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0908发布日期:2021-07-27 13:5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目前的无线充电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轮廓、尺寸等参数进行检测,同时也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然而目前均采用人工检测,不仅无法将产品轮廓尺寸、高度同时检测并快速比对区分合格品,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工,分阶段的进行检测后再进行比对数据从而区分,用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可以快速精确地通过激光检测和光学检测,且通过对产品标记或者二维码扫描将检测的数据和产品进行捆绑,方便后续产品追踪,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机台的上料机构、定位机构、输送机构、激光检测机构、光学检测机构、mark扫描识别机构和下料机构;

上料机构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输送至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配置为对待检测产品进行定位;

输送机构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从定位机构依次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光学检测机构、mark扫描识别机构进行检测或者扫描识别;

下料机构配置为将检测后的产品输出。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上料机构将待检测产品输送至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对待检测产品进行定位,输送机构将定位好的待检测产品从定位机构依次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光学检测机构、mark扫描识别机构进行尺寸检测以及产品内部二维码的扫描识别并将数据上传至控制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下料机构将检测后的产品分类输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缩短整个工序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同时利用激光检测和光学检测方式对产品进行尺寸检测,通过mark扫描识别机构进行数据捆绑,使数据更加精确透明,方便了产品生产情况追溯,提升制程管控反应速度,提升整体良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测速度快,能够大幅减少人员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便于大批量生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吸嘴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安装架安装于机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第一吸嘴组件安装于第一驱动组件,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一吸嘴组件能够吸附待检测产品并将其输送至定位机构。由此,上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上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料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上料盘,上料盘安装于机台且位于第一吸嘴组件的下方,第一吸嘴组件能够吸取上料盘内的待检测产品并将其输送至定位机构。由此,上料盘能够放置待检测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移料机构、第二移料机构、第一位移治具和第二位移治具,第一位移治具设置于激光检测机构侧下方,第二位移治具设置于光学检测机构侧下方,第一移料机构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从定位机构输送至第一位移治具,第一位移治具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第二移料机构配置为将产品从第一位移治具输送至第二位移治具,第二位移治具配置为将产品依次输送至光学检测机构、mark扫描识别机构进行检测和扫描识别,下料机构与第二位移治具相配合。由此,输送机构能够实现产品的运输,便于实现产品的连续性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料机构包括第二吸嘴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机台,第二吸嘴组件安装于第二驱动组件,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二吸嘴组件能够吸附定位机构处的待检测产品并将其输送至第一位移治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移料机构包括第三吸嘴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安装于机台,第三吸嘴组件安装于第三驱动组件,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三吸嘴组件能够吸附第一位移治具上的产品并将其输送至第二位移治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第四吸嘴组件和第四驱动组件,第二安装架安装于机台,第四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第四吸嘴组件安装于第四驱动组件,在第四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四吸嘴组件能够吸附第二位移治具上的产品并将其输出。由此,下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下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料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下料盘,下料盘安装于机台且位于第四吸嘴组件的下方,第四吸嘴组件能够吸附第二位移治具上的产品并将其摆放于下料盘中。由此,下料盘能够放置检测完成后输出的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传感器和定位夹具,定位夹具和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定位座的两侧,定位座用于放置和旋转待检测产品,定位夹具用于夹持待检测产品,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上料机构将待检测产品输送至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对待检测产品进行定位,输送机构将定位好的待检测产品从定位机构依次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光学检测机构、mark扫描识别机构进行尺寸检测以及产品内部二维码的扫描识别并将数据上传至控制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下料机构将检测后的产品分类输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缩短整个工序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同时利用激光检测和光学检测方式对产品进行尺寸检测,通过mark扫描识别机构进行数据捆绑,使数据更加精确透明,方便了产品生产情况追溯,提升制程管控反应速度,提升整体良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测速度快,能够大幅减少人员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便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上料机构的第一吸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简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第一位移治具和第二位移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中的附图标记:1-机台;2-上料机构;3-定位机构;4-输送机构;5-激光检测机构;6-光学检测机构;7-mark扫描识别机构;8-下料机构;10-待检测产品;20-产品;21-第一安装架;22-第一吸嘴组件;23-第一驱动组件;24-上料盘;31-定位座;32-传感器;33-定位夹具;41-第一移料机构;42-第二移料机构;43-第一位移治具;44-第二位移治具;81-第二安装架;82-第四吸嘴组件;83-第四驱动组件;84-下料盘;411-第二吸嘴组件;412-第二驱动组件;431-治具盘;432-直线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

如图1~7所示,该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台1以及设置于机台1的上料机构2、定位机构3、输送机构4、激光检测机构5、光学检测机构6、mark扫描识别机构7和下料机构8。

上料机构2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10输送至定位机构3;

定位机构3配置为对待检测产品10进行定位;

输送机构4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10从定位机构3依次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5、光学检测机构6、mark扫描识别机构7进行检测或者扫描识别;

下料机构8配置为将检测后的产品20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检测机构5、光学检测机构6、mark扫描识别机构7均与总控制器(可以为工业电脑)电性或者通讯连接。激光检测机构5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激光检测仪器,通过激光对产品20轮廓、尺寸等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结果上传至总控制器;光学检测机构6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光学检测仪器,通过光学镜头等对产品20中心轴进行定位并将测得结果上传至总控制器;mark扫描识别机构7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标签或者二维码扫描仪器,通过对产品20内部的二维码进行mark扫描识别完成数据的采集,并上传数据至总控制器,实现捆绑输出。

如图2~3所示,上料机构2包括第一安装架21、第一吸嘴组件22和第一驱动组件23。第一安装架21安装于机台1,第一驱动组件23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1。第一吸嘴组件22安装于第一驱动组件23。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架21可以为龙门架,第一驱动组件23可以由驱动第一吸嘴组件22水平滑动的伸缩气缸和滑块、驱动第一吸嘴组件22升降的升降气缸等组成。在第一驱动组件23的驱动下,第一吸嘴组件22能够吸附待检测产品10并将其输送至定位机构3。由此,上料机构2能够实现自动上料。

上料机构2还包括至少一个上料盘24,本实施方式的上料盘24为两个。上料盘24安装于机台1且位于第一吸嘴组件22的下方,第一吸嘴组件22能够吸取上料盘24内的待检测产品10并将其输送至定位机构3。由此,上料盘24能够放置待检测产品10。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机构4包括第一移料机构41、第二移料机构42、第一位移治具43和第二位移治具44。第一位移治具43设置于激光检测机构5侧下方,第二位移治具44设置于光学检测机构6侧下方。第一移料机构41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10从定位机构3输送至第一位移治具43,第一位移治具43配置为将待检测产品10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5,第二移料机构42配置为将产品20从第一位移治具43输送至第二位移治具44。第二位移治具44配置为将产品20依次输送至光学检测机构6、mark扫描识别机构7进行检测和扫描识别。下料机构8与第二位移治具44相配合。由此,输送机构4能够实现产品20的运输,便于实现产品20的连续性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位移治具43可以包括直线电机432以及滑动安装于直线电机432的治具盘431组成,该治具盘43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20相匹配的安装槽;第二位置治具与第一位移治具43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安装位置不同。

第一移料机构41包括第二吸嘴组件411和第二驱动组件412。第二驱动组件412安装于机台1。第二吸嘴组件411安装于第二驱动组件412。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驱动组件412可以由驱动第二吸嘴组件411两轴滑动的直线电机、伸缩气缸和滑块、驱动第二吸嘴组件411升降的升降气缸等组件组成。在第二驱动组件412的驱动下,第二吸嘴组件411能够吸附定位机构3处的待检测产品10并将其输送至第一位移治具43。

第二移料机构42包括第三吸嘴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安装于机台1,第三吸嘴组件安装于第三驱动组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移料机构42与第一移料机构4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两者安装位置不同。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移料机构41与产品20的运输方向(即机台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移料机构42与第一移料机构41垂直。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三吸嘴组件能够吸附第一位移治具43上的产品20并将其输送至第二位移治具44。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吸嘴组件22、第二吸嘴组件411和第三吸嘴组件均可以为变距吸嘴。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下料机构8包括第二安装架81、第四吸嘴组件82和第四驱动组件83。第二安装架81安装于机台1,第四驱动组件83安装于第二安装架81,第四吸嘴组件82安装于第四驱动组件83。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架81可以为龙门架,第四驱动组件83可以由驱动第四吸嘴组件82水平滑动的伸缩气缸和滑块、驱动第四吸嘴组件82升降的升降气缸等组成。在第四驱动组件83的驱动下,第四吸嘴组件82能够吸附第二位移治具44上的产品20并将其输出。由此,下料机构8能够实现自动下料。本实施发送到第四吸嘴组件82可以为固定间距的两个吸盘组成,由此,可以实现单穴位进行下料,便于产品20分类摆放于下料盘84。

下料机构8还包括至少一个下料盘84。本实施方式的下料盘84为四个,具体可以包括两个ng盘,一个ok盘,一个空盘。下料盘84安装于机台1且位于第四吸嘴组件82的下方,第四吸嘴组件82能够吸附第二位移治具44上的产品20并将其摆放于下料盘84中。由此,下料盘84能够放置检测完成后输出的产品20。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座31、传感器32和定位夹具33。定位夹具33和传感器32分别安装于定位座31的两侧,定位座31用于放置和旋转待检测产品10,定位夹具33用于夹持待检测产品10,传感器32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10位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32可以为激光传感器32,通过激光传感器32与待检测产品10的侧孔进行配合完成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上料机构2将待检测产品10输送至定位机构3,定位机构3对待检测产品10进行定位,输送机构4将定位好的待检测产品10从定位机构3依次输送至激光检测机构5、光学检测机构6、mark扫描识别机构7进行尺寸检测以及产品20内部二维码的扫描识别并将数据上传至控制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下料机构8将检测后的产品20分类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缩短整个工序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同时利用激光检测和光学检测方式对产品20进行尺寸检测,通过mark扫描识别机构7进行数据捆绑,使数据更加精确透明,方便了产品20生产情况追溯,提升制程管控反应速度,提升整体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测速度快,能够大幅减少人员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便于大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