撑杆上设置第三槽,能保证支撑杆的同轴度和表面的平整度。
[0017]在上述结构中,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叶片平行的端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端板连接。
[0018]在上述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端板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叶片的一侧为凹陷,另一侧为反向隆起,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孔,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孔,螺纹件通过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端板连接。
[0019]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0021]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尤其是集尘极部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叶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显示为图2中的叶片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支撑杆配合的示意图;
[0024]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支撑杆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0027]在本文中,表示方向的描述如“X向”、“Y向”、和“Z向”等都基于图中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摆放状态,因此这些词不能作为对方向的限制,应理解的是上述方向在其他空间内是相对的,并且在空气净化器使用时产生转换。
[0028]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尤其是集尘极部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框架1、叶片2及支撑杆3。框架I为矩形结构,由一对端板11和四根侧杆12组成。侧杆12为L形,其中一块端板11的四角可分别通过侧杆12与另一块端板11连接,最终形成框架I。框架I内还另设叶片连接座13,用于连接叶片2。叶片2有若干片,都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布置在框架I内形成电场。多个叶片2构成电子格栅,这是空气净化器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叶片2的长度方向X上,各叶片2的两端与框架I的两侧固定,各叶片2的中间开设第一槽21,并且开在同一位置上,这些第一槽21连起来在垂直于X向的Y向上形成用于收容支撑杆3的通道。第一槽21的形状可选地为U形,并能与支撑杆3配合。支撑杆3由绝缘材料制成,可选为塑料件,优选为ABS树脂,因此其不影响电场工作。支撑杆3的两端与框架I的另两侧固定。支撑杆3基本垂直于叶片2的长度方向X,因此能防止叶片2变形。
[0029]每片叶片2可以具有不止一个第一槽21,例如:在沿叶片2的长度方向X上开有若干个第一槽21以形成若干个Y向通道分布在叶片2的不同位置上,对应地,需要若干根支撑杆3置于第一槽21 (即第一槽21形成的通道)内并且若干根支撑杆3之间是平行布置的,这样可以整体加固电子格栅结构。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片叶片2上开有三个第一槽21,因此电子格栅上共设置了三根支撑杆3。
[0030]参见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叶片2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该叶片2与支撑杆3配合的示意图。叶片2上的第一槽21有两种深度,并且深度较浅的第一槽21与深度 较深的第一槽21错开布置,并且支撑杆3安装于第一槽21的最深处,这样支撑杆3的安装位置能由第一槽21来控制。由于随着支撑杆3的数量增加,如果这些支撑杆3均布置在一个高度上(在此,“高度”指的是图中所示的Z向),则会带来第一槽21附近的叶片部位所受应力集中,并且这些应力集中都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的现象,这样无疑易使叶片2受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不同深度的第一槽21,可以避免上述现象。对于设有三根支撑杆3的实施例,如图所示,深度较浅的第一槽21在两旁,而深度较深的第一槽21在中间,这样在每片叶片2上都形成三角形的应力分布区域,可以缓解应力集中问题。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的是,也可以是深度较深的第一槽21在两旁,而深度较浅的第一槽21在中间的布置方式。当支撑杆3不止三根,甚至四根、五根、六根……时,只要不同深度的第一槽21错开布置,使相邻支撑杆3具有相对高度,都能消除所述的应力集中的缺陷。
[0031]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电子格栅,支撑杆3会有多种长度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可被分成若干分段31。如图所示,可以先加工成若干分段31,然后将几段分段31拼接形成用于电子格栅的完整的支撑杆3。由于支撑杆3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因此分段31之间可通过超声波热熔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想到的是,分段31可以被加工成长度相同,也可以被加工成长度不同。当然,为了便于制造,优选加工成长度相同的分段31再拼装。
[0032]由于支撑杆3是圆柱形结构,为了更好地与叶片2配合,支撑杆3上沿圆周向设环形的第二槽32,以嵌入叶片2并固定之。相邻第二槽32之间的间距取决于相邻叶片2之间的间距,第二槽32的宽度取决于叶片2的厚度。
[0033]由于第二槽32密集在支撑杆3上,同样会造成应力集中的问题。尤其是支撑杆3在经热胀冷缩等复杂工况后,无法保证其同轴度和表面的平整度。为了消除应力集中,可以在支撑杆3上做进一步的结构改进。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支撑杆3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在支撑杆3的圆周面上还开第三槽33,如图所示,第三槽33为多个圆弧槽,分布在支撑杆3的表面上,第三槽33的深度和宽度取决于支撑杆3的参数,包括材料、尺寸、第二槽32的分布等,这种设计可以平衡支撑杆3内的应力。
[0034]回到图1,支撑杆3的两端与端板11固定。端板11上设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的面对叶片2的一侧为凹陷,另一侧为反向隆起,支撑杆3上设有凸起,支撑杆3的凸起插入连接部14的凹陷中,连接部14上设有第一孔141,支撑杆3的凸起中设有第二孔34,螺纹件通过第一孔141和第二孔34将支撑杆3与端板11连接。对应于叶片2的三个第一槽21,连接部14也有三个。螺纹件可采用螺丝,拧入后能与孔壁咬合。当支撑杆3固定后,如图中箭头所示,支撑杆3被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想到的是,支撑杆3与端板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结构。
[0035]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安装过程。
[0036]先通过一夹具布置叶片2,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电子格栅,即相邻叶片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且相互平行的布局,夹具的作用在于定位叶片2。其次,将支撑杆3插入第一槽21中,直至每片叶片2进入每个第二槽32。然后加上电子格栅的外围,即框架I。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两端与叶片连接座13以任意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固定,再加上端板11,使支撑杆3的两端都进入凹陷中,随后使用螺丝将端板11与支撑杆3连接,最后安装侧杆12。
[0037]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 框架(I);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若干叶片(2 ),所述若干叶片(2 )设于所述框架(I)内形成电场并且所述若干叶片(2)之间平行布置,各所述叶片(2)的两端与所述框架(I)的两侧固定,在各所述叶片(2)中间的同一位置上开第一槽(21);以及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杆(3 ),所述支撑杆(3 )被收容于所述第一槽(21)中以防止各所述叶片(2)变形,并且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与所述框架(I)的另两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各所述叶片(2)上开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槽(21),所述若干个第一槽(21)在各所述叶片(2)的不同位置上分别形成若干个通道,对应地,有若干根支撑杆(3 )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个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各所述叶片(2)上的所述若干个第一槽(21)的深度不均,深度较浅的第一槽(21)与深度较深的第一槽(21)错开布置,所述支撑杆(3)被收容于所述若干个第一槽(21)的最深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3)包括若干分段(31),并由所述若干分段(31)拼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若干分段(31)之间通过超声波热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3)上沿圆周向设第二槽(32),以嵌入所述叶片(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杆(3)的圆周面上还开第三槽(33),以平衡所述支撑杆(3)内应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框架(I)包括与所述叶片(2)平行的端板(11),所述支撑杆(3 )与所述端板(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端板(11)上设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的面对所述叶片(2)的一侧为凹陷,另一侧为反向隆起,所述连接部(14)上设有第一孔(141),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第二孔(34),螺纹件通过所述第一孔(141)、所述第二孔(34 )将所述支撑杆(3 )与所述端板(1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3)为塑料件。
【文档编号】B03C3/47GK203598935SQ20132043923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周浩, 张建东 申请人: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