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架、自动分拣机及快件导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8390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导入架、自动分拣机及快件导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入架、自动分拣机及快件导入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分拣机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计算机指令对物品进行分拣,并将分拣出的物品送达指定位置的机械设备。由于自动分拣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及操作傻瓜化的特点,其在电商及快递行业的分拣作业中已大量使用。

自动分拣机主要包括分拣装置及导入输送台,分拣装置上快件的摆放位置及摆放方向直接决定了快件是否能正确分拣到目标位置,其中摆放位置与导入输送台的速度、导入输送台节数、分拣装置速度及导入输送台与分拣装置运行方向的夹角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快件的摆放方向则主要由操作员放入导入输送台时的方向决定。

在使用中,快件通常是由导入输送台自动导入分拣装置上,在此之前由操作员将快件放入导入输送台的第一节,此时快件的摆放方向就决定了快件由导入输送台导入分拣装置上的摆放方向,从而决定快件是否会分拣到目标位置。

上述操作方式,一般需要对操作员进行规范培训,且操作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掌握,导致成本高及工作效率低;操作员每次往导入输送台上放快件时都需要思考来决定快件的摆放方向,这会增加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自动分拣机成本高及工作效率低且操作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及操作员劳动强度小的导入架、自动分拣机及快件导入方法。

一种导入架,安装于导入输送台,所述导入架包括装设于所述导入输送台的导入架本体,所述导入架本体的一端具有一定位开口,所述定位开口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定位边与第二定位边,以定位导向放入所述导入输送台的快件以预设状态沿导入输送台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导入架,应用于自动分拣机,安装于自动分拣机的导入输送台,快件的两边分别与导入架的第一定位边与第二定位边贴合,当导入架将快件的起始位置的方向定位好后,导入输送台以正确的摆放方向将快件运输于自动分拣机的分拣装置中,如此操作员只需将快件从导入架的定位开口放入导入架即可,操作简单,不再需要对操作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操作员可以快速掌握,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边及所述第二定位边均与所述导入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互成钝角或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边与所述第二定位边垂直且相交形成直角顶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入架本体包括导入部及设于所述导入部两侧的固定部,所述定位开口开设于所述导入部,两所述固定部包括分别位于其外侧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设置,所述导入架通过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导入输送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入架本体与所述定位开口相对的一端具有便于操作员操作的操作位口,所述操作位口的边缘为弧形。

一种自动分拣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入架,还包括分拣装置及导入输送台,所述导入输送台与所述分拣装置邻接,所述导入架安设于所述导入输送台,所述导入架的定位开口朝向所述分拣装置设置,所述快件通过所述导入架定位后并在所述导入输送台的作用下运输于所述分拣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分拣机,包括导入架,安装于自动分拣机的导入输送台,快件的两边分别与导入架的第一定位边与第二定位边贴合,当导入架将快件的起始位置的方向定位好后,导入输送台将快件以正确的摆放方向运输于自动分拣机的分拣装置中,如此操作员只需将快件从导入架的定位开口放入导入架即可,操作简单,不再需要对操作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操作员可以快速掌握,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入架的所述第一定位边与所述第二定位边相交形成直角顶点,所述导入架的第一定位边与所述导入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导入架的第二定位边与所述导入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之和为90°,所述分拣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导入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件具有长度与宽度,所述导入输送台设有中心线,所述中心线从所述导入输送台的一端延伸于所述分拣装置,所述直角顶点与所述中心线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为L1*COSb-M1*SINb,所述L1为所述快件的长度的一半,所述M1为所述快件的宽度的一半,所述b为所述第二夹角,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多个分拣小车,所述中心线与其中一个所述分拣小车的边缘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为所述快件长度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入输送台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导入输送台、第二节导入输送台及第三节导入输送台,所述导入架设有安装固定孔,所述导入架通过所述安装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一节导入输送台,所述第三节导入输送台与所述分拣装置连接。

一种快件导入方法,包括步骤:

将快件的中心点放置于导入输送台的中心线上且使快件的长度方向与分拣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

所述快件沿所述导入输送台的中心线并朝向所述分拣装置移动;

所述快件沿其长度方向进入所述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中,且所述快件的中心与所述分拣小车的中心点相重合。

本发明提供的快件导入方法,操作员只需要将快件中心放置于导入输送台的中心线上且使快件的长度方向与分拣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快件沿导入输送台的中心线并朝向分拣装置移动,快件沿其长度方向进入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中,快件的中心与分拣小车的中心相重合,操作简单,不再需要对操作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操作员可以快速掌握,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分拣机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分拣机的导入架与导入输送台的安装位置简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入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入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分拣机的导入架安装于导入输送台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局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分拣机,包括导入架10,还包括分拣装置20及导入输送台30,其中,导入架10包括装设于导入输送台30的导入架本体11,导入架本体11的一端具有一定位开口111,定位开口111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以定位导向放入导入输送台30的快件以预设状态沿导入输送台30移动。导入输送台30与分拣装置20邻接,导入架10安设于导入输送台30,导入架10的定位开口111朝向分拣装置20设置,快件A通过导入架10定位后并在导入输送台30的作用下运输于分拣装置20。具体地,导入架10可以由木材、金属或者其他材质做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分拣机,包括导入架10,导入架10用于定位快件A的摆放方向,安装于自动分拣机的导入输送台30,快件A的两边分别与导入架10的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贴合,当导入架10将快件A的起始位置的方向定位好后,导入输送台30以正确的摆放方向将快件A运输于自动分拣机的分拣装置20中,如此,操作员只需将快件A从导入架10的定位开口111放入导入架10即可,操作简单,不再需要对操作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操作员可以快速掌握,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具体地,上述预设状态为快件A沿导入输送台30运输于分拣装置20时的一个预先设定好的状态。

具体地,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与导入输送台30的输送方向D互成钝角或锐角。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垂直且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相交形成直角顶点B,由于一般的快件A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如此,可以使快件A的一直角顶点贴合于直角顶点B,快件A的两直角边分别贴合于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方便快件A的定位。具体地,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相交形成的夹角可以大致为直角。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导入架本体11还包括导入部115及设于导入部115两侧的固定部114,定位开口111开设于导入部115,两固定部114包括分别位于其外侧的第一侧边1141与第二侧边1142,第一侧边1141与第二侧边1142平行设置,导入架10通过固定部114安装于导入输送台30。

具体地,导入架10的定位开口111的形状类似于U型,只不过该U型的内部为由多条直线连接组合而成的弯折状。且第一定位边112与第二定位边113可以为分别为一个向下倾斜的斜面的底边,以便于防止操作时直角顶点B对人手或快件A的伤害。

参见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导入架本体11的另一端设有便于操作员操作的操作位口116,操作位口116的边缘为弧形。具体地,直角顶点B与操作位口116相对应设置。

操作位口116的设置可以便于操作员在此位置将快件A放入导入架10的定位开口111。具体地,操作位口116的形状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光滑过度的凹陷状,也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凹陷状,操作位口116的设置只要便于操作员在此位置操作即可。

参见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导入架10的第一定位边112与导入输送台30的输送方向D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导入架10的第二定位边113与导入输送台30的输送方向D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一夹角a与第二夹角b之和为90°,分拣装置20的输送方向E与导入输送台30的输送方向D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夹角c与第二夹角b相等,以便于控制将快件A放置于导入输送台30的角度,以使快件A以较好的摆放方向进入分拣装置20。

具体地,导入输送台30具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三侧边31与第四侧边32,第三侧边31与第四侧边32均与导入输送台30的输送方向D平行,导入架10的第一定位边112远离直角顶点B的一端或其延伸线与第三侧边3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导入架10的第二定位边113远离直角顶点B的一端或其延伸线与第四侧边3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一夹角a与第二夹角b之和为90°。

具体地,导入架10的固定部114的第一侧边1141与导入输送台30的第三侧边31平行对齐设置,导入架10的固定部114的第二侧边1142与导入输送台30的第四侧边32平行对齐设置,如此导入架10的第一定位边112与其第一侧边1141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导入架10的第二定位边113与其第二侧边1142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

导入架10的第一侧边1141与第二侧边1142分别与导入输送台30的第三侧边31与第四侧边32平行对齐设置可以便于控制将快件A放置于导入输送台30的角度,以使快件A以较好的摆放方向进入分拣装置20。

参见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分拣装置20设有与分拣装置20的输送方向E平行的第五侧边21,导入输送台30的第三侧边31与分拣装置20的第五侧边21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夹角c与第二夹角b相等。

第三夹角c与第二夹角b相等可以保证导入架10的第二定位边113与分拣装置20的输送方向E平行设置,以保证放入导入架10定位开口111的快件A可以沿其长度方向进入分拣装置20,即快件A可以沿垂直于分拣装置20的输送方向E进入分拣装置中20。当然,第三夹角c与第二夹角b也可以设置为大致相等。

参见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快件A具有长度L与宽度M,其中GH与BF即表示快件A的长度,O为快件A的中心,GF与HB即表示快件A的宽度,导入输送台30设有中心线33,中心线33从导入输送台30的一端延伸于分拣装置20,直角顶点B与中心线33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d1为L1*COSb-M1*SINb,L1为快件A的长度L的一半,M1为快件A的宽度M的一半,b为第二夹角,分拣装置20包括多个分拣小车22,中心线33与其中一个分拣小车22的边缘的中心C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d2为快件A长度的一半。

由于自动分拣机所分拣的快件A的型号或种类不同,则上述快件A的长度L与宽度M是不受限定的。具体地,上述快件A可以指代该自动分拣机所分拣的绝大多数快件,且上述长度L与宽度M也指代此数量的快件A的统计长度与宽度。当然,导入架10的尺寸及其直角顶点B在导入输送台30的位置是随着自动分拣机可分拣的绝大多数快件的的长度与宽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保证快件A垂直进入分拣装置20且快件A的中心点与分拣小车22的中心点相重合,即快件A可以被运输于分拣小车22的中心位置。

可以理解,导入输送台30的中心线33与其中一个分拣小车22的边缘的中心C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d2也可不为快件A的长度的一半,其可以小于或者大于快件A的长度的一半。

参见图5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导入输送台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导入输送台34、第二节导入输送台35及第三节导入输送台36,导入架10设有安装固定孔12,导入架10通过安装固定孔12固定于第一节导入输送台34,第三节导入输送台36与分拣装置20邻接。具体地,第一节导入输送台34与第三节导入输送台36采用条状皮带输送,第二节导入输送台35采用整个皮带面输送。

进一步,在靠近第一节导入输送台34处设置有导入输送台正护板37、导入输送台支架38、导入输送台第一侧板39、导入输送台皮带侧护板310等。

一种快件导入方法,包括步骤:

将快件A的中心点O放置于导入输送台30的中心线33上且使快件A的长度方向与分拣装置20的输送方向E垂直;

所述快件A沿所述导入输送台30的中心线33并朝向所述分拣装置20移动;

所述快件A沿其长度方向进入所述分拣装置20的分拣小车22中,且所述快件A的中心点O与所述分拣小车22的中心点相重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