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2515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记载了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包括上溜槽腔以及与上溜槽腔倾斜连接的下溜槽腔,下溜槽腔的顶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处铰连接有玻璃门;所述下溜槽腔的侧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扶梯,扶梯沿侧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本发明中,经高频振动网筛筛选后的原料将通过上溜槽腔进入下溜槽腔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扶梯爬到玻璃门处观察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的原料流通情况,在原料堵塞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时,工作人员可及时打开玻璃门用工具疏通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避免打断生产工艺,影响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筛下溜槽,尤其涉及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
【背景技术】
[0002]自1992年以来,我国加强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型墙体材料在全部墙材的比重不断上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型墙材广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由1992年的5%提尚到了目前的35%,全国已建成节能住宅2.3亿平方米,累计节约能源7200万吨标煤,节约土地110万亩,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3.6亿吨,近几年煤矸石页岩烧结砖作为新型墙体材料被广泛应用。
[0003]煤矸石页岩烧结砖主要利用页岩和煤矸石为原料进行高温烧结制,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等特点,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最佳替代品,符合我国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工作的有关政策,除节能、节约土地外,减排效果也很显著,且废物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减少、建筑物隔热保温性能较强。在采暖地区,多孔砖建筑在冬季可节能30%以上。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使得墙体厚度减少,可增加建筑物使用面积I.13%。
[0004]在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的生产过程中,会将煤矸石20%?60%(重量百分比)和页岩40%?80% (重量百分比)组成的混合原料放进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经皮带输送,送上板式给料机,再经皮带输送机送入锤式破碎机中进行二次破碎,二次破碎后原料将运输到高频振动网筛进行选料,选料合格的原料将通过下溜槽传送到后续工艺中,但由于现有的下溜槽由上溜槽腔以及与上溜槽腔倾斜连接的下溜槽腔组成,部分破碎后的原料面积较大,在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堵塞,影响生产工艺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破碎后的原料面积较大易在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的连接处发生堵塞的缺陷,本发明特提供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包括上溜槽腔以及与上溜槽腔倾斜连接的下溜槽腔,下溜槽腔的顶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处铰连接有玻璃门;所述下溜槽腔的侧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扶梯,扶梯沿侧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经高频振动网筛筛选后的原料将通过上溜槽腔进入下溜槽腔中,本方案中的玻璃门设置在靠近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的位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扶梯爬到玻璃门处观察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的原料流通情况,在原料堵塞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时,工作人员可及时打开玻璃门用工具疏通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避免打断生产工艺,影响生产效率。
[000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结构,所述下溜槽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弧状凸起,弧状凸起为塑胶材料。本方案中弧状凸起的设置能够有效减轻和缓冲原料下落的自生重力,减小原料对下溜槽腔内壁的冲击和摩擦,大大地增加了下溜槽腔的使用寿命。弧状凸起由塑胶材料制成,可塑性强,可多次使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弧状凸起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弧状凸起为本方案的优选结构,对原料的缓冲效果最佳。
[0010]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弧状凸起上固定有压板,压板与下溜槽腔的侧板平行。本方案中的压板与弧状凸起共同构成缓冲层,能够减轻和缓冲原料下落的自生重力,减小原料对下溜槽腔内壁的冲击和摩擦,大大地增加了下溜槽腔的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门上设置有把手。本方案中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玻璃门。
[00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结构,所述上溜槽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不锈钢衬板。在原料的下落过程中,原料将直接与不锈钢衬板接触,对上溜槽腔的内壁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上溜槽腔的使用寿命。
[001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4]1、经高频振动网筛筛选后的原料将通过上溜槽腔进入下溜槽腔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扶梯爬到玻璃门处观察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的原料流通情况,在原料堵塞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时,工作人员可及时打开玻璃门用工具疏通上溜槽腔与下溜槽腔连接处,避免打断生产工艺,影响生产效率。
[0015]2、弧状凸起的设置能够有效减轻和缓冲原料下落的自生重力,减小原料对下溜槽腔内壁的冲击和摩擦,大大地增加了下溜槽腔的使用寿命。弧状凸起由塑胶材料制成,可塑性强,可多次使用。
[0016]3、倾斜设置的弧状凸起为本方案的优选结构,对原料的缓冲效果最佳。
[0017]4、压板与弧状凸起共同构成缓冲层,能够减轻和缓冲原料下落的自生重力,减小原料对下溜槽腔内壁的冲击和摩擦,大大地增加了下溜槽腔的使用寿命。
[0018]5、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玻璃门。
[0019]6、在原料的下落过程中,原料将直接与不锈钢衬板接触,对上溜槽腔的内壁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上溜槽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下溜槽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0023]1-上溜槽腔,2-下溜槽腔,3-顶板,4-玻璃门,5-侧板,6-扶梯,7-弧状凸起,8-压板,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5]如图1、图2所示,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包括上溜槽腔I以及与上溜槽腔I倾斜连接的下溜槽腔2,下溜槽腔2的顶板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处铰连接有玻璃门4;所述下溜槽腔2的侧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扶梯6,扶梯6沿侧板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经高频振动网筛筛选后的原料将通过上溜槽腔I进入下溜槽腔2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扶梯6爬到玻璃门4处观察上溜槽腔I与下溜槽腔2连接处的原料流通情况,在原料堵塞上溜槽腔I与下溜槽腔2连接处时,工作人员可及时打开玻璃门4用工具疏通上溜槽腔I与下溜槽腔2连接处,避免打断生产工艺,影响生产效率。
[002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结构,所述下溜槽腔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弧状凸起7,弧状凸起7为塑胶材料。弧状凸起7的设置能够有效减轻和缓冲原料下落的自生重力,减小原料对下溜槽腔2内壁的冲击和摩擦,大大地增加了下溜槽腔2的使用寿命。弧状凸起7由塑胶材料制成,可塑性强,可多次使用。
[0027]进一步地,所述弧状凸起7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弧状凸起7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对原料的缓冲效果最佳。
[0028]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弧状凸起7上固定有压板8,压板8与下溜槽腔2的侧板5平行。压板8与弧状凸起7共同构成缓冲层,能够减轻和缓冲原料下落的自生重力,减小原料对下溜槽腔2内壁的冲击和摩擦,大大地增加了下溜槽腔2的使用寿命。
[0029]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门4上设置有把手9。本实施例中把手9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玻璃门4。
[003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结构,所述上溜槽腔I的内壁上设置有不锈钢衬板。在原料的下落过程中,原料将直接与不锈钢衬板接触,对上溜槽腔I的内壁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上溜槽腔I的使用寿命。
[0031]实施例1
[0032]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包括上溜槽腔I以及与上溜槽腔I倾斜连接的下溜槽腔2,下溜槽腔2的顶板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处铰连接有玻璃门4;所述下溜槽腔2的侧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扶梯6,扶梯6沿侧板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下溜槽腔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弧状凸起7,弧状凸起7为塑胶材料。
[0035]实施例3
[003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弧状凸起7倾斜设置。
[0037]实施例4
[003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弧状凸起7上固定有压板8,压板8与下溜槽腔2的侧板5平行。
[0039]实施例5
[004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玻璃门4上设置有把手9。
[0041 ] 实施例6
[004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上溜槽腔I的内壁上设置有不锈钢衬板。
[0043]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主权项】
1.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溜槽腔(I)以及与上溜槽腔(I)倾斜连接的下溜槽腔(2),下溜槽腔(2)的顶板(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处铰连接有玻璃门(4);所述下溜槽腔(2)的侧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扶梯(6),扶梯(6)沿侧板(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溜槽腔(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弧状凸起(7),弧状凸起(7)为塑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状凸起(7)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状凸起(7)上固定有压板(8),压板(8)与下溜槽腔(2)的侧板(5)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门(4)上设置有把手(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煤分级筛的筛下溜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溜槽腔(I)的内壁上设置有不锈钢衬板。
【文档编号】B65G11/16GK106040582SQ20161061881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9日
【发明人】蒙永平, 赵正俊, 余建
【申请人】四川乔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