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色卡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9558发布日期:2021-07-30 13:2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色卡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自动分色卡线机构。



背景技术:

电线线材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连接元件,广泛运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以及家电汽车等生产领域,但线材表面大多有一层绝缘层来将线材内部的导电线芯进行隔绝,避免运输电力时电力泄露,同时为了区分线材,线芯常被涂上不同的颜色,但现有的线材在分类时都是人工排线,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分类好后线材的长度不一样,不方便后续的焊接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具备能够自动根据颜色对线材进行分类,能够保证分类好的线材长度一样等优点,解决了人工分类效率十分低下,分类好的线材长度不一样不方便后续焊接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工作台顶部中央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右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固定块左侧的中央转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推动气缸左侧的中央安装有第一夹线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推动气缸,所述连接框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顶框,所述连接框左侧中央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气缸,所述顶框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所述连接框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框左侧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二夹线机构,所述连接框中央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推动气缸,所述第一夹线机构的内部放置有线材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其中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左侧同时贯穿固定块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动气缸的右侧,该结构设置,使得转动电机能够带动第一推动气缸和第一夹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其中第一夹线机构由两个夹持块所构成且每个夹持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夹持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表面,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夹线机构能够对线材本体的线芯进行夹持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其中摄像机构由摄像头和用于辨别颜色的plc控制器所组成,所述摄像机构通过连接导线与转动电机相电性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摄像机构能够利用摄像头对线材本体进行拍摄,并利用plc控制器对线材本体进行顺序排列和对转动电机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其中摄像机构的位置与第一夹线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夹线机构的位置位于第一夹线机构位置的顶部,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二夹线机构能够对第一夹线机构上夹持固定的线材本体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其中定位气缸输出轴的底部与伸缩气缸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二夹线机构相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定位气缸能够带动伸缩气缸和第二夹线机构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第三推动气缸能够带动第二夹线机构左右移动对线材本体进行夹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摄像机构,配合第一夹线机构和转动电机,使得摄像机构能够对第一夹线机构上的线材进行拍摄和比较,从而控制转动电机,使第一夹线机构上的线材本体能够按照预定想法对线材的颜色进行排列,通过设置的定位气缸,配合伸缩气缸、连接杆和第二夹线机构,使得定位气缸和伸缩气缸带动第二夹线机构移动,利用第二夹线机构对线材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线材能够长短一定的并排排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左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工作台;3、连接框;4、固定块;41、转动电机;42、第一夹线机构;43、第一推动气缸;5、第二推动气缸;6、顶框;61、定位气缸;62、第二夹线机构;7、摄像机构;8、伸缩气缸;81、连接杆;82、第三推动气缸;9、线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色卡线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中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工作台2顶部中央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右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41,固定块4左侧的中央转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气缸43,第一推动气缸43左侧的中央安装有第一夹线机构42,工作台2顶部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推动气缸5,连接框3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顶框6,连接框3左侧中央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气缸61,顶框6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7,连接框3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安装有伸缩气缸8,伸缩气缸8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1,连接框3左侧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二夹线机构62,连接框3中央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推动气缸82,第一夹线机构42的内部放置有线材本体9。

转动电机41输出轴的左侧同时贯穿固定块4的左右两侧,转动电机41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动气缸43的右侧,该结构设置,使得转动电机41能够带动第一推动气缸43和第一夹线机构42。

第一夹线机构42由两个夹持块所构成且每个夹持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夹持气缸,第二推动气缸5的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块4的表面,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夹线机构42能够对线材本体9的线芯进行夹持和固定。

摄像机构7由摄像头和用于辨别颜色的plc控制器所组成,摄像机构7通过连接导线与转动电机41相电性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摄像机构7能够利用摄像头对线材本体9进行拍摄,并利用plc控制器对线材本体9进行顺序排列和对转动电机41进行控制。

摄像机构7的位置与第一夹线机构4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夹线机构62的位置位于第一夹线机构42位置的顶部,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二夹线机构62能够对第一夹线机构42上夹持固定的线材本体9进行夹持。

定位气缸61输出轴的底部与伸缩气缸8相固定连接,第三推动气缸82的输出轴与第二夹线机构62相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定位气缸61能够带动伸缩气缸8和第二夹线机构62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第三推动气缸82能够带动第二夹线机构62左右移动对线材本体9进行夹持。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首先将线材由工装运送至分线工位后,利用第一夹线机构42夹住线材本体9的线芯,接着第一推动气缸43带动其中第一夹线机构42上的一个夹持块向后拉动,使线材本体9的线芯保持水平并排,并利用摄像机构7开始拍摄线芯颜色顺序(线芯一根为蓝色,一根为白色),并与设定顺序相比较,若与设定顺序相同,则转动电机41不工作,若与设定顺序不同,则由转动电机41带动第一推动气缸43和第一夹线机构42转动,使线芯旋转180度,调整至设定值顺序,线芯顺序确认后,第二推动气缸5将线材的线芯向前推动至分线工位下方,此时定位气缸61带动第二夹线机构62下移,同时第三推动气缸82带动第二夹线机构62合拢,第二夹线机构62分别夹住一根线芯,第一夹线机构42松开线芯并回原始位,伸缩气缸8带动带动连接杆81向左伸出,第三推动气缸82便带动第二夹线机构62分开,将两根线材本体9的线芯拉开至设定的距离,使其卡入工装卡槽内,最后第二夹线机构62松开线芯,伸缩气缸8便带动带动连接杆81向右缩回,再由定位气缸61带动整体回原始位,此时线材本体9便长度一致平行排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