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886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低阶煤为变质程度较低的煤种,主要包括褐煤、长焰煤、弱黏煤、不粘煤等,占我国煤炭储量50%以上。其中-0.5mm细粒煤称为低阶煤煤泥,具有疏水性差、粒度细、比表面积大等突出特点。浮选作为分选细粒矿物的最广泛的方法,可有效实现细粒煤泥的降灰提质,提高其利用价值。但常规捕收剂(如柴油、煤油等)用于低阶煤煤泥浮选存在药耗高、浮选成本高等问题,致使低阶煤泥难以实现经济、高效分选。因此大量未经过分选提质的低阶煤煤泥选择掺入末精煤进行分选,导致了动力煤产品质量下降,燃烧污染严重;而对于部分中高灰低阶煤泥(灰分>40%),由于利用价值极低而被丢弃至矸石,存在着自燃和扬尘危害。低阶煤煤泥由于缺乏经济、有效的降灰提质手段,导致煤泥出路不畅,成为制约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

低阶煤煤泥由于表面含氧官能团多,使其表面形成的水化膜较厚,常规捕收剂难以在表面铺展显著改善其表面疏水性,往往需要加大捕收剂用量以提高其回收率。浮选分离中,以柴油为捕收剂时,其吨煤泥耗量在8kg/t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kg/t,昂贵的药剂成本使得低阶煤浮选毫无经济性可言。本发明人曾提出了一种煤炭深度净化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110195118.0),将非常规浮选技术——油泡浮选用于低阶煤煤泥分选,成功地做到了低药耗量分选低阶煤煤泥。该方法因存在药剂加热环节,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其难以推广应用。因此针对低阶煤煤泥浮选常规药剂药耗高、成本高,非常规浮选方法操作性差的现状,依据低阶煤煤泥特性研制出适用于常规浮选的特殊高效药剂,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动力煤煤泥浮选提质及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同时对减少燃煤污染、提高煤企经济效能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通过药剂复配,实现非常规方法——油泡浮选中油品的复原并加以优化改进,用于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以完成常规浮选的经济高效分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捕收剂包括烃类油和促进剂,以质量百分比复配而成,所述的烃类油为:C10~C16烃类油60-75%,所述的促进剂为:C6~C8酸8-15%,C10~C18酯4-8%,C5~C7酮6-12%和C5~C9醛7-13%。

所述的C10~C16烃类油为:柴油或煤油;

所述的C6~C8酸为:正辛酸及其同系物;

所述的C10~C18酯为:苯甲酸丁酯及其同系物;

所述的C5~C7酮为:二异丁基酮及其同系物;

所述的C5~C9醛为:正戊醛及其同系物。

配置捕收剂时,在搅拌桶中先加入C10~C16烃类油,然后加入促进剂,按照配比依次添加C6~C8酸、C10~C18酯、C5~C7酮和C5~C9醛,搅拌30min以上,药剂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复配捕收剂。

捕收剂在低阶煤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将所述捕收剂和起泡剂加入浮选矿浆中进行搅拌,经过搅拌调浆后的矿浆给入到浮选设备中进行分选,得到浮选精矿和浮选尾矿;所述的矿浆浓度为60-100g/L。

所述捕收剂用量吨煤泥耗量为0.6-3.0kg/t,起泡剂吨煤泥耗量为0.1-0.5kg/t。

所述的起泡剂为仲辛醇或杂醇。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常规药剂(非极性烃类油)中添加部分极性有机物作促进剂,促进剂不仅可与低阶煤煤泥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作用,有效覆盖煤泥表面极性基团,显著提高煤泥表面疏水性;同时极性含氧基团可吸附至气液界面,有助于烃类油吸附在气泡表面,形成稳定、疏水性更强的“油泡”。在煤粒与气泡表面的双重改性作用下,强化了低阶煤煤泥浮选矿化过程,增强了疏水性煤粒与气泡粘附概率,从而显著提高浮选效率,降低药耗。经过采用不同种促进剂与烃类油配比,实现了低阶煤煤泥特有表面含氧官能团与孔隙的表面改性,并得到了实际浮选试验研究验证。

优点:本发明浮选捕收剂通过传统简单浮选的浮选方法,在煤泥矿浆中经过加入本发明的捕收剂,搅拌后在分选设备中完成经济高效分选;相较于油泡浮选,不仅简化了浮选过程,同时避免了油泡浮选中药剂加温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1)药耗低、分选效率高。采用本发明的药剂作为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其吨煤泥浮选药剂耗量在0.6-3.0kg/t间,浮选可燃体回收率可达80%以上。明显低于常规柴油作捕收剂的药剂耗量(>8kg/t),显著降低了浮选的药剂成本。

(2)药剂来源广泛、易得。本药剂主要成分为烃类油,常见于煤化工副产品,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而添加的促进剂为常见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成熟、快捷易得。

具体实施方式

捕收剂包括烃类油和促进剂,以质量百分比复配而成,所述的烃类油为:C10~C16烃类油60-75%;所述的促进剂为:C6~C8酸8-15%,C10~C18酯4-8%,C5~C7酮6-12%和C5~C9醛7-13%。

所述的C10~C16烃类油为:柴油、煤油;

所述的C6~C8酸为:正辛酸及其同系物;

所述的C10~C18酯为:苯甲酸丁酯及其同系物;

所述的C5~C7酮为:二异丁基酮及其同系物;

所述的C5~C9醛为:正戊醛及其同系物。

配置捕收剂时,在搅拌桶中先加入C10~C16烃类油,然后加入促进剂,按照配比依次添加C6~C8酸、C10~C18酯、C5~C7酮和C5~C9醛,搅拌30min以上,药剂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复配捕收剂。

捕收剂在低阶煤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将所述捕收剂和起泡剂加入浮选矿浆中进行搅拌,经过搅拌调浆后的矿浆给入到浮选设备中进行分选,得到浮选精矿和浮选尾矿;所述的矿浆浓度为60-100g/L。

所述捕收剂用量吨煤泥耗量为0.6-3.0kg/t,起泡剂吨煤泥耗量为0.1-0.5kg/t。

所述的起泡剂为仲辛醇或杂醇。

通过药剂复配,实现非常规方法——油泡浮选中油品的复原并加以优化改进,用于低阶煤煤泥浮选捕收剂以完成常规浮选的经济高效分选。非常规浮选方法——油泡浮选过程中,药剂在加热过程部分发生氧化和裂解,部分有机物组分含有较多含氧官能团,包括:-COOH,-CHO,R-OH,R-O-R,R-CO-R。药剂组分变化是其能完成低阶煤煤泥低耗量分选的关键,基于对油泡浮选技术和低阶煤煤泥表面性质的长期研究,提出添加促进剂进行药剂改性,以提高煤泥表面疏水性和浮选过程气泡与煤粒的矿化效率,在低耗量药剂条件下完成煤粒与细粒矸石的分离。

上述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药剂比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药剂核心原理和实质情况下,对这些药剂成分进行多种转换、组合及变型,如上述药剂中的柴油由其他的化工副产品替代,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油;或用相同结构的其他药剂对促进剂进行替换;或在本发明基础上对促进剂配比作简单改变(改变比例、增加或缩减促进剂种类)等,均可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煤泥性质:该煤样来源于朔州长焰煤,煤泥内灰高,入料灰分30%。煤样粒度较细,-0.074mm粒级煤泥占煤样60%。

操作条件:浮选时,先将浮选矿浆中加入预先配置好的一定量的浮选捕收剂(按照最优比例配置),然后添加一定量起泡剂仲辛醇,添加药剂后的矿浆经过搅拌调浆后进行浮选分离(矿浆浓度80g/L),可得到浮选精煤和浮选尾煤。本发明药剂与普通捕收剂柴油的浮选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浮选捕收剂配比为柴油70%,正辛酸(8%),苯甲酸丁酯(6%),二异丁基酮(8%),正戊醛(8%)。

表1本发明捕收剂与普通柴油浮选指标对比(朔州长焰煤)

由表1可知,本发明捕收剂耗量在2.0kg/t时,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89.59%,精煤灰分为14.35%,浮选指标明显优于柴油耗量为8kg/t时指标,可燃体回收率76.61%,精煤灰分15.37%。

实施例2:煤泥性质:该煤样来源于府谷弱黏煤,原煤灰分45%。-0.074mm粒级煤泥占煤样65%。

操作条件:浮选时,先将浮选矿浆中加入预先配置好的一定量的浮选捕收剂,然后添加一定量起泡剂仲辛醇,添加药剂后的矿浆经过搅拌调浆2min后进行一次浮选分离,可得到相应浮选效果。本发明药剂与普通捕收剂柴油的浮选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浮选捕收剂配比为柴油60%,正辛酸(12%),苯甲酸丁酯(8%),二异丁基酮(8%),正戊醛(12%)。

表2本发明捕收剂与普通捕收剂柴油浮选指标对比(府谷弱黏煤)

由表2可知,本发明捕收剂耗量在2.0kg/t时,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88.99%,精煤灰分为10.35%,浮选指标明显优于柴油耗量为6kg/t时指标,可燃体回收率38.27%,精煤灰分11.78%,而与柴油耗量为8kg/t时,效果相当。

实施例3:煤泥性质:来源于神东长焰煤,煤泥灰分13%,-0.074mm粒级占70%。

操作条件:浮选时,先将浮选矿浆中加入预先配置好的一定量的浮选捕收剂,然后添加一定量起泡剂仲辛醇,添加药剂后的矿浆经过搅拌调浆2min后进行一次浮选分离,可得到相应浮选效果。本发明药剂与普通捕收剂柴油的浮选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浮选捕收剂配比为柴油68%,正辛酸(8%),苯甲酸丁酯(4%),二异丁基酮(12%),正戊醛(8%)。

表3本发明捕收剂与普通捕收剂柴油浮选指标对比(神东长焰煤)

由表3可知,本发明捕收剂耗量在2.5kg/t时,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80.58%,精煤灰分为4.98%,浮选指标明显优于柴油耗量为10kg/t时指标,可燃体回收率72.87%,精煤灰分5.74%。本发明药剂可实现在低耗量下低阶煤煤泥的高效分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