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321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雾霾频发,pm2.5污染特别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人们渴望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目前雾霾的解决方式,要么等待气候变化,比如降水、大风等自然天气的方式,来对雾霾进行消除,这种方式不可控制,依靠大自然的调节能力进行调节;要么通过大量的风炮将水喷射在空气中进而获得一定的除霾降尘效果,两种方式要么不可控制,使得雾霾长期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坏,要么成本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除霾,且现有的除霾设备要么除霾效果不佳,要么成本过高,要么需要人工维护,因此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小,且不需要人工进行维护,并能够获得很好的除霾效果的空气在线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不仅占地面积小,不需要人工进行维护,且结构稳定,能够获得很好的除霾效果,能够高效的对污染空气进行清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包括槽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于除霾的除霾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且与所述除霾机构配合的再生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开口处用于启闭的启闭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底部的排污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外侧地面上且与所述启闭机构相配合的清扫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用于协调控制除霾机构、再生机构、启闭机构、清扫机构与排污机构的控制机构;

所述除霾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的转动模块,设置在转动模块上的两除霾伸缩杆,设置在除霾伸缩杆端部的除霾模块,设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且与所述转动模块相配合的锁紧模块;

所述清扫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外侧地面上的清洁槽,设置在所述清洁槽中间底部的第一清洁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清洁伸缩杆上端的清洁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清洁支撑台上的清洁转向电机,设置在所述清洁转向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清洁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清洁伸缩杆端部的清扫风机转向电机,设置在所述清扫风机转向电机上的清扫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扫风机上的摄像头。

所述清洁槽上设置与第一清洁伸缩杆相配合的清洁隔离膜,设置在所述清洁槽上的清洁隔离板,所述清洁隔离板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清洁槽上,且所述清洁槽上设置与所述清洁隔离板相配合的密封圈,所述转轴端部通过弹性件与清洁槽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模块包括输出轴两端通过第一转动件设置在槽体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壳上与所述槽体相配合的锁定伸缩杆,设置在所述输出轴的第二转动件,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所述除霾模块相配合的竖向传动杆,所述竖向传动杆上设置与第二传动件相配合的第三传动件,以及设置在输出轴端部的定位模块;

所述除霾模块包括除霾筒,设置在所述除霾筒内且通过弹性件与除霾筒内壁相连接的多个静电除霾网单元,设置在所述除霾筒内且用于驱动气流的除霾叶轮,所述除霾叶轮通过除霾转轴设置在除霾筒内壁上的支架上,所述除霾转轴后端通过除霾传动单元与所述竖向传动杆相连接,以及设置在除霾筒上的径向切槽,设置在所述径向切槽上的密封圈。

所述第二转动件为蜗杆,所述第三传动件为蜗轮。

所述除霾传动单元包括除霾座,设置在所述除霾座上且套设在竖向传动杆上的第一伞形齿轮,设置在所述除霾座上且与所述除霾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伞形齿轮。

所述竖向传动杆为多边形棱柱。

所述竖向传动杆为六方杆。

所述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且与所述锁定伸缩杆相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和第三行程开关,设置在槽体侧壁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外壳上多个凹槽相配合的锁紧伸缩杆。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端部凹槽内且与所述输出轴侧壁相配合的定位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定位伸缩杆端部的弹性压紧簧,设置在所述弹性弹性压紧簧端部且与所述输出轴表面相配合的压紧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紧片与所述弹性压紧簧接触面上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再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且位于长轴方向上的第一再生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再生伸缩杆上端的搅动电机,设置在搅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搅动杆,设置在搅动杆端部的搅动软管,设置在所述搅动软管第一端的锁紧环,与所述锁紧环相配合且设置在所述槽体底面的第二再生伸缩杆,所述锁紧环上设置与除霾筒端面相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搅动软管的第二端连接桥接软管,并在桥接软管端部连接自来水管道,且在靠近桥接软管端部的位置设置第一三通阀门,且通过与第一三通阀相连通的第一排污管连接排污机构。

所述槽体底面上位于所述径向切槽对应处设置第三再生伸缩杆,且在第三再生伸缩杆上端设置与所述径向切槽相配合的再生隔离板。

在所述再生隔离板周侧设置用于密封的环型密封圈。

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下部的沉淀池,设置在沉淀池下底面上连接外界的第二排污管道,所述槽体底面设置连通沉淀池的第三排污管道,设置在沉淀池内且没入沉淀池内液面下的循环管道,且所述循环管道通过设置在所述桥接软管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门后部的第二三通阀门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端部设置过滤器,所述循环管道中部设置微型水泵与水质检测仪,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水位计。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开口处的两平行的行走轨道,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端部的两隔离转轴,设置在所述隔离转轴上的隔离布,设置在所述隔离布一侧端部的隔离杆,所述隔离杆设置在行走轨道上且所述隔离杆的两端设置与对侧行走轨道端部相连接的弹性拉绳,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中间用于与弹性拉绳相配合的限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离转轴端部的隔离电机。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槽体侧壁上plc,设置在侧壁且与所述plc信号互联的信号收发器、电源与应急电池。

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的使用方法:

s1、在工作时,通过定位模块对输出轴进行锁定,继而通过plc控制驱动电机通电且将锁定伸缩杆伸出,使得驱动电机的外壳进行转动,在驱动电机正转至最上端的第一行程开关时,则触发断电,并由锁紧伸缩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锁紧,然后由plc解除第一行程开关的命令,且定位模块解除锁定,锁定伸缩杆复位;与此同时通过隔离电机将隔离布拉开;

s2、此时由除霾伸缩杆将上部的除霾模块伸出至最高点,然后通过plc控制驱动电机进行高速转动,从而将动力通过蜗杆传递至竖向传动杆上,进而带动除霾叶轮高速转动,且由于静电除尘网带有静电,能够对雾霾进行高效的吸附过滤;此时通过隔离电机的反转将隔离布进行闭合;

s3、此时槽体内的除霾模块通过除霾伸缩杆的带动,进行收缩,然后将第一再生伸缩杆、第二再生伸缩杆与第三再生伸缩杆进行舒展,进而对除霾筒的静电除霾网单元进行隔离,然后通过自来水向搅动软管内通入水,水量为搅动软管容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然后通过第一三通阀门实现搅动软管的密封,然后通过搅动电机的带动使得搅动杆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搅动软管内的水流来回高速的对静电除霾单元进行冲洗,在冲洗完毕后,降低第一再生伸缩杆的高度,且第二再生伸缩杆、第三再生伸缩杆向上继续舒展,而除霾伸缩杆则进行再次收缩,使得除霾筒的水平高度高于桥接软管的水平高度,从而在打开第一三通阀门后,能够将其中的污水排至排污机构内;

s4、在清洗完毕后,则第一再生伸缩杆、第二再生伸缩杆、第三再生伸缩杆进行复位,此时由除霾叶轮对槽体内静电除霾单元进行干燥;

s5、在除霾运行一段时间后,则由plc发出信号使得驱动电机断电,且通过隔离电机将隔离布拉开,并将锁定伸缩杆伸出,将锁紧伸缩杆收缩,然后通过定位模块对输出轴进行锁定,在通过plc为驱动电机通电,使得驱动电机反转至最下端的第三行程开关时,则触发断电,并由锁紧伸缩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锁紧,然后由plc解除行程开关命令,且定位模块解除锁定,锁定伸缩杆复位,然后重复s4与s5步骤对槽体内的除霾模块进行再生;

s6、在不需要使用时,则通过定位模块对输出轴进行锁定,继而通过plc控制驱动电机通电且将锁定伸缩杆伸出,使得驱动电机的外壳进行转动,在驱动电机正传至最上端的第二行程开关时,则触发断电,并由锁紧伸缩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锁紧,然后由plc解除行程开关命令,且定位模块解除锁定,锁定伸缩杆复位,然后将启闭机构中的隔离电机进行翻转由弹性拉绳的作用,使得隔离布闭合;

s7、在启闭机构开启前,将清扫机构伸出通过摄像头监测到隔离布上是否存在飘落物,若存在则通过第二清洁伸缩杆舒展开由槽体端部向中间收缩,并开启清扫风机将隔离布上的飘落物依次吹走,然后通过清洁转向电机将清扫电机由槽体一半转向另一半,继续进行清扫,在清扫完毕后即可打开隔离布。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除霾设备要么除霾效果不佳且成本高的弊端,在空闲地面开设槽体,并在槽体内设置除霾机构,该机构为旋转且可伸缩的结构,其不仅能够实现交替除霾,且能够减小对空间的占据,并能在发生强对流天气或不需要除霾时,收纳入槽体内避免强对流天气以及日常环境对该机构造成的损伤,而采用的再生机构能够对除霾模块进行间歇式清洗,进而对需要清洗的除霾模块进行高效的清洗,而采用的排污机构能够对清洗后的污水进行再生,并能监测经过过滤后的水质情况,如果水质不佳,则对过滤器进行反向喷水再生,实现对过滤器进行再生的同时,快速更新沉淀池的中积水,并能够将其中沉淀的污泥排走,而使得设置的启闭机构,能够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实现对本装置的保护,同时能够在展开工作时,实现对除霾模块两侧的保护,减少垃圾的进入,而设置的清扫机构能够在摄像头监测到隔离布上存在垃圾时,通过清扫风机的吹拂将其上的垃圾吹走,且通过控制机构进行协调控制,能够使得本装置能够更加有序的进行高效工作。

另外,采用的清扫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外侧地面上的清洁槽,设置在所述清洁槽中间底部的第一清洁伸缩杆,能够对整个清洁机构进行升降,将第二清洁伸缩杆伸出清洁槽上方,而在第一清洁伸缩杆上端设置的清洁支撑台,并在清洁支撑台上设置清洁转向电机,从而使得通过清洁转向电机的转动,实现较短第二清洁伸缩杆与较短清洁槽即可实现对较长槽体的清扫,而设置在清洁转向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清洁伸缩杆,通过第二清洁伸缩杆实现沿槽体长边的移动,进而实现对隔离布表面的清扫,减少在隔离布拉开时,会有大量垃圾掉落槽体内的现象发生,而设置在其端部的清扫风机产生高速气流对隔离布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理,而设置在清扫电机上的摄像头能够与plc结合,实现是否吹拂的命令,而为了保持清洁槽内的整洁,在清洁槽开口处设置清洁隔离膜,能够在第一清洁伸缩杆展开时,将清洁隔离膜顶起来,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薄膜结构,实现在其中的垃圾或积水都能够在其上流走,且采用的清洁隔离膜为天然橡胶材质制件,确保了具备很好的弹性,而设置在清洁槽上的清洁隔离板,能够在第一清洁伸缩杆的收缩进入清洁槽内后通过清洁隔离板的转轴端部的弹性件使得清洁隔离板进行复位,且设置的密封圈能够保证本装置在清洁隔离板复位以后实现清洁槽的密封,采用的密封圈设置在清洁槽开口处的阶梯台上,不仅能够对清洁隔离板进行限位,而且能够压紧密封圈实现密封,减少积水进入其中。而采用的弹性件为扭力弹簧,还可以是弹性橡胶柱,还可以是常规压缩弹簧也可;通过清扫风机转向电机实现在180°转换的过程中,实现清扫风机的风向调整,确保吹拂的效果。

另外,采用的除霾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的转动模块,设置在转动模块上的两除霾伸缩杆,设置在除霾伸缩杆端部的除霾模块,设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且与所述转动模块相配合的锁紧模块;通过转动模块实现该机构的旋转与动力输出,而采用的两除霾伸缩杆优选的呈180°夹角设置,且能够实现伸缩,减少了槽体的开挖量,设置的除霾模块能够确保本装置的高效除霾,而采用的锁紧模块能够实现除霾模块旋转与正常工作除霾的动力转换;采用的转动模块包括输出轴两端通过第一转动件设置在槽体上的驱动电机,采用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作为支撑结构,并将该转动轴的两端设置在槽体上,且为了确保电源的稳定传递,在进行除霾模块翻转时,采用一次顺时针一次逆时针的方式进行,能够减少对电源桥接的难度,而采用的第一转动件可以为滚子轴承,也可为滚柱轴承,还可为内设置有润滑油的圆环结构,而在驱动电机外壳上设置的锁定伸缩杆能够实现驱动电机转动的准确定位,而在输出轴上设置第二转动件能够将动力通过第三传动件传递至竖向传动杆上,进而传递至除霾模块上,进而通过单一电机实现除霾模块的除霾工作的同时实现多个除霾模块的相互切换,减少了驱动电机的设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本装置对动力的需求;而在驱动电机外壳上设置与槽体相配合的锁定伸缩杆,能够实现在转动时能够进行快速定位,且能够在工作时,能够进行收缩进而减少驱动电机的阻力,且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第二转动件与第三转动件优选的采用蜗轮蜗杆的动力传递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伞齿轮的结构方式。

另外,采用的除霾模块包括除霾筒,采用的筒状结构能够形成一个除霾流道,同时可以将除霾筒的入口处设置喇叭口状,从而能够加大进气量,而在除霾筒内通过弹性件设置多个静电除霾网单元,采用弹性件连接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除霾筒与静电除霾网单元之间的隔离,也能实现各个静电除霾网单元之间的隔离,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除霾,同时也可在再生时由于弹性件的存在增强水流的扰动效果,提高清洗的效果,而采用多个静电除霾网单元并列的方式,能够实现多级过滤,而采用的静电除霾网可以是圆形网,可以是球面网,可以是锥型网,等导电金属网结构,采用的气流驱动方式为除霾叶轮,即为常规的叶轮即可,而采用的除霾叶轮通过除霾转轴设置在除霾筒内部的支架上,而在除霾转轴后端通过除霾传动单元与所述竖向传动杆相连接,而为了实现在清洗时不会对除霾叶片进行清洗,以及减少对除霾传动单元的侵蚀,在除霾筒上设置径向切槽,并在径向切槽上设置密封圈;而采用的除霾传动单元包括除霾座,设置在除霾座上且套设在竖向传动杆上的第一伞形齿轮,设置在所述除霾座上且与所述除霾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伞形齿轮;竖向传动杆能够在第一伞型齿轮的中心上下移动,且第一伞形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除霾座上,而第二伞形齿轮能够与除霾转轴固定连接,且除霾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除霾座上,而由于除霾筒结构较大,因此该除霾传动单元不会占据较大空间来阻挡气流的流通,而为了确保竖向传动杆动力的传递,采用的竖向传动杆为多边形棱柱,在本发明中优选的采用竖向传动杆为六方杆。

另外,采用的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且与所述锁定伸缩杆相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和第三行程开关,设置在槽体侧壁上其与所述驱动电机外壳上三个凹槽相配合的锁紧伸缩杆;采用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三行程开关为竖直设置,而第二行程开关则设置在第一与第三行程开关的中心且与两者连线相垂直的圆周上,通过第一与第三行程开关实现两除霾模块的工作与再生的来回转换,而第二行程开关实现本装置收纳时的快速定位,而在槽体侧壁设置一个锁紧伸缩杆能够与凹槽相配合实现对驱动电机外壳的定位,实现动力的传递;而采用的定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端部凹槽内且与所述输出轴侧壁相配合的定位伸缩杆,通过侧壁上设置的定位伸缩杆在需要对输出轴实现锁紧的时候,则通过定位伸缩杆的伸长压紧输出轴的侧面,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来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对输出轴造成的错位现象,而采用弹性压紧簧能够起到弹性压紧的效果,而设置在压紧片与输出轴侧面实现完美贴合,进而进一步的确保定位的效果,实现除霾模块的上下切换。

另外,采用的再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且位于长轴方向上的第一再生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再生伸缩杆上端的搅动电机,设置在搅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搅动杆,通过搅动电机的正反电流的切换,实现搅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有规律的正反转,进而带动搅动杆实现上下摆动,而在搅动杆端部设置搅动软管,并在搅动软管的第一端设置锁紧环,与所述锁紧环相配合且设置在所述槽体底面的第二再生伸缩杆,通过第二再生伸缩杆的上下移动实现与除霾筒的开口处的贴合,且为了确保贴合的效果在锁紧环上设置与除霾筒端面相配合的密封圈,增强了第一端与除霾筒的密封性,而且采用的搅动软管的方式,能够使得该结构在搅动杆的上下摆动下,实现其中水流的上下搅动,继而对静电除霾网单元实现快速高效的冲刷,并在靠近桥接软管端部的位置设置第一三通阀门,通过第一三通阀门的切换实现,排水与加水,且在排水时将搅动杆降低至最低点,并通过三通阀门将污水排至排污机构中进行沉淀,而为了避免除霾筒另一侧的漏水造成除霾效果不佳以及对除霾叶轮造成侵蚀的现象,在槽体底面上位于所述径向切槽对应处设置第三再生伸缩杆,且在第三再生伸缩杆上端设置与所述径向切槽相配合的再生隔离板,从而实现高效再生,且不会造成结构损伤,而采用静电除霾网单元与除霾筒之间的弹性件,可以为天然橡胶圈,可以为橡胶柱,可以为涂有绝缘层的弹簧。

另外,采用的排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下部的沉淀池,采用的沉淀池单独设置,能够与槽体进行隔离,降低了槽体受潮的情况,而沉淀池下底面上连接外界的第二排污管道,能够将沉淀池中的污水与污垢快速排出至外环境中,由于其仅为灰尘,因此不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而在槽体底面设置连通沉淀池的第三排污管道,能够将槽体内的积水快速排入至沉底池内,且在第二排污管道上设置电磁阀来确保沉淀池中的水汽不会进入槽体内,而在沉淀池内设置且没入沉淀池内液面下的循环管道,并且循环管道通过设置在所述桥接软管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门后部的第二三通阀门相连通,并在该循环管道上设置微型水泵,实现水体的驱动,而在循环管道端部设置过滤器,能够对沉淀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在循环管道中部设置的水质检测仪监测到水体发生变化时,则通过循环管道的反向通入自来水对过滤器进行再生,并将沉淀池中的水通过第二排污管道排出,而其中设置的水位计,能够实现避免水过多或过少,造成的循环失败的现象。

另外,采用的启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开口处的两平行的行走轨道,由于槽体为矩形,因此在开口处设置环状台阶,并在其上设置两行走轨道,而采用的行走轨道为槽钢即可,在行走轨道的端部设置两隔离转轴,且在隔离转轴上缠绕设置隔离布,并在隔离布的出口端设置隔离杆,而隔离杆设置在行走轨道上且所述隔离杆的两端设置与对侧行走轨道端部相连接的弹性拉绳,能够将隔离杆进行牵拉实现两隔离杆结合,进而实现闭合的功能,且由于行走轨道的限制,避免了隔离杆的上下错位的现象,为了实现该结构的进一步定位在行走轨道中间设置用于与弹性拉绳相配合的限位板,对两侧隔离布行走行走的距离进行限定,确保本装置运行更加稳定,而为了实现开启,则在隔离转轴后部设置隔离电机,实现对两侧隔离布实现单侧或全开的方式切换;其中,采用的弹性拉绳可以是弹簧,可以是橡皮筋,而采用的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槽体侧壁上plc,设置在侧壁且与所述plc信号互联的信号收发器、电源与应急电池;通过plc实现对本装置的协调控制,通过信号收发器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且采用的信号收发器为4g通信模块,采用的电源为常规的220v电源,而采用的应急电池,能够在常规电源失效的前提下,实现对本装置的收纳保护;且本发明中采用的各种伸缩杆均为电动伸缩杆,能够简化结构的同时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生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除霾模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再生伸缩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隔离杆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1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包括槽体1,设置在所述槽体1内用于除霾的除霾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1内且与所述除霾机构配合的再生机构9,设置在所述槽体1开口处用于启闭的启闭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1底部的排污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1外侧地面上且与所述启闭机构相配合的清扫机构25,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1侧壁上用于协调控制除霾机构、再生机构9、启闭机构5、清扫机构25与排污机构的控制机构;

所述除霾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的转动模块,设置在转动模块上的两除霾伸缩杆,11设置在除霾伸缩杆11端部的除霾模块8,设置在所述槽体1侧壁上且与所述转动模块相配合的锁紧模块;

所述清扫机构25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1外侧地面上的清洁槽252,设置在所述清洁槽252中间底部的第一清洁伸缩杆255,设置在所述第一清洁伸缩杆255上端的清洁支撑台262,设置在所述清洁支撑台262上的清洁转向电机256,设置在所述清洁转向电机256输出轴上的第二清洁伸缩杆257,设置在所述第二清洁伸缩杆257端部的清扫风机转向电机258,设置在所述清扫风机转向电机258上的清扫风机260,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扫风机260上的摄像头259。

所述转动模块包括输出轴7两端通过第一转动件71设置在槽体1上的驱动电机6,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6外壳上与所述槽体1相配合的锁定伸缩杆62,设置在所述输出轴7的第二转动件72,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所述除霾模块相配合的竖向传动杆76,所述竖向传动杆88上设置与第二传动件72相配合的第三传动件73,设置在输出轴7端部的定位模块;

所述除霾模块8包括除霾筒81,设置在所述除霾筒81内且通过弹性件84与除霾筒81内壁相连接的多个静电除霾网单元85,设置在所述除霾筒81内且用于驱动气流的除霾叶轮82,所述除霾叶轮82通过除霾转轴91设置在除霾筒81内壁上的支架90上,所述除霾转轴91后端通过除霾传动单元与所述竖向传动杆88相连接,以及设置在除霾筒81上的径向切槽83,设置在所述径向切槽83上的密封圈。

所述除霾传动单元包括除霾座87,设置在所述除霾座87上且套设置在竖向传动杆88上的第一伞形齿轮86,设置在所述除霾座87上且与所述除霾转轴91固定连接的第二伞形齿轮89。

所述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1侧壁上且与所述锁定伸缩杆62相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63、第二行程开关和第三行程开关,设置在槽体1侧壁上其与所述驱动电机6外壳上三个凹槽61相配合的锁紧伸缩杆75。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7端部凹槽内且与所述输出轴7侧壁相配合的定位伸缩杆64,设置在所述定位伸缩杆64端部的弹性压紧簧65,设置在所述弹性弹性压紧簧65端部且与所述输出轴7表面相配合的压紧片66,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紧片66与所述弹性压紧簧65接触面上的压力传感器67。

所述再生机构9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1内且位于长轴方向上的第一再生伸缩杆93,设置在所述第一再生伸缩杆93上端的搅动电机91,设置在搅动电机91输出轴上的搅动杆92,设置在搅动杆92端部的搅动软管94,设置在所述搅动软管94第一端的锁紧环95,与所述锁紧环95相配合且设置在所述槽体1底面的第二再生伸缩杆97,所述锁紧环95上设置与除霾筒81端面相配合的密封圈96,所述搅动软管94的第二端连接桥接软管14,并在桥接软管14连接自来水,且在靠近桥接软管14端部的位置设置第一三通阀门12,并通过第一排污管18连接排污机构;

所述槽体1地面上位于所述径向切槽83对应处设置第三再生伸缩杆24,且在第三再生伸缩杆24上端设置与所述径向切槽83相配合的再生隔离板241。

在所述再生隔离板241周侧设置用于密封的环型密封圈242。

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下部的沉淀池22,设置在沉淀池22下底面上连接外界的第二排污管道21,所述槽体1底面设置连通沉淀池22的第三排污管道23,设置在沉淀池22内且没入沉淀池22内液面下的循环管道17,且所述循环管道17通过设置在所述桥接软管14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门12后部的第二三通阀门13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17端部设置过滤器20,所述循环管道17中部设置微型水泵15与水质检测仪16,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水位计19。

所述启闭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1开口处的两平行的行走轨道52,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52端部的两隔离转轴51,设置在所述隔离转轴51上的隔离布53,设置在所述隔离布53一侧端部的隔离杆57,所述隔离杆57设置在行走轨道52上且所述隔离杆57的两端设置与对侧行走轨道52端部相连接的弹性拉绳55,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52中间用于与弹性拉绳55相配合的限位板54,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离转轴51端部的隔离电机56。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槽体1侧壁上plc3,设置在侧壁且与所述plc3信号互联的信号收发器2、电源与应急电池4。

另外,该实施例中采用的槽体为长方形,而为了确保收卷的效果,在隔离布上设置竖向金属杆,其直径很小主要是为了在隔离布展开的过程中,获得横向支撑,从而避免由于其上存在大量积水与灰尘的现象;还可采用在隔离布上设置金属网的方式。

而采用单一电机作为驱动的方式,能够避免设置多个动力单元,造成的资源浪费,也便于实现对故障的查找,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设置位置较高,减少了由于槽体内空气潮湿,造成的驱动电机锈蚀现象。

而采用信号收发器为4g信号收发器,能够接收来自于远程控制中心的无线信号,并能够将plc获取的信号,反馈至远程控制中心或运维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而实现远程智能监控,能够在需要时,进行除霾操作,在不需要时则不需要进行除霾操作,确保了本装置凡是工作时,都能获得很好的除霾效果。

另外,该实施例中采用的除霾伸缩杆、锁定伸缩杆、第一再生伸缩杆、第二再生伸缩杆、第三再生伸缩杆、定位伸缩杆均为电动伸缩杆,且其表面设置有屏蔽网,避免电磁干扰的现象发生。

另外,该实施例中在除霾筒上设置有静电发生器,用于对静电除霾网提供稳定的静电,来确保除霾的效果,且采用的静电除尘器上设置防水层,来保证期稳定工作。

实施例二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竖向传动杆88为六方杆。

所述清洁槽252上设置与第一清洁伸缩杆255相配合的清洁隔离膜254,设置在所述清洁槽252上的清洁隔离板253,所述清洁隔离板253通过转轴251设置在所述清洁槽252上,且所述清洁槽252上设置与所述清洁隔离板253相配合的密封圈,所述转轴251端部通过弹性件261与清洁槽252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本装置运行在各个伸缩元件与弱电元件上均设置静电保护网,确保本装置的稳定运行,且采用的元件均做防锈处理,避免长期位于地下造成的腐蚀现象;且采用的竖向传动杆为六方杆,能够确保动力传递的稳定性,而为了确保在除霾伸缩杆伸缩时,该六方杆能够第一伞形齿轮内上下自由活动,在六方杆表面设置石墨润滑层或者润滑油。

另外,采用的第一清洁伸缩杆、第二清洁伸缩杆均为电动伸缩杆,而清洁转向电机、清扫电机转向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另外,该实施例中采用的搅拌软管为弹性橡胶制成且成喇叭状的管道,能够确保在与除霾筒实现很好桥接的同时,实现与桥接软管的完美连接的同时,能够实现上下的搅拌,且搅拌杆的端部设置转轴,并将桥接软管设置在转轴上,而由于转轴能够在搅拌杆端部自由转动,因此避免了搅拌软管弯折造成水流不畅的现象。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二转动件72为蜗杆,所述第三传动件73为蜗轮。

所述隔离杆57中部设置与所述除霾伸缩杆11与竖向传动杆88相配合的第一缺槽58与第二缺槽59;

设置在所述第一缺槽58与第二缺槽59上的弹性膜。

该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二转动件为蜗杆,而采用的第三转动件为蜗轮,其能够将横向设置的动力转换成竖向动力,且能够在电机外壳锁紧后,通过输出轴的转动,将动力传递至竖向传动件,且能够在进行再生的过程中带动下部的除霾叶轮进行工作,从而对槽体内的空气进行搅拌,进而确保槽体内湿度不会太大;同时由于采用的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传动比较大,使得即使竖向传动件的转速较低,也能保证除霾叶轮具有很高的转速,来对气流进行高速搅拌,从而能够增大对雾霾的清洁量;

在第一缺槽与第二缺槽上设置弹性膜,能够确保在与所述除霾伸缩杆与竖向传动杆接触时,进行退让,从而确保该机构运行的稳定性,避免有尘埃向其中掉落,确保本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一种污染空气在线清洁装置的使用方法:

s1、在空地或小区等场所内,开挖槽体并将本装置设置在内,并将连接电源、自来水和排污管道,进而使得本装置具备正常工作的条件;

s2、在工作时,通过定位模块对输出轴进行锁定,继而通过plc控制驱动电机通电且将锁定伸缩杆伸出,使得驱动电机的外壳进行转动,在驱动电机正转至最上端的第一行程开关时,则触发断电,并由锁紧伸缩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锁紧,然后由plc解除第一行程开关的命令,且定位模块解除锁定,锁定伸缩杆复位;与此同时通过隔离电机将隔离布拉开;

s3、此时由除霾伸缩杆将上部的除霾模块伸出至最高点,然后通过plc控制驱动电机进行高速转动,从而将动力通过蜗杆传递至竖向传动杆上,进而带动除霾叶轮高速转动,且由于静电除尘网带有静电,能够对雾霾进行高效的吸附过滤;此时通过隔离电机的反转将隔离布进行闭合;

s4、此时槽体内的除霾模块通过除霾伸缩杆的带动,进行收缩,然后将第一再生伸缩杆、第二再生伸缩杆与第三再生伸缩杆进行舒展,进而对除霾筒的静电除霾网单元进行隔离,然后通过自来水向搅动软管内通入水,水量为搅动软管容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然后通过第一三通阀门实现搅动软管的密封,然后通过搅动电机的带动使得搅动杆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搅动软管内的水流来回高速的对静电除霾单元进行冲洗,在冲洗完毕后,降低第一再生伸缩杆的高度,且第二再生伸缩杆、第三再生伸缩杆向上继续舒展,而除霾伸缩杆则进行再次收缩,使得除霾筒的水平高度高于桥接软管的水平高度,从而在打开第一三通阀门后,能够将其中的污水排至排污机构内;

s5、在清洗完毕后,则第一再生伸缩杆、第二再生伸缩杆、第三再生伸缩杆进行复位,此时由除霾叶轮对槽体内静电除霾单元进行干燥;

s6、在除霾运行一段时间后,则由plc发出信号使得驱动电机断电,且通过隔离电机将隔离布拉开,并将锁定伸缩杆伸出,将锁紧伸缩杆收缩,然后通过定位模块对输出轴进行锁定,在通过plc为驱动电机通电,使得驱动电机反转至最下端的第三行程开关时,则触发断电,并由锁紧伸缩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锁紧,然后由plc解除行程开关命令,且定位模块解除锁定,锁定伸缩杆复位,然后重复s4与s5步骤对槽体内的除霾模块进行再生;

s7、在不需要使用时,则通过定位模块对输出轴进行锁定,继而通过plc控制驱动电机通电且将锁定伸缩杆伸出,使得驱动电机的外壳进行转动,在驱动电机正传至最上端的第二行程开关时,则触发断电,并由锁紧伸缩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锁紧,然后由plc解除行程开关命令,且定位模块解除锁定,锁定伸缩杆复位,然后将启闭机构中的隔离电机进行翻转由弹性拉绳的作用,使得隔离布闭合;

s8、在启闭机构开启前,将清扫机构伸出通过摄像头监测到隔离布上是否存在飘落物,若存在则通过第二清洁伸缩杆舒展开由槽体端部向中间收缩,并开启清扫风机将隔离布上的飘落物依次吹走,然后通过清洁转向电机将清扫电机由槽体一半转向另一半,继续进行清扫,在清扫完毕后即可打开隔离布。

进一步的,在s4中,当水质检测仪测试到水质超过标准值后,则通过自来水管道通过第一三通阀向第一排污管内反向通入高压自来水,对过滤器进行再生,且由于高速的水流将水搅浑,并通过第二排污管道进行将沉淀池内的水排出,进而对沉淀池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在s8中若检测到靠近隔离杆位置存在飘落物,则通过清扫风机转向电机转动30-90°夹角来进行侧向清扫,实现无死角清扫。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