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64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选机包括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风选室(3)和滚筒机构(4);所述风选室(3)为长方体箱形结构,前后为长度方向,左右为宽度方向,设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部设有百叶窗,底部设有输送带;所述滚筒机构(4)设于风选室(3)内部,所述滚筒机构(4)设有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的滚筒(41),所述滚筒(41)是用不锈钢棒焊接的筒状,不锈钢棒之间的缝隙形成滚筒的筛孔;所述前侧板的上部设有鲜叶入口,所述鲜叶入口连接振动输料机(2)的出口,所述振动输料机(2)的进口连接提升机(1)的出口,所述前侧板下侧设有鼓风机(31),所述后侧板的上侧设有吸风机(32),下侧设有振动出料机(33);

使用时,鲜叶经过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进入风选室(3)的滚筒(41)内,由鼓风机(31)将鲜叶吹向滚筒(41)的后上方,鲜叶呈抛物线状落下,吸风机(32)连同风选室顶部的百叶窗调整风的强度和方向,鲜叶通过风选后,不同等级的鲜叶从旋转的滚筒(41)的不同区域落入下方的输送带,鲜叶中部分单片叶从振动出料机(33)送出,实现鲜叶的分级风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4)包括滚筒(41)和支撑机构(42),所述滚筒(41)前后各设有一个端部圆环(413),中间设有三个中间圆环(414),将滚筒(41)分割成四个区间,这五个圆环之间设有间距为H的不锈钢棒(412),所述不锈钢棒(412)与滚筒轴线平行,滚筒(41)的内壁均布四个与滚筒等长的螺旋导叶板(411),所述螺旋导叶板(411)的螺旋线为右旋,螺旋升角15~20°;所述四个区间从前端开始依次设为滚筒一区(415)、滚筒二区(416)、滚筒三区(417)、滚筒四区(418);所述支撑机构(42)的结构是在一个矩形平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托轮,所述托轮包括前端的两个前托轮(421)和后端的两个后托轮(423),所述两个前托轮(421)的其中一个连接减速电机(422);所述滚筒(41)架设在支撑机构(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1)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布置,滚筒(41)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轮(423)包括圆托轮(4231)、止退凸肩(4232)、托轮轴(4233)、轮支架(4234),所述圆托轮(4231)一侧边缘设有止退凸肩(4232),圆托轮(4231)中心设有托轮轴(4233),所述托轮轴(4233)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到轮支架(4234)上;所述止退凸肩(4232)与滚筒(41)后端的端部圆环(413)接触,并限制滚筒(41)的轴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412)之间的间距H值在滚筒的四个区间设有不同的数值,滚筒一区(415)的H=35~40mm,滚筒二区(416)的H=25~30mm,滚筒三区(417)的H=15~20mm,滚筒四区(418)的H=1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是四个输送带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输送带(34)、二区输送带(35)、三区输送带(36)和四区输送带(37),所述四个输送带均为布满孔径为8mm的圆孔的食品级输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是四个百叶窗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百叶窗(341)、二区百叶窗(351)、三区百叶窗(361)和四区百叶窗(371);所述左侧板的上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四个百叶窗电机(38),所述四个百叶窗电机(38)为变频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1)、吸风机(32)的电机均为变频电机,吸风机(32)设有向上倾斜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水平线的倾斜夹角为35°~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1)设有向上倾斜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的倾斜夹角为35°~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32)的进风口处设有防护网(3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