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245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购”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网购”的增多带来了快递包裹的大量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

虽然,目前在快递的大型集散中心已经采用了自动分拣设备,但在快递的末端分拣大多是依靠人工识别、分拣,但人工分拣的出错率高、工作量大、效率低、因而也存在着如暴力分拣之类的问题。

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自动分拣设备多为交叉带型分拣设备,通过多条呈直线型的输送带实现对物品或包裹的分拣,这种设备一般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而位于快递末端的中小型集散中心其占地面积一般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上述交叉带型分拣设备;并且由于上述交叉带型分拣设备造价及运行均比较昂贵,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也不适于在中小型集散中心使用上述交叉带型分拣设备。

鉴于此,本发明人研制出一种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以期解决目前快递末端的中小型集散中心多采用人工分拣所带来的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占地面积小、分拣效率高、降低了快递人员的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分拣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分拣单元均包括:

固定盘,呈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具有进料工位和两个以上的出料工位,所述进料工位和两个以上的所述出料工位沿所述固定盘的周向设置且具有间隔;

扫描仪,固设在所述固定盘的外缘并对所述进料工位上的快递包裹进行扫描并将扫描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扫描仪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分拣转盘,安装在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并能绕所述固定盘的轴线间歇转动,所述分拣转盘将所述快递包裹推至对应的所述出料工位,所述分拣转盘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每个所述出料工位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出料机构,每个所述出料工位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出滑道,所述出料机构将其所对应的所述出料工位上的所述快递包裹分配至所述导出滑道上。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至少包括:

输入模块,输入模块接收所述扫描仪传送的电信号;

信息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电信号确认所述快递包裹所属的配送地区;

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配送地区发送分拣信号和打开信号;

第一输出模块,将所述分拣信号发送给所述分拣转盘;

第二输出模块,将所述打开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所述出料机构。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扫描仪包括:

识别模块,对快递包裹上的二位码进行扫描识别,

信号转换器,将扫描识别结果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进料工位上也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进料工位的下方也设置有导出滑道。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盘上具有两个所述出料工位,所述进料工位和两个所述出料工位均成120度夹角。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分拣转盘包括呈圆盘状的转盘本体和多个呈扇形的扫盘,所述转盘本体和多个所述扫盘均呈水平设置,所述转盘本体与所述固定盘同轴设置,多个所述扫盘固设在所述转盘本体的外缘并沿所述转盘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分拣转盘还包括转轴、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沿所述固定盘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所述固定盘并与所述转盘本体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分拣转盘包括三个所述扫盘,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扫盘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处于初始位置的所述扫盘位于所述进料工位和所述出料工位之间或者位于两个所述出料工位之间。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扫盘其朝向其转动方向的侧边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两个呈扇形的转门,所述固定盘在所述进料工位处和所述出料工位处均开设有包裹下落口,所述转门安装在所述包裹下落口的下方,所述固定盘的下表面设有弧形的安装凹槽,所述转门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凹槽对应配合的弧形的凸起,所述凸起插装于所述安装凹槽内并能沿所述安装凹槽移动,所述转门还包括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均呈水平设置的驱动杆和两个连接杆,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两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门的下表面铰接,所述驱动杆上还设有能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的舵机。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盘在所述进料工位处和所述出料工位处均开设有包裹下落口,所述出料机构为安装在所述包裹下落口处的翻板机构。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分拣单元,多个所述分拣单元呈二叉树式排列,上一级的所述分拣单元的所述导出滑道与下一级的所述分拣单元的进料工位对应配合。

如上所述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其中,最末级的所述分拣单元的导出滑道的底端连接有接收箱,所述接收箱的底部设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塔式分拣装置,采用固定盘和分拣转盘的组合代替了传统的输送带,能在垂直方向上对包裹进行分拣,占地面积小,节省了空间,同时,控制单元通过对扫描仪扫描结果的处理,控制分拣转盘将快递包裹输送至对应的导出滑道中,实现了对快递包裹的机械分拣,大大降低了快递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拣单元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转门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拣转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拣转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拣转盘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铰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拣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级分拣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第一级分拣的分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分拣装置; 100 分拣单元;

110 固定盘; 111 进料工位;

112 出料工位; 113 安装凹槽;

120 扫描仪; 130 分拣转盘;

131 转盘本体; 132 扫盘;

1321 凸台; 133 转轴;

134 传动机构; 1341 槽轮;

1342 拨盘; 1343 传动槽;

1344 圆柱销; 140 出料机构;

141 转门; 1411 凸起;

142 铰链组件; 1421 驱动杆;

1422 连接杆; 143 舵机;

150 导出滑道; 170 外罩;

171 支架。 135 驱动电机;

301 转门; 302 转门;

303 转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10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分拣单元100,每个分拣单元100均包括固定盘110、扫描仪120、分拣转盘130、出料机构140和导出滑道150。其中,固定盘110呈水平设置,固定盘110的上表面设有进料工位111和两个以上的出料工位112,每个出料工位112对应一个配送地区,进料工位111和两个以上的出料工位112沿固定盘110的周向设置且具有间隔;扫描仪120固设在固定盘110的外缘,扫描仪120对进料工位111上的快递包裹进行扫描;分拣转盘130安装在固定盘110的上表面并能绕固定盘110的轴线转动,分拣转盘130将进料工位111上的快递包裹分配至指定的出料工位112;每个出料工位112均设置有出料机构140,每个出料工位112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出滑道150,出料机构140将出料工位112上的快递包裹分配至导出滑道150上,分拣转盘130和出料机构140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10的分拣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扫描仪120扫描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

步骤2,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生成分拣信号和打开信号,并将分拣信号发送给分拣转盘130,将打开信号发送给对应的出料机构140;

步骤3,分拣转盘130根据分拣信号启动并推动快递包裹绕所述固定盘的轴线间歇转动;

步骤4,快递包裹转动至对应的出料工位112后,出料机构140根据打开信号将出料工位112上的快递包裹分配至导出滑道150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10采用固定盘110和分拣转盘130的组合代替了传统的输送带,能在垂直方向上对包裹进行分拣,占地面积小,节省了空间,同时,控制单元通过对扫描仪120扫描结果的处理,控制分拣转盘130将快递包裹输送至对应的导出滑道中,实现了对快递包裹的机械分拣,大大降低了快递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快递包裹上设置有二维码,扫描仪120对二维码进行自动扫描,并将二维码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收到电信号后,根据该电信号,控制单元向分拣转盘130和对应的出料机构140发送指令信号,在分拣转盘130和出料机构140的共同配合下,实现快递包裹的分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3所示,控制单元包括输入模块、信息解析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接收扫描仪120传送的电信号;信息解析模块根据电信号确认快递包裹所属的配送地区;信息处理模块根据快递包裹所属的配送地区发送分拣信号和打开信号;第一输出模块与分拣转盘130电连接将分拣信号发送给分拣转盘130;第二输出模块与出料机构140电连接将打开信号发送给与该配送地区对应的出料机构140。

步骤2中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生成分拣信号和打开信号,并将分拣信号发送给分拣转盘130,将打开信号发送给对应的出料机构140,具体包括:

步骤201,输入模块接受扫描仪120传送的电信号;

步骤202,信息处理模块通过对电信号进行解析确认快递包裹所属的地区,

步骤203,信息处理模块生成分拣信号,

步骤204,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该地区生成打开信号;

步骤205,第一输出模块将分拣信号发送给分拣转盘130;

步骤206,第二输出模块将打开信号发送给与对应的出料机构14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扫描仪120至少包括识别模块和信号转换器,识别模块对快递包裹上的二位码进行扫描,信号转换器将扫描结果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可以为主控计算机。当然,控制单元也可以是单片机或本领域人员熟悉的其它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进料工位111上设置有出料机构140,进料工位111的下方也设置有导出滑道150。这样,当扫描仪120不能识别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的时候,进料工位111上的出料机构140将快递包裹20分配至与进料工位111对应的导出滑道150内,这样,可以保证分拣单元100能够持续工作,不会因个别快递包裹的二维码不能识别而导致整个分拣装置10停止运行,进而保证分拣作业一直具有较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于该不能识别二维码的快递包裹可以进行人工分拣或者将其重新放入进料工位111上进行重新识别。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进料工位111下方的导出滑道150下方设有传送带,传送带通往进料工位111。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进料工位111下方的导出滑道150下方设有货物收集小车。

当然,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进料工位111上设置有出料机构140,进料工位111的下方设置有导出滑道150,并使进料工位111也对应一个配送地区,同时,使其中一个出料工位112对应不能识别的二位码,当扫描仪120不能识别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的时候,利用分拣转盘130将快递包裹分配至上述与不能识别的二位码对应的出料工位112,该出料工位112上的出料机构140将快递包裹20分配至与该出料工位112对应的导出滑道150内,这样,也可以保证分拣单元100能够持续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固定盘110的上表面具有两个出料工位112,两个出料工位112分别位于进料工位111的两侧,进料工位111和两个出料工位112均成120度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转盘130包括呈圆盘状的转盘本体131和多个呈扇形的扫盘132,转盘本体131呈水平设置并且与固定盘110同轴,多个扫盘132固设在转盘本体131的外缘并沿转盘本体131的周向间隔设置,分拣转盘130还包括转轴133、传动机构134和驱动电机135,转轴133沿固定盘110的轴线竖直设置,转轴133的顶端穿过固定盘110并与转盘本体131相连接,转轴133的底端通过传动机构134与驱动电机135相连接,驱动电机135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或通讯连接。驱动电机135接收控制单元的信号启动和停止,驱动电机135启动时通过传动机构134驱动转轴133绕转轴133的轴线转动,同时,转轴133带动转盘本体131绕转轴133的轴线(转轴133、固定盘110和转盘本体131同轴设置)转动,与转盘本体131固定连接的扫盘132也一同绕转轴133转动,扫盘132转动时便可以推动放置在固定盘110上表面的快递包裹使快递包裹绕固定盘的轴线间歇转动。传动机构134可以为槽轮机构,包括槽轮1341和拨盘1342,槽轮1341上沿该槽轮1341的径向开设有多条呈放射状排列的传动槽1343,拨盘1342上设置有与传动槽1343对应配合的圆柱销1344,圆柱销1344插入传动槽1343中,驱动电机135的输出端固接在拨盘1342的中心,转轴133的顶端固接在槽轮1341的中心,驱动电机135带动拨盘1342转动,拨盘1342转动时,设置在拨盘1342上的圆柱销1344通过传动槽1343带动槽轮1341转动,槽轮1431带动转轴133转动,这样通过槽轮机构可以实现驱动电机135驱动转轴133带有停歇的单向转动。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驱动电机135为步进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转盘130包括呈圆盘状的转盘本体131和多个拨杆,转盘本体131呈水平设置并且与固定盘110同轴,多个拨杆固设在转盘本体131的外缘并沿转盘本体131的周向间隔设置,拨杆随转盘本体转动并推动放置在固定盘110上表面的快递包裹使快递包裹绕固定盘的轴线间歇转动。分拣转盘130还包括转轴133、传动机构134和驱动电机135,上述部件的结构及与转盘本体的连接方式与分拣转盘的上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转盘130包括三个扫盘132,每相邻的两个扫盘132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处于初始位置的扫盘132位于进料工位111和出料工位112之间或位于两个出料工位112之间。分拣转盘130每次转动120度,这样分拣转盘130每转动一次后扫盘132便在进料工位111和出料工位112之间或位于两个出料工位112之间停止,而被扫盘132推动的快递包裹则停止在出料工位112上,并且,使出料机构140的动作时间短于分拣转盘130间歇转动过程中间歇停止的时间,这样,出料机构140就可以将其对应的出料工位112上的快递包裹分配至对应的导出滑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扫盘132其朝向转动方向的侧边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1321,便于扫盘132推动快递包裹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在固定盘110的进料工位111处和出料工位112处均开设有包裹下落口,导向滑道150设置在包裹下落口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出料机构为水平滑动机构,包括两个呈扇形的转门141,转门141安装在包裹下落口的下方,固定盘110的下表面设有弧形的安装凹槽113,安装凹槽113的横截面为可以为T型,转门141的上表面设有与安装凹槽113对应配合的弧形的凸起1411,凸起1411插装于安装凹槽113内并能沿安装凹槽113滑移,出料机构140还包括铰链组件142,铰链组件142包括均呈水平设置的驱动杆1421和两个连接杆1422,驱动杆1421铰接在固定盘110的下表面,并且驱动杆1421与固定盘110的铰接点位于驱动杆1421两端点连线的中点,两个连接杆1422分别连接在驱动杆1421的两端,连接杆1422的一端与驱动杆1421铰接,连接杆1422的另一端铰接在与转门141的下表面,驱动杆1421上还设有能带动驱动杆1421转动的舵机143,舵机143的输出轴固接在驱动杆1421的铰接点上。两个转门141在舵机143的带动下运动,进而实现打开或关闭包裹下落口,当转门141转动打开时,快递包裹下落,反之快递包裹不下落。具体的,舵机143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或通讯连接,并且舵机143通过其输出轴控制铰链组件的动作,实现两个转门141的打开和闭合;两个转门141在初始时为闭合状态,铰链组件142也处于收缩状态,连接杆1422靠拢于驱动杆1421,舵机143接收到控制单元的信号后启动,舵机143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杆1421旋转,驱动按1421旋转的同时将两个连接杆1422向外推开,在两个连接杆1422的带动下两个转门141分开。当转门141打开时,出料工位112上的快递包裹由包裹下落口落下进入导出滑道150内。舵机为由直流电机、减速齿轮组、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的一套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出料机构140为翻板机构,该翻板机构包括两个能够对开的翻板,两个翻板分别铰接在包裹下落口的相对两侧边,具体的,翻板通过旋转组件能转动地安装在包裹下落口的侧边,旋转组件包括两个旋转轴套和转动轴,两个旋转轴套间隔设置在固定盘的下表面,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能转动地插装在两个旋转轴套内,翻板水平设置并固接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一端伸出转动轴套并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接受控制单元的信号,驱动转动轴带动翻板绕转动轴的轴线摆动,进而实现翻板的打开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装置10包括多个分拣单元100,多个分拣单元100呈二叉树式排列,上一级的分拣单元100的导出滑道150底端与下一级的分拣单元100的进料工位111对应配合。这样,可以按照二叉树原理将快递包裹按地域等级划分,可以实现具体的区域定位,分拣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二叉树原理是计算机学科中的常规技术,进而不在进行赘述。通过多个分拣单元100的多级分拣,工作人员只需在处于最末级的分拣单元100的导出滑道150处收集已分拣好的快递包裹20即可,减小了工作量,节约了工作时间。同时,由于分拣装置10在垂直方向上实现了多级的分拣,形成多级的组合,与现有的快递分拣技术相比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处于最末级的分拣单元100的导出滑道150的底端连接有接收箱。接收箱为上方开口的箱体,且接收箱的底部可以设有缓冲垫,以防止快递包裹的损毁。接收箱的截面可以设计成呈扇形,以便更好地接收从导出滑道150下落的快递包裹。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出滑道150倾斜设置,可以将快递包裹准确导入对应的接收箱中,导出滑道150可以减少快递包裹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单元100还包括呈中空筒状的外罩170,将驱动电机135、转轴133、传动机构134、转门141和舵机143均设置在外罩170内,固定盘110固设在外罩170的顶端,这样,外罩170能够对固定盘110其支撑作用,同时外罩170还能对设置在其内部的驱动电机135、转轴133、传动机构134、转门141和舵机14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快递包裹20或其他杂物影响上述部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外罩170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135的电机座和用于安装舵机143的舵机座。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单元100还包括下底座,外罩170的底端固设在下底座上。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外罩170内还设有支架171,转轴133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固定盘110和支架171,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盘110和支架171能转动地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外罩170上开设有与导出滑道150对应配合的出料口,导出滑道150从出料口伸出外罩170外。外罩170的下部还可以开设有安装口,便于外罩170内各部件的调试和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分拣装置还包括有输送带,输送带将快递包裹输送至第一级分拣单元100的进料工位111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塔式快递分拣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进行第一级分拣;

S01,人工将快递包裹放置在进料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图中未示出)将快递包裹运送至第一级分拣单元100其固定盘110的进料工位111上,进料工位111处安装有扫描仪12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级分拣开始前,第一级分拣单元100的分拣转盘130处于初始位置;

S02,扫描仪120的识别模块对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自动扫描识别,扫描仪120的信号转换器将扫描识别结果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处理电信号后,按照快递包裹所属的配送地区,使与该配送地区对应出料工位112下方的舵机143带动两个转门141转动,打开包裹下落口;例如,如图15、16所示,若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确认快递包裹属于A区,则控制单元(单片机)启动舵机201进而控制转门301打开;若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确认快递包裹属于B区,则转门301不打开,控制单元(单片机)启动舵机202转门302打开;若此时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确认扫描仪识别不到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则转门301、转门302均不打开,控制单元(单片机)启动舵机203转门303打开,为节省能源,也可以将与进料工位111相邻,且位于进料工位111背向分拣转盘130转动方向一侧的出料工位112上的转门303设置为常开状态;或者,控制单元也可以结合分拣转盘130旋转的速度,在快递包裹到达对应的出料工位112后启动对应的舵机143,将与该配送地区对应的转门141打开;

S03,驱动电机135带动传动机构134不停转动(分拣转盘130的驱动电机135处于常转状态),使得分拣转盘130做间歇转动,分拣转盘130的扫盘132边上的凸棱1321可以推动快递包裹,将快递包裹先后送至各个出料工位112处,当到达处于包裹下落口处于打开状态的出料工位112处时,快递包裹由包裹下落口落下并沿导出滑道150滑进入下一级分拣单元的进料工位,第一级分拣结束;具体的,如图15、16所示,若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确认快递包裹属于A区,则,快递包裹直接由转门301处下落并被传到下一级;若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确认快递包裹属于B区,快递包裹被间歇运动的分拣转盘130带到转门202(此时转门201关闭)处,快递包裹由此处下落并被传到下一级。若控制单元根据电信号确认扫描仪识别不到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快递包裹在进料工位处经转门203下落(此时,转门201、202均关闭),快递包裹进入传送带或货物收集小车。

S04,第一级分拣结束后,控制单元进行两项操作:

第一项,控制驱动电机135转动,使分拣转盘130回到初始位置;

第二项,控制S02中的舵机143,使其带动铰链组件142将打开的转门141关上。

之后,顺序进入下一级分拣;

快递包裹进入第二级分拣单元其固定盘的进料工位,分拣过程与S01至S04相同,并且以后各级分拣过程均与S02至S04相同,逐级对快递包裹的所属地区进行细分,不再进行赘述,直到快递包裹进入最末级分拣单元的收集箱,完成分拣。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